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飞行器的机臂组件以及飞行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749068阅读:499来源:国知局
一种飞行器的机臂组件以及飞行器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飞行器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机臂组件及应用该机臂组件的飞行器。



背景技术:

在现有的飞行器的设计中,为了降低飞行器的体积,一般需要将飞行器的结构设计得相对紧凑,飞行控制板、各部分感测组件以及锂电池等都集中在飞行器的主体部分舱室内。但是,结构的紧凑必然导致散热不佳。例如,在外界环境温度较低的情况下,锂电池在舱室内产生的热量很容易传导到外部环境,但是在外界环境温度较高的情况下,舱室内的热量无法有效地传导到外部环境,会导致飞行器的内部运行环境温度较高,出现异常状况,严重时会导致飞行器计算出“错误”的飞行姿态,大大影响到飞行器的安全性能。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主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飞行器的机臂组件以及飞行器,能够提高飞行器的散热能力。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的一个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飞行器的机臂组件,所述机臂组件包括机臂壳体和导风机构,所述机臂壳体内形成空腔,所述机臂壳体上设置有开孔,所述开孔与所述空腔连通,所述导风机构设置于所述机臂壳体上并与所述开孔对应以对经过所述机臂壳体的气流进行导向。

其中,所述机臂组件用于支撑螺旋桨,所述开孔开设于所述机臂组件的下侧以允许所述螺旋桨在旋转过程中产生的外部气流经所述开孔与所述机臂壳体的所述空腔相通。

其中,所述导风机构嵌设于所述开孔中。

其中,所述机臂壳体包括上机臂壳体和下机臂壳体,所述上机臂壳体和所述下机臂壳体对接形成所述空腔,所述开孔设置于所述下机臂壳体上,所述导风机构位于所述空腔内。

其中,所述导风机构包括至少一个导风板,所述导风板的两端连接于所述开孔。

其中,所述开孔具有长度方向,所述长度方向与所述机臂组件的长度方向一致,所述导风板至少有二个,所述至少二个导风板沿所述长度方向间隔设置。

其中,所述开孔包括第一开孔和第二开孔,所述第一开孔和第二开孔间隔设置,且所述第一开孔和第二开孔沿所述机臂的中轴轴对称,所述导风机构包括第一导风部和第二导风部,所述第一导风部装设于所述第一开孔上,所述第二导风部装设于所述第二开孔上。

其中,所述导风板相对于所述开孔的截面倾斜设置。

其中,其特征在于,所述机臂壳体与所述导风机构设置有相互配合的装配机构,进而将所述导风机构固定于所述机臂壳体上。

其中,所述装配机构包括装配孔和装配柱,所述装配孔设置于所述导风机构上,所述装配柱设置于所述机臂壳体上,所述装配柱插入于所述装配孔内,进而所述导风机构固定于所述机臂壳体上。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还采用的一个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飞行器,所述飞行器包括机体、螺旋桨和上述的机臂组件,所述机体内形成腔体,所述机臂组件与所述机体连接,所述腔体与所述空腔连通,所述螺旋桨设置于所述机臂组件上。

其中,所述螺旋桨设置于所述机臂壳体的上侧,所述导风机构设置于所述机臂壳体的下侧。

其中,所述导风机构位于所述螺旋桨和所述机体之间。

其中,所述飞行器为多旋翼无人飞行器。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区别于现有技术的情况,本实用新型通过在机臂组件上设置机臂壳体和导风机构,机臂壳体上设置有开孔,导风机构连接于开孔以对进入机臂壳体内部的外部气流进行导向,能够有效提高飞行器的散热能力。

附图说明

图1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的机臂组件的组装示意图;

图2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的机臂组件的拆解示意图;

图3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的机臂组件中的导风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的机臂组件中的机臂壳体的局部立体图;

图5是图2的A处放大视图;

图6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第二实施例的飞行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7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第二实施例的飞行器的气流分析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更进一步阐述本发明所采取的技术手段及其效果,以下结合本发明的实施例及其附图进行详细描述。

参照图1和图2,图1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的机臂组件10的组装示意图,图2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的机臂组件10的拆解示意图。在本实施例中,机臂组件10包括机臂壳体12以及设置于机臂壳体12内部的导风机构14(参见图2),机臂壳体12内形成空腔121,机臂壳体12上设有开孔122,开孔122和空腔121连通。

机臂组件10用于支撑螺旋桨20,开孔122开设于机臂组件10的下侧以允许螺旋桨20在旋转过程中产生的外部气流经开孔122与机臂壳体12的空腔121相通,在这里可以是外部的温度较低的气流进入空腔121,以使得空腔121内的温度得到降低,也可以是内部的温度较高的气流排出空腔121,同样使得空腔121内的温度得以降低。

机臂壳体12包括彼此配合的上机臂壳体124和下机臂壳体126。上机臂壳体124和下机臂壳体126相互对接形成空腔121。开孔122设置于下机臂壳体126上并位于空腔121内。在图2中,为了清楚表示机臂组件10内部的构造,将上机臂壳体124去除。

在本实施例中,在下机臂壳体126上开设有开孔122,以允许螺旋桨20在旋转过程中产生的外部气流经开孔122进入机臂壳体12内部。螺旋桨20与开孔122分别位于机臂壳体12的两侧。

导风机构14设置于机臂壳体12内部,可选的是嵌在开孔122孔壁内,由此对经开孔122进入机臂壳体12内部的外部气流进行导向。具体的,导风机构14装设于下机臂壳体126上的开孔122处,并位于上机臂壳体124和下机臂壳体126相互对接形成的空腔121中。

在本实施例中,通过在机臂壳体12上设置有开孔122,并配合导风机构14来对进入机臂壳体12内部的外部气流进行导向,能够有效提高飞行器的散热能力。

参照图3和图4,图3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的机臂组件10中的导风机构14的结构示意图,图4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的机臂组件10中的机臂壳体12的局部立体图。

在本实施例中,导风机构14包括至少一个导风板142,在图3中可以看到,导风机构14中设置了两组导风板142,且对应地在下机臂壳体126上设置有两个开孔122(参照图4的机臂壳体的局部立体图)。

进一步的,开孔122具有长度方向,该长度方向与机臂组件的长度方向一致,上述导风板142至少有二个,至少二个导风板142沿长度方向间隔设置。

参照图4,开孔122包括第一开孔1222和第二开孔1224,第一开孔1222和第二开孔1224间隔设置,且第一开孔1222和第二开孔1224为轴对称。继续参照图3,导风机构14包括第一导风部146和第二导风部147以及连接第一导风部146和第二导风部147的连接部148,第一导风部146装设于第一开孔1222上,第二导风部147装设于第二开孔1224上。第一导风部146包括第一周壁1462和第一导风板1422,第一导风板1422的两端与第一周壁1462相连接。同样的,第二导风部147包括第二周壁1472和第二导风板1424,第二导风板1424的两端与第二周壁1472相连接。

参照图5,图5是图2的A处放大视图。在本实施例中,机臂壳体12与导风机构14设置有相互配合的装配机构,进而将导风机构14固定于机臂壳体12上。装配机构包括装配孔144和装配柱128。

具体来说,装配孔144设置于导风机构14的连接部148上,装配柱128设置于下机臂壳体126上。

导风机构14与开孔122的具体连接方式为第一导风部146的第一周壁1462嵌设在第一开孔1222的孔壁内侧,第二导风部147的第二周壁1472嵌设在第二开孔1224的孔壁内侧,装配柱128插入于装配孔144内,进而导风机构14固定于下机臂壳体126上。

当然,本领域技术人员也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设置其他的装配机构。

在其他实施例中,导风板142的数量以及开孔122的数量可以根据具体使用情况进行设置,并不以上述举例为限制。

继续参照图3,导风板142相对于开孔122的截面倾斜设置,倾斜角度在0度到90度之间。

在实际使用过程中,导风板142的倾斜角度可以根据外部环境进行调节:在外部环境温度较高时,例如低纬度地区,可以适当调整倾斜角度,增加导入的风量;而在外部环境温度较低时,例如高纬度地区,可以适当调整倾斜角度,减少导入的风量,甚至可以关闭导风板142,避免内部热量的逸散,使机器处于较好的工作温度。

参见图6和图7,图6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第二实施例的飞行器的结构示意图;图7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第二实施例的飞行器的气流分析示意图。

在本实施例中,飞行器可以是无人机或其他飞行器,且包括机体30、螺旋桨20A和机臂组件10A。机体30内形成腔体32,机臂组件10A与机体30连接,腔体32与空腔121A连通,螺旋桨20A设置于机臂组件10A的上,机臂组件10A上设置有开孔122A,导风机构14A设置成将经开孔122A进入机臂壳体12A内部的外部气流朝机体30进行导向(具体如图7所示)。

具体来说,螺旋桨20A设置于机臂壳体12A的上侧,导风机构14A设置于机臂壳体12A的下侧,导风机构14A设置于机臂组件10A的中部且位于螺旋桨20A和机体30之间。

在本实施例中,机臂壳体12A的下侧的下机臂壳体126A上设置有开孔122A,并与导风机构14A配合。

参照图7,气流在螺旋桨20A的带动下经下机臂壳体126A上的开孔122A进入机臂壳体12A,并经过导风机构14A流向机体30内部的腔体32,进而对机体30的内部组件达到散热的效果。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等效流程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