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方平面进气式可多方向调整咬嘴角度的潜水呼吸管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115845阅读:333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下方平面进气式可多方向调整咬嘴角度的潜水呼吸管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潜水呼吸管,尤指一种下方平面进气式可多方向调整咬嘴角度的潜水呼吸管,它可使潜水者免除吃水、呛水的危险,而且可任意调整咬嘴角度使之处于舒适自然的使用状态。
呼吸管与蛙镜、蛙鞋被称为潜水三宝,为潜水活动的重要器材,尤其在浮潜活动(又称徒手潜水)更是必备的器材,其作用是帮助潜水者在水面浮潜时,觅看水中景物仍可持续呼吸。
目前习用的呼吸管,最常见的构造为一直径约1.5cm~2cm、长度约30cm~40cm的圆形中空管子;该管子顶端为开放式管口,作为空气进出口之用,管子底端连接一适合嘴型的软质咬嘴,另外则于管子上套设一夹扣,以利呼吸管固定于蛙镜之上。使用时,将夹扣夹固于蛙镜的头带上;因此当使用者(潜水者)配戴上蛙镜时,呼吸管便也一起与蛙镜固定于潜水者头部,即,蛙镜覆盖住使用者的脸部,而呼吸管则位于使用者头部侧面约靠近耳朵位置。当进行浮潜活动时,使用者便可拿起位于管子底端的软质咬嘴轻咬口中,脸部朝下浮潜于水中,并使管子上端突出于水面约15cm,由于管子上端为开放式管口,保持使用者嘴部与外界空气的畅通,如此使用者就可一边观看水底景物,一边以嘴部换气经由呼吸管持续保持呼吸。
上述呼吸管虽然可让使用者于水中进行换气,然而该呼吸管顶端管口采完全开放式设计,于浮潜当中,若使用者头部未能保持一定正确角度致使呼吸管倾斜至其管口接近水面、或者因海浪或浪花的覆盖或冲击拍打,其海水皆极易自呼吸管的管口进入管内。当使用者感觉到有水侵入管内时,就必须先闭气(封口),水才不会吞入肚里(吃水),然后利用腹部的力量用力将管内积水吹出(吹水),以利下一次的呼吸换气,这是非常需要技巧性的吹管技术。然而,由于海浪的不稳定以及使用者头部未能随时保持固定角度,因此,海水随时都有侵入管内的可能,因此使用者便需经常不断地吹水。此对于一位初学者而言,是需要相当谨慎的,如果稍有不慎,即会容易造成吃水、呛水的危险,纵然是一位熟手,虽然经验丰富、吹水技巧成熟,有时亦不免疏忽造成吃水、呛水现象,而且于浮潜时长时间的吹水对体力是相当耗费的,况且,口中不时充满海水,其滋味亦不好受。此等容易造成吃水、呛水的危险现象,是习用呼吸管最主要的缺点所在。
虽然目前有针对上述习用呼吸管容易不意进水的现象,提供各种所谓的自动止水呼吸管,但其构造复杂,有时也令使用者有一时吸不到空气的恐慌感。
又,目前呼吸管于配戴使用时仍然不够理想,造成使用者很大不舒适之处,那就是发生在咬嘴部分。目前的呼吸管,其咬嘴角度一般为固定或为定轴式,仅可前后两个方向调整而已,然而,呼吸管的配戴是固定于使用者头部外侧靠近耳朵之处,当使用者将咬嘴置于口中时,就会因头部外侧与口部间角度相差的关系,使咬嘴部分与管子之间产生一偏扭现象,但是,该管子是固定于蛙镜的头带上,因而该偏扭现象自然发生在咬嘴部分,使得咬嘴部分有随时自使用者口中外脱扭正的趋势及力量,此时,使用者只能以口用力咬住咬嘴,以防该咬嘴脱出口中。虽然目前呼吸管某些咬嘴可前后旋转以消除一些角度,但是因为每个使用者的脸型不一,该咬嘴角度仅为前后方向调整,尚无法依每个人调整出理想自然的咬嘴角度,因此配戴时仍是非常不舒适。况且,每次浮潜时的活动时间一般约为1~2小时左右,于此长时间下要始终用口部力量咬住咬嘴是极不舒服而且容易疲劳。此为目前呼吸管于咬嘴部分所造成的明显缺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下方平面进气式可多方向调整咬嘴角度的潜水呼吸管,能避免呼吸管进水并能依个人需要调整咬嘴角度至最舒适自然的使用角度。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以如下方式达到的一种下方平面进气式可多方向调整咬嘴角度的潜水呼吸管,包括管体、咬嘴座、咬嘴,该管体顶端的管口的外侧固定设有与管体相互连通的外管体,管体的最顶端设置一封闭该顶端管口的顶盖,该外管体的下端管口较该管体的顶端管口低而形成一高度差,并以管体管壁相间隔;该管体底端的内壁形成球形内管壁;该咬嘴座,其前端为一中空球形体与所述管体底端的球形内管壁相结合,该咬嘴套置于咬嘴座上。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还可以如下方式达到所述的下方平面进气式可多方向调整咬嘴角度的潜水呼吸管,在所述外管体的下端管口处可设有外罩,该外罩卡设在管体上,该外罩具有比该外管体的下端管口为大且开口向上的罩口,该罩口与所述外管体的下端管口相通且形成同一平面;外罩底部形成多个栅孔并装设有一仅向下开启的单向膜片。
所述的下方平面进气式可多方向调整咬嘴角度的潜水呼吸管,所述的咬嘴座为一具有三通开口的座体,其中一端为向前开口的中空球形体;另一端为开口向下的排水口,该排水口处具有多个栅孔并装设有一仅可向下开启的单向膜片;再一端为开口向上套置咬嘴的咬嘴突口,该咬嘴突口与排水口相对设置。
所述的下方平面进气式可多方向调整咬嘴角度的潜水呼吸管,所述罩口处的单向膜片靠内侧偏心设于外罩的底部。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呼吸管管体之顶端管口部位的外侧另形成一段外管体与管体相互连通,并于顶端置一顶盖封闭该顶端管口的顶面,使呼吸管内空气的进出改变由外管体下端管口进出,另于该外管体下端管口附近设一外罩,其具有较大且开口向上的罩口,该罩口与外管体下端管口相通且形成同一平面,使得空气经由该罩口再经由外管体下端管口进出,外罩底部装设有一单向膜片为防止进水及作为排水之用。依此,当水位及于管口时,因有外罩阻挡以及管体顶端管口与外管体下端管口之间具有高度差,使水无法进入呼吸管内,少部分由外罩罩口落入的水则能轻易地由其底部单向膜片自然排出,因而可常保呼吸管内干燥畅通,避免水侵入呼吸管内被潜水者不意吸入嘴内造成吃水或支气管呛水的不适及危险。
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优点,在于与咬嘴连结的呼吸管管体底端形成球形内管壁,而咬嘴的咬嘴座前端则具有一中空球形体与球形内管壁相吻合,两者相互结合,利用该中空球形体在该球形内管壁间之球形转动,使该咬嘴座及其咬嘴,可做三维空间多方向任意角度调整,使得使用者可依个人需要调整咬嘴角度至舒适自然的使用角度。
图式的简单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分解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组合剖面图。
图3为图2管体上端部剖面放大图。
图4为图3的B-B剖视图。
图5为
图1的C部放大图并显示其阻水动作示意图。
图6为图2管体下端部剖面放大图并显示咬嘴座及其咬嘴的角度调整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使用状态示意图。
本实用新型的构造、特别及其功效,依附图实施例更详细说明如下。

图1及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的潜水呼吸管A主要包含有管体1、外罩2、咬嘴座3以及咬嘴4。

图1至图4所示,该管体1顶端为管口11,并于该管口11部位的外侧另形成一段外管体12,其通过顶端管口11而与管体1相互连通,管体1的最顶端置一顶盖13封闭该顶端管口11的顶面,使呼吸管内空气的进出由外管体12所形成的下端管口14进出,该下端管口14与顶端管口11有一高度差,即,顶端管口11所处位置较下端管口14为高,并以管壁15界隔。
管体1卡设有一外罩2,其接近于外管体12下端管口14附近,该外罩2具有比该下端管口14为大且开口向上的罩口21,该罩口21与外管体12下端管口14相通且形成同一平面,因此,呼吸管内的空气是循着外罩2的罩口21、外管体12的下端管口14、管体1顶端管口11此一路径进出。外罩2底部形成有多个栅孔22并装设有一仅可向下开启的单向膜片23,藉以作为防止进水以及作为排水之用。该单向膜片是以其突轴24穿设于外罩2底部。为使该单向膜片23更易排水,可以偏心设置该突轴24,使该突轴24偏心位于内侧,而使另一侧(外侧)因力臂加大,开启容易,而能轻易迅速排水。
管体1的下端部分形成一向外的弯弧部16,是配合人体脸型一般较为突出的腮部弯弧。
管体1底端于与咬嘴座3连结之部位,其内壁形成球形内管壁17,而咬嘴座3的一端(前端)则具有一中空球形体31与该球形内管壁17相吻合,因此两相结合后,咬嘴座3能藉着该中空球形体31于球形内管壁17间作球形转动而任意多方向调整角度。
为使管体1的球形内管壁17与咬嘴3的中空球形体31间的结合及角度调整更为稳定,于球形内管壁17外周套以束圈18以拘束之。
上述咬嘴3为一具有三通开口的座体,其中,一端为向前开口32的上述中空球形体31;另一端开口向下的排水口33为具有多个栅孔34并装设有仅可向下开启的单向膜片35,作为排水之用;再一端为开口向上的咬嘴突口36,其外周设有止滑突纹37,藉以套置适合嘴型含咬的软质咬嘴4。
依据本实用新型,当使用者嘴部含着咬嘴4使用本实用新型的潜水呼吸管A时,空气即经由罩口21、下端管口14、顶端管口11、管体1内部、中空球形体31以及咬嘴突口36及咬嘴4,进出于使用者嘴部与外界之间(如图2箭头所示),即使用者于水中浮潜时,能藉着该潜水呼吸管A以嘴部持续呼吸。
当于浮潜进行中,或因使用者的角度偏差或因海浪的拍打,致使水位及于管口部位时,本实用新型因有外罩2的阻挡以及单向膜片23的封闭,因此能有效阻止水由、前、后、左、右以及下方等方向进入呼吸管内(如图5所示),纵然有少部分的水由上往下由罩口21落入外罩2内,但因下端管口14与顶端管11间的高度差、及管壁15的阻隔、以及地心引力的作用,该落入外罩内的水必然会由外罩2底部的单向膜片23迅速自然排出,而不会越过管壁15进入管内,因此,能常保呼吸管内干燥畅通,有效消除使用者吃水或呛水的不适及危险。
当使用者有意下潜而将嘴巴紧闭潜入水中,其于再浮出水面时,单向膜片23的偏心设置能利于使用者将水吹出,使得吹水的频率减至最低。
如此,咬嘴座3依其中空球形体31在管体1球形内管壁17间作球形转动,使该咬嘴座3及其咬嘴4可于三维空间多方向任意调整角度(如图6所示),因此使用者皆能依其任何脸型调整出舒适自然的咬嘴角度(如图7所示),此时咬嘴4与管体1间没有偏扭现象,该咬嘴也没有外脱趋势,因此,此时使用者不再是咬住咬嘴而是含住咬嘴,减轻嘴部负担,让长时间使用嘴部所造成的疲劳减至最低。
另外,咬嘴座3,其中咬嘴突口36与排水口33略呈对齐状态,而且该排水口33垂直向下,此设计能利于使用者排气及排水。
权利要求1.一种下方平面进气式可多方向调整咬嘴角度的潜水呼吸管,包括管体、咬嘴座、咬嘴,其特征在于该管体顶端的管口的外侧固定设有与管体相互连通的外管体,管体的最顶端设置一封闭该顶端管口的顶盖,该外管体的下端管口较该管体的顶端管口低而形成一高度差,并以管体管壁相间隔;该管体底端的内壁形成球形内管壁;该咬嘴座,其前端为一中空球形体与所述管体底端的球形内管壁相结合,该咬嘴套置于咬嘴座上。
2.按权利要求1所述的下方平面进气式可多方向调整咬嘴角度的潜水呼吸管,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外管体的下端管口处设有外罩,该外罩卡设在管体上,该外罩具有比该外管体的下端管口为大且开口向上的罩口,该罩口与所述外管体的下端管口相通且形成同一平面;外罩底部形成多个栅孔并装设有一仅向下开启的单向膜片。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下方平面进气式可多方向调整咬嘴角度的潜水呼吸管,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咬嘴座为一具有三通开口的座体,其中一端为向前开口的中空球形体;另一端为开口向下的排水口,该排水口处具有多个栅孔并装设有一仅可向下开启的单向膜片;再一端为开口向上套置咬嘴的咬嘴突口,该咬嘴突口与排水口相对设置。
4.按权利要求2所述的下方平面进气式可多方向调整咬嘴角度的潜水呼吸管,其特征在于所述罩口处的单向膜片靠内侧偏心设于外罩的底部。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下方平面进气式可多方向调整咬嘴角度的潜水呼吸管,在管体的顶端外侧另形成一段外管体,管体最顶端置一顶盖,另于外管体下端设一外罩,使得呼吸管内空气经由该罩口再经由外管体下端管口进出,当水位及于管口时,依外罩阻挡以及管体顶端管口与外管体下端管口间的高度差,使水无法进入呼吸管内,管体底端与咬嘴座间,以球形内管壁及中空球形体相互结合,因此可依需要将咬嘴调整到任何舒适自然的使用角度。
文档编号B63C11/02GK2174421SQ9321196
公开日1994年8月17日 申请日期1993年5月8日 优先权日1993年5月8日
发明者冯立仁 申请人:冯立仁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