一种用于集装箱船横隔舱过道的防护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442897发布日期:2019-04-17 05:02阅读:380来源:国知局
一种用于集装箱船横隔舱过道的防护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船舶建造领域,特别是集装箱船建造过程中绑扎桥安装后的横隔舱区域的人员通行。



背景技术:

在建造集装箱船过程中,通常在横隔舱顶部设计有可供施工人员上下的小舱盖,在绑扎桥吊装到位后,使得小舱盖的高度正好与绑扎桥的底层通道高度一致,且小舱盖的开口长度、宽度较大,作业人员在经过此处时无法安全通行。

现有技术中,通常采用铺设脚手板的形式形成临时通道,依次满足临时通行的需求。而采用这种方式进行小舱盖区域的临时通行,有以下几个缺陷:

第一、脚手板规格较为固定,在满足横隔舱左右通行的时候,会影响小舱盖内人员的上下通行;

第二、脚手铺设的临时通道无法完全固定,容易产生滑动,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

第三、使用脚手铺设临时通道时,需要专业的脚手搭设人员进行施工,外部条件制约较大。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提供一种用于集装箱船横隔舱过道的防护装置。本发明的装置要求使用安全、安装及拆卸方便、可重复使用。

为了达到上述发明目的,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用于集装箱船横隔舱过道的防护装置,其该防护装置结构上包括有通道主体、活动盖板和活动护栏,所述的通道主体包括有底部框架、踏步、限位装置、紧固装置、护栏插座和托架,所述的底部框架由u形架、纵杆和横杆三个部件组成,所述的两端杆作为自由端,所述的横杆架设于u形架的两端杆之间,且横杆件与两端杆的固定部位位于两端杆的中部,该横杆平行于u形架的中间杆,所述的纵杆垂直固定于横杆与u形架的中间杆之间,所述两端杆的端部分别设有一个护栏插座,在所述底部框架上设有踏步,在所述u形架的两端杆和中部杆上分别设有所述的限位装置,每个限位装置各设有紧固装置,在每个所述的护栏插座上固定有所述托架的一端,托架的另一端固定于所述的横杆上,该托架由一根钢管弯折而成,连接所述横杆的托架一边平行于所述的两端杆;所述的活动盖板包括有盖板和铰链装置,所述的盖板为矩形板,在矩形板的一个长边固定有两个所述的铰链装置,该铰链装置连接于所述的横杆上,该盖板的两侧边覆盖于所述的托架上;所述的活动护栏主体为门形的插杆,在插杆的两个边上各设有一个护臂,该活动护栏的插杆两端分别插于所述的护栏插座内。

在本发明用于集装箱船横隔舱过道的防护装置中,所述底部框架1的外形尺寸等于小舱盖的尺寸,所述通道主体通过限位装置卡于所述的小舱盖的三条围壁上,并通过紧固装置实现固定。

在本发明用于集装箱船横隔舱过道的防护装置中,所述的通道主体设置于小舱盖上与小舱盖踏步相反的位置。

在本发明用于集装箱船横隔舱过道的防护装置中,所述的踏步为钢板条,钢板条的两端架设于u形架的两端杆上,中部置于所述的纵杆上,且所述踏步平行于横杆。

在本发明用于集装箱船横隔舱过道的防护装置中,所述的活动护栏上护臂垂直固定于插杆上,插杆的两边上各垂直固定有一个所述的护臂,该护臂靠近于插杆的上部。

作为更为优化的一种设计,使用时将活动盖板翻起时,应不影响小舱盖内踏步处人员上下。通道主体安装到位后,将活动盖板放平,并将活动护栏插入通道主体的护栏插座内,并旋紧紧固装置,而从实现人员的快速、安全通行,在小舱盖内施工人员需要上下通行时将活动盖板翻起即可。

基于上述技术方案,本发明用于集装箱船横隔舱过道的防护装置应用在集装箱的建造中,取得了如下技术效果:

1.本发明用于集装箱船横隔舱过道的防护装置提高了施工人员通行的安全性。

2.本发明用于集装箱船横隔舱过道的防护装置不需要专业人员进行安装和拆卸,提升了作业效率;

3.本发明用于集装箱船横隔舱过道的防护装置可重复性利用,提高了材料利用率、降低了船厂的生产成本。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用于集装箱船横隔舱过道的防护装置(不包含活动护栏)的结构正视图。

图2是本发明用于集装箱船横隔舱过道的防护装置中活动护栏的结构侧视图。

图3是本发明用于集装箱船横隔舱过道的防护装置中活动护栏的结构正视图。

图4是本发明用于集装箱船横隔舱过道的防护装置使用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的实施案例来对本发明的一种用于集装箱船横隔舱过道的防护装置做进一步的详细阐述,以更清楚地了解本发明的构造和设计原理,但不能以此来限制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集装箱船横隔舱过道的防护装置,该装置是针对集装箱船建造过程中绑扎桥安装后的横隔舱区域的人员安全、快速通行问题而专门设计的。

如图1所示,本发明的防护装置在结构上包括有通道主体1、活动盖板2和活动护栏3,所述的通道主体1包括有底部框架11、踏步12、限位装置13、紧固装置14、护栏插座15和托架16。

所述的底部框架1由u形架、纵杆和横杆三个部件组成,所述的横杆架设于u形架的两端杆之间,且横杆件与两端杆的固定部位位于两端杆的中部,该横杆平行于u形架的中间杆,所述的纵杆垂直固定于横杆与u形架的中间杆之间,所述两端杆的端部分别设有一个护栏插座15,在所述底部框架1上设有踏步12,在所述u形架的两端杆和中部杆上分别设有所述的限位装置13,每个限位装置13各设有紧固装置14,在每个所述的护栏插座15上固定有所述托架16的一端,托架16的另一端固定于所述的横杆上,该托架16由一根钢管弯折而成,连接所述横杆的托架16一边平行于所述的两端杆。所述的活动盖板2包括有盖板21和铰链装置22,所述的盖板21为矩形板,在矩形板的一个长边固定有两个所述的铰链装置22,该铰链装置22连接于所述的横杆上,该盖板21的两侧边覆盖于所述的托架16上。

如图2和图3所示,所述的活动护栏3主体为门形的插杆31,在插杆31的两个边上各设有一个护臂32,该活动护栏3的插杆31两端分别插于所述的护栏插座15内。所述的活动护栏3上护臂32垂直固定于插杆31上,插杆31的两边上各垂直固定有一个所述的护臂32,该护臂32靠近于插杆31的上部。

所述的踏步12为钢板条,钢板条的两端架设于u形架1的两端杆上,中部置于所述的纵杆上,且所述踏步12平行于横杆。踏步12与底部框架及踏步12相互之间的间隙宽度不应大于常人的脚部宽度。

如图4所示,通道主体1的前后中心尺寸与横隔舱上小舱盖的前后尺寸一致,即所述底部框架11的外形尺寸等于小舱盖4的尺寸,所述通道主体1通过限位装置13卡于所述的小舱盖4的三条围壁上,并通过紧固装置14实现固定。所述的通道主体1设置于小舱盖4上与小舱盖踏步相反的位置。

作为更为优化的一种设计,使用时将活动盖板2翻起时,应不影响小舱盖内踏步处人员上下。通道主体1安装到位后,将活动盖板2放平,并将活动护栏3插入通道主体1的护栏插座15内,并旋紧紧固装置14,而从实现人员的快速、安全通行,在小舱盖内施工人员需要上下通行时将活动盖板2翻起即可。

在应用中,护栏插座15分别安装于底部框架的自由端,限位装置13安装于底部框架上用于在安装时进行快速安装固定,紧固装置14分别安装于限位装置13及护栏插座15上,用于安全紧固;托架16安装于底部框架内侧,一端与护栏插座15连接、一端与底部框架的纵杆连接,用于支撑活动盖板2。活动盖板2与通道主体1总重量不应超出单人可搬运重量,且活动盖板2与通道主体1连接后一同安装。通道主体1与活动盖板2的整体宽度应满足正常通行需要,且活动盖板2翻起时,不应影响小舱盖内人员的上下通行。

在集装箱船的横隔舱中,在绑扎桥安装到位后,本发明的使用步骤如下:

第一步、将本该防护装置的通道主体1与活动盖板2的连接体、活动护栏3一同搬运至目标区域位置。

第二步、将限位装置13分别对应小舱盖的前壁、后壁及侧壁,使小舱盖的围壁卡在限位装置13之间。

第三步、旋紧限位装置13上的紧固装置14,使通道主体1与小舱盖连接紧固。

第四步、将活动护栏3中插杆31的两端分别插入护栏插座15中,并旋紧护栏插座15上的紧固装置13,使活动护栏3通道主体1连接紧固。

第五步、待施工结束后,依次松开各紧固装置13,然后依次拆除活动护栏3及通道主体1与活动盖板2的连接体,完成整个使用过程。

本发明的使用提高了施工人员通行的安全性;不需要专业人员进行安装和拆卸,提升了作业效率;可重复性利用,提高了材料利用率、降低了船厂的生产成本。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