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全收纳便携无人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554736阅读:147来源:国知局
一种全收纳便携无人机的制造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属于飞行器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全收纳便携无人机。



背景技术:

传统的无人机结构是四个固定的机臂,机身尺寸较大,携带起来非常不便;而且这类无人机产品的螺旋桨、电机、机臂均露在外面,在携带的时候会发生碰撞损坏、磨损。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全收纳便携无人机,旨在解决现有无人机机臂外露导致的携带不方便、易发生碰撞损坏、磨损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是这样实现的,一种全收纳便携无人机,该无人机包括底座,与所述底座适配的上机壳,内机壳,机臂,以及摄像机;其中,

所述底座中部设有内机壳,所述内机壳一侧与上机壳一侧通过壳转轴连接,所述上机壳远离所述壳转轴方向侧壁上设有摄像口,所述内机壳远离所述壳转轴方向侧壁上设有摄像孔,所述摄像机安装在内机壳内;在上机壳与底座盖合状态下,所述摄像机镜头正对摄像口、摄像孔处;

在上机壳与底座盖合状态下,所述内机壳两相对侧各形成一独立的容纳腔,所述容纳腔内置若干机臂,所述机臂一端安装机臂转轴,所述机臂转轴固定在底座上;

所述上机壳侧壁上设有若干供机臂外置的开口。

优选地,所述内机壳靠摄像口方向侧设有卡孔,所述底座底部靠摄像口方向端设有插销孔;所述卡孔与插销孔导通,所述插销孔内设有弹簧以及受弹簧作用的插销,所述插销一端位于卡孔内;所述上机壳靠摄像口方向侧的内侧壁设有与所述卡孔适配的卡扣。

优选地,每一所述容纳腔内设有一对机臂转轴,该一对机臂转轴设于底座斜对角位置处。

优选地,所述机臂远离机臂转轴方向端安装电机;在机臂收纳状态下,所述电机底部部分卡入限位槽中,所述限位槽设于底座上。

相比于现有技术的缺点和不足,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可解决无人机在携带中发生部件(螺旋桨,机臂等)碰撞、挤压、摩擦,从而导致产品发生掉漆,磨损,损坏等问题,保证实现无人机方便携带还能保护部件不受损坏,出行携带更方便。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全收纳便携无人机在收纳状态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全收纳便携无人机在收纳状态下、上机壳打开状态下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全收纳便携无人机在工作状态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如图1~3所示,其中,图1是本实用新型全收纳便携无人机在收纳状态下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实用新型全收纳便携无人机在收纳状态下、上机壳打开状态下的内部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实用新型全收纳便携无人机在工作状态下的结构示意图。

一种全收纳便携无人机,该无人机包括底座1,与所述底座1适配的上机壳2,内机壳3,机臂4,以及摄像机5;其中,

所述底座1中部设有内机壳2,所述内机壳3一侧与上机壳2一侧通过壳转轴6连接,所述上机壳2远离所述壳转轴6方向侧壁上设有摄像口7,所述内机壳3远离所述壳转轴6方向侧壁上设有摄像孔,所述摄像机5安装在内机壳3内;在上机壳2与底座1盖合状态下,所述摄像机5镜头正对摄像口7、摄像孔处;

在上机壳2与底座1盖合状态下,所述内机壳3两相对侧各形成一独立的容纳腔,所述容纳腔内置若干机臂4,所述机臂4一端安装机臂转轴8,所述机臂转轴8固定在底座1上;

所述上机壳2侧壁上设有若干供机臂4外置的开口9。

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内机壳3内还安装有驱动电路、电池、遥控指令接收模块、指令处理模块等,均为现有无人机常用设置,在此不再赘述。内机壳远离摄像机5方向侧壁上可设置开关。

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机臂4远离机臂转轴8的另一端安装电机10和螺旋桨11。

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进一步的,所述内机壳3靠摄像口7方向侧设有卡孔(图中省略视图),所述底座1底部靠摄像口7方向端设有插销孔(图中省略标号);所述卡孔与插销孔导通,所述插销孔内设有弹簧(图中省略视图)以及受弹簧作用的插销(图中省略标号),所述插销一端位于卡孔内;所述上机壳2靠摄像口7方向侧的内侧壁设有与所述卡孔适配的卡扣(图中省略视图)。在卡扣扣入卡孔过程中顶开插销,在扣入卡孔后插销受弹簧作用回位,插销底侧顶持在卡扣上并对卡扣限位在卡孔中;在需要打开后,拨开插销并提起上机壳2即可。

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结合实际需要,每一所述容纳腔内设有一对机臂转轴8,该一对机臂转轴8设于底座1斜对角位置处。

底座1为接近于正方形的长方形,机臂4的数量为四根,对称分布在两个容纳腔中,开口9的数量可以对应为四个,也可以是上机壳2前端两个,后端考虑上机壳2与内机壳3的开合方便,直接在上机壳2后端为镂空结构,需要置于后端的机臂4可以从该镂空处伸出。

此外,在四个机臂4全部展开状态下,四个电机10中心点的连线为一个正方形,以保持机身飞行姿态平衡。

本实用新型的实际应用过程中,在无人机使用状态时,将机臂4绕机臂转轴8旋转至设定角度,盖合上机壳2与底座1,上机壳2上的开口9盖在机臂4中部;摄像机5可以透过上机壳2的摄像口7、内机壳3的摄像孔进行拍摄工作。而在无人机非使用、携带状态下,将机臂4置于容纳腔内,电机10和螺旋桨11也同样置于容纳腔内,盖合上机壳2与底座1,完成收纳,此时,由于上机壳2与底座1包裹住无人机所有部件,可解决无人机在携带中发生部件(螺旋桨11,机臂4等)碰撞、挤压、摩擦,从而导致产品发生掉漆,磨损,损坏等问题,保证实现无人机方便携带还能保护部件不受损坏,出行携带更方便。

在进一步的实施过程中,为了确保无人机在携带过程中,机臂4在容纳腔内的晃动,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所述电机10底部部分卡入限位槽(图中省略视图)中,所述限位槽设于底座1上。在收纳状态时,机臂4折叠至预定位置,电机10底部卡入限位槽中,对机臂4起到一定得稳定作用。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