终端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0096773发布日期:2020-03-17 14:48阅读:155来源:国知局
终端的制作方法

本申请涉及电子产品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终端。



背景技术:

随着航运业的不断发展,为了进一步保障航行安全,我国已全面部署了全球海上遇险与安全系统(globalmaritimedistressandsafetysystem,gmdss)。其中,地面无线电通信系统作为gmdss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用于遇险报警、搜救协调通信、搜救现场通信及日常公众通信等。航运上使用的各种频段的通信电台和终端均应用于该系统。该终端用于在船只落水后,向通信电台发送求救信息。

传统技术中,上述终端与通信电台之间进行信号传输。当通信电台接收不到终端发送的信号时,通信电台认为终端所在的船只发生坠船事件,发出报警信号,以提醒救援人员进行搜救准备工作。

但是,由于信号传输的复杂性,很容易出现终端发出了信号,通信电台未接收到信号的情况,这样,便导致所确定的坠船事件的准确性较低。



技术实现要素:

基于此,有必要针对传统技术中所确定的坠船事件的准确性较低的技术问题,提供一种终端。

一种终端,包括:信息处理电路、水敏开关、北斗处理电路、射频处理电路、第一北斗天线、第二北斗天线和vhf天线;所述水敏开关位于所述终端的外表面,与所述终端的电源电连接,所述信息处理电路分别与所述北斗处理电路和所述射频处理电路电连接,所述第一北斗天线和所述第二北斗天线分别与所述北斗处理电路电连接,所述vhf天线与所述射频处理电路电连接;

所述水敏开关,用于在所述终端落水时控制所述电源向所述终端供电,从而开启所述终端;

所述北斗处理电路,用于在所述终端开启后通过所述第一北斗天线以卫星无线电导航业务rnss的通信方式接收北斗卫星导航信号;

所述信息处理电路,用于控制所述北斗处理电路根据所述北斗卫星导航信号,通过所述第二北斗天线以卫星无线电测定业务rdss的通信方式发送遇险报文;其中,所述遇险报文中携带有救生信息,所述救生信息包括所述终端的当前位置信息和当前时间;所述第二北斗天线为收发分离的天线,与所述第一北斗天线不同;

所述信息处理电路,还用于根据所述北斗卫星导航信号,生成数字选择性呼叫dsc数据包,并控制所述射频处理电路通过所述vhf天线发送所述dsc数据包;所述dsc数据包括中携带有所述救生信息。

本实施例提供的终端,在终端落水后,终端能够自动开机,并能以rnss的通信方式接收北斗卫星导航信号,并根据接收到的北斗卫星导航信号,以rdss的通信方式发送携带有救生信息的遇险报文,以及根据接收到的北斗卫星导航信号生成携带有救生信息的dsc数据包,并发送dsc数据包,从而使得救援中心根据遇险报文和dsc数据包,获知携带终端的舰员的当前位置信息和当前时间,从而达到对舰员的施救目的。由于终端落水后,能够自动开机,并能够发送救生信息,因此,提高了所确定的落水事件的准确性。同时,由于终端能够通过两种不同方式发送救生信息,因此,提高了救生信息传输的可靠性。另外,由于终端以rnss的通信方式接收北斗卫星导航信号,其定位精度较高,即终端获得的位置信息和时间信息的精度较高,从而提高了发送的救生信息的准确性。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还包括:与所述信息处理电路相连的计时器;

所述信息处理电路,还用于在所述终端开启后控制所述计时器启动,并在所述计时器超时前控制所述北斗处理电路通过所述第二北斗天线以所述rdss的通信方式接收所述北斗卫星导航信号。

本实施例提供的终端,在计时器超时前,终端以rdss的通信方式接收北斗卫星导航信号,在计时器超时后,终端以rnss的通信方式接收北斗卫星导航信号,也就是说,在计时器超时前,终端以rdss的通信方式获取自身的当前位置信息和当前时间,在计时器超时后,终端以rnss的通信方式获取自身的当前位置信息和当前时间。由于rdss的通信方式获取终端的当前位置信息和当前时间的速度更快,因此,在携带终端的舰员落水时,提高了救生信息发送的及时性。同时,由于rnss的通信方式获取的终端的当前位置信息和当前时间更准确,因此,在携带终端的舰员落水时,提高了发送的救生信息的准确性。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信息处理电路,还用于控制所述北斗处理电路按照预设的频度发送所述遇险报文,以及用于控制所述射频处理电路按照所述频度发送所述dsc数据包。

本实施例提供的终端,由于终端在发送救生信息时,可以通过预设的频度发送携带有救生信息的遇险报文和dsc数据包,其余时间,终端中的信息处理电路处于低功耗的工作状态,其它电路处于关闭状态,这样,便提高了电源的使用效率,从而提高了终端的续航时间。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水敏开关为镀金材料,所述终端还包括:按键,所述按键设置于所述终端的外表面,所述按键为硅橡胶材料;

所述按键在外部对象的按压下,开启所述终端。

本实施例提供的终端,在终端落水后,终端不仅可以遇水自动开机,还可以手动开机,并在开机后发送救生信息。终端通过双重机制进行救生信息的发送,从而提高了救生信息传输的可靠性。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还包括:电源,所述电源用于向所述终端提供供电。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还包括:电源转换电路;所述电源转换电路的一端与所述电源电连接,另一端分别与所述信息处理电路、所述北斗处理电路和所述射频处理电路电连接;

所述电源转换电路,用于将所述电源的电压转换为所述终端正常工作时所需的电压。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还包括:电源接口,通过所述电源接口为所述电源充电。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终端外壳包括中间部分和围绕所述中间部分的边缘部分,所述中间部分为平面状,所述边缘部分为曲面状;所述终端外壳的材料为pc/abs。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还包括:显示屏和指示灯;所述显示屏和所述指示灯均与所述信息处理电路电连接,所述显示屏外壳为有机玻璃材料。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还包括:蓝牙模块,所述蓝牙模块与所述信息处理电路电连接。

附图说明

图1为一实施例提供的终端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2为另一实施例提供的终端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3为另一实施例提供的终端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4为另一实施例提供的终端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5为另一实施例提供的终端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6为另一实施例提供的终端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7为另一实施例提供的终端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0:信息处理电路;11:水敏开关;12:北斗处理电路;

13:射频处理电路;14:第一北斗天线;15:第二北斗天线;

16:vhf天线;17:计时器;18:按键;

19:电源;20:电源转换电路;21:电源接口;

22:显示屏;23:指示灯;24:蓝牙模块。

具体实施方式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终端,可以应用于水上作业的场景。通常,该终端佩戴在舰员的手腕上,在舰员落水或发生危险情况时,该终端可以手动开机或者遇水开机,并在开机后及时上报舰员的落水位置,从而达到施救的目的。

为了使本申请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通过下述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做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用以解释本申请,并不用于限定本申请。

图1为一实施例提供的终端的内部结构示意图。如图1所示,该终端可以包括:信息处理电路10、水敏开关11、北斗处理电路12、射频处理电路13、第一北斗天线14、第二北斗天线15和甚高频(veryhighfrequency,vhf)天线16;水敏开关11位于终端的外表面,与终端的电源19电连接,信息处理电路10分别与北斗处理电路12和射频处理电路13电连接,第一北斗天线14和第二北斗天线15分别与北斗处理电路12电连接,vhf天线16与射频处理电路13电连接;水敏开关11,用于在终端落水时控制电源向终端供电,从而开启终端;北斗处理电路12,用于在终端开启后通过第一北斗天线14以卫星无线电导航业务(radionavigationsatellitesystem,rnss)的通信方式接收北斗卫星导航信号;信息处理电路10,用于控制北斗处理电路12根据北斗卫星导航信号,通过第二北斗天线15以卫星无线电测定业务(radiodeterminationsatelliteservice,rdss)的通信方式发送遇险报文;其中,遇险报文中携带有救生信息,救生信息包括终端的当前位置信息和当前时间;第二北斗天线15为收发分离的天线,与第一北斗天线14不同;信息处理电路10,还用于根据北斗卫星导航信号,生成数字选择性呼叫(digitalselectivecall,dsc)数据包,并控制射频处理电路13通过vhf天线16发送dsc数据包;dsc数据包括中携带有救生信息。

具体的,参见图1所示,水敏开关11设置于终端的外表面,与终端的电源19电连接。可选的,终端的电源19可以为内置于终端中的不可拆卸电源,也可以为可拆卸电源。当电源19为可拆卸电源时,上述终端可以不包括电源19。可选的,水敏开关11为镀金材料。当携带终端的舰员落水时,水敏开关11在水的作用下,导通与电源19之间的电路,从而控制电源19向终端供电,进而自动开启终端。

在终端开启之后,北斗处理电路12实时通过第一北斗天线14以rnss的通信方式接收北斗卫星导航信号,以获取终端落水的当前位置信息和当前时间。接着,一方面,信息处理电路10控制北斗处理电路12根据北斗卫星导航信号,通过第二北斗天线15以rdss的通信方式发送携带有救生信息的遇险报文。其中,救生信息包括终端的当前位置信息和当前时间。这样,救援中心的遇险接收装置便可以对接收到的遇险报文进行解析处理,从而获得舰员落水的位置信息和时间信息,进而达到救援的目的。其中,第一北斗天线14为接收天线,其可以支持b1频点。第二北斗天线15为收发分离的天线,第二北斗天线15可以支持l频点和s频点。第一北斗天线14和第二北斗天线15呈对角分布,以拉大阵元间距,减少互耦,改善低仰角不圆度。可选的,第一北斗天线14和第二北斗天线15的仰角可以为50度,也可以为90度。

另一方面,信息处理电路10解读北斗卫星导航信号,获得终端的当前位置信息和当前时间,并根据终端的当前位置信息和当前时间,生成dsc数据包。然后,对dsc数据包进行调制(例如,调制方式可以为移频键控调制方式),并将调制后的dsc数据包发送给射频处理电路13,同时控制射频处理电路13通过vhf天线16发送调制后的dsc数据包。其中,调制后的dsc数据包中携带有救生信息。

上述射频处理电路13通过vhf天线16发送调制后的dsc数据包的过程可以为:射频处理电路13将调制后的dsc数据包变频到156.525mhz的载波上,并对变频后的dsc数据包进行功率放大,然后通过vhf天线将功率放大后的dsc数据包发射出去。这样,超短波电台在接收到dsc数据包后,解析dsc数据包,以获得舰员的落水位置信息和时间信息,从而对舰员展开救援工作。可选的,vhf天线可以为全向辐射鞭天线。

本实施例提供的终端,在终端落水后,终端能够自动开机,并能以rnss的通信方式接收北斗卫星导航信号,并根据接收到的北斗卫星导航信号,以rdss的通信方式发送携带有救生信息的遇险报文,以及根据接收到的北斗卫星导航信号生成携带有救生信息的dsc数据包,并发送dsc数据包,从而使得救援中心根据遇险报文和dsc数据包,获知携带终端的舰员的当前位置信息和当前时间,从而达到对舰员的施救目的。由于终端落水后,能够自动开机,并能够发送救生信息,因此,提高了所确定的落水事件的准确性。同时,由于终端能够通过两种不同方式发送救生信息,因此,提高了救生信息传输的可靠性。另外,由于终端以rnss的通信方式接收北斗卫星导航信号,其定位精度较高,即终端获得的位置信息和时间信息的精度较高,从而提高了发送的救生信息的准确性。

在实际应用中,为了提高救生信息发送的及时性,可选的,如图2所示,该终端还包括与信息处理电路10相连的计时器17。这样,信息处理电路10,还用于在终端开启后控制计时器17启动,并在计时器17超时前控制北斗处理电路12通过第二北斗天线15以rdss的通信方式接收北斗卫星导航信号。

具体的,可以预先在计时器17中设置预设时间,并在信息处理电路10的控制下,在预设时间内,即计时器17超时前信息处理电路10根据以rdss的通信方式接收到的北斗卫星导航信号,解读终端的当前位置信息和当前时间,超过预设时间之后,即计时器17超时后信息处理电路10根据以rnss的通信方式接收到的北斗卫星导航信号,解读终端的当前位置信息和当前时间。可选的,上述预设时间可以为30s。这样,在终端落水开机后,信息处理电路10启动计时器17,并在计时器17超时前,控制北斗处理电路12通过第二北斗天线15发送定位请求,以使北斗卫星根据定位请求发送北斗卫星导航信号,此时,北斗处理电路12便可以通过第二北斗天线15以rdss的通信方式接收北斗卫星导航信号。计时器17超时后,在信息处理电路10控制下,北斗处理电路12不再发送定位请求。

本实施例提供的终端,在计时器超时前,终端以rdss的通信方式接收北斗卫星导航信号,在计时器超时后,终端以rnss的通信方式接收北斗卫星导航信号,也就是说,在计时器超时前,终端以rdss的通信方式获取自身的当前位置信息和当前时间,在计时器超时后,终端以rnss的通信方式获取自身的当前位置信息和当前时间。由于rdss的通信方式获取终端的当前位置信息和当前时间的速度更快,因此,在携带终端的舰员落水时,提高了救生信息发送的及时性。同时,由于rnss的通信方式获取的终端的当前位置信息和当前时间更准确,因此,在携带终端的舰员落水时,提高了发送的救生信息的准确性。

为了提高终端的续航时间,可选的,信息处理电路10,还用于控制北斗处理电路12按照预设的频度发送遇险报文,以及用于控制射频处理电路13按照预设的频度发送dsc数据包。

具体的,上述发送遇险报文和dsc数据包的频度可以根据实际需求进行相应的设置,本实施例对此不做限定。示例性的,可以通过下述频度发送遇险报文和dsc数据包,具体的:在终端落水自动开机后,在30分钟之内,信息处理电路10控制北斗处理电路12每隔5分钟发送一次遇险报文,控制射频处理电路13每隔5分钟发送一次dsc数据包。30分钟之后,每隔30分钟终端工作3分钟,在这3分钟之内,信息处理电路10控制北斗处理电路12发送一次遇险报文,控制射频处理电路13发送一次dsc数据包。其余时间,只有信息处理电路10处于低功耗的工作状态,其余电路处于关闭状态。

本实施例提供的终端,由于终端在发送救生信息时,可以通过预设的频度发送携带有救生信息的遇险报文和dsc数据包,其余时间,终端中的信息处理电路处于低功耗的工作状态,其它电路处于关闭状态,这样,便提高了电源的使用效率,从而提高了终端的续航时间。

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如图3所示,终端还可以包括按键18,按键18设置于终端的外表面,按键18为硅橡胶材料;按键18在外部对象的按压下,开启终端。

具体的,当携带终端的舰员落水时,舰员可以按压终端外表面的按键18,从而开启终端。在终端开启后,终端便可以发送携带有救生信息的遇险报文以及携带有救生信息的dsc数据包。

需要说明的是,终端手动开启后,如何发送遇险报文以及dsc数据包的过程可以参照终端遇水自动开启后发送遇险报文以及dsc数据包的过程,本实施例在此不再赘述。

本实施例提供的终端,在终端落水后,终端不仅可以遇水自动开机,还可以手动开机,并在开机后发送救生信息。终端通过双重机制进行救生信息的发送,从而提高了救生信息传输的可靠性。

可选的,继续参见图1,当电源19为内置于终端中的不可拆卸电源时,上述终端还可以包括电源19,电源19用于向终端提供供电。可选的,电源19可以为锂聚合物电池。

在实际应用中,上述电源19通常向终端提供的电压并不一定是满足终端正常工作所需的电压,可选的,如图4所示,上述终端还可以包括:电源转换电路20;电源转换电路20的一端与电源19电连接,另一端分别与信息处理电路10、北斗处理电路12和射频处理电路13电连接;电源转换电路20,用于将电源19的电压转换为终端正常工作时所需的电压。

具体的,电源19通常向终端提供的电压为3.7v,终端正常工作所需的电压为3.3v,为此,通过电源转换电路20将电源19提供的3.7v电压转换为终端中的各个电路正常工作所需的3.3v电压。

可选的,如图5所示,终端还可以包括电源接口21,通过电源接口21为电源进行充电。

在实际应用中,可能存在这样一种情况,当舰员不小心将水撒到终端上,并非终端真正落水,针对此情况,为了避免终端误发救生信息,可选的,终端外壳包括中间部分和围绕中间部分的边缘部分,中间部分为平面状,边缘部分为曲面状;外壳为聚碳酸酯与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共聚物的合成材料,该终端外壳的材料表示为pc/abs。

可选的,上述终端外壳的边缘部分为微曲面状。经过试验测试,当300ml的水撒到终端上,由于终端外壳的中间部分为平面状,边缘部分为曲面状,这样,撒到终端上的水便可以快速流走,不会积聚在终端的外壳内,便不会开启终端,从而防止终端误上报救生信息,降低了终端的误报率。

可选的,如图6所示,终端还可以包括显示屏22和指示灯23;显示屏22和指示灯23均与信息处理电路10电连接,显示屏22外壳为有机玻璃材料。

具体的,显示屏22可以显示电源19的剩余电量,也可以显示当前时间。指示灯23用于指示终端的工作状态,其工作状态包括正常工作状态以及异常工作状态,不同的工作状态通过指示灯23发出的不同颜色光进行区分。

在实际应用中,需要定期对终端进行系统升级,针对此情况,可选的,如图7所示,该终端还可以包括蓝牙模块24,蓝牙模块24与信息处理电路10电连接。

具体的,当需要对终端进行系统升级时,可以通过蓝牙模块24从其它外部设备上下载系统升级包,从而完成系统的升级。当然,当遇险接收装置与终端距离较近时,在终端落水后,终端也可以通过蓝牙模块24上报救生信息。

另外,由于终端的外壳为聚碳酸酯与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共聚物的合成材料,显示屏外壳为有机玻璃材料以及按键为硅橡胶材料,因此,本申请提供的终端的防水效果更佳。

以上所述实施例的各技术特征可以进行任意的组合,为使描述简洁,未对上述实施例中的各个技术特征所有可能的组合都进行描述,然而,只要这些技术特征的组合不存在矛盾,都应当认为是本说明书记载的范围。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申请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申请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申请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因此,本申请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