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飞机机翼自动检测标记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539816阅读:406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属于飞机维修机械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飞机机翼自动检测标记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飞机的机翼经常遭遇外力冲击(如冰雹、风沙等),导致凹坑出现。在国内现有的维修条件下,机务工程师仅仅依靠目测进行检查,然后手动进行标记、测量和记录,再判断凹坑是否需要维修。上述工作过程不仅需要耗费人力,而且受人为因素影响较大;更重要的是,精度较差,当偏差严重时甚至可能会导致飞行事故的发生。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飞机机翼自动检测标记装置。

为此,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飞机机翼自动检测标记装置,包括:扫描仪、扫描仪支架、若干柱销、第一液压驱动装置、第二液压驱动装置、第三液压驱动装置、伸缩杆、旋转臂、旋转台、地面移动车、升降台、旋转电机、操作控制装置和同步扫描结果显示仪;

其中,升降台包括支撑台和能够折叠升降的桁架,支撑台水平固定在桁架的上端;桁架的下端固定在地面移动车的表面;升降台上设有第二液压驱动装置,第二液压驱动装置的缸体下端固定在地面移动车的表面,推杆上端固定在支撑台的底面;

旋转电机固定在支撑台上,旋转台水平设置在旋转电机上方且与旋转电机的输出轴相连接;

伸缩杆包括固定杆和嵌套在固定杆内部的移动杆;

旋转臂的下一端通过柱销铰接固定在旋转台上,上另一端通过柱销与两根伸缩杆上固定杆的末端铰接;旋转台上设有竖直的第一液压驱动装置,第一液压驱动装置的缸体下端固定在旋转台的表面,推杆上端固定在旋转臂上;

两根伸缩杆上移动杆的外端通过柱销与扫描仪支架的一端铰接,扫描仪固定在扫描仪支架的自由末端;第三液压驱动装置的缸体外端固定在旋转臂的上端,推杆外端与扫描仪支架的一端铰接;

操作控制装置与旋转电机、扫描仪和同步扫描结果显示仪电连接,且与第一液压驱动装置、第二液压驱动装置和第三液压驱动装置的控制器电连接。

所述的旋转电机上还设有锁死装置。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飞机机翼自动检测标记装置能够在飞机维修过程中对机翼因撞击而产生的凹坑进行自动检测并标记,能对损伤机翼进行全面扫描,并在显示仪上实时显示每个凹坑的位置、深度、直径等详细的参数;此外,还可在操作控制装置上预先设定阈值,筛选出需要维修的凹坑,为机务维修人员提供重要依据,节省大量人力,检测精度大幅提高。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飞机机翼自动检测标记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的说明,但下述实施例绝非对本实用新型有任何限制。

如图1所示,该飞机机翼自动检测标记装置包括:扫描仪2、扫描仪支架3、若干柱销4、第一液压驱动装置51、第二液压驱动装置52、第三液压驱动装置53、伸缩杆6、旋转臂7、旋转台8、地面移动车9、升降台11、旋转电机13、操作控制装置14和同步扫描结果显示仪15。

其中,升降台11包括支撑台10和能够折叠升降的桁架12,支撑台10水平固定在桁架12的上端;桁架12的下端固定在地面移动车9的表面;因此,桁架12既可以折叠存放,还能实现上下位置的调整,从而使扫描仪2处于合适的扫描高度。

升降台11上设有第二液压驱动装置52,第二液压驱动装置52的缸体下端固定在地面移动车9的表面,推杆上端固定在支撑台10的底面,从而实现支撑台10的上下位移;

旋转电机13固定在支撑台10上,旋转台8水平设置在旋转电机13上方且与旋转电机13的输出轴相连接,从而能够实现旋转台8在平面内各个角度的转动,间接实现旋转臂7在平面内各角度的转动。另外,旋转电机13上还设有锁死装置,以实现在任一角度的固定。

伸缩杆6包括固定杆和嵌套在固定杆内部的移动杆;

旋转臂7的下端通过柱销4铰接固定在旋转台8上,上端通过柱销4与两根伸缩杆6上固定杆的末端铰接;旋转台8上设有竖直的第一液压驱动装置51,第一液压驱动装置51的缸体下端固定在旋转台8的表面,推杆上端固定在旋转臂7上;通过第一液压驱动装置51的驱动,实现旋转臂7相对于水平面的倾角的变化;

两根伸缩杆6上移动杆的外端通过柱销4与扫描仪支架3的一端铰接,扫描仪2固定在扫描仪支架3的自由末端;第三液压驱动装置53的缸体外端固定在旋转臂7的上端,推杆外端与扫描仪支架3的一端铰接,由第三液压驱动装置53提供动力来推动伸缩杆6上移动杆的缩短或伸长,实现近距离和远距离的全面扫描;

操作控制装置14与旋转电机13、扫描仪2和同步扫描结果显示仪15电连接,且与第一液压驱动装置51、第二液压驱动装置52和第三液压驱动装置53的控制器电连接;工作人员在操作控制装置14的键盘上输入指令,由操作控制装置14对所述指令进行解析后对扫描仪2、第一液压驱动装置51、第二液压驱动装置52和第三液压驱动装置53进行控制,并将扫描仪2的实时监测数据显示在同步扫描结果显示仪15上。另外,还可在操作控制装置14上预先设定阈值,筛选出需要维修的凹坑并进行标号。

现将本实用新型的飞机机翼自动检测标记装置的工作原理阐述如下:

当需要对飞机机翼1进行检测时,首先由工作人员将地面移动车9移动至机翼1附近,然后在操作控制装置14上输入试验检测参数和操作指令,在操作控制装置14的控制下,旋转电机13转动,使其旋转至适当的位置并锁定;然后通过第一液压驱动装置51、第二液压驱动装置52和第三液压驱动装置53的控制器使其上的推杆伸长或缩短,直到使支撑台10和旋转臂7处在合适的高度,伸缩杆6处于合适的长度。在上述不断调整过程中,利用扫描仪2对机翼1的表面进行扫描,然后将扫描的结果反馈给操作控制装置14,经操作控制装置14处理后将扫描仪2的结果同步显示到同步扫描结果显示仪15上;当发现凹坑时,操作控制装置14根据扫描仪2的扫描数据,计算得出凹坑的位置、深度、直径等数据,然后与已经预先输入操作控制装置14的阈值进行比较,筛选出需要维修的全部凹坑的位置并进行标记,将最终的标记结果显示,为机务工作人员提供重要的依据。重复上述过程,直到完成整个机翼1的检测。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飞机机翼自动检测标记装置能够在飞机维修过程中对机翼1因撞击而产生的凹坑进行自动检测并标记,能实现对损伤机翼进行全面扫描,并在显示仪上实时显示每个凹坑的位置、深度、直径等参数;此外,还可在操作控制装置14预先设定阈值,通过与所述阈值进行比较筛选出需要维修的凹坑,为机务维修人员提供重要依据,节省大量人力,检测精度大幅提高。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