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无人机救生圈投放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4193626发布日期:2021-03-09 15:58阅读:130来源:国知局
一种无人机救生圈投放装置的制作方法

1.本发明涉及水上救援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无人机救生圈投放装置。


背景技术:

2.在水上救援领域,由于无人机具有机动灵活、视野全面、操作简单、安全可靠、实时图传的优势而被广泛应用。在较宽水域中发现由溺水者后,由于溺水者距离河岸或船只较远时,为了实现快速救援,就需要无人机搭载救生圈投放装置,进行救生圈投放救援。但现有的充气型救生圈在无人机飞行过程中会增大风阻,进而降低无人机的飞行速度,延长飞行至溺水者旁的救援时间,增加了溺水死亡的概率,并且由于救生圈体型较大,不能同时搭载多个救生圈,当遇到多名溺水者时,需往返多次搭载救生圈,溺水者死亡的概率大幅度增加,严重影响救援效率。
3.为解决上述问题,我们提出了一种无人机救生圈投放装置。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解决背景技术中的问题,而提出的一种无人机救生圈投放装置。
5.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无人机救生圈投放装置,包括装置主体,所述装置主体内开设有移动腔,所述移动腔的内顶壁开设有第一滑槽,所述第一滑槽的一侧内壁嵌装有电机,所述电机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螺纹杆,所述螺纹杆远离电机的一端与第一滑槽的另一侧内壁转动连接,所述螺纹杆上螺纹套接有与第一滑槽滑动连接的第一滑块,所述第一滑块的侧面固定安装有气泵,所述气泵的输入端连接有进气管,所述气泵的输出端连接有出气内管,所述出气内管上密封滑动套接有出气外管,所述出气内管上活动套接有第一弹簧,且第一弹簧的两端分别与出气外管、气泵固定连接,所述移动腔的两侧内壁水平固定连接有固定板,所述固定板的上端等距固定连接有多个直角块,所述固定板在每两个直角块之间设有过渡面,所述过渡面上嵌装有压力传感器,所述出气外管的外壁垂直固定连接有支杆,所述支杆远离出气外管的一端转动套接有滚轮,且滚轮与过渡面或直角块的斜面滚动连接,所述压力传感器、电机与气泵共同连接有控制器;所述移动腔的内底壁且在过渡面的正下方开设有凸字形的卡槽,所述卡槽内设有凸字形的卡块,所述卡块内开设有进气通道,且进气通道内安装有单向阀,所述进气通道的下端通过短管连接有救生圈本体,所述救生圈本体的外侧固定连接有有两个相互铰接的半圆壳体,两个所述半圆壳体相对一侧粘接设置,所述卡块内关于进气通道对称开设有两个第二滑槽,所述进气通道的内壁开设有与第二滑槽连通的进气孔,所述第二滑槽在靠近进气通道的一侧内壁固定连接有第二弹簧,所述第二弹簧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有与第二滑槽密封滑动连接的第二滑块,所述卡槽的内壁且在第二滑槽的对应位置开设有第三滑槽,所述第三滑槽的内壁固定连接有第三弹簧,所述第三弹簧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有与第三滑槽滑动连接的第三滑块,且第三滑槽与第二滑槽形状大小的相同,所述第三滑块的侧面固定连接有拨杆,所述拨
杆远离第三滑块的一端贯穿第三滑槽设置。
6.在上述的无人机救生圈投放装置中,所述出气外管的下端胶合固定有密封圈。
7.在上述的无人机救生圈投放装置中,所述第三滑槽的内壁开设有与外界连通的拨槽,且拨槽与拨杆滑动连接。
8.在上述的无人机救生圈投放装置中,所述第二滑块的两侧内壁均固定连接有限位块,所述第二滑槽的内壁开设有与限位块密封滑动连接的限位槽。
9.与现有的技术相比,本无人机救生圈投放装置的优点在于:
10.1、一旦发现多个溺水者时,无人机搭载装置主体飞行,由于救生圈本体处于瘪气状态,可有效降低无人机的风阻,提高飞行速度,减少飞行时间,提高救援效率;
11.2、本发明由于设置多个救生圈本体,还可轮番对其充气并投放,在河流中出现多名溺水者时也能应对,无需往返飞行搭载救生圈,节约救援时间,提高救援存活率。
附图说明
12.图1为本发明提出的一种无人机救生圈投放装置正面的结构剖视图;
13.图2为图1中a处放大的结构示意图;
14.图3为图1中b处放大的结构示意图;
15.图4为本发明提出的一种无人机救生圈投放装置第三滑块处的结构示意图;
16.图5为本发明提出的一种无人机救生圈投放装置救生圈本体充气状态时的结构示意图。
17.图中:1装置主体、2移动腔、3第一滑槽、4电机、5螺纹杆、6第一滑块、7气泵、8进气管、9出气内管、10出气外管、11第一弹簧、12固定板、13直角块、14压力传感器、15支杆、16滚轮、17卡块、18进气通道、19救生圈本体、20半圆壳体、21第二滑槽、22第二弹簧、23第二滑块、24第三滑槽、25第三弹簧、26第三滑块、27拨杆、28进气孔、29拨槽。
具体实施方式
18.以下实施例仅处于说明性目的,而不是想要限制本发明的范围。
19.实施例
20.参照图1-5,一种无人机救生圈投放装置,包括装置主体1,装置主体1内开设有移动腔2,移动腔2的内顶壁开设有第一滑槽3,第一滑槽3的一侧内壁嵌装有电机4,电机4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螺纹杆5,螺纹杆5远离电机4的一端与第一滑槽3的另一侧内壁转动连接,螺纹杆5上螺纹套接有与第一滑槽3滑动连接的第一滑块6,第一滑块6的侧面固定安装有气泵7,气泵7的输入端连接有进气管8,气泵7的输出端连接有出气内管9,出气内管9上密封滑动套接有出气外管10,出气内管9上活动套接有第一弹簧11,且第一弹簧11的两端分别与出气外管10、气泵7固定连接,移动腔2的两侧内壁水平固定连接有固定板12,固定板12的上端等距固定连接有多个直角块13,固定板12在每两个直角块13之间设有过渡面,过渡面上嵌装有压力传感器14,为现有技术,出气外管10的外壁垂直固定连接有支杆15,支杆15远离出气外管10的一端转动套接有滚轮16,且滚轮16与过渡面或直角块13的斜面滚动连接,压力传感器14、电机4与气泵7共同连接有控制器,控制器为plc控制器,电机4与气泵7的启闭顺序以及气泵7的启动时间均可通过编程实现;
21.移动腔2的内底壁且在过渡面的正下方开设有凸字形的卡槽,卡槽内设有凸字形的卡块17,卡块17内开设有进气通道18,且进气通道18内安装有单向阀,避免回流,进气通道18的下端通过短管连接有救生圈本体19,救生圈本体19的外侧固定连接有有两个相互铰接的半圆壳体20,两个半圆壳体20相对一侧粘接设置,卡块17内关于进气通道18对称开设有两个第二滑槽21,进气通道18的内壁开设有与第二滑槽21连通的进气孔28,第二滑槽21在靠近进气通道18的一侧内壁固定连接有第二弹簧22,第二弹簧22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有与第二滑槽21密封滑动连接的第二滑块23,卡槽的内壁且在第二滑槽21的对应位置开设有第三滑槽24,第三滑槽24的内壁固定连接有第三弹簧25,第三弹簧25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有与第三滑槽24滑动连接的第三滑块26,且第三滑槽24与第二滑槽21形状大小的相同,第三滑块26的侧面固定连接有拨杆27,拨杆27远离第三滑块26的一端贯穿第三滑槽24设置。
22.出气外管10的下端胶合固定有密封圈,提高出气外管10与的卡块17中进气通道18之间的密封性。
23.第三滑槽24的内壁开设有与外界连通的拨槽29,且拨槽29与拨杆27滑动连接,利用拨槽29拨动第三滑块26。
24.第二滑块23的两侧内壁均固定连接有限位块,第二滑槽21的内壁开设有与限位块密封滑动连接的限位槽,对第二滑块23的滑动范围进行限制。
25.本发明的工作原理如下:
26.装置主体1与无人机进行固定连接后,救生圈本体19在瘪气状态下被包裹在两个半圆壳体20内,两个半圆壳体20之间采用传统服饰领域中经常使用的毛面与刺面粘接固定,第二弹簧22为自由态且第二滑块23与卡块17的侧面存在一定距离,第三滑块26在第三弹簧25的弹力下突出于第三滑槽24;技术人员先相背拨动两个拨杆27,带动两个第三滑块26收入第三滑槽24内,将卡块17对准卡入卡槽中,此时的第二滑槽21与第三滑槽24位置对应,放松拨杆27,使第三滑块26在第三弹簧25的弹力下卡入第二滑槽21内,将卡块17以及包裹在两个半圆壳体20内救生圈本体19位置固定;重复上述操作即可装载多个救生圈本体19。
27.一旦发现多个溺水者时,无人机搭载装置主体1飞行,由于救生圈本体19处于瘪气状态,可有效降低无人机的风阻,提高飞行速度,减少飞行时间,提高救援效率,在无人机飞行至溺水者旁时,参照图1,电机4驱动螺纹杆5,第一滑块6在与第一滑槽3限位滑动的条件下带动气泵7逐渐向右移动,滚轮16在滚动至直角块13的斜面上端的过程中,通过支杆15带动出气外管10向上滑移,第一弹簧11不断被压缩,滚轮16在滚动至过渡面上端的瞬间,则在第一弹簧11的弹力下出气外管10的下端在密封圈的作用下与进气通道18的上端密封连通,作为改进,我们可以将出气外管10的直径设置大于进气通道18的内径、小于卡块17上端面的直径,以确保出气外管10可完全覆盖在进气通道18内且不漏气,同时滚轮16对过渡面上的压力传感器14产生压力信号,压力传感器14将压力信号发送至控制器,控制器依次使电机4停机、气泵7开机一段时间关机,电机4开机,在气泵7开机的一段时间内,气泵7通过进气管8抽入空气(移动腔2非密封空间),依次通过出气内管9、出气外管10、进气通道18、短管单向向救生圈本体19持续充气,逐渐克服两个半圆壳体20之间因粘接产生的阻力,使救生圈本体19充盈,而后克服第二弹簧22的弹力朝向远离进气通道18的方向推动第二滑块23,第二滑块23推动第三滑块26朝向第三滑槽24方向滑动直至限位块与限位槽内壁相抵、第二滑
块23与卡块17的侧面平齐,需要说明的是,在第二弹簧22、第三弹簧25处于自由态时,限位块至限位槽的一侧内壁的之间间距等于第三滑块26位于第二滑槽21内的厚度,而后卡块17以及其他组件在自身重力下掉落,重复上述步骤,则可轮个对多个救生圈本体19充气并投放。本发明由于设置多个救生圈本体19,还可轮番对其充气并投放,在河流中出现多名溺水者时也能应对,无需往返飞行搭载救生圈,节约救援时间,提高救援存活率。
28.需要说明的是,流体一般选择无阻力或阻力较小的路径,因此推动第二滑块23因第二弹簧22产生的阻力大于两个半圆壳体20因粘接产生的阻力、远小于向上推动出气外管10(使出气外管10与卡块17之间产生缝隙)因第一弹簧11产生的阻力。
29.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并不用以限制本发明,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