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飞机迫降用的地面辅助托架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142616阅读:776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飞机迫降用的地面辅助托架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飞机航空救援设备技术领域,涉及一种飞机迫降用的地面辅助托架装置。
背景技术
一般情况下,飞机降落时后轮先着地,随着向前滑行一段距离后慢慢放下机头,前轮再柔和着地,完成着陆。当飞机的前起落架或后起落架出现故障不能正常降落时,就需要在机场或较平坦的地方进行迫降。飞机迫降时,则是后部着陆后,慢慢放下机头,不可避免机头或机尾与地面接触硬摩擦,这样难免产生火花和撞击,而且滑行方向难以控制,非常危险。虽然也可采取在机场跑道上喷撒大量灭火泡沫,以防止机身与地面磨擦产生的火花引起飞机爆炸,但危险性仍然很大。 发明内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飞机迫降用的地面辅助托架装置,解决了在飞机前起落架或后起落架出现故障不能正常降落,在迫降时机身与地面磨擦产生的着火危害、飞机滑行方向难以控制,导致飞机爆炸或损坏,人员安全得不到保障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飞机迫降用的地面辅助托架装置,包括左右两侧沿纵向平行设置的纵向支撑梁,左右的纵向支撑梁之间横向连接有多个连接杆,左右的纵向支撑梁上安装有多组滚轮;纵向支撑梁沿纵向连接有加速牵引装置;左右的纵向支撑梁向上分别通过液压缸与托架梁连接,托架梁上方设置有桥鞍,托架梁与桥鞍之间通过多组缓冲装置连接,桥鞍上表面的横向中心线上设置有弧形橡胶板;弧形橡胶板的两边分别设置有一套卡瓦,每套卡瓦分别与一个液压动作筒连接;每套卡瓦的内侧各设置有一个传感器,托架梁上还设置有图像传输装置,图像传输装置、两侧的传感器、两侧的液压动作筒、两侧的液压缸、加速牵引装置均与中央控制器连接。本实用新型的飞机迫降用的地面辅助托架装置,其特征还在于所述的加速牵引装置选用牵引车。所述的加速牵弓I装置选用电动或电磁轨道加速装置。所述的缓冲装置采用弹簧减震方式,即桥鞍下表面通过多组销轴与托架梁上表面绞接,每组销轴圆周套装有弹簧。所述的连接杆的跨度较大时,在连接杆下表面安装有几组轮子。所述的两侧的滚轮分别压在飞机场跑道两边沿所设置的轨道上。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能够有效避免飞机前起落架或后起落架出现故障不能正常降落需要迫降时,防止机身与地面磨擦产生的火花引起飞机爆炸和飞机滑行方向难以控制冲出跑道造成的危险,保证乘客和飞机安全。
图I是本实用新型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中,I.托架梁,2.桥鞍,3.缓冲装置,4.液压缸,5.纵向支撑梁,6.连接杆,7.轮轴,8.滚轮,9.轨道,10.图像传输装置,11.液压动作筒,12.弧形橡胶板,13.卡瓦,14.销轴,15.弹簧,16.跑道。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
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说明。参照图1,本实用新型是一种飞机迫降用的地面辅助托架装置,其结构是,包括左右两侧沿纵向平行设置的纵向支撑梁5,左右的纵向支撑梁5之间横向连接有多个连接杆6,共同组成支撑托架,(当连接杆6的跨度较大时,可以在连接杆6下表面安装几组轮子进行辅助性支撑),纵向支撑梁5前端或后端连接有加速牵引装置;左右的纵向支撑梁5外侧·通过轮轴7安装有多组滚轮8,两侧的滚轮8分别压在飞机场跑道16两边沿所设置的轨道9上;左右的纵向支撑梁5向上分别通过液压缸4与托架梁I支撑连接,托架梁I上方设置有桥鞍2,托架梁I与桥鞍2之间通过多组缓冲装置3连接,桥鞍2上表面的横向中心线上设置有弧形橡胶板12,弧形橡胶板12能够增加摩擦力和保护飞机蒙皮不受损伤;弧形橡胶板12的两边分别设置有一套卡瓦13,每套卡瓦13分别与一个液压动作筒11连接,液压动作筒11用于推动卡瓦13水平向心移动实现对机身的夹持动作,每套卡瓦13的内侧各设置有一个接触型的传感器;托架梁I上还设置有图像传输装置10,用于对迫降飞机的监控,图像传输装置10、两侧的传感器、两侧的液压动作筒11、两侧的液压缸4、加速牵引装置均与中央控制器连接,中央控制器与塔台指挥中心及飞机驾驶仓联网连接,共同实现整个托架装置前进速度及卡瓦13、弧形橡胶板12夹持位置高低宽窄的调整。多组滚轮8还可以安装在左右的纵向支撑梁5下方。为了适应不同机型飞机尺寸及重量要求,在每侧的纵向支撑梁5上至少设置2个以上的液压缸4,每个液压缸4外筒底部与纵向支撑梁5固定,每个液压缸4活塞头与托架梁I连接。这样,所有设置的4个或多个液压缸4,一方面共同支撑起托架梁1,另一方面利用液压缸4的伸缩实现调节托架梁I的高度。缓冲装置3采用弹簧减震方式,即桥鞍2下表面通过多组销轴14与托架梁I上表面绞接,每组销轴14圆周套装有弹簧15。该结构一方面能够通过弹簧15减缓机头下压时与桥鞍2接触瞬间的巨大冲击;另一方面桥鞍2下表面与弹簧15内空腔中的销轴14绞接,可沿横向摆动,以保证桥鞍2中心线与机身轴线不完全重合时的良好接触。图像传输装置10能够实时将迫降飞机与托架装置的相对位置和变化情况传输给控制台和驾驶员,以安全准确的操控飞机与托架装置对接;在液压动作筒11的作用下,使两侧的卡瓦13 —起夹紧飞机,防止产生相对移动。为了保证飞机与托架装置的准确和牢固对接,装置中设置了图像传输装置10和液压动作筒11。图像传输装置10由摄像系统和传输系统组成,可实时将飞机与托架装置的相对位置和变化情况传输给控制台和驾驶员,以安全准确的操控飞机与托架装置对接;液压动作筒11、卡瓦13、传感器共同组成夹持装置,当夹持装置与机体接触后,传感器反馈夹持力的信息,控制液压动作筒11的夹持力。当飞机与托架装置接触时,液压动作筒11自动启动,在液压动作筒11的作用下,使卡瓦13夹紧飞机,防止产生相对移动。为了保证飞机滑行方向,本托架装置与地面之间采用轨道方式滑动连接,保证引导飞机的滑行方向。可在每个机场配备一条应急跑道,跑道两侧设有稍低于跑道平面的轨道9,平时上面可以加盖,以不影响飞机横穿该跑道。当遇到紧急情况,去掉盖板,即可使用。平时本托架装置停放在跑道16两侧轨道9着陆点的尽头上,不影响该跑道的正常使用,紧急情况使用时由汽车推牵引到指定区域等待飞机迫降。加速牵引装置用于推动本托架装置,使其获得尽可能接近飞机滑行速度的初速度,保证飞机与本托架装置在相对速度很小的情况下安全准确对接同步滑行,避免高速滑行的飞机与静止的托架装置产生撞击而导致危险。当机身与桥鞍2接触后,本托架装置依靠飞机惯性随机滑行,或者利用加速牵引装置上的刹车系统辅助刹车。加速牵引装置优选以下两种方式 第一种,采用牵引车拉动或推动本托架装置获得一定速度,并随飞机或辅助飞机减速;第二种、采用电动或电磁轨道加速装置,可在短时间获得高速度,而且有利于采用计算机控制技术,根据飞机着陆速度、减速速率、着陆点参数,确定本托架装置加速时间、力口速速度、停止加速时间等参数,更好的保证飞机与托架的较准确接触和同步滑行。本实用新型装置的工作原理是,当前飞机起落架出现故障不能放下时,飞机后轮正常着陆后,此时机头处于上扬姿态向前滑行,托架装置也在汽车(或电动)的牵引拉动下向前行驶,当飞机接近托架装置时,使托架加速至接近飞机滑跑速度,避免因速度差过大而产生冲击,保证飞机与托架装置相对速度很小的情况下准确对接,当飞机慢慢接近托架时,缓慢的下放机头,最终使前机身适当部位下落搭在桥鞍2上,然后液压动作筒11动作,使卡瓦13夹紧飞机。此时,由于飞机与托架I的磨擦力在飞机的惯性作用下,使托架装置随飞机一起滑行,直至停止,其作用是替代飞机前轮,完成迫降。当飞机后起落架出现故障不能放下时,使飞机后部机身落在桥鞍2上,再缓慢放下机头,使前轮正常着陆,使托架装置随飞机一起滑行,直至停止。
权利要求1.一种飞机迫降用的地面辅助托架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左右两侧沿纵向平行设置的纵向支撑梁(5 ),左右的纵向支撑梁(5 )之间横向连接有多个连接杆(6 ),左右的纵向支撑梁(5)上安装有多组滚轮(8); 纵向支撑梁(5)沿纵向连接有加速牵引装置; 左右的纵向支撑梁(5 )向上分别通过液压缸(4 )与托架梁(I)连接,托架梁(I)上方设置有桥鞍(2),托架梁(I)与桥鞍(2)之间通过多组缓冲装置(3)连接,桥鞍(2)上表面的横向中心线上设置有弧形橡胶板(12);弧形橡胶板(12)的两边分别设置有一套卡瓦(13),每套卡瓦(13)分别与一个液压动作筒(11)连接; 每套卡瓦(13)的内侧各设置有一个传感器,托架梁(I)上还设置有图像传输装置(10),图像传输装置(10)、两侧的传感器、两侧的液压动作筒(11)、两侧的液压缸(4)、加速牵引装置均与中央控制器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飞机迫降用的地面辅助托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加速牵引装置选用牵引车。
3.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飞机迫降用的地面辅助托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加速牵弓I装置选用电动或电磁轨道加速装置。
4.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飞机迫降用的地面辅助托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缓冲装置(3)采用弹簧减震方式,即桥鞍(2)下表面通过多组销轴(14)与托架梁(I)上表面绞接,每组销轴(14)圆周套装有弹簧(15)。
5.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飞机迫降用的地面辅助托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连接杆(6)的跨度较大时,在连接杆(6)下表面安装有几组轮子。
6.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飞机迫降用的地面辅助托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两侧的滚轮(8)分别压在飞机场跑道(16)两边沿所设置的轨道(9)上。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飞机迫降用的地面辅助托架装置,包括左右的纵向支撑梁,左右的纵向支撑梁之间横向连接有多个连接杆,左右的纵向支撑梁安装有滚轮,纵向支撑梁设置有加速牵引装置;左右的纵向支撑梁向上通过液压缸与托架梁连接,托架梁向上通过多组缓冲装置与桥鞍连接,桥鞍的纵向中心线上设置有弧形橡胶板,桥鞍的两边分别设置有一套卡瓦,每边的卡瓦分别与一个液压动作筒连接,两边卡瓦的内侧各设置有一个传感器;托架梁上设置有图像传输装置。本实用新型的装置,防止机身与地面磨擦和滑行方向难以控制的危险,保证乘客和飞机安全。
文档编号B64F1/02GK202670102SQ20122031580
公开日2013年1月16日 申请日期2012年7月2日 优先权日2012年7月2日
发明者侯晓辉 申请人:侯晓辉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