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折叠式航拍植保无人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267777发布日期:2018-12-14 22:02阅读:456来源:国知局
一种可折叠式航拍植保无人机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是一种可折叠式航拍植保无人机,属于无人机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植保无人机,又名无人飞行器,顾名思义是用于农林植物保护作业的无人驾驶飞机,该型无人飞机由飞行平台(固定翼、直升机、多轴飞行器)、导航飞控、喷洒机构三部分组成,通过地面遥控或导航飞控,来实现喷洒作业,可以喷洒药剂、种子、粉剂等。

现有技术公开了申请号为:201621429638.8的一种包括无人机本体,所述无人机本体上设有两个旋转组件,所述旋转组件的外围设有保护罩,所述保护罩通过旋臂与无人机本体铰接,所述无人机本体的两侧端设有卡槽,所述保护罩的下端设有卡条,所述无人机本体下端设有航拍支座,所述无人机本体上可拆卸安装有支撑脚,所述支撑脚下端设有一减震组件,但是该现有技术在农作物上方飞行时摄像头可视角度过小,农场面积过大时需要反复飞行多次才可以观察完全,在使用上具有局限性。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目的是提供一种可折叠式航拍植保无人机,以解决现有技术在农作物上方飞行时摄像头可视角度过小,农场面积过大时需要反复飞行多次才可以观察完全,在使用上具有局限性的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是通过如下的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可折叠式航拍植保无人机,其结构包括机身、信号增强贴、散热口、帽顶、叶片、折叠杆、电机、缓冲垫、收纳臂、鱼眼广角拍摄装置、无人机头部、控制开关、转轴、药箱,所述机身上表面与信号增强贴下表面相贴合,所述散热口设于机身外表面上方并且为一体化结构,所述帽顶外表面设有叶片并且为一体化结构,所述电机嵌入安装于帽顶底部并且采用过渡配合,所述折叠杆尾部焊接于电机外表面并且相互垂直,所述缓冲垫安装于电机底部并且采用粘合连接,所述收纳臂设于无人机头部两侧并且为一体化结构,所述鱼眼广角拍摄装置嵌入安装于无人机头部顶部并且采用过渡配合,所述控制开关嵌入安装于无人机头部外表面上方并且采用间隙配合,所述转轴安装于收纳臂内部并且相互垂直,所述转轴与折叠杆相连接,所述药箱上表面与机身下表面相贴合,所述鱼眼广角拍摄装置由壳体、第一负透镜、调节器、光圈、成像口、高斯镜组、矫差镜、聚光镜组成,所述壳体内部嵌有第一负透镜并且为过渡配合,所述调节器安装于壳体内部,所述光圈设于高斯镜组左侧,所述矫差镜设于第一负透镜右侧,所述聚光镜安装于矫差镜左侧,所述成像口设于壳体右侧表面并且为一体化结构。

进一步地,所述折叠杆安装于收纳臂内部并且采用铰链连接,所述控制开关设于信号增强贴左侧并且位于同一平面。

进一步地,所述无人机头部与机身相连接并且为一体化结构,所述帽顶与缓冲垫位于同一轴心。

进一步地,所述转轴为圆柱体结构并且直径为1CM。

进一步地,所述壳体嵌入安装于无人机头部顶部并且采用过渡配合。

进一步地,所述折叠杆可通过转轴将其收入收纳臂内从而实现折叠的功能。

进一步地,所述转轴采用不锈钢材质,硬度高且不易锈损。

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一种可折叠式航拍植保无人机,在结构上独立设置了鱼眼广角拍摄装置,按下控制开关使整体装置处于待机状态,通过遥控控制电机开始运作并带动帽顶与叶片高速旋转使整体装置升空并通过药箱进行植保作业,在空中时图像透过第一负透镜传递至聚光镜,随后由矫差镜对图像进行矫差,并由高斯镜组进行二次扩宽图像,最后图像由成像口传入无人机头部内部的内存卡中,由此扩大了摄像头的可视角度,避免了农场面积过大时需要反复飞行多次才可以观察完全的现象,并提高了使用范围。

附图说明

通过阅读参照以下附图对非限制性实施例所作的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其它特征、目的和优点将会变得更明显: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可折叠式航拍植保无人机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鱼眼广角拍摄装置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中:机身-1、信号增强贴-2、散热口-3、帽顶-4、叶片-5、折叠杆-6、电机-7、缓冲垫-8、收纳臂-9、鱼眼广角拍摄装置-10、无人机头部-11、控制开关-12、转轴-13、药箱-14、壳体-1001、第一负透镜-1002、调节器-1003、光圈-1004、成像口-1005、高斯镜组-1006、矫差镜-1007、聚光镜-1008。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阐述本实用新型。

请参阅图1、图2,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可折叠式航拍植保无人机技术方案:其结构包括机身1、信号增强贴2、散热口3、帽顶4、叶片5、折叠杆6、电机7、缓冲垫8、收纳臂9、鱼眼广角拍摄装置10、无人机头部11、控制开关12、转轴13、药箱14,所述机身1上表面与信号增强贴2下表面相贴合,所述散热口3设于机身1外表面上方并且为一体化结构,所述帽顶4外表面设有叶片5并且为一体化结构,所述电机7嵌入安装于帽顶4底部并且采用过渡配合,所述折叠杆6尾部焊接于电机7外表面并且相互垂直,所述缓冲垫8安装于电机7底部并且采用粘合连接,所述收纳臂9设于无人机头部11两侧并且为一体化结构,所述鱼眼广角拍摄装置10嵌入安装于无人机头部11顶部并且采用过渡配合,所述控制开关12嵌入安装于无人机头部11外表面上方并且采用间隙配合,所述转轴13安装于收纳臂9内部并且相互垂直,所述转轴13与折叠杆6相连接,所述药箱14上表面与机身1下表面相贴合,所述鱼眼广角拍摄装置10由壳体1001、第一负透镜1002、调节器1003、光圈1004、成像口1005、高斯镜组1006、矫差镜1007、聚光镜1008组成,所述壳体1001内部嵌有第一负透镜1002并且为过渡配合,所述调节器1003安装于壳体1001内部,所述光圈1004设于高斯镜组1006左侧,所述矫差镜1007设于第一负透镜1002右侧,所述聚光镜1008安装于矫差镜1007左侧,所述成像口1005设于壳体1001右侧表面并且为一体化结构,所述折叠杆6安装于收纳臂9内部并且采用铰链连接,所述控制开关12设于信号增强贴2左侧并且位于同一平面,所述无人机头部11与机身1相连接并且为一体化结构,所述帽顶4与缓冲垫8位于同一轴心,所述转轴13为圆柱体结构并且直径为1CM,所述壳体1001嵌入安装于无人机头部11顶部并且采用过渡配合,所述折叠杆6可通过转轴13将其收入收纳臂9内从而实现折叠的功能,所述转轴13采用不锈钢材质,硬度高且不易锈损。

本专利所说的电机7俗称“马达”是指依据电磁感应定律实现电能转换或传递的一种电磁装置,电机在电路中是用字母M旧标准用D表示,它的主要作用是产生驱动转矩,作为用电器或各种机械的动力源,发电机在电路中用字母G表示,它的主要作用是利用电能转化为机械能,所述控制开关12是用于电气控制和热工仪表的过程控制时的一种特殊开关,具体有定位操作、自复操作、定位-自复操作、闭锁操作、定位-闭锁操作、自复-定位-闭锁操作等功能。

在进行使用时先按下控制开关12使整体装置处于待机状态,通过遥控控制电机7开始运作并带动帽顶4与叶片5高速旋转使整体装置升空并通过药箱14进行植保作业,在空中时图像透过第一负透镜1002传递至聚光镜1008,随后由矫差镜1007对图像进行矫差,并由高斯镜组1006进行二次扩宽图像,最后图像由成像口1005传入无人机头部11内部的内存卡中。

本实用新型解决了现有技术在农作物上方飞行时摄像头可视角度过小,农场面积过大时需要反复飞行多次才可以观察完全,在使用上具有局限性,本实用新型通过上述部件的互相组合,在结构上独立设置了鱼眼广角拍摄装置,按下控制开关使整体装置处于待机状态,通过遥控控制电机开始运作并带动帽顶与叶片高速旋转使整体装置升空并通过药箱进行植保作业,在空中时图像透过第一负透镜传递至聚光镜,随后由矫差镜对图像进行矫差,并由高斯镜组进行二次扩宽图像,最后图像由成像口传入无人机头部内部的内存卡中,由此扩大了摄像头的可视角度,避免了农场面积过大时需要反复飞行多次才可以观察完全的现象,并提高了使用范围,具体如下所述:

所述鱼眼广角拍摄装置10由壳体1001、第一负透镜1002、调节器1003、光圈1004、成像口1005、高斯镜组1006、矫差镜1007、聚光镜1008组成,所述壳体1001内部嵌有第一负透镜1002并且为过渡配合,所述调节器1003安装于壳体1001内部,所述光圈1004设于高斯镜组1006左侧,所述矫差镜1007设于第一负透镜1002右侧,所述聚光镜1008安装于矫差镜1007左侧,所述成像口1005设于壳体1001右侧表面并且为一体化结构。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原理和主要特征和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实用新型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实用新型。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囊括在本实用新型内。不应将权利要求中的任何附图标记视为限制所涉及的权利要求。

此外,应当理解,虽然本说明书按照实施方式加以描述,但并非每个实施方式仅包含一个独立的技术方案,说明书的这种叙述方式仅仅是为清楚起见,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将说明书作为一个整体,各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也可以经适当组合,形成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其他实施方式。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