旋翼翼尖融合升力飞环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405395阅读:408来源:国知局
旋翼翼尖融合升力飞环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旋翼翼尖融合升力飞环装置,特别适用于ABC刚性旋翼的直升机或旋翼机,属于直升机或旋翼机飞行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直升机或旋翼机上使用ABC刚性旋翼来获得动力,广泛应用于国防、军事、民用等领域,ABC刚性旋翼就是采用两副尺寸完全相同、但旋转方向相反的共轴式刚性旋翼,它取消了普通旋翼中桨叶用来柔性连接桨毂的水平铰、垂直铰,只保留变距铰。在飞行过程中,共轴式刚性旋翼只负责产生升力无须产生前飞拉力,前飞拉力由辅助推进装置产生(X2和卡-92都是尾部ABC刚性旋翼),因而也无须复杂的自动倾斜器。当直升机前飞速度不断增大时,后行桨叶进行卸载,升力逐渐转移到前行桨叶上,使前行桨叶处于高动压流场中,能很好地发挥作用。后行桨叶卸载后,桨距不用很大,故不易产生气流分离失速。另外,前行桨叶和后行桨叶升力不对称的翻转力矩,正好由上下两副旋转方向相反的旋翼相互抵消,保持升力平衡。这样旋翼的气动效率大大提高。由于刚性桨叶没有挥舞,上下旋翼可以离得很近,而没有碰撞的危险。差动式地加减上下旋翼的桨距以形成扭力差不仅形成水平方向上的转向,还由于刚性旋翼非对称升力造成横滚,进一步加速转弯过程,所以采用的ABC刚性旋翼的直升机具有异乎寻常的机动性,大大超过常规直升机。ABC刚性旋翼直升机最大的优点是可以垂直起降,十分方便,但是,与固定翼飞机相比,直线速度要相差很多,何获提高直线速度一直是人们努力的方向,例如:采用双层ABC刚性旋翼,包括美国X-2直升机等。已有技术的存在如下问题:1、速度慢,稳定性差,不平稳;2、安全性差,旋翼翼尖容易打架;3、能耗大、噪音大;4、旋翼翼尖直接与空气接触,容易产生激波阻力。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目的是提供一种旋翼翼尖融合升力飞环装置,稳定性高,飞行平稳;提高安全性,旋翼翼尖不会打架,能耗低、减少噪音,旋翼翼尖不直接与空气接触,降低产生激波阻力的可能性,使运用ABC刚性旋翼的直升机或旋翼机,在保留直升机原有的优点前提下,提高直线飞行速度,解决背景技术存在的上述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旋翼翼尖融合升力飞环装置,包含ABC刚性旋翼和飞环,ABC刚性旋翼的外圆周设有飞环,所述飞环为圆环,其截面形状与机翼截面形状类似,ABC刚性旋翼的旋翼翼尖与飞环内侧之间通过铰轴铰接,铰轴固定在飞环上,铰轴插入旋翼翼尖,旋翼翼尖可围绕铰轴左右摆动。

所述铰轴与ABC刚性旋翼的变距铰轴为同心轴,ABC刚性旋翼的可根据需要自由变距。ABC刚性旋翼的的变距铰轴为公知结构。

所述飞环截面形状,与市场上销售的魔力飞环(aerobie)或升力飞环截面形状相同。所述飞环截面形状为底部为直线形,上部为圆弧形,两端低中部高。

所述飞环的内环侧设有凹槽,铰轴固定在凹槽内,旋翼翼尖插入凹槽内,凹槽内的铰轴插入旋翼翼尖,旋翼翼尖可围绕铰轴左右摆动。

所述飞环的内环侧设有凸台,铰轴固定在凸台上,凸台上的铰轴插入旋翼翼尖,旋翼翼尖可围绕铰轴左右摆动。

旋翼翼尖围绕铰轴左右摆动,是为了适应ABC刚性旋翼飞行时,旋翼翼尖变化角度。

采用本实用新型,ABC刚性旋翼的旋翼翼尖与飞环内侧之间通过铰轴铰接,旋翼翼尖围绕铰轴左右摆动,可操纵ABC刚性旋翼自由变距,使得直升机可以保持原有的特点和性能,大大提高了直线飞行速度。在飞行过程中,飞环外围的气流向飞环中心流动,直升飞机增加了向上的升力。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稳定性高,飞行平稳(陀螺效应);提高安全性,旋翼翼尖不会打架,能耗低、减少噪音,旋翼翼尖不直接与空气接触,降低产生激波阻力的可能性,使运用ABC刚性旋翼的直升机或旋翼机,在保留直升机原有的优点前提下,提高直线飞行速度。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飞环截面示意图

图中:ABC刚性旋翼1、飞环2、旋翼翼尖3、凹槽4、铰轴5、凸台6、空腔7。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通过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一种旋翼翼尖融合升力飞环装置,包含ABC刚性旋翼1和飞环2,ABC刚性旋翼1的外圆周设有飞环2,所述飞环2为圆环,其截面形状与机翼截面形状类似,ABC刚性旋翼1的旋翼翼尖3与飞环2内侧之间通过铰轴5铰接,铰轴5固定在飞环2上,铰轴5插入旋翼翼尖3,旋翼翼尖3可围绕铰轴5左右摆动。

所述铰轴5与ABC刚性旋翼的变距铰轴为同心轴,ABC刚性旋翼的可根据需要自由变距。ABC刚性旋翼的的变距铰轴为公知结构。

参照附图4。所述飞环2截面形状,与市场上销售的魔力飞环(aerobie)或升力飞环截面形状相同。所述飞环2截面形状为底部为直线形,上部为圆弧形,两端低中部高。为减轻飞环重量,在飞环内设有环状的空腔7。

实施例一,参照附图2。所述飞环2的内环侧设有凹槽4,铰轴5固定在凹槽4内,旋翼翼尖3插入凹槽4内,凹槽4内的铰轴5插入旋翼翼尖3,旋翼翼尖3可围绕铰轴5左右摆动。

实施例二,参照附图3。所述飞环2的内环侧设有凸台6,铰轴5固定在凸台6上,凸台6上的铰轴5插入旋翼翼尖3,旋翼翼尖3可围绕铰轴5左右摆动。

旋翼翼尖3围绕铰轴5左右摆动,是为了适应ABC刚性旋翼转动时,旋翼翼尖变化角度。

采用本实用新型,ABC刚性旋翼1的旋翼翼尖3与飞环2内侧之间通过铰轴5铰接,旋翼翼尖3围绕铰轴5左右摆动,可操纵ABC刚性旋翼自由变距,在飞行过程中,飞环随直线速度的增加,所产生的升力随之增加,使得ABC刚性旋翼的转速可以降低,从而延缓激波组里的产生;使得直升机可以保持原有的特点和性能,大大提高了直线飞行速度。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