变曲面刀锋测量无人船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214445发布日期:2019-03-27 11:09阅读:153来源:国知局
变曲面刀锋测量无人船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变曲面刀锋测量无人船。



背景技术:

随着现代科技的发展,各类勘探事务越来越多,尤其是江海河流的勘探,直接使用人工勘探,尤其是立体水质的采样,费用高昂而且费时费力,无人水面艇被广泛应用于海洋勘测。

艇型技术是提升无人水面艇快速性和稳定性的关键技术。国外海军装备的无人水面艇主要采用了半潜式、常规滑行、半滑行、水翼等艇型,但在研型号多采用常规滑行和半滑行两种艇型。半潜式无人水面艇的大部分艇体在水下,与常规船体设计相比,兴波阻力较小,平台稳定性高,速度在25节以下。常规滑行无人水面艇通常采用v型、深V型或M型,综合性能好,拖曳能力强,速度超过20节,但其艇体阻力对负载分布非常敏感,稳定性较差。半滑行无人水面艇与常规滑行无人水面艇相比,具有较低的阻力和较高的适航性,耐波性好,是一种效费比高、稳定的无人水面平台,航速超过30节。水翼艇在所有艇型中阻力最小、适航性最好,是中等海况下比较稳定的平台,航速超过40节,但缺点是不适合拖曳且成本较高。其他艇体类型主要包括纯排水型、小水线面双体船、穿浪型和多体艇型等,这些艇型适合特定需求,通用性较差。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运行稳定的变曲面刀锋测量无人船。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变曲面刀锋测量无人船,包括船体,所述船体的吃水部分包括前端和后端,所述前端为线形双曲外凸面设置,所述后端包括上部与下部,所述上部为外凸弧面设置,所述下部为内凹弧面设置,所述的前端高度大于后端高度。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后端的长度与前端的长度的比值为2.055~2.4375。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后端的上部高度与下部高度的比值为2.897~2.915。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下部的内凹弧面的弧形对应圆心角19.9~22.3度。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上部的外凸弧面与前端线形双曲外凸面的弧形对应圆心角均为47.8~55.6度。

本实用新型具有下述优点:解决测量测绘无人船的高速性能和稳定性能兼顾的问题,实现能够在八节航速下稳定测试工作,姿态变化不超过2度,同时能够实现二十节快速机动航行;前端外凸曲面的设计保证了快速运动的切水性,为较高速巡航提供了保证;综合前凸后凹,上凸下凹,流线过度设计,实现了该船型的中低速平稳和中高速机动灵活的工程需要。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船体比例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船体后端的端面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船体的俯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船体的主视图。

图中:1、船体;2、前端;3、后端;4、上部;5、下部。

具体实施方式

参照图1至4所示,本实施例的一种变曲面刀锋测量无人船,包括船体1,所述船体1的吃水部分包括前端2和后端2,所述前端2为线形双曲外凸面设置,所述后端2包括上部4与下部5,所述上部4为外凸弧面设置,所述下部5为内凹弧面设置,所述的前端2高度大于后端2高度。

所述后端2的长度与前端2的长度的比值为2.055~2.4375。

所述后端2的上部4高度与下部5高度的比值为2.897~2.915。

所述下部5的内凹弧面的弧形对应圆心角19.9~22.3度。

所述上部4的外凸弧面与前端2线形双曲外凸面的弧形对应圆心角均为47.8~55.6度。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根据图1所示,A为船体1后端2的上部4,B为船体1后端2的下部5,C为船体1前端2,a为船体1后端2的长度,b为船体1前端2的长度,c为船体1后端2的上部4高度,d为船体1后端2的下部5高度。

a/b的比值在区间2.055~2.4375效果最佳。同时B作为船底c/d的比值区间在2.897~2.915;

A、B相交处进行内曲面成型,B区采用内曲面, C区采用外曲面,d作为弧长,其对应圆心角19.9~22.3度,C区域的外曲面对应圆心角为47.8~55.6度之间。

某批次船型需要在特定海况下的姿态稳定精度在0.5度,选用的参数区为:

a/b的比值在区间2.186;

c/d的比值区间在2.903;

d作为弧长其对应圆心角21.08度;

C区域的外曲面对应圆心角为51.43度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仅局限于上述实施例,凡属于本实用新型思路下的技术方案均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前提下的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