座椅安全带插扣收纳结构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提供一种能够提高外观品质的座椅安全带插扣收纳结构。座椅安全带插扣收纳结构如下,其中,在由车体地板(20)支撑的坐垫(2)上形成有上侧开口的安全带插扣收纳凹部(8),用于使连接至车体地板(20)的安全带插扣(9)穿过的安全带插扣插入部(28)形成在安全带插扣收纳凹部(8)的底部(8T),安全带插扣(9)穿过安全带插扣插入部(28)并且收纳在安全带插扣收纳凹部(8),在安全带插扣收纳凹部(8)的底部(8T)的背侧设置有环状的橡皮带(15),安全带插扣(9)穿过橡皮带(15),还穿过安全带插扣插入部(28),并且收纳在安全带插扣收纳凹部(8)。
【专利说明】座椅安全带插扣收纳结构
【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涉及座椅安全带插扣收纳结构,其中,在由车体地板支撑的坐垫上形成有上侧开口的安全带插扣收纳凹部;用于使连接至所述车体地板的座椅安全带装置的安全带插扣穿过的安全带插扣插入部形成在所述安全带插扣收纳凹部的底部;所述安全带插扣穿过所述安全带插扣插入部并且收纳在所述安全带插扣收纳凹部。
【背景技术】
[0002]过去,在上述座椅安全带插扣收纳结构中,用于保持安全带插扣的橡皮带收纳在安全带插扣收纳凹部内并且缝合至安全带插扣收纳凹部的侧壁(见专利文献I)。
[0003]现有技术文献
[0004]专利文献
[0005][专利文献I]:日本特许第4688919号公报
【发明内容】
_6] 发明要解决的问题
[0007]根据上述现有技术,由于橡皮带配置在安全带插扣收纳凹部内,乘客会注意到橡皮带,所以外观品质低下。
[0008]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能够提高外观品质的座椅安全带插扣收纳结构。
_9] 用于解决问题的方案
[0010]本发明的特征是一种座椅安全带插扣收纳结构,其中,在由车体地板支撑的坐垫上形成有上侧开口的安全带插扣收纳凹部;用于使连接至所述车体地板的座椅安全带装置的安全带插扣穿过的安全带插扣插入部形成在所述安全带插扣收纳凹部的底部;所述安全带插扣穿过所述安全带插扣插入部并且收纳在所述安全带插扣收纳凹部,在所述安全带插扣收纳凹部的底部的背侧设置有环状的橡皮带;所述安全带插扣穿过抵抗弹性力扩大了直径的所述橡皮带,穿过所述安全带插扣插入部,并且收纳在所述安全带插扣收纳凹部。
[0011]借助于该构造,连接至车体地板的座椅安全带装置的安全带插扣穿过安全带插扣收纳凹部的底部的背侧的橡皮带,还穿过安全带插扣插入部,并且收纳在安全带插扣收纳凹部。橡皮带在安全带插扣插入时抵抗弹性力扩大直径。
[0012]根据该构造,橡皮带能够由安全带插扣收纳凹部的底部覆盖和隐藏,使得乘客不会注意到橡皮带,从而能够提高外观品质。此外,由于橡皮带具有弹性,安全带插扣能够容易地穿过橡皮带,所以提高了作业性。
[0013]此外,借助在插入安全带插扣之后恢复了弹性的橡皮带,能够防止安全带插扣向坐垫的下方下落。
[0014]在本发明中,如果所述安全带插扣收纳凹部形成为箱状;所述安全带插扣收纳凹部的底部形成为片状;所述安全带插扣插入部在所述安全带插扣收纳凹部的底部形成有缝隙,并且形成为使所述缝隙的周缘部彼此重叠,那么能够起到以下作用。[0015]例如,与在安全带插扣收纳凹部的底部形成有用于使安全带插扣穿过的开口(始终打开的开口)的结构相比,能够使底部的用于支撑安全带插扣的面积大,安全带插扣能够稳定地支撑在底部。
[0016]此外,当安全带插扣穿过安全带插扣插入部时,能够撑宽缝隙,在插入之后,缝隙能够闭合,使得能够由底部可靠地覆盖和隐藏安全带插扣。
[0017]在本发明中,如果所述橡皮带同所述安全带插扣收纳凹部的底部与所述安全带插扣收纳凹部的侧壁之间的接合部缝合到一起,则能够起到以下作用。
[0018]由于橡皮带同安全带插扣收纳凹部的底部与安全带插扣收纳凹部的侧壁之间的接合部缝合到一起,所以能够在不增加缝合工序数的情况下将橡皮带缝合至安全带插扣收纳凹部,此外,能够增强缝合强度,能够将橡皮带牢固地固定至安全带插扣收纳凹部。即使牵拉安全带插扣,也能够防止扯坏橡皮带的缝合部。
[0019]在本发明中,如果将所述橡皮带与所述安全带插扣收纳凹部的底部的座椅后方侧的端部和所述安全带插扣收纳凹部的座椅后方侧的侧壁的接合部缝合到一起,则能够起到以下作用。
[0020]由于将橡皮带与安全带插扣收纳凹部的底部的座椅后方侧的端部和安全带插扣收纳凹部的座椅后方侧的侧壁的接合部缝合到一起,所以安全带插扣收纳凹部的容易被乘客注意到的进深侧由橡皮带牵拉,能够使角部的线条清晰,从而能够进一步提高外观品质。
[0021]发明的效果
[0022]根据本发明,能够提供一种能够提高外观品质并且能够防止安全带插扣向坐垫下方下落的座椅安全带插扣收纳结构。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23]图1是示出机动车的后座及其周边的车室内结构的立体图。
[0024]图2是示出将安全带插扣组装至坐垫的方法的立体图。
[0025]图3是坐垫的分解立体图。
[0026]图4是坐垫的立体图。
[0027]图5是安全带插扣收纳凹部的纵向截面图(示意图)。
[0028]图6是图5的A箭头视图。
[0029]图7是示出连接至车体地板的安全带插扣的立体图。
[0030]图8是由橡皮带保持的安全带插扣的立体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31 ] 下面将基于【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
[0032]图1示出长座椅型机动车的由车体地板20支撑的后座I及其周边的车室内结构。后座I由支撑乘客的臀部和大腿部的坐垫2和支撑乘客的后背的座椅靠背3形成,支撑乘客的头部的左右一对头枕4连接至座椅靠背3的上端部。
[0033]如图3所示,坐垫2由座椅框架5、座椅框架5支撑的坐垫软垫6和覆盖座椅软垫6的坐垫衬面7 (相当于表皮材料)制成。S卩,在作为结构构件的座椅框架5上,载置有作为由发泡聚氨酯等制成的衬垫材料的坐垫软垫6,坐垫衬面7从上方覆盖坐垫软垫6,从而形成坐垫2。
[0034]此外,弹簧材料31设置于座椅框架5。
[0035]如图1、图4和图8所示,在坐垫2的表面的靠近中央后部的位置,设置有安全带插扣收纳凹部8,该安全带插扣收纳凹部具有上侧开口并且向下方凹的方形孔形状,在该安全带插扣收纳凹部8内,左右并排地收纳有就坐于后座I的左右的乘客用的座椅安全带装置50的两个安全带插扣9 (图8中仅示出了左右一方的安全带插扣9)。座椅安全带装置50的锁舌与安全带插扣9嵌合。
[0036]如图7和图8所示,安全带插扣9经由具有柔性的织带10连接至车体地板20,织带10的一端部连接至安全带插扣9的基端部9T,而另一端部连接至锚固件27,锚固件27由螺栓B固定至车体地板20。锚固件27设置有螺栓插入孔26。
[0037]如图3所示,在坐垫软垫6和坐垫衬面7的后端部的左右中央部形成有通孔6H和7H,通孔6H和7H具有方形孔形状并且形成安全带插扣收纳凹部8。
[0038]安全带插扣收纳凹部8的底部8T和侧壁8S (见图4和图5)由与坐垫衬面7的材料相同的材料形成并且为片状。
[0039]接着,如图5、图6和图8所示,用于使安全带插扣9穿过的安全带插扣插入部28形成于安全带插扣收纳凹部8的底部8T,带板的环状橡皮带15设置于安全带插扣收纳凹部8的底部8T的背侧,在将后座I组装至车体时,安全带插扣9构成为从下侧插入到抵抗弹性力扩大了直径的橡皮带15,还穿过安全带插扣插入部28,并且收纳在安全带插扣收纳凹部8。
[0040]S卩,橡皮带15的周向长度设定为,使得如果橡皮带15未抵抗弹性力扩大直径,则安全带插扣9不能穿过橡皮带15。
[0041]结果,借助于在安全带插扣9插入之后恢复了弹性的橡皮带15,能够防止安全带插扣9向坐垫2的下方下落。
[0042]如上所述,由于安全带插扣9经由具有柔性的织物10连接至车体地板20,所以安全带插扣9单体不是自支撑的,在一般的安全带插扣连接结构中,安全带插扣9可能经由设置在安全带插扣收纳凹部8的底部8T的安全带插扣插入孔28容易地向车体地板20下落。然而,根据本发明的结构,通过橡皮带15能够防止安全带插扣9下落。
[0043]如图4至图6以及图8所示,安全带插扣收纳凹部8形成为具有箱状。安全带插扣插入部28在安全带插扣收纳凹部8的底部8T形成有在座椅前后方向上长的缝隙14,并且形成为使缝隙14的周缘部14S彼此重叠。
[0044]将橡皮带15与安全带插扣收纳凹部8的底部8T的座椅后方侧Rr的端部和安全带插扣收纳凹部8的座椅后方侧Rr的侧壁8S的接合部13缝合到一起。
[0045]当形成安全带插扣收纳凹部8时,将安全带插扣收纳凹部8的侧壁8S的上端部缝合至坐垫衬面7。此外,将底部8T的周部折叠并且缝合至安全带插扣收纳凹部8的侧壁8S的下端部。此时,底部8T的端部与侧壁8S的下端部重叠,将带状的橡皮带材料的长度方向上的两个端部、底部8T、侧壁8S的下端部缝合到一起。
[0046]图5中的附图标记F是缝合部。
[0047]在左右两侧壁8S的下端部缝合有树脂材料23,侧壁8S经由树脂材料23固定至座椅框架5。结果,能够防止安全带插扣收纳凹部8的底部8T的上浮。[0048]如图8所示,安全带插扣9穿过橡皮带15,还穿过安全带插扣插入部28,并且收纳在安全带插扣收纳凹部8。虽然图8中示出了左右两方中的一方的安全带插扣9,但是另一安全带插扣9在与所述一方的安全带插扣9并排的状态下同样穿过橡皮带15,穿过安全带插扣插入部28,并且收纳在安全带插扣收纳凹部8。如上所述,两个(左右一对)安全带插扣9穿过橡皮带15。
[0049]借助于上述构造,
[0050](I)连接至车体地板20的座椅安全带装置50的安全带插扣9穿过安全带插扣收纳凹部8的底部8T的背侧的橡皮带15,还穿过安全带插扣插入部28,并收纳在安全带插扣收纳凹部8。橡皮带15在插入安全带插扣9的期间抵抗弹性力扩大直径。
[0051]根据该构造,橡皮带15能够由安全带插扣收纳凹部8的底部8T覆盖和隐藏,乘客注意不会到橡皮带15,从而能够提高外观品质。此外,由于橡皮带15具有弹性,安全带插扣9能够容易地穿过橡皮带15,所以提高了作业性。此外,如上所述,通过橡皮带15能够防止安全带插扣9向坐垫2的下方下落。
[0052](2)由于安全带插扣插入部28在安全带插扣收纳凹部8的底部8T形成有缝隙14,并且形成为使缝隙14的周缘部14S彼此重叠,所以,例如与在安全带插扣收纳凹部8的底部8T形成有用于使安全带插扣9穿过的开口(始终打开的开口)的结构相比,能够使底部8T的面积大,安全带插扣9能够稳定地支撑在底部8T。此外,当安全带插扣9穿过安全带插扣插入部28时,能够撑宽缝隙14,在插入之后,缝隙14能够闭合,使得能够由底部8T可靠地覆盖和隐藏安全带插扣9。
[0053](3)由于橡皮带15同安全带插扣收纳凹部8的底部8T与侧壁8S之间的接合部13缝合到一起,所以能够在不增加缝合工序数的情况下将橡皮带15缝合至安全带插扣收纳凹部8,此外,能够增强缝合强度,并且能够将橡皮带15牢固地固定至安全带插扣收纳凹部8。即使牵拉安全带插扣9,也能够防止扯坏橡皮带15的缝合部。
[0054]此外,由于将橡皮带15与安全带插扣收纳凹部8的底部8T的座椅后方侧Rr的端部和安全带插扣收纳凹部8的座椅后方侧Rr的侧壁8S的接合部13缝合到一起,所以安全带插扣收纳凹部8的容易被乘客注意到的进深侧由橡皮带15牵拉,能够使角部(由底部8T的座椅后方侧Rr的端部与安全带插扣收纳凹部8的座椅后方侧Rr的侧壁8S形成的角部)的线条清晰,从而能够进一步提闻外观品质。
[0055][其他实施方式]
[0056]在以上实施方式中,可以将橡皮带15与安全带插扣收纳凹部8的底部8T的座椅后方侧Rr的端部和安全带插扣收纳凹部8的座椅后方侧Rr的侧壁8S的接合部13缝合到一起,此外,可以将橡皮带15与安全带插扣收纳凹部8的底部8T的座椅前方侧Fr的端部和安全带插扣收纳凹部8的座椅前方侧Fr的侧壁8S的接合部16缝合到一起(见图8)。
[0057]在该情况下,一个安全带插扣9穿过一个橡皮带15,另一个安全带插扣9穿过另一个橡皮带15。结果,能够防止安全带插扣9向坐垫2的下方下落。
[0058]附图标记说明
[0059]2 坐垫
[0060]7 表皮材料(坐垫衬面)
[0061]8 安全带插扣收纳凹部[0062]8S侧壁(安全带插扣收纳凹部的侧壁)
[0063]8T底部(安全带插扣收纳凹部的底部)
[0064]9安全带插扣
[0065]13接合部
[0066]14缝隙
[0067]14S缝隙的周缘部
[0068]15橡皮带
[0069]20车体地板
[0070]28安全带插扣插入部
[0071]Rr座椅后 方侧
【权利要求】
1.一种座椅安全带插扣收纳结构,其中, 在由车体地板支撑的坐垫上形成有上侧开口的安全带插扣收纳凹部; 用于使连接至所述车体地板的座椅安全带装置的安全带插扣穿过的安全带插扣插入部形成在所述安全带插扣收纳凹部的底部; 所述安全带插扣穿过所述安全带插扣插入部并且收纳在所述安全带插扣收纳凹部,其中, 在所述安全带插扣收纳凹部的底部的背侧设置有环状的橡皮带; 所述安全带插扣穿过抵抗弹性力扩大了直径的所述橡皮带,穿过所述安全带插扣插入部,并且收纳在所述安全带插扣收纳凹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座椅安全带插扣收纳结构,其特征在于, 所述安全带插扣收纳凹部形成为箱状; 所述安全带插扣收纳凹部的底部形成为片状; 所述安全带插扣插入部在所述安全带插扣收纳凹部的底部形成有缝隙,并且形成为使所述缝隙的周缘部彼此重叠。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座椅安全带插扣收纳结构,其特征在于, 所述橡皮带同所述安全带插扣收纳凹部的底部与所述安全带插扣收纳凹部的侧壁之间的接合部缝合到一起。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座椅安全带插扣收纳结构,其特征在于, 将所述橡皮带与所述安全带插扣收纳凹部的底部的座椅后方侧的端部和所述安全带插扣收纳凹部的座椅后方侧的侧壁的接合部缝合到一起。
【文档编号】A47C7/62GK103619659SQ201280030200
【公开日】2014年3月5日 申请日期:2012年6月14日 优先权日:2011年9月26日
【发明者】井手薫辉, 铃木圣二, 铃木圭介 申请人:铃木株式会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