悬挂架及具有其的浮空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389643阅读:272来源:国知局
悬挂架及具有其的浮空器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浮空器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悬挂架及具有其的浮空器。



背景技术:

浮空器作为一种新型的空中平台,主要包括留气球和飞艇等航空产品,其可搭载各类电子设备,在通讯中继、应急救援、导弹防御、大气监测等军事及民用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悬挂架作为载荷舱与囊体之间的连接结构,将载荷舱集中载荷向囊体均匀传递,对任务载荷的正常定位和安全工作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目前,大多数浮空器所采用的悬挂架均为刚性架构式结构,如图1所示,现有的悬挂架主要由横向撑管1、纵向撑管2和加强管3组成,为了将载荷舱集中载荷传递至更大面积的囊体表面,使浮空器单位面积的载荷力更小,悬挂架设计为倒梯形结构,同时在悬挂架两侧的纵向撑管2上设置有多个用于与载荷舱进行连接的接头4,从而将载荷通过悬挂架传递至囊体表面。

然而,现有的悬挂架存在一定的缺点:由于浮空器的囊体表面为曲面,而悬挂架的架体体积又较大,悬挂架与浮空器连接后处于倾斜状态,从而使载荷舱中的设备在工作时处于倾斜的状态,这样会影响设备的正常工作以及使用寿命。

另外,现有的悬挂架过大的体积导致浮空器的整体带载能力大大降低,而且用于连接载荷舱和悬挂架的接头4过多,在安装时较为不便,大大降低安装的工作效率。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悬挂架及具有其的浮空器,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的悬挂架连接到浮空器上后处于倾斜状态从而影响载荷舱中的设备的正常工作和使用寿命的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悬挂架,包括:相互连接的第一架体和第二架体,第一架体具有用于与浮空器的囊体连接的第一安装基面,第二架体具有用于与浮空器的载荷舱连接的第二安装基面;其中,第一安装基面与第二安装基面之间具有预设夹角。

进一步地,第一架体包括两根相对设置的第一杆体和两根相对设置的第二杆体;各第一杆体和各第二杆体彼此连接以形成矩形框。

进一步地,第一杆体与第二杆体之间通过连接端头连接。

进一步地,连接端头为弯管状。

进一步地,矩形框所处的平面形成第一架体的第一安装基面。

进一步地,第二架体包括两根相互平行的第三杆体;各第三杆体分别与相应的第二杆体在第二安装基面上的投影重合。

进一步地,各第三杆体上均设置有安装接头,载荷舱通过安装接头连接在第三杆体上。

进一步地,各第三杆体上均设置有多个安装接头。

进一步地,安装接头为四个,每根第三杆体上均设置有两个安装接头。

进一步地,第一架体和第二架体之间通过多根连接杆连接。

进一步地,第一安装基面和第二安装基面之间的预设夹角为10°至20°。

进一步地,预设夹角为15°。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另一方面,提供了一种浮空器,包括囊体、载荷舱以及连接囊体和载荷舱的悬挂架,悬挂架为上述内容的悬挂架。

应用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的悬挂架,包括:相互连接的第一架体和第二架体,第一架体具有用于与浮空器的囊体连接的第一安装基面,第二架体具有用于与所述浮空器的载荷舱连接的第二安装基面;第一安装基面和第二安装基面之间具有预设夹角,能够适应浮空器的囊体表面的曲面形状,使第二架体上用于安装载荷舱的第二安装基面保持水平状态,从而使载荷舱中的设备在工作时处于直立状态,保证设备的正常工作以及使用寿命,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的悬挂架连接到浮空器上后处于倾斜状态从而影响载荷舱中的设备的正常工作和使用寿命的问题。

附图说明

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的说明书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本实用新型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现有的浮空器悬挂架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可选的一种悬挂架的立体结构示意图;以及

图3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可选的一种悬挂架的侧面结构示意图。

其中,上述附图包括以下附图标记:

1、横向撑管;2、纵向撑管;3、加强管;4、接头;10、第一架体;11、第一杆体;12、第二杆体;13、连接端头;20、第二架体;21、第三杆体;22、安装接头;30、连接杆。

具体实施方式

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悬挂架,如图2所示,包括:相互连接的第一架体10和第二架体20,第一架体10具有用于与浮空器的囊体连接的第一安装基面,第二架体20具有用于与浮空器的载荷舱连接的第二安装基面;其中,第一安装基面与第二安装基面之间具有预设夹角。

应用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的悬挂架,包括:相互连接的第一架体10和第二架体20,第一架体10具有用于与浮空器的囊体连接的第一安装基面,第二架体20具有用于与所述浮空器的载荷舱连接的第二安装基面;第一安装基面和第二安装基面之间具有预设夹角,能够适应浮空器的囊体表面的曲面形状,使第二架体20上用于安装载荷舱的第二安装基面保持水平状态,从而使载荷舱中的设备在工作时处于直立状态,保证设备的正常工作以及使用寿命,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的悬挂架连接到浮空器上后处于倾斜状态从而影响载荷舱中的设备的正常工作和使用寿命的问题。

具体实施时,第一架体10包括两根相对设置的第一杆体11和两根相对设置的第二杆体12;各第一杆体11和各第二杆体12之间通过连接端头13彼此连接,从而将各第一杆体11和各第二杆体12连接形成矩形框,该矩形框所处平面形成第一架体10的第一安装基面。

为了便于第一杆体11与第二杆体12之间的连接,连接端头13为弯管状,弯管的一端与第一杆体11的端部连接,弯管的另一端与第二杆体12连接。

在本实施例中,第二架体20包括两根相互平行的第三杆体21,两根第三杆体21所处的平面形成第二安装基面,各第三杆体21分别与相应的第二杆体12在第二安装基面上的投影重合,即第三杆体21分别位于对应的第二杆体12的正下方。

如图2和图3所示,第三杆体21通过多根连接杆30与第二杆体12连接,从而将第一架体10和第二架体20相互连接,第一架体10与浮空器的囊体固定连接后,第一架体10的第一安装基面形成一定的坡度,第二架体20的第二安装基面处于水平状态。

可选地,第一安装基面和第二安装基面之间的预设夹角为10°至20°,根据浮空器囊体的曲面角度,该预设夹角可以为15°。

为了实现囊体与悬挂架之间的连接,各第三杆体21上连接有安装接头22,载荷舱通过安装接头22固定连接在第三杆体21上。可选地,各第三杆体21上均设置有多个安装接头22,各个安装接头22沿第三杆体21的延伸方向间隔布置。

根据安装的需要,安装接头22可以为四个,每根第三杆体21上均设置有两个安装接头22,从而在第二架体20的下端形成四个连接点与载荷舱连接。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浮空器,包括囊体、载荷舱以及连接囊体和载荷舱的悬挂架,该悬挂架为上述实施例的悬挂架。

应用上述实施例的悬挂架的浮空器,能够使载荷舱保持水平状态,从而使载荷舱中的设备在工作时处于直立状态,保证设备的正常工作以及使用寿命。

由上可知,现有技术中的悬挂架与浮空器的囊体连接后,由于囊体表面存在一定的曲率,即囊体与悬挂架的连接表面与水平方向倾斜一定的角度。导致悬挂架连接在囊体上后处于倾斜状态,进而导致载荷舱的设备在工作时处于倾斜的状态,严重影响设备的正常工作以及使用寿命。与此同时,悬挂架的体积设计较为庞大,使浮空器的整体带载能力大大降低,而且载荷舱与悬挂架之间的连接接头过多,在安装时较为不便,大大降低了安装的工作效率。

与之相比,本实施例中的悬挂架将使悬挂架的第一架体10的第一安装基面和第二架体20的第二安装基面具有预设角度,该预设角度与浮空器囊体与悬挂架的连接表面和水平的方向的夹角相等,从而使悬挂架的第二架体20的第二安装基面保持水平状态,进而使安装在第二安装基面上的载荷舱处于水平状态,避免了因载荷舱的安装状态对内部设备造成的使用寿命的影响。通过采用在第二架体20的第三杆体21上设置多个安装接头22,能够实现载荷舱与悬挂架之间的快速连接,大大降低了安装的时间成本,提高了载荷舱的安装效率。

另外,本实施例所涉及的悬挂架,未来将用于各类相关的浮空器产品上,对于解决因任务载荷的安装状态影响其使用寿命的难题,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通过上述的连接方式,能够实现载荷舱的快速安装与拆卸,大大提高了载荷舱的安装效率。

可见,本实施例涉及到浮空器任务载荷舱悬挂相关领域技术,一定程度上解决了现有技术中,载荷舱连接以后,各任务载荷处于非正常安装状态下工作的难题,避免了因安装状态对其造成的使用寿命的影响,通过所设计的连接方式能够实现载荷舱与悬挂架之间的快速连接,大大降低了安装的时间成本,因此,这种悬挂架能够实现载荷舱与浮空器之间快速、有效地连接。

其中,本实施例中的悬挂架在组装制造过程中要注意一下几点:

(1)浮空器囊体曲面的曲率大小确定较难,因为首先需要明确囊体曲面的规律,其次需要知道载荷舱在浮空器上的布置,综合起来才能确定浮空器表面的曲率大小;

(2)安装接头的加工及装配精度直接决定着拉环式分度销的安装精度,因此在设计接头时需在图纸中详细标明设计要求,避免后续安装过程中出现安装误差而导致无法实现载荷舱的快速安装与拆卸。

依据以上的注意点,悬挂架的组装包括以下步骤:

(1)根据载荷舱在浮空器上的布局位置,确定浮空器囊体曲面的曲率大小;

(2)根据囊体表面的曲率大小完成悬挂架侧向连接架的设计;

(3)将所有零件(包括各管类零件)按照装配图纸进行组装;

(4)在悬挂架的安装接头处安装拉环式分度销以实现悬挂架与载荷舱之间的快速安装与拆卸。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实用新型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