座椅安全带扣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143494阅读:379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座椅安全带扣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用于汽车或飞机的安全带的座椅安全带扣,尤其涉及采取了所谓防倒退(reverse)G的措施的座椅安全带扣。
通常,上述类型的座椅安全带扣例如在日本专利申请公开(JP-A)Nos.60-18102、60-75004和60-75005中公开。在这些文献所公开的安全带扣中,舌板被该安全带扣锁住,这样,该安全带扣的锁扣件通过在安全带扣主体内插入舌板的一端而与舌板的锁扣啮合孔啮合,座椅安全带(带子)插入并穿过该舌板。而且,该锁住状态由锁定件锁定,从而防止舌板从安全带扣主体上松脱(脱开)。
当通过释放按钮的按压操作而解除锁扣的锁定状态时,锁扣啮合解除,舌板从安全带扣主体上松脱。
上述类型的安全带扣的结构是这样,即一旦舌板完全插入安全带扣主体至锁定位置并锁定,即使冲击力作用在该安全带扣上,该舌板也能可靠保持锁定状态,而不会使舌板的锁住和锁定状态被解除。例如,锁扣通过弹簧件朝着锁定位置被持续地弹簧推动(压迫),释放按钮返回至初始位置。用于释放该锁住和锁定状态的释放按钮的结构为能够用很小的力按压。
近来还提出了安全装置,其中,当发生事故时,例如当车辆与其它车辆或障碍物相撞时,舌板已被安全带扣锁定的该安全带扣自身能由于瞬时力例如火药的爆炸力而瞬时被拉动,座椅安全带的松弛被消除并被拉紧,从而防止由于座椅安全带的松弛而产生的各种问题。
不过,当舌板被安全带扣锁定的该安全带扣自身被这样瞬时拉动时,锁扣发生所谓的倒退G。因此,在普通的安全带扣中,即使当释放按钮没有被按压,也有由于锁扣的锁定状态被解除而引起的舌板产生松脱的危险。换句话说,当安全带扣自身以座椅安全带拉紧的方向被瞬时有力拉动时,当该座椅安全带拉紧至极限时,安全带扣自身的拉动,也就是安全带扣主体壳体的拉动被迫快速停止。因此,在没有按压的情况下,与装于安全带扣主体壳体中的释放按钮、锁定机构和类似物的总质量相当的惯性力以使锁定状态解除的方向作用在释放按钮、锁定机构和类似物上。因此,有锁定状态可能被迫解除和舌板可能从安全带扣主体上松脱的问题。
因此,在普通座椅安全带扣中,为了防止舌板松脱,提供了这样一种方法,即增加用于持续将锁扣压向锁定状态的弹簧的弹簧力。不过,这时弹簧的尺寸将变得更大,按压力,即用于逆着弹簧的弹簧力来解除锁扣的锁定状态所需的释放按钮的释放力增加。
考虑到上述情况,本发明的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座椅安全带扣,该安全带扣能在没有增加解除锁定状态的释放力的情况下防止由所谓的倒退G引起的舌板的松脱。
本发明的第一方面是一种座椅安全带扣,包括一基座,该基座包括一插入通道,有啮合孔的舌板插入该插入通道或从该插入通道中移出;一对竖直侧壁,各侧壁布置于插入通道的相应侧边;以及一啮合孔;一锁扣,该锁扣包括锁扣凸耳部分,该锁扣凸耳部分可摆动地由在基座侧壁上形成的支承部分支承;以及一锁扣摆动端部分,该锁扣摆动端部分在以下位置之间摆动锁住位置,在该位置处,当舌板插入至插入通道的锁住位置时,锁扣摆动端部分啮合插入舌板的啮合孔和基座的啮合孔,以便将舌板相对于基座锁住,以及锁住释放位置,在该位置处,锁住状态解除;一锁定件,该锁定件包括凸耳部分,该凸耳部分可摆动地插入在基座侧壁上形成的支承孔中;
一锁定摆动端部分,该锁定摆动端部分在以下位置之间摆动锁定位置,在该位置处,在锁住状态时,锁定摆动端部分以这样的状态锁靠在锁扣摆动端部分,即在该状态下,锁扣摆动端部分被压向舌板的啮合孔和基座的啮合孔,同时锁扣摆动端部分沿舌板插入的方向受压,因此锁定该锁住状态,以及锁定释放位置,在该位置处,锁定状态解除;一锁定操作端部分,该锁定操作端部分相对于凸耳部分在锁定摆动端部分的相对侧,该凸耳部分插入该锁定操作端部分和锁定摆动端部分之间,通过该锁定操作端部分,在锁定时,当锁定操作端部分沿舌板插入的方向受压时,锁定摆动端部分摆动到锁定释放位置,从而解除该锁定状态;以及一配重部分,通过该配重部分,锁定件的重心与凸耳部分相比更偏向于锁定摆动端部分;一锁扣弹簧,在锁定时,该锁扣弹簧基本以舌板插入的方向弹性压迫锁定件的锁定摆动端部分,以便保持该锁定状态;一释放按钮,该释放按钮包括滑动部分,该滑动部分以可沿舌板插入和移出的方向滑动的方式安装在形成于基座侧壁上的细长孔内;以及一按钮,当逆着锁扣弹簧的弹簧力以舌板插入的方向按压时,该按钮以舌板插入的方向按压锁定件的锁定操作端部分,使得锁定摆动端部分以舌板移出的方向摆动,从而解除锁定状态;以及一顶推器,当该顶推器被舌板压向锁住位置时,该顶推器引导锁扣摆动端部分插入舌板的啮合孔和基座的啮合孔,从而能锁住和锁定,当通过按压释放按钮而解除锁定状态时,该顶推器将锁扣摆动端部分压向锁住释放位置,从而解除锁住状态并使舌板从基座的插入通道中移出。
根据本发明的上述方面,锁定件的锁定摆动端压迫并锁定锁扣的锁扣摆动端,以便朝着啮合孔锁住舌板,同时沿舌板插入的方向(从前侧(即上游侧)向后侧(即下游侧))按压该舌板。因此,当所谓的倒退G发生时,即当由于基座的瞬时拉动被快速停止而产生惯性力时,惯性力沿舌板插入的方向,即沿锁定时锁定摆动端压锁扣摆动端的方向(从前侧向后侧)作用在锁定摆动端上。因此,该锁定状态大大加强。
而且,锁定件的重心更靠近锁定摆动端,而不是锁定操作端,且在锁定摆动端一侧的锁定件质量由于配重部分而更大。因此,沿锁定方向作用在锁定摆动端上的惯性力大于沿解除锁定的方向作用在释放按钮上的惯性力。因此,锁扣的锁定状态能够通过锁定件而更牢固地保持。因此当没有进行释放按钮的按压操作时能可靠防止舌板的移出,座椅安全带扣的安全性能大大提高。
而且,用于锁定锁扣的锁住状态的锁定件的锁定摆动端被锁扣弹簧以增强锁定状态的方向压迫,即以舌板插入的方向压迫。此外,没有用于以与舌板插入方向相反的方向压迫锁扣的弹簧件,这与普通结构不同。因此,在普通结构中,需要通过克服该弹簧件的弹性力而按压释放按钮从而解除锁扣的锁定状态(因此,需要较大的力来按压该释放按钮)。然而,在本发明中,不需要通过逆着弹簧力以舌板插入的方向按压释放按钮来解除锁扣的锁定状态。因此,释放按钮的按压力即释放力能减小,安全性进一步提高。
本发明的第二方面是根据第一方面的座椅安全带扣,其中形成于基座侧壁上的支承孔各作成圆形,锁定件的凸耳部分插入该支承孔,且在各侧壁上形成有以便与支承孔连通的引入槽,并在侧壁的外端有开口。
根据本发明的上述方面,锁定件的一对凸耳部分能以这样的方式简单插入支承孔中,即放在形成于基座侧壁上的该对引入槽的相应开口端并沿引入槽插入。也就是,将锁定件安装在基座中的装配的可操作性增强。
本发明的第三方面是根据第一或第二方面的座椅安全带扣,其中锁定件是这样构成,即凸耳部分、锁定摆动端部分、锁定操作端部分和配重部分是由金属平板通过压制成形而整体形成。
根据本发明的上述方面,锁定件完全由金属平板压制成形而形成。因此,与锁定件由烧结金属制成的情况相比,提高了制造的简单性,减小了成本。
本发明的第四方面是根据第一至第三方面中任意一个的座椅安全带扣,其中与锁定摆动端部分一起摆动的锁定滑动部分分别形成于锁定件横向的锁定摆动端部分的两端处,在锁扣摆动端部分的相应横向端上以舌板插入和移出的方向滑动的各锁定滑动部分的滑动表面形成圆弧形。
根据本发明的上述方面,在锁扣的锁扣摆动端上滑动的锁定件的锁定滑动部分分别在两处形成,即在锁定件的两横向端。因此,与在一处上滑动的情况相比,当锁定摆动端的滑动部分在锁扣摆动端的两横向端上滑动时,滑动操作能稳定,锁扣的锁定状态也能稳定。因此能提高安全性。
而且,在锁扣摆动端的两横向端上滑动的锁定滑动部分各有圆弧形滑动表面。因此,滑动表面的接触面积减小,滑动损耗减小。因此,将舌板插入该插入通道以使锁定摆动端摆动的力和释放按钮的按压力(即释放力)也能减小。
本发明的第五方面是根据第一至第四方面中任意一个的座椅安全带扣,其中锁定件的锁定滑动部分各包括一滑动表面,当锁住状态解除时该滑动表面抵靠锁扣摆动端部分并在该锁扣摆动端部分上滑动,该滑动表面形成向内凹的圆弧形表面。
根据本发明的上述方面,在锁住释放状态时,锁扣摆动端抵靠锁定件的锁定滑动部分的相应表面,例如后表面,并绕锁扣摆动端的摆动中心轴线旋转。各锁定滑动部分的滑动表面形成凹形弓形表面,因此,锁扣摆动端可以绕其摆动中心轴线以与凹形弓形表面滑动接触的状态而光滑旋转。因此,能减小锁扣摆动端的滑动损耗。而且,锁扣滑动部分各自持续与锁定滑动部分的一个表面局部地滑动接触。因此能防止锁扣摆动端的摇动(锁扣摆动端的不稳定),锁扣释放操作能稳定。
本发明的第六方面是根据第一至第五方面中任意一个的座椅安全带扣,其中锁定件安装在挡块上,该挡块由树脂制成并有弹簧安装凹槽部分,锁扣弹簧的一端与挡块的弹簧安装凹槽部分配合。
根据本发明的上述方面,锁定件、挡块和锁扣弹簧预先以这样的方式装配,即由合成树脂制成的挡块安装在锁定件内,锁扣弹簧的一端与挡块的支承凹槽啮合,且这样形成的预制部件能安装在基座内。因此,座椅安全带扣的装配步骤的数目能减少,将锁定件安装在基座内的装配的可操作性能提高。
而且,挡块由有弹性的合成树脂制成,因此,它能够通过装配而简单、可靠和快速地安装在由金属制成的锁定件内。此外,这两部件整体紧密安装的程度能提高。而且,插入挡块的支承凹槽内的锁扣弹簧能简单可靠且高度精确地安装在锁定件内的预定安装位置。
本发明的第七方面是根据第六方面的座椅安全带扣,其中挡块包括挡块部分,该挡块部分与挡块整体形成,并在锁定状态下抵靠释放按钮的滑动部分。
根据本发明的上述方面,与锁定件啮合并安装在该锁定件内的挡块的挡块部分在锁定时抵靠释放按钮的滑动部分。因此可以防止在没有按压释放按钮的情况下解除该锁定状态(该锁定状态的解除是由锁定时锁定件的摇动(不稳定)引起的)安全性能大大提高。
本发明的第八方面是根据第一或第二方面的座椅安全带扣,其中该锁定件包括一锁定件主体部分,包括凸耳部分、锁定摆动端部分、锁定操作端部分和在锁定状态下抵靠释放按钮的滑动部分的挡块部分,这些部分都由金属平板通过压制成形而整体形成;以及一锁定件配重部分,包括配重部分和位于该配重部分两横向端处的一对锁定滑动部分,该配重部分和锁定滑动部分由金属平板通过压制成形而整体形成;其中锁定件配重部分还包括弹簧安装凹槽部分,锁扣弹簧的一端插入该弹簧安装凹槽部分,且该锁定件配重部分是以可安装和可拆卸的方式安装在锁定件主体部分上。
根据本发明的上述方面,可安装且可拆卸地安装在锁定件主体部分上的锁定件配重部分由金属制成。因此,机械强度能增加,配重部分自身的质量也增加。
因此,在锁定摆动端一侧的质量能大于在锁定操作端一侧的质量。因此,当所谓的倒退G发生时,以锁定方向作用在锁定摆动端上的惯性力能增加得更大。因此,锁扣的锁定状态能由锁定件更牢固的保持。因此,当没有进行释放按钮的按压操作时能更可靠地防止舌板的移出,座椅安全带扣的安全性能大大提高。
而且,锁定件主体部分、锁定件配重部分和锁扣弹簧预先以这样的方式装配,即锁定件配重部分安装在锁定件主体部分上,锁扣弹簧的一端与锁定件主体部分啮合,且包括这三个部分的预制部件能安装在基座内。因此,座椅安全带扣的装配步骤的数目减少,将锁定件安装在基座内的装配的可操作性提高。
在锁扣摆动端上滑动的锁定件配重部分的一对锁定滑动部分分别在两处形成,即在锁定件配重部分的两横向端。因此,与在一处上滑动的情况相比,当一对锁定滑动部分在锁扣摆动端的两横向端上滑动时,滑动操作能稳定,锁扣的锁定状态也能稳定。因此,安全性提高。
本发明的第九方面是根据第八方面的座椅安全带扣,其中锁定件主体部分包括挡块部分,该挡块部分与锁定件主体部分整体形成,并在锁定状态下抵靠释放按钮的滑动部分。
根据本发明的上述方面,与锁定件主体部分整体形成的挡块部分在锁定时抵靠释放按钮的滑动部分。因此可以防止在没有按压释放按钮时解除该锁定状态(该锁定状态的解除是由于锁定时锁定件的摇动(例如不稳定)引起的),因此安全性大大提高。
而且,挡块部分与由金属制成的锁定件主体部分整体形成。因此,挡块部分的强度能增强,挡块部分的挡块作用的可靠性能大大增强。因此,座椅安全带扣的安全性增加。
本发明的第十方面是根据第八或第九方面的座椅安全带扣,其中锁定件配重部分的锁定滑动部分各包括一滑动表面,该滑动表面在锁扣摆动端部分上以舌板插入和移出的方向滑动,各滑动表面形成圆弧形。
根据本发明的上述方面,在锁扣摆动端的两横向端上滑动的一对锁定滑动部分各有一形成圆弧形的滑动表面。因此,滑动表面的接触面积减小,滑动损耗减小。因此,使舌板插入该插入通道以使锁定摆动端摆动的力和释放按钮的按压力(即释放力)能减小。
本发明的第十一方面是根据第一至第十方面中任意一个的座椅安全带扣,其中该锁定件包括在锁定操作端部分的插入孔,释放按钮包括插入凸起,在按压释放按钮时,该插入凸起插入锁定操作端部分的插入孔中,同时,该插入凸起压迫锁定操作端部分,以便使锁定摆动端部分摆动至锁定释放位置,同时使锁定摆动端部分沿与它朝着锁扣摆动端部分受压的方向相反的方向逐渐升高。
根据本发明的上述方面,当按压释放按钮时,释放按钮的插入凸起逐渐插入锁定件的插入孔中,由于插入凸起的倾斜表面,锁定件沿与朝向锁扣摆动端的按压方向相反的方向逐渐升高。该按压力减小,然后锁定件的锁定摆动端向锁定释放位置摆动。因此,释放按钮的按压力,即释放力能进一步减小。
本发明的第十二方面是根据第一至第十一方面中任意一个的座椅安全带扣,其中释放按钮的滑动部分在一对臂的相应端头处,以便从外部将其保持在基座的侧壁内,导引槽以这样的方式形成于各滑动部分中,即在基座各侧壁内的细长孔的开口边缘可滑动地装入该导引槽。
根据本发明的上述方面,释放按钮的该对臂沿释放按钮的横向形成,以便从外部将其保持在基座的一对侧壁内,在臂的相应端处的滑动部分在基座侧壁的细长孔内滑动,因此,当按压释放按钮时,该滑动部分的滑动操作能在释放按钮的横向上稳定进行,并能光滑地进行。
而且,可滑动地装入基座的细长孔内的释放按钮的滑动部分各有一导引槽,细长孔的开口边缘可滑动地与该导引槽配合。因此,细长孔的开口边缘可滑动地由该导引槽的一对相对壁支承。因此,可以防止滑动部分从细长孔中移出。
本发明的第十三方面是根据第一至第十二方面中任意一个的座椅安全带扣,其中该释放按钮完全由合成树脂制成。
根据本发明的上述方面,释放按钮通过由合成树脂制成而整体变轻。因此,当所谓的倒退G发生时,与以锁定方向作用在锁定件的锁定摆动端上的惯性力相比,以按压方向作用在释放按钮上的惯性力能大幅度减小。因此当所谓的倒退G发生时可以防止舌板从该安全带扣中脱出。而且,安全性能提高。
本发明的第十四方面是一种座椅安全带扣,包括一基座,该基座包括一插入通道,有啮合孔的舌板插入该插入通道或从该插入通道中移出;以及一对竖直侧壁,各侧壁布置于该插入通道的相应侧;一锁扣,该锁扣被可摆动地支承在基座侧壁上,并在以下位置之间摆动锁住位置,在该位置处,当舌板插入至插入通道的锁住位置时,锁扣啮合插入舌板的啮合孔,以便将舌板锁住,以及锁住释放位置,在该位置处,锁住状态解除;一锁定件,该锁定件包括一锁定摆动端部分,该锁定摆动端部分在以下位置之间摆动锁定位置,在该位置处,在锁住状态时,锁定摆动端部分以这样的状态锁住锁扣,即在该状态下,锁扣被压向舌板的啮合孔,同时锁扣摆动端部分沿舌板插入的方向受压,因此锁定该锁住状态,以及锁定释放位置,在该位置处,锁定状态解除;一锁定滑动部分,其与锁定摆动端一起摆动,并且在摆动过程中在锁扣上滑动;一锁定操作端部分,通过该锁定操作端部分,在锁定时,当锁定操作端部分沿舌板插入的方向受压时,锁定摆动端部分摆动到锁定释放位置,从而解除该锁定状态;以及一配重部分,通过该配重部分,锁定件的重心偏向于锁定摆动端部分侧;一锁扣弹簧,在锁定时,该锁扣弹簧基本以舌板插入的方向弹性压迫锁定件的锁定摆动端部分,以便保持该锁定状态;一释放按钮,该释放按钮包括一按钮,该按钮以舌板插入的方向按压锁定件的锁定操作端部分,使得锁定摆动端部分以舌板移出的方向摆动,从而解除锁定状态;以及一顶推器,当通过按压释放按钮而解除锁定状态时,该顶推器将锁扣压向锁住释放位置,从而解除锁住状态并使舌板从基座的插入通道中移出。
附图的简要说明

图1是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座椅安全带扣的分解透视图。
图2是图1所示基座的透视图。
图3是图1所示基座的平面图。
图4是图1所示基座的侧视图。
图5是图1所示锁扣的正视图。
图6是图1所示锁扣的平面图。
图7是图1所示锁扣的侧视图。
图8是图1所示锁定件的正视图。
图9是图1所示锁定件的侧视图。
图10是图1所示挡块的正视图。
图11是图1所示挡块的平面图。
图12是图1所示挡块的侧视图。
图13A是图1所示锁扣弹簧的左视图;图13B是锁扣弹簧的正视图;图13C是锁扣弹簧的右视图。
图14是图1所示释放按钮的侧视图。
图15是图1所示释放按钮的平面图。
图16是示意表示舌板插入图1所示座椅安全带扣的插入开口之前的状态的侧剖图。
图17是示意表示图1所示座椅安全带扣处于锁定状态的侧剖图。
图18是示意表示通过按压图1所示的座椅安全带扣的释放按钮而将锁定状态解除时的状态的侧剖图。
图19是本发明第二实施例的分解透视图。
图20是图19所示的第二锁定件的分解透视图。
图21是图20所示的第二锁定件的主体的正视图。
图22是图21所示锁定件主体的侧视图。
图23是图20所示的第二锁定件的配重部分的平面图。
图24是图23所示的锁定件配重部分的正视图。
图25是图23所示的锁定件配重部分的侧视图。
下面将参考图1至18对本发明的实施例进行说明。应当知道,附图中的相同或等效的部件由相同的参考标号表示。
图1是表示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座椅安全带扣1的总体结构的分解透视图。图2是座椅安全带扣的基座的透视图,图3和4分别是该基座的平面图和侧视图。座椅安全带扣1包括基座2,该基座2通过对金属平板压制成形而形成基本U形的横截面形状。
如图1至4所示,基座2包括底部2a,该底部2a形成平板形;以及一对侧壁2b和2c,该对侧壁2b和2c通过使该底部2a宽度方向的两端头基本垂直竖立而形成,并与该底部2a形成一整体。在底部2a的前端侧(即图1的左手端侧),在各侧壁2b和2c的前端下侧沿水平方向从其前端形成有预定长度的切口,从而形成切割部分。各切割部分基本成直角向内弯,以形成一对舌形部分3a和3b。该舌形部分3a和3b之间的间隙与底部2a的内表面形成开口5a,舌板4的插入端部分4a沿底部2a的内底面插入该开口5a,并形成有在开口5a内部的插入通道5b。该舌板4包括沿厚度方向穿过该插入端部分4a的啮合孔4b,它还包括在加宽的另一端部分处的矩形插入孔4c,作为座椅安全带的带子(未示出)以松弛状态穿过该插入孔4c插入。
滑动导引孔7形成于基座2的底部2a的中心部分,以便沿基座2的厚度方向穿过该基座。该滑动导引孔7的结构是这样,即,下文将介绍的推出机构的顶推器6可滑动,以便能沿舌板4插入的方向自由往复运动,该方向由图1中的箭头表示。在滑动导引孔7的后端(即图1中右手端)的横向中部形成有一小凸起7a,以便朝滑动导引孔的内侧凸出。线圈型顶推器弹簧8的一端外装并固定在该小凸起7a上,该顶推器弹簧8持续朝图1的左侧推动该顶推器6。而且,啮合孔9形成于滑动导引孔7的前端(即图1的左手端),并与该滑动导引孔成一体和共轴。啮合孔9形成矩形通孔,其横向尺寸稍微大于滑动导引孔7的横向尺寸。
顶推器6由合成树脂通过模制或类似方式完全整体形成。该顶推器6的前端形成凹形弓形表面,该凹形弓形表面与舌板4的插入端部分4a的凸形弓形表面相符。顶推器6的凹形弓形表面被舌板4沿舌板4插入方向压迫,并沿滑动导引孔7在底部2a上滑动。而且,还有与顶推器6的前端部分整体形成而伸向前面的舌形部分6a。当闭锁和锁定解除时,该舌形部分6a通过滑入锁扣17的锁扣摆动端17i的下表面而封闭基座2的啮合孔9的上表面,该锁扣将在后面介绍。
在基座2的底部2a的后端有安装孔10,该安装孔10例如形成圆形通孔。由金属平板或类似物形成的牵引板11(如图16至18所示)通过铆钉或类似物固定在安装孔10上。由于瞬时力,例如由于需要时(例如当撞车时)火药的爆炸力,牵引板11立即由牵引器(未示出)向后(即朝图1的右侧)拉,因此,穿过舌板4的插入孔4c的带子(未示出)被拉动并由于消除了带子中的松弛度而被拉紧。
一对圆形支承孔12a和12b分别在该对侧壁2b和2c的前侧的中间高度位置,以便沿基座2的横向彼此相对。该支承孔12a和12b是这样,即作为锁定件13的摇摆(摆动)中心轴的一对凸耳部分13b和13c可摆动地插入并由该支承孔支承,该锁定件13将在下文介绍。
分别与前述支承孔12a和12b连通并成一体的一对引入槽14a和14b分别形成于侧壁2b和2c上,以便彼此横向相对。该引入槽14a和14b各基本形成L形,其中,该引入槽的横向尺寸稍微小于各支承孔12a、12b的直径,并且稍微大于锁定件13的板厚。各引入槽14a、14b的L形的上端形成图1中侧壁2b、2c上端处的开口14c、14d。锁定件13的凸耳部分13b和13c可以分别通过引入槽14a、14b被引入支承孔12a和12b。
沿基座2的纵向延伸的一对滑槽15a和15b分别形成于该对侧壁2b和2c的纵向中部,以便沿基座的横向彼此相对。释放按钮16的一对滑动部分16a和16b分别可滑动地装入滑槽15a和15b中,该释放按钮16将在下文介绍。
而且,从侧面看基本成矩形形状的方孔18a和18b分别形成于基座2的该对侧壁2b和2c的后侧中间高度(段)部分,并成这样的形式,即由金属制成的锁扣17的一对凸耳部分17b和17c(下文将介绍)装入该方孔并可绕其中心轴摆动。方孔18a和18b的相应表面,即在图1和4右侧的一个相应表面形成开口18c和18d,锁扣17的前述凸耳部分17a和17b从该开口18c和18d插入。而且,基座2的侧壁2b和2c包括多个各种形状的孔,以便减轻基座2的重量。
图5、6和7分别是锁扣17的正视图、平面图和侧视图。如图所示,锁扣17包括矩形主体17a,该矩形主体17a的横向尺寸稍微大于基座2的横向尺寸;一对凸耳部分17b和17c,该对凸耳部分17b和17c与主体17a的两横向端形成一体,并可摆动地插入基座2的该对方孔18a和18b中;一基本L形的钩形部分17d,该钩形部分17d从主体17a下端(图5)的横向中间部分沿一个方向(即朝图6和7的左侧)凸出;一对支柱部分17e和17f,该对支柱部分17e和17f在钩形部分17d的两侧从主体17a的下端向下凸出(图5);以及一对滑动部分17g和17h,由平面视图看时,该对滑动部分17g和17h各成矩形形状,并在钩形部分17d的两侧向外凸出,如图6所示。这些元件部分整体形成并连接在一起。
在顶推器6的后端(即图1的右侧端)沿舌板插入的方向按压锁扣17时,锁扣17的该对支柱部分17e和17f起到挡块的作用,该舌板插入方向由图1中箭头表示。
图8和9分别是锁定件13的正视图和侧视图。该锁定件13由金属平板或类似物通过压制成形而整体形成。也就是,该锁定件13包括矩形主体13a,该矩形主体13a的横向尺寸长于垂向尺寸,并比基座2的横向尺寸稍长;一对凸耳部分13b和13c,该对凸耳部分13b和13c与主体13a的两横向端形成一体,并可摆动地插入基座2的一对圆形支承孔12a和12b中;矩形锁定作用端13d,该矩形锁定作用端13d的横向尺寸长于垂向尺寸,且它从主体13a上端的横向中间部分沿图8中向上的方向凸出;一配重部分13e,该配重部分13e基本成矩形,并从主体13a下端的横向中间部分沿图8中向下的方向凸出;以及一对锁定摆动端13f和13g,该对锁定摆动端13f和13g从配重部分13e的横向侧边部分向下凸出(图8中)。
如图8所示,锁定件13的锁定作用端13d包括在其中心部分处的矩形插入孔13h,该矩形插入孔13h的横向尺寸长于垂向尺寸,插入孔13h的开口上部边缘(图8中)形成楔形表面13i,该楔形表面13i朝着舌板14插入的一侧扩展(也就是,朝着图9中的左侧)。而且,锁定作用端13d是弯曲的,以便相对于该对凸耳部分13b和13c的摇摆(摆动)中心轴Oa以预定角度朝前方(图9中的左侧)倾斜,也就是朝着舌板4插入的一侧。
如图9所示,当从侧面看时,锁定件13的该对锁定摆动端13f和13g各基本形成梯形,该梯形的横向尺寸逐渐朝上方(图9中)减小。该梯形的下底面形成向下凸出的圆弧形表面13j、13k,该梯形的后表面(即图9中的右侧表面)形成凹形弓形表面13l、13m。锁定摆动端13f和13g的圆弧形表面13j和13k分别可在图6所示锁扣17的一对滑动部分17g和17h的平表面上滑动。而且,当锁定解除时,锁扣17的滑动部分17g和17h的相应前端在锁定摆动端13f和13g的凹形弓形表面13l和13m上滑动并与它们接触,从而引导绕锁扣啮合端17i的摇摆(摆动)中心轴摆动。
图10是由合成树脂制成的挡块19的正视图,该挡块通过装在锁定件13的前表面而安装,也就是装在锁定件13的、在舌板插入通道5b的位置5a侧的表面上。图11和12分别是挡块19的平面图和侧视图。该挡块19通过合成树脂或类似物的模制而整体形成。即,该挡块19的结构是这样,即包括一矩形主体19a,该矩形主体19a的横向尺寸长于垂向尺寸;一对臂19b和19c,当从侧面看时,该对臂各基本成三角形形状,且该对臂分别从主体19a上部的两横向端向后凸出;以及一对支承支柱19d和19e,当从侧面看时,该对支承支柱各成钩形,且该对支承支柱从主体19a底部的两横向端向后凸出;且这些组成部分都由合成树脂整体形成。在主体19a的下端形成一对下侧开口的弹簧安装凹槽19f和19g。
如图12所示,当从侧面看时基本成圆弧形向外(向后)凸出的挡块部分19h和19i分别与挡块19的臂19b和19c在臂的后端处形成一体。一对支承凸起19j和19k分别与挡块部分19h和19i形成一体,该凸起形成于挡块部分19h和19i的内侧,并在锁定件主体13a的横向两侧的上端后侧处向下凸出,以便在板的厚度方向上卡住锁定件13。
图13A是锁扣弹簧20的左侧视图。图13B和13C分别是锁扣弹簧20的正视图和右侧视图。锁扣弹簧20是具有预定直径的线圈弹簧。该锁扣弹簧20的一端形成圆形,如图13A所示,另一端形成矩形,如图13所示。该锁扣弹簧20以这样的方式安装在挡块19内,即该弹簧的矩形端20b的横向两端分别装在挡块19的弹簧安装凹槽19f和19g内。
换句话说,锁扣弹簧20能够以这样的方式简单可靠地安装在锁定件13内,即挡块19配合安装在锁定件13的前表面,锁扣弹簧20的矩形端20b从下表面的开口啮合装入挡块19的弹簧安装凹槽19f和19g内。锁定件13、挡块19和锁扣弹簧20预先装配在一起以形成一模块(预制)部件。
图14和15是释放按钮16的侧视图和平面图。该释放按钮16通过合成树脂或类似物的模制而完全整体形成。也就是,该释放按钮16包括基本成C形的主体16c;一对臂16f和16g,该对臂16f和16g从主体16c的相对侧壁16d和16e向后凸出预定长度而形成,以便从外部将基座2的侧壁2b和2c夹持在其中;一对滑动部分16a和16b,该对滑动部分16a和16b沿臂16f和16g彼此相对的方向在臂16f和16g的各凸出端向内凸出;一连接部分16h,用于沿侧壁彼此相对的方向连接侧壁16d和16e的各远端;一插入凸起16i,该插入凸起在连接部分16h的纵向中间部分处向后凸出;一弹簧固定凸起16j,该弹簧固定凸起16j在主体16c的内表面的基本中心部分处凸出并通过使锁扣弹簧20的圆形端20a与其外部啮合而固定该锁扣弹簧20;以及一圆弧形插入导引部分16k,该插入导引部分在稍微低于弹簧固定凸起16j的位置处从主体16c的内表面凸出。这些组成部分由合成树脂整体形成。插入导引部分16k布置成这样,它对着基座2的底部2a的内表面,以便形成插入通道的开口5a的上表面。该插入导引部分16k沿舌板4的插入端部分4a插入该插入通道的开口5a的方向导引。
上述插入凸起16i包括垂直壁161,该垂直壁16l在锁定解除时抵靠锁定件13的锁定作用端13d,并沿舌板插入的方向压迫锁定件13;以及一倾斜表面16m,该倾斜表面16m朝垂直壁16l的后侧(即图14中的右侧)以下降坡度倾斜。该垂直壁161和倾斜表面16m整体形成并连接在一起。
前述一对滑动部分16a和16b各形成棱形,其尺寸能允许该滑动部分进入基座2的该对侧壁2b和2c的滑动槽15a和15b中并能够从该滑动槽15a和15b中出来。导引槽以这样的方式形成于各滑动槽15a和15b的一侧(例如下侧),即该导引槽与各滑动槽15a和15b的开口的下边配合且它们之间的游隙(play)很小。因此,该导引槽防止滑动部分16a和16b在装入滑动槽15a和15b后从滑动槽15a和15b中出来,并引导释放按钮16的往复滑动运动。
下面将参考图16至18说明座椅安全带扣1的功能。
图16是表示在舌板4的插入端部分4a插入座椅安全带扣1的插入通道的开口5a之前的状态的纵剖图。图16中,参考标号21表示安装在基座2的下半部分上的下壳体。该下壳体21和安装在基座2的上半部分上的上壳体22形成主体壳体。在该主体壳体前表面处形成与舌板插入通道5b的开口5a连通的插入开口23。在舌板4的插入端部分4a插入插入开口23之前,由于顶推器弹簧8的弹簧力,顶推器6向前运动至基座底部2a的滑动导引孔7处并再进一步运动到啮合孔9的前端,以便封闭滑动导引孔7和啮合孔9。而且,顶推器6滑入锁扣17的锁扣啮合端17i的端部下侧,以便使锁扣摆动端17i的端头升高到顶推器6的上表面上。
这时,锁扣摆动端17i的该对滑动部分17g和17h的相应前端在锁定件13的该对锁定摆动端13f和13g的相应凹形弓形后表面上滑动并与该凹形弓形后表面接触,且锁扣弹簧20的弹簧力作用在锁定摆动端13f和13g的前表面上,该弹簧力沿舌板插入的方向并沿朝图16中下侧的方向作用(即,沿从上往下压迫顶推器6的方向),从而防止锁定件13摇动。即,锁定件这时基本处于固定状态。
然后,如图17所示,当舌板4的插入端部分4a通过安全带扣1的插入开口23和开口5a插入该插入通道5b时,舌板4的插入端部分4a的凸形弓形端与顶推器6的凹形弓形前端配合。然后,当舌板4进一步向内推时,顶推器6逆着顶推器弹簧8的弹簧力往回运动并在基座2的底部2a上滑动。当顶推器6的后端(即图17的右侧端)抵靠并压住作为锁扣17挡块的一对支柱部分17e和17f时,顶推器6的向后运动停止,并限制舌板4的进一步插入。
当进行上述操作的同时用顶推器6向后压迫该对支柱部分17e和17f时,锁扣17的锁扣摆动端17i逆时针方向绕该对凸耳形轴17b和17c的摆动中心轴旋转。
这时,基座2的啮合孔9的上表面已经由于顶推器6的往回运动而打开,舌板4的啮合孔4b也与基座2的啮合孔9同样打开。因此,上述旋转的锁扣摆动端17i插入该交叠的孔7和9中。因此,该舌板4锁到基座2上。
这时,被锁扣弹簧20沿舌板插入的方向挤压的锁定件13的一对锁定摆动端13f和13g也逆时针方向绕凸耳部分13b和13c旋转。因此,锁定摆动端13f和13g的各圆弧形下表面在锁扣17的一对滑动部分17g和17h的平表面上沿图17中向后的方向滑动。因此,锁扣弹簧20的矩形端的下半部分抵靠锁扣滑动端17i的钩形端的外表面(锁扣滑动端17i的弯曲部分的外表面),并沿舌板插入的方向压锁扣17,还沿朝着基座2的啮合孔9的方向压锁扣,从而保持锁住状态。
而且,在该锁住状态,锁定件13的锁定摆动端13f和13g在锁扣17的一对滑动部分17g和17h上以基本相对于凸耳部分13b和13c向前倾斜的状态竖直制成,该凸耳部分13b和13c起到摆动中心轴的作用。锁定摆动端13f和13g被位于锁定摆动端13f,13g前侧的锁扣弹簧20向后压,因此,该锁住状态被牢固锁定。
而且,在该锁定状态,挡块19的一对挡块部分19h和19i的相应端抵靠释放按钮16的一对滑动部分16a和16b的相应上端。因此,可以防止锁定件13在不按压释放按钮16时的摆动,同时还防止锁定件13的摇动。
如图18所示,为了解除该锁定状态,当逆着锁扣弹簧20的弹簧力沿舌板插入的方向按压释放按钮16时,释放按钮16的一对滑动部分16a和16b在基座2的导引槽15a和15b中滑动,并沿舌板插入的方向运动。因此,滑动部分16a和16b与安装在锁定件13内的挡块19的一对挡块部分19h和19i分离,锁定件13的挡块分离。
当按压释放按钮16时,释放按钮16的插入凸起16i插入锁定操作端13d的插入孔13h。因此,插入凸起16i的倾斜表面16m首先抵靠插入孔13的楔形表面13h。
因此,伴随着插入凸起16i插入该插入孔13h,整个锁定件13(即一对锁定摆动端13f和13g)朝图18的上侧升高,即沿着与该对锁定摆动端13f和13g朝基座2的啮合孔9压锁扣17的一对滑动部分17g和17h的方向相反的方向升高,因此按压力减小。
然后,当插入凸起16i进一步插入时,插入凸起16i的垂直壁16l抵靠锁定操作端13d。当该锁定操作端13d进一步向后运动并超过锁定件13的凸耳部分13b和13c的摆动中心轴时,该对锁定摆动端13f和13g根据摆锤原理而朝前侧(朝着图18中的左侧)绕凸耳部分13b和13c反向旋转(顺时针方向旋转)。
因此,该对锁定摆动端13f和13g的圆弧形下表面13j和13k向前滑动并与锁扣17的一对滑动部分17g和17h分离。因此,该锁扣摆动端17i变得自由。因此,由顶推器弹簧8持续朝前侧(朝图18的左侧)压迫的顶推器6在舌板插入通道5b内沿与舌板插入方向相反的方向(即朝着前侧(图18左侧))推开舌板4的插入端部分4a。因此,锁扣摆动端17i端头的后表面从舌板4的啮合孔4b的前端处被推开,还沿图18中向上的方向从顶推器的舌形件6a处被推开。结果,锁住状态解除。而且,这时由于顶推器6的顶推器弹簧8的弹簧力,舌板4从插入通道5b中被有力地推出到外面。
另一方面,在图17所示的锁定状态过程中,在由于瞬时力例如火药的爆炸压力而使安全带扣1通过牵引器(未示出)朝图17的右侧瞬时拉动牵引板11的情况下,当插入舌板4的插入孔4c内的带子的松弛由于拉动牵引板而基本瞬时就消除且带子因而被拉紧时,该拉动操作快速停止,并发生所谓的倒退G。这时,由于该安全带扣1,可以防止出现这样的问题,即不按压释放按钮16就可以使舌板4松脱。
换句话说,由于该安全带扣1,锁定件13的锁定摆动端13f和13g锁定锁扣摆动端17i,该锁扣摆动端17i通过沿舌板插入方向(从前侧)(即从图17中的左侧)朝着后侧(即图17中的右侧)压该舌板且还朝着基座2的啮合孔9压该舌板而锁住舌板4。因此,当产生由于快速停止对基座2的瞬时拉动而引起的惯性力时,该惯性力从前侧向后侧(沿舌板插入方向)(即锁定摆动端13f和13g压锁扣摆动端17i的方向)作用在锁定摆动端13f和13g上。因此,该锁定状态被大大加强。
而且,锁定件13的重心更靠近锁定摆动端13f和13g,而不是锁定作用端13d,在锁定摆动端13f和13g那一侧的质量由于配重部分13e而变得更重。因此,以锁定方向作用在锁定摆动端13f和13g上的惯性力比以使锁定解除的方向作用在释放按钮16上的惯性力更大。因此,锁扣17通过锁定件13锁定的状态能够进一步牢固保持,因此,能可靠防止舌板4的松脱(脱开),从而能大大提高安全性。
而且,用于锁定锁扣17的锁住状态的锁定件13的锁定摆动端13f和13g被锁扣弹簧20以使锁定状态加强的方向压迫,也就是以舌板插入的方向,因此,没有以与舌板插入方向相反的方向压迫锁扣17的弹簧件(这与普通结构类似)。因此,不需要通过逆着弹簧力以舌板插入的方向压释放按钮16而解除锁扣的锁定状态。因此,释放按钮的按压力能减小,即释放力能减小,同时进一步提高了安全性。
锁定件13的一对凸耳部分13b和13c能够以这样的方式简单插入支承孔12a和12b,即凸耳部分13b和13c放入基座2的侧壁2b和2c的一对引入槽14a和14b的开口端14c和14d中并沿引入槽14a和14b插入支承孔12a和12b。也就是,可提高当锁定件13装入基座2时的装配的可操作性。
而且,因为锁定件13完全通过金属平板的压制成形而形成,与锁定件由例如烧结金属制成的情况相比,既提高了生产的简单性,又降低了成本。
而且,在锁扣17的锁扣摆动端17i的一对滑动部分17g和17h上滑动的锁定摆动端13f和13g分别在两位置形成,即在锁定件13的两横向端处形成。因此,与在一处滑动的情况相比,当锁定摆动端13f和13g在位于锁扣摆动端17i的两横向端处的一对滑动部分17g和17h上滑动时的滑动操作能够稳定,锁扣17由锁定件13锁定的状态也能稳定。因此能提高安全性。
分别在锁扣摆动端17i的滑动部分17g和17h上滑动的锁定摆动端13f和13g有圆弧形下部滑动表面13j和13k。因此,滑动表面的各接触区域减小,滑动损耗减小。因此,使舌板4插入该插入通道5b以便允许锁定摆动端13f和13g摆动的插入力和按压释放按钮16的力(即释放力)能减小。
在锁扣17的释放过程中,锁扣摆动端17i的滑动部分17g和17h的相应前端抵靠相应的表面,例如锁定件13的锁定摆动端13f和13g的相应后表面,并绕锁扣摆动端17i的摆动中心轴旋转。锁定摆动端13f和13g的滑动表面分别形成凹形弓形表面13l和13m,因此,锁扣摆动端17i的滑动部分17g和17h的前端能绕其摆动中心轴以这样的方式光滑旋转,即便于与凹形弓形表面13l和13m滑动接触。因此,锁扣摆动端17i的滑动损耗减小,锁扣滑动部分的各部分始终与锁定摆动端13f和13g的表面(即凹形弓形表面)滑动接触。因此,可以防止锁扣摆动端17i的摇动,锁扣释放操作能够稳定。
而且,锁定件13、挡块19和锁扣弹簧20预先以这样的方式装配,即由合成树脂制成的挡块19安装在锁定件13内,锁扣弹簧的一端与挡块19的安装凹槽19f和19g啮合,且这样形成的预制部件可以安装在基座2内。因此,座椅安全带扣1的装配步骤的数目能减小,基座装配的可操作性提高。
挡块19由有弹性的合成树脂制成,因此,它可以通过配合而简单可靠和快速地安装在金属锁定件13内。而且,通过锁扣弹簧20插入并固定在挡块19的安装凹槽19f和19g内,该锁扣弹簧20能够简单可靠且非常精确地安装在锁定件13的预定安装位置。
而且,在锁定过程中,安装在锁定件13内的挡块19的挡块部分19h和19i抵靠释放按钮16的滑动部分16a和16b。因此,可以防止在没有按释放按钮16的情况下由于锁定时锁定件13的摇动而解除该锁定状态。因此能大大提高安全性。
当释放按钮16被按下时,释放按钮16的插入凸起16i逐渐插入锁定件13的通孔中,锁定件13由于插入凸起16i的倾斜表面16m而以与它压向锁扣摆动端17i侧的方向相反的方向逐渐升高。当该压力减小后,锁定件13和锁定摆动端13f和13g摆动到锁定释放位置,因此,按压释放按钮16的力,即释放力大大减小。
而且,释放按钮16的一对臂16f和16g在释放按钮16的横向上形成,以便从外部将其保持在基座2的侧壁2b和2c内,且位于臂16f和16g的相应端处的滑动部分16a和16b滑入滑动槽15a和15b内,该滑动槽15a和15b形成基座2上的细长孔。因此,当按压释放按钮16时,滑动部分16a和16b的滑动运动能在释放按钮16的横向上稳定,还能光滑滑动。
导引槽形成于释放按钮16的各滑动部分16a和16b内,该滑动部分可滑动地装入基座2的各滑动槽15a和15b中,这样,滑动槽15a和15b的开口边缘可滑动地装入其中。因此,滑动槽15a的开口边缘(滑动槽15b的开口边缘)可滑动地由导引槽的一对对向壁支承。因此,能防止滑动部分16a和16b从滑动槽15a和15b松脱。
而且,释放按钮16通过完全由合成树脂制成基本空心形而减轻重量。因此,当所谓的倒退G发生时,以按压释放按钮的方向作用在释放按钮16上的惯性力能显著小于以锁定方向作用在锁定件13的锁定摆动端13f和13g上的惯性力。因此,可以防止在没有按压释放按钮16的情况下发生所谓的倒退G时舌板4从安全带扣1上松脱(脱开),而且,安全性也能提高。
图19是本发明第二实施例的座椅安全带扣1A的分解透视图。该座椅安全带扣1A的结构基本与前述座椅安全带扣1相同,不同之处只是将图1所示第一实施例的座椅安全带扣1的锁定件13(下文称为第一锁定件13)变换成由金属制成的第二锁定件A13,该第二锁定件将在图20至22中表示,图10至12所示的树脂制成的挡块13的各种功能都由该第二锁定件A13完成,且没有挡块13。重复的说明将省略或简化。
即,如图20所示,第二锁定件A13形成这样,即,由金属制成的锁定件配重部分C13可安装且可拆卸地通过装在金属制成的锁定件主体部分B13的前表面(即图20左侧的表面)上而安装。
如图21和22所示,锁定件主体部分B13由金属平板通过压制成形而以与图8和9所示第一锁定件13相同的方式整体形成。即,锁定件主体部分B13包括一矩形主体B13a,该矩形主体B13a的横向尺寸长于垂向尺寸,且其横向尺寸稍微长于基座2的横向尺寸;一对凸耳部分B13b和B13c,该对凸耳部分B13b和B13c与主体B13a的两横向端整体形成,并可摆动地插入基座2的一对圆形支承孔12a和12b中;一矩形锁定操作端B13d,该矩形锁定操作端B13d的横向尺寸长于垂向尺寸,且从主体B13a的上端的横向中间部分处朝图21的上侧凸出;一配重安装部分B13e,该配重安装部分B13e基本形成矩形,并从主体B13a的下端的横向中间部分处朝图21的下侧向下凸出;一对锁定摆动端B13f和B13g,该对锁定摆动端B13f和B13g从配重安装部分B13e的两侧部分(图21中)向下凸出;以及挡块部分B13o和B13p,该挡块部分B13o和B13p有着与图10至12所示的挡块19中的一对钩形挡块部分19h和19i基本相同的形状。这些组成部件整体形成并连接在一起。
上述锁定操作端B13d包括在其中间部分的一矩形插入孔B13h,该矩形插入孔B13h的横向尺寸长于垂向尺寸。一渐缩表面B13i以这样的方式形成于插入孔B13h的开口上部边缘(图21中)中,即,插入孔B13h的开口朝着舌板4插入的一侧(即图22中的左侧)加宽。而且,该锁定操作端B13d弯曲,从而以预定角度相对于该对凸耳部分B13b和B13c的摆动中心轴Boa而在前侧(即图22中的左侧)倾斜,也就是,其以预定角度倾斜弯向舌板4插入的一侧。
挡块部分B13o和B13p形成于锁定件主体部分B13的主体B13a的两横向端并在该对凸耳部分B13b和B13c的内侧,并从主体B13a凸出而形成。挡块部分的相应钩形端头在图20中向下凸出,并在锁定时抵靠如图14和15所示的释放按钮16的一对滑动部分16a和16b的上端表面。因此,除非通过按压释放按钮16才能使滑动部分16a,16b移动,从而才能解除抵靠两挡块部分B13o和B13p的状态,因此可以抑制锁定件主体B13的摆动,即,可以防止锁定状态的解除。
而且,锁定件主体部分B13包括矩形的颚形部分B13q,该颚形部分B13q朝安装锁定件配重部分C13的一侧凸出(图22中左侧),且该颚形部分与配重安装部分13e的下端形成一体。当安装锁定件配重部分C13时,该锁定件配重部分的底面由颚形部分B13q支承,锁扣弹簧20的矩形端通过外部装配而安装在颚形部分B13q的端头。向内凹进的一对啮合凹形部分B13r和B13s分别形成于锁定件主体部分B13的一对摆动端B13f和B13g的上端(图21中)。
锁定件配重部分C13由金属平板通过压制成形而以便于可安装且可拆卸地装入锁定件主体部分B13内的方式整体形成,该平板的厚度稍微大于锁定件主体部分B13的金属平板的厚度。
换句话说,如图20、23、24和25所示,锁定件配重部分C13包括配重部分C13a,该配重部分C13a形成基本矩形的板;一对锁定滑动部分C13b和C13c,该对锁定滑动部分C13b和C13c基本以直角弯曲,以便在配重部分13a的两端处朝锁定件主体部分B13凸出;一对弹簧安装凹槽C13d和C13e,该对弹簧安装凹槽C13d和C13e形成于配重部分C13a的下端(图24中),并在其中安装锁扣弹簧20的矩形端20b并与该矩形端20b啮合;底部C13f,该底部C13f形成一水平平面,其在水平方向上连接该对弹簧安装凹槽C13d和C13e的相应内端,且该底部C13f位于并固定在锁定件主体部分B13的颚形部分B13q上;一矩形头部C13g,该矩形头部C13g的横向尺寸长于垂向尺寸,并从配重部分C13a的上端表面向上(图24中)凸出;以及一对凸肩部分C13h和C13i,该对凸肩部分C13h和C13i在头部C13g的横向两侧(图24)。这些组成部分整体形成并连接在一起。
当锁定件配重部分C13安装在锁定件主体部分B13上时,该对锁定滑动部分C13b和C13c从两侧向内部弹性夹持锁定件主体部分B13的一对摆动端B13f和B13g的两外侧表面。而且,锁定滑动部分C13b和C13c的各下端表面(图24中)形成向外凸出的圆弧形表面C13j和C13k,而各后部表面(即图20中在锁定件主体部分B13一侧的表面)形成向内凹的凹形弓形表面C131和C13m。该对锁定滑动部分C13b和C13c下端的圆弧形表面C13j和C13k在如图6所示的锁扣17的一对滑动部分17g和17h的上表面上滑动,锁扣17的该对滑动部分17g和17h的前表面上的各角形部分分别在锁定滑动部分C13b和C13c的后侧的凹形弓形表面C131和C13m上滑动。
因此,如图20所示,锁定件配重部分C13以这样的方式安装在锁定件主体部分B13上,即锁定件配重部分C13从锁定件主体部分B13前面被推入并相对于该锁定件主体部分B13的一对凸耳部分13b和13c而与下侧啮合,也就是锁定件主体部分B13的锁定摆动端侧,其在锁定件主体部分B13前表面的预定安装位置处。锁定件配重部分C13的头部C13g的上端位于低于该锁定件主体部分B13的插入孔B13h的开口下端的位置处,锁定件配重部分C13的底部C13f位于并固定在锁定件主体部分B13的颚形部分B13q上。这时,锁定件主体部分B13的一对摆动端B13f和B13g的各外侧表面被锁定件配重部分C13的一对滑动部分C13b和C13c从外部向内侧弹性夹持住。而且,锁定件主体部分B13的主体B13a的两横向端处的下表面抵靠锁定件配重部分C13的一对凸肩部分C13h和C13i的上表面,整个锁定件配重部分C13由锁定件主体部分B13的主体B13a的两横向端和颚形部分B13q从两侧以图24中的垂直方向弹性夹持。
换句话说,锁定件配重部分C13和锁定件主体部分B13相互在垂直方向和横向上弹性夹持。而且,锁定件主体部分B13与锁定件配重部分C13的啮合通过使锁扣弹簧20的矩形端20b啮合装入锁定件主体部分B13的颚形部分B13q中而保持。因此,锁定件主体部分B13和锁定件配重部分C13之间的结合力大大增强。而且,锁定件配重部分C13由金属平板制成,该平板的厚度大于锁定件主体部分B13的厚度,因此,锁定件配重部分C13的质量大于前述第一锁定件13的配重部分13e的质量。
因此,当所谓的倒退G发生时,第二锁定件A13在锁定摆动端一侧的质量进一步大于其在锁定操作端B13d一侧的质量。因此,在锁定时以锁定方向作用在锁定件A13上的惯性力进一步增大。因此,座椅安全带扣1A的安全性更加提高。而且,在第二锁定件A13的结构中,锁定件主体部分B13和锁定件配重部分C13分别形成,因此,通过由金属平板压制成形就可以高精度地进行主体部分B13和配重部分C13的大批量生产。而且,锁定件主体部分B13、锁定件配重部分C13和锁扣弹簧20预先以这样的方式装配,即锁定件配重部分C13装在锁定件主体部分B13内,锁扣弹簧20的矩形端20b通过外部装配而安装在从锁定件主体B13的左侧表面(图22中)朝图22中的右侧凸出的锁定件主体B13的颚形部分B13q端部的外周,包括这三个部分的预制部件能形成一个预制模块(即组成部件)。因此,座椅安全带扣1A的装配步骤的数目减小,其装配的可操作性提高。
如前所述,根据本发明,用于锁住舌板的锁扣的锁扣摆动端通过由锁定件的锁定摆动端压向啮合孔同时还以舌板插入的方向(从前侧向后侧)受压而被锁定。因此,当所谓的倒退G发生时,即当由于基座的瞬时拉动被快速停止而产生惯性力时,惯性力以舌板插入的方向(从前侧向后侧)作用在锁定摆动端上,也就是以锁扣摆动端在锁定时被锁定摆动端压迫从而增强锁定状态的方向。因此,锁定状态大大加强。
而且,锁定件的重心更靠近锁定摆动端,而不是锁定操作端,且由于配重部分,在锁定摆动端一侧的质量变得更大。因此,以锁定方向作用在锁定摆动端上的惯性力大于以解除锁定的方向作用在释放按钮上的惯性力。因此,锁扣的锁定状态能更牢固地保持,因此能可靠防止舌板移出,安全性大大提高。
而且,用于锁定锁扣的锁住状态的锁定件的锁定摆动端被锁扣弹簧的弹簧力以锁定状态增强的方向压迫,也就是以舌板插入的方向,且没有以与舌板插入的方向相反的方向压迫锁扣的弹簧件。因此,锁扣的锁定状态的解除不需要逆着弹簧力以舌板插入的方向按压释放按钮。因此,释放按钮的按压力,即释放力能减小,安全性还能进一步增强。
权利要求
1.一种座椅安全带扣,包括一基座,该基座包括一插入通道,有啮合孔的舌板插入该插入通道或从该插入通道中移出;一对竖直侧壁,各侧壁布置于该插入通道的相应侧;以及一啮合孔;一锁扣,该锁扣包括锁扣凸耳部分,该锁扣凸耳部分可摆动地由在基座侧壁上形成的支承部分支承;以及一锁扣摆动端部分,该锁扣摆动端部分在以下位置之间摆动锁住位置,在该位置处,当舌板插入至插入通道的锁住位置时,锁扣摆动端部分啮合插入舌板的啮合孔和基座的啮合孔,以便将舌板相对于基座锁住,以及锁住释放位置,在该位置处,锁住状态解除;一锁定件,该锁定件包括凸耳部分,该凸耳部分可摆动地插入在基座侧壁上形成的支承孔中;一锁定摆动端部分,该锁定摆动端部分在以下位置之间摆动锁定位置,在该位置处,在锁住状态时,锁定摆动端部分以这样的状态锁住锁扣摆动端部分,即在该状态下,锁扣摆动端部分被压向舌板的啮合孔和基座的啮合孔,同时锁扣摆动端部分沿舌板插入的方向受压,因此锁定该锁住状态,以及锁定释放位置,在该位置处,锁定状态解除;一锁定操作端部分,该锁定操作端部分相对于凸耳部分在锁定摆动端部分的相对侧,该凸耳部分插入该锁定操作端部分和锁定摆动端部分之间,通过该锁定操作端部分,在锁定时,当锁定操作端部分沿舌板插入的方向受压时,锁定摆动端部分摆动到锁定释放位置,从而解除该锁定状态;以及一配重部分,通过该配重部分,锁定件的重心与凸耳部分相比更偏向于锁定摆动端部分;一锁扣弹簧,在锁定时,该锁扣弹簧基本以舌板插入的方向弹性压迫锁定件的锁定摆动端部分,以便保持该锁定状态;一释放按钮,该释放按钮包括滑动部分,该滑动部分以可沿舌板插入和移出的方向滑动的方式安装在形成于基座侧壁上的细长孔内;以及一按钮,当逆着锁扣弹簧的弹簧力以舌板插入的方向按压时,该按钮以舌板插入的方向按压锁定件的锁定操作端部分,使得锁定摆动端部分以舌板移出的方向摆动,从而解除锁定状态;以及一顶推器,当该顶推器被舌板压向锁住位置时,该顶推器引导锁扣摆动端部分插入舌板的啮合孔和基座的啮合孔,从而能锁住和锁定,当通过按压释放按钮而解除锁定状态时,该顶推器将锁扣摆动端部分压向锁住释放位置,从而解除锁住状态并使舌板从基座的插入通道中移出。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座椅安全带扣,其中形成于基座侧壁上的支承孔各作成圆形,锁定件的凸耳部分插入该支承孔,且在各侧壁上形成有以便与支承孔连通的引入槽,并在侧壁的外端有开口。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座椅安全带扣,其中锁定件是这样构成,即凸耳部分、锁定摆动端部分、锁定操作端部分和配重部分由金属平板通过压制成形而整体形成。
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意一个所述的座椅安全带扣,其中与锁定摆动端部分一起摆动的锁定滑动部分分别形成于锁定件横向的锁定摆动端部分的两端处,在锁扣摆动端部分的相应横向端上以舌板插入和移出的方向滑动的各锁定滑动部分的滑动表面形成圆弧形。
5.根据权利要求1至4中任意一个所述的座椅安全带扣,其中锁定件的锁定滑动部分各包括一滑动表面,当锁住状态解除时该滑动表面抵靠锁扣摆动端部分并在该锁扣摆动端部分上滑动,该滑动表面形成向内凹的圆弧形表面。
6.根据权利要求1至5中任意一个所述的座椅安全带扣,其中锁定件安装在挡块上,该挡块由树脂制成并有弹簧安装凹槽部分,锁扣弹簧的一端与挡块的弹簧安装凹槽部分啮合。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座椅安全带扣,其中挡块包括挡块部分,该挡块部分与挡块整体形成,并在锁定状态下抵靠释放按钮的滑动部分。
8.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座椅安全带扣,其中该锁定件包括一锁定件主体部分,包括凸耳部分、锁定摆动端部分、锁定操作端部分和在锁定状态下抵靠释放按钮的滑动部分的挡块部分,这些部分都由金属平板通过压制成形而整体形成;以及一锁定件配重部分,包括配重部分和位于该配重部分两横向端处的一对锁定滑动部分,该配重部分和锁定滑动部分由金属平板通过压制成形而整体形成;其中锁定件配重部分还包括弹簧安装凹槽部分,锁扣弹簧的一端插入该弹簧安装凹槽部分,且该锁定件配重部分以可安装和可拆卸的方式安装在锁定件主体部分上。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座椅安全带扣,其中锁定件主体部分包括挡块部分,该挡块部分与锁定件主体部分整体形成,并在锁定状态下抵靠释放按钮的滑动部分。
10.根据权利要求8或9所述的座椅安全带扣,其中锁定件配重部分的锁定滑动部分各包括一滑动表面,该滑动表面在锁扣摆动端部分上以舌板插入和移出的方向滑动,各滑动表面形成圆弧形。
11.根据权利要求1至10中任意一个所述的座椅安全带扣,其中该锁定件包括在锁定操作端部分的插入孔,释放按钮包括插入凸起,在按压释放按钮时,该插入凸起插入锁定操作端部分的插入孔中,同时,该插入凸起压迫锁定操作端部分,以便使锁定摆动端部分摆动至锁定释放位置,同时使锁定摆动端部分沿着与它朝着锁扣摆动端部分受压的方向相反的方向逐渐升高。
12.根据权利要求1至11中任意一个所述的座椅安全带扣,其中释放按钮的滑动部分在一对臂的相应端头处,以便从外部将其保持在基座的侧壁内,导引槽以这样的方式形成于各滑动部分中,即在基座各侧壁上的细长孔的开口边缘可滑动地装入该导引槽。
13.根据权利要求1至12中任意一个所述的座椅安全带扣,其中该释放按钮完全由合成树脂制成。
14.一种座椅安全带扣,包括一基座,该基座包括一插入通道,有啮合孔的舌板插入该插入通道或从该插入通道中移出;以及一对竖直侧壁,各侧壁布置于该插入通道的相应侧;一锁扣,该锁扣被可摆动地支承在基座侧壁上,并在以下位置之间摆动锁住位置,在该位置处,当舌板插入至插入通道的锁住位置时,锁扣啮合插入舌板的啮合孔,以便将舌板锁住,以及锁住释放位置,在该位置处,锁住状态解除;一锁定件,该锁定件包括一锁定摆动端部分,该锁定摆动端部分在以下位置之间摆动锁定位置,在该位置处,在锁住状态时,锁定摆动端部分以这样的状态锁住锁扣,即在该状态下,锁扣被压向舌板的啮合孔,同时锁扣摆动端部分沿舌板插入的方向受压,因此锁定该锁住状态,以及锁定释放位置,在该位置处,锁定状态解除;一锁定滑动部分,其与锁定摆动端一起摆动,并且在摆动过程中在锁扣上滑动;一锁定操作端部分,通过该锁定操作端部分,在锁定时,当锁定操作端部分沿舌板插入的方向受压时,锁定摆动端部分摆动到锁定释放位置,从而解除该锁定状态;以及一配重部分,通过该配重部分,锁定件的重心偏向于锁定摆动端部分侧;一锁扣弹簧,在锁定时,该锁扣弹簧基本以舌板插入的方向弹性压迫锁定件的锁定摆动端部分,以便保持该锁定状态;一释放按钮,该释放按钮包括一按钮,该按钮以舌板插入的方向按压锁定件的锁定操作端部分,使得锁定摆动端部分以舌板移出的方向摆动,从而解除锁定状态;以及一顶推器,当通过按压释放按钮而解除锁定状态时,该顶推器将锁扣压向锁住释放位置,从而解除锁住状态并使舌板从基座的插入通道中移出。
全文摘要
一种座椅安全带扣,能防止由所谓的倒退引起的舌板的移出,且不会增加释放锁定状态的力。其中,基座包括一插入通道,有啮合孔的舌板可移出地插入其中;锁扣包括锁扣摆动端部分,其在锁住位置和释放位置之间摆动;锁定件包括一对在锁定位置和释放位置之间摆动的锁定摆动端部分、用于释放锁定状态的锁定操作端部分和一配重部分;还包括锁扣弹簧、释放按钮和推顶器。在锁定位置处,在锁扣摆动端锁住时,锁定摆动端部分在锁扣摆动端部分上摆动,并使其停在这样的状态,即,将其压向两啮合孔,并沿舌板插入方向按压,从而锁定该锁住状态。配重部分在锁定摆动端部分侧面整体形成以使整个重心偏向于锁定摆动端部分。
文档编号B64D11/00GK1390744SQ0112086
公开日2003年1月15日 申请日期2001年6月8日 优先权日2001年6月8日
发明者胜山宗一, 森信二, 室町哲史 申请人:株式会社东海理化电机制作所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