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线内置式无人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914545发布日期:2018-07-11 00:21阅读:254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无人机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天线内置式无人机。



背景技术:

除受到发射设备与接收设备功率与频率的影响,无人机数传、图传、天线的安装位置会直接影响到无人机与遥控器、地面站之间的通信信号强弱,进而影响无线通信的距离。

因此天线的安装位置及安装方式,关系无人机的有效飞行半径,也对无人机外观和安全性产生较大的影响。现有的无人机数传、图传及接收机天线大多裸露在机身和脚架外面,影响总体外观而且容易脱落;而天线内置在机身内部则容易受内部信号干扰,甚至机身对信号产生屏蔽。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解决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天线内置式无人机。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技术方案:

一种天线内置式无人机,包括机身,机臂,螺旋桨,空心管状的固定脚架,还包括设有内螺纹的螺纹套,外壁设有外螺纹的上连接管,下连接管,空心管状的活动脚架,天线,固定脚架的上端与机身固定连接,下端与上连接管固定连接,下连接管的下端与活动脚架固定连接,上端与上连接管通过设有的转轴螺丝铰接,螺纹套套于下连接管外且与上连接管螺纹连接,机身内的天线依次穿过固定脚架,上连接管,下连接管,活动脚架。

一种优选方案是上连接管的外壁设有环形的限位环,上连接管的上端套于固定脚架的下端内,上连接管的下端外壁设有外螺纹,上连接管的下端与螺纹套螺纹连接。

一种优选方案是固定脚架和活动脚架分别由波材料制成。

综合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天线置于固定脚架和活动脚架内,因此天线遮挡物少,可有效防止遮挡物对天线信号的干扰,外表美观;固定脚架和活动脚架位于机身底部,固定脚架和活动脚架分别由波材料制成,进一步减少遮挡物对天线接收信号的干扰;活动脚架和天线可相对固定脚架折叠,方便无人机的携带。

上述说明仅是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概述,为了能够更清楚了解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手段,而可依照说明书的内容予以实施,并且为了让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和其他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明显易懂,以下特举较佳实施例,并配合附图,详细说明如下。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立体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中固定脚架,螺纹套,上连接管,下连接管和活动脚架连接处的立体图。

图3是图2的剖视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中固定脚架和活动脚架折叠时的立体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至图4所示,一种天线6内置式无人机,包括机身10,机臂9,螺旋桨8,空心管状的固定脚架1,还包括设有内螺纹的螺纹套4,外壁设有外螺纹的上连接管2,下连接管3,空心管状的活动脚架5,天线6,固定脚架1的上端与机身10固定连接,下端与上连接管2固定连接,下连接管3的下端与活动脚架5固定连接,上端与上连接管2通过设有的转轴螺丝7铰接,螺纹套4套于下连接管3外且与上连接管2螺纹连接,机身10内的天线6依次穿过固定脚架1,上连接管2,下连接管3,活动脚架5。

如图1至图4所示,上连接管2的外壁设有环形的限位环,上连接管2的上端套于固定脚架1的下端内,上连接管2的下端外壁设有外螺纹,上连接管2的下端与螺纹套4螺纹连接。

如图1至图4所示,固定脚架1和活动脚架5分别由波材料制成,固定脚架1和活动脚架5位于机身10底部,进一步减少遮挡物对天线接收信号的干扰。

具体地,如图1至图4所示,固定脚架1通过螺丝安装固定在机身10底部,固定脚架1使用玻璃纤维材料制成,内部为空心。机身10与固定脚架1配合处开有小孔,天线6通过小孔由机身10穿入固定脚架1内。固定脚架1下端口处连接一个上连接管2,上连接管2的下端伸出固定脚架1的外,且其表面带有外螺纹,活动脚架5上端口处固定连接有下连接管3,螺纹套4套在活动脚架5外。天线6通过上连接管2和下连接管3穿入活动脚架5内。当螺纹套4与上连接管2松开时,上连接管2和下连接管3可以通过转轴螺丝7相对转动,活动脚架5和天线6可以同时向机身10底部折叠。无人机起飞前,将螺纹套与上连接件1螺纹连接,上连接件1和下连接件5便可以固定住。

以上是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