迫降车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145033阅读:236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迫降车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汽车,特别是涉及一种机场排险专用车。
背景技术
某架客机,告知机场,其起落架失灵,要求迫降,机场准降。现普遍采用的备降措施是应急方案紧急出台;旋即消防车云集,救护车呼啸而来,媒体行色匆匆,机场上下严阵以待,宛如一级战备。但问题是,尽管方案完备,将士用力,结果却有难遂人愿之明患客机触地,带着强大的惯性擦地狂奔,整个磨擦过程随时有起火燃烧引发客机爆炸解体的可能;其间,机内驾乘客旅拒跨地狱之门,机场各色人等陡生窒息之感,那种紧张度明显透支了历险人的心神之本。险后,令亲历者终身难忘。

发明内容
迫降客机接地存在的可能毁坏机体造成乘员伤亡的问题,本发明提供的迫降车可以解决。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在动力超常、速度超常、承载力超常的汽车的底盘上,装置阶梯状液压千斤顶系统,千斤顶的顶端有与飞机机身某部位接触的承接梁系统;这样,便成了迫降车。这种车可暂代起落架。
具体替代起落架的操作步骤是当客机告诉机场,其前起落架失灵,要求迫降,机场准降,并令迫降车在备降跑道中线上沿飞机滑行方向行驶至预设位置准备接机;客机主起落架在跑道中线侧位降落触地后,昂起的机头随着滑行速度的减慢而逐渐下降,当降至与迫降车上的承接梁高度一致时,车、机触接(在前起落架位置);此时,迫降车驾驶员须在触接瞬间急踩下离合器,车、机一体,靠客机惯性滑行。迫降车也可在确保车、机同速的前提下依自身动力行驶。
当客机告诉机场,其单边主起落架失灵,要求迫降,机场准降,并令迫降车与处在跑道上空准备降落的客机同速前进,具体位置在失灵的主起落架之下,当客机另一边主起落架触地之时也就是失灵的主起落架部位与迫降车的承接梁触接之时,车、机触接后,亦须踩下离合器,靠客机惯性滑行。迫降车也可在确保车、机同速的前提下依自身动力行驶。
当客机告诉机场,其起落架均失灵,要求迫降,机场准降并令三部迫降车同时出动,摆成品字形阵势接机;后两部迫降车在同一时间先与客机触接,前部迫降车后与客机触接,具体操作步骤如前所述。
实现车、机的准确对接,必须在机场的指挥下进行。
液压千斤顶顶端开有凹槽,承接梁置于槽内。承接梁分为平面承接梁和弧形承接梁。两种承接梁均嵌有减震减滑橡胶件,橡胶件表面有网状槽。考虑到触接的机身位置其外形不同,弧形承接梁只能用在机身头部内置起落架的部位;平面承接梁用在机翼底部内置主起落架的部位。
根据机型事前设定承接梁的升高度。升高的最佳时机应掌握在将与机身触接的前一时段,以减低风阻。
迫降车应选装能确保车、机准确对接的车载电子设备。
迫降车轮廓要点装有闪烁灯,便于夜间迫降的客机观察迫降车位置。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能切实有效地消除迫降客机可能出现的机毁人亡的惨痛结局,能极大地增强人们乘机的安全感。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进一步说明。
图1是迫降车实施例的车体侧视图。
图2是阶梯状液压千斤顶及承接梁的俯视图。
图3是千斤顶顶端示意图。
图4是平面承接梁里视图。
图5是平面承接梁左视图。
图6是弧形承接梁里视图。
图中1.车体,2.阶梯状液压千斤顶,3.平面承接梁,4.液压油管,5.螺栓,6.螺钉,7.弧形承接梁,8.减震橡胶件,9.螺栓孔。
具体实施例方式
在图1所示的实施中,阶梯状液压千斤顶(2)与车体(1)底盘固接,液压油管(4)与油泵连接,液压千斤顶(2)的顶部与平面承接梁(3)或弧形承接梁(7)嵌接,用螺栓(5)紧固,平面承接梁(3)或弧形承接梁(7)与减震橡胶件(8)嵌接,用多枚螺钉(6)紧固。
权利要求
1.一种迫降车,在汽车构成要件的基础上装置液压系统和承接系统,其特征在于阶梯状液压千斤顶的底部与汽车底盘固接,液压油管与油泵连接,液压千斤顶的顶部与可与起落架失灵的飞机机头腹部或机翼底部触接的平面承接梁或弧形承接梁嵌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迫降车,其特征在于阶梯状液压千斤顶设定的承接高度随迫降飞机的机型不同而使各液压柱段的滑升高度不同。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迫降车,其特征在于平面承接梁嵌有减震橡胶件,橡胶件表面有网状槽。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迫降车,其特征在于弧形承接梁嵌有减震橡胶件,橡胶件表面有网状槽。
全文摘要
迫降车,一种机场排险救生的专用车辆。在汽车构成要件的基础上装置液压千斤顶系统和承接梁系统以及能确保车、机准确对接的车载电子系统。客机起落架失灵,唯有迫降,失去起落架的客机触地前冲,剧烈的摩擦随时有燃烧爆炸的可能,机内人员面临着巨大的生命危险。迫降车的发明将终结此情此险。具体排险措施是,机场令迫降车驶至设定的备降跑道某位置,迫降车的承接梁与实施迫降的客机机头腹部或机翼底部触接,车、机同速滑行或同速驶、滑行直至停定。权代起落架的迫降车保证了客机的降落安全,因而极大地增强了人们乘机的安全感!迫降车经改装、改造后,适用于其他适用机型的迫降。
文档编号B64F1/22GK1686759SQ200510074579
公开日2005年10月26日 申请日期2005年5月29日 优先权日2005年5月29日
发明者翁金汉 申请人:翁金汉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