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便于布线的船用遥控桥接显示控制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0794725发布日期:2020-05-20 00:32阅读:237来源:国知局
一种便于布线的船用遥控桥接显示控制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船舶设备领域,具体涉及是一种便于布线的船用遥控桥接显示控制装置。



背景技术:

船用设备因为其特殊的使用环境,在兼顾散热的同时需要便于布线,常规遥控桥接显示控制装置背部仅设置布线槽,控制线通过分线后插入布线槽中与遥控桥接显示控制装置内的电气部件进行连接实现控制,由于船舶在运行时时常出现晃动,简易的布线槽无法提供必要固定控制线的作用,在船体晃动时控制线易遮挡遥控桥接显示控制装置的散热孔影响设备散热。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针对常规遥控桥接显示控制装置背部仅设置布线槽,简易的布线槽无法提供必要固定控制线的作用,在船体晃动时控制线易遮挡遥控桥接显示控制装置的散热孔影响设备散热的问题,提供一种便于布线的船用遥控桥接显示控制装置。

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便于布线的船用遥控桥接显示控制装置包括显示控制装置本体,显示控制装置本体底部设置有支撑柱和布线槽,显示控制装置本体内置电气部件通过布线槽与控制线连接,其中布线槽的开口端位于显示控制装置本体的底部,且布线槽的开口端处设置有与显示控制装置本体底部齐平的绕线柱,布线槽的侧壁远离开口端处设置有穿孔,控制线缠绕在绕线柱上,控制线一端穿过穿孔插入显示控制装置本体内。

进一步的,绕线柱包括绕线柱身和绕线柱头,绕线柱身一端与布线槽的侧壁连接,另一端与绕线柱头连接,绕线柱头的长度和厚度均大于绕线柱身。

可选的,绕线柱头两侧对称设置有第一绕线槽,绕线柱头与绕线柱身连接的一侧设置有第二绕线槽,且第二绕线槽位于绕线柱身的两侧。

可选的,第一绕线槽和第二绕线槽的底部均为圆弧状结构。

进一步的,绕线柱身朝向布线槽开口端的一面设置有第二箍线结构,绕线柱身背对布线槽开口端的一面设置有第一箍线结构,第一箍线结构的竖直投影和第二箍线结构的竖直投影错位排布。

可选的,第一箍线结构和第二箍线结构均有连接端子和弧形片组成,连接端子一端与绕线柱身连接,另一端与弧形片的内弧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至少包括以下之一;

1、通过在布线槽内设置绕线柱,在进行布线时控制线能够先缠绕在绕线柱上,然后再插入显示控制装置本体内,在船体发生晃动时能够大幅降低位于显示控制装置本体底部的控制线遮挡散热孔的几率。

2、设置特有的绕线柱结构,通过在绕线柱头上设置绕线槽便于控制线穿过,且圆弧状结构的槽体不易磨损控制线。

3、通过在绕线柱身上设置第一箍线结构和第二箍线结构,进一步提高了绕线柱对控制线的紧固,再次降低了在船体发生晃动时位于显示控制装置本体底部的控制线遮挡散热孔的几率。

4、解决了常规遥控桥接显示控制装置背部仅设置布线槽,简易的布线槽无法提供必要固定控制线的作用,在船体晃动时控制线易遮挡遥控桥接显示控制装置的散热孔影响设备散热的问题。

附图说明

图1为一种便于布线的船用遥控桥接显示控制装置底部结构示意图;

图2为一种便于布线的船用遥控桥接显示控制装置侧面结构示意图;

图3为绕线柱结构示意图;

图4为绕线柱侧面结构示意图;

图5为另一种绕线柱侧面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1为显示控制装置本体、2为布线槽、3为控制线、4为支撑柱、5为布线腔体、6为控制线分线、7为绕线柱、701为绕线柱头、702为绕线柱身、8为第一箍线结构、9为第二箍线结构、10为第一绕线槽、11为第二绕线槽、12为连接端子、13为弧形片、14为穿孔。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能够更加清晰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保护内容。

如图1和图2所示,一种便于布线的船用遥控桥接显示控制装置包括显示控制装置本体1,显示控制装置本体1底部设置有支撑柱4和布线槽2,显示控制装置本体1内置电气部件通过布线槽2与控制线3连接,其中布线槽2的开口端位于显示控制装置本体1的底部,且布线槽2的开口端处设置有与显示控制装置本体1底部齐平的绕线柱7,布线槽2的侧壁远离开口端处设置有穿孔14,控制线3缠绕在绕线柱7上,控制线3一端穿过穿孔14插入显示控制装置本体1内。

本实施例中,通过在布线槽内设置绕线柱,在进行布线时控制线能够先缠绕在绕线柱上,然后再插入显示控制装置本体内,在船体发生晃动时能够大幅降低位于显示控制装置本体底部的控制线遮挡散热孔的几率。

同时,整个布线槽内部为布线腔体5,绕线柱设于布线腔体内,除设置的穿孔外布线腔体内部近似封闭空间。

再则,为了便于设置和安装相邻的绕线柱间距相同。

解决了常规遥控桥接显示控制装置背部仅设置布线槽,简易的布线槽无法提供必要固定控制线的作用,在船体晃动时控制线易遮挡遥控桥接显示控制装置的散热孔影响设备散热的问题。

如图3至图5所示,绕线柱7包括绕线柱身702和绕线柱头701,绕线柱身702一端与布线槽2的侧壁连接,另一端与绕线柱头701连接,绕线柱头701的长度和厚度均大于绕线柱身702。绕线柱头701两侧对称设置有第一绕线槽10,绕线柱头701与绕线柱身702连接的一侧设置有第二绕线槽11,且第二绕线槽11位于绕线柱身702的两侧。第一绕线槽10和第二绕线槽11的底部均为圆弧状结构。

在实际使用中,控制线通过分线机构分离为多根控制线分线6,控制线分线先缠绕至绕线柱身上然后再缠绕在绕线柱头上,根据实际需要从第一绕线槽穿过插入穿孔中或者从第二绕线槽穿过插入穿孔中。

第一绕线槽和/或第二绕线槽对控制线分线进行固定和限位,且圆弧状结构的槽体不易磨损控制线分线。

在此之上,绕线柱身702朝向布线槽2开口端的一面设置有第二箍线结构9,绕线柱身702背对布线槽2开口端的一面设置有第一箍线结构8,第一箍线结构8的竖直投影和第二箍线结构9的竖直投影错位排布。

使用中,通过在绕线柱身上设置第一箍线结构和第二箍线结构,能够对缠绕在绕线柱身上的控制线和/或控制线分线进行紧箍和限位,大幅度降低其在船体晃动时出现的移动的几率,需要说明的是根据不同设备的需要,在设置相同面的箍线结构间距时,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根据实际需要选取合适间距的绕线柱。

将第一箍线结构的竖直投影和第二箍线结构的竖直投影错位排布,有利于在紧箍和限位控制线和/或控制线分线的同时使其逐渐朝向绕线柱头移动,同时第一箍线结构和第二箍线结构理论上竖直投影应当与绕线柱身竖直投影垂直。

本实施例还公开了第一箍线结构和第二箍线结构的具体组成,均由连接端子12和弧形片13组成,连接端子12一端与绕线柱身702连接,另一端与弧形片13的内弧连接。

采用这样的结构,由于弧形片特有的弧形结构,在连接时选用弧形片的内弧与连接端子连接,使得弧形片相对于同侧的绕线柱身呈向外凸的结构,在船体晃动时能够对靠近连接端子处的控制线和/或控制分线进行限位。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