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置功能装置的壳体结构、外置定位装置及无人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690326发布日期:2019-09-17 20:32阅读:181来源:国知局
外置功能装置的壳体结构、外置定位装置及无人机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无人机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外置功能装置的壳体结构、外置定位装置及无人机。



背景技术:

目前,因结构限制或功能需求,无人机需要将一些功能装置置于机身主体外,即:外置功能装置,如外置GPS(Global Positioning System,全球定位系统)装置、外置RTK(Real-time Kinematic,实时差分定位)天线装置等。但是,外置功能装置直接裸露在外,其壳体结构的上盖与下盖直接对接使接合线位于壳体侧边,在淋雨条件下,接合线缝隙处会有渗水风险,影响无人机的正常作业。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至少之一,本实用新型的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外置功能装置的壳体结构。

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包括上述外置功能结构的外置定位装置。

本实用新型的又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包括上述外置定位装置的无人机。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第一方面的技术方案提供了一种外置功能装置的壳体结构,应用于无人机,包括:上盖,其周向边缘设有第一盖沿;下盖,其周向边缘设有第二盖沿;其中,所述下盖与所述上盖盖合连接以限定出用于安装功能模块的安装空间,所述第一盖沿套设在所述第二盖沿的外侧,且所述下盖设有与所述安装空间相连通并用于供所述功能模块的信号线伸出的出线孔。

另外,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上述技术方案中的外置功能装置的壳体结构还可以具有如下附加技术特征: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第一盖沿的内壁面与所述第二盖沿的外侧壁之间形成配合间隙;所述壳体结构还包括设置在所述上盖与所述下盖之间的第一防水件,用于密封所述配合间隙。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第一防水件包括防水密封圈,所述上盖内设有密封槽,所述防水密封圈限位在所述密封槽内,所述第二盖沿的顶部插入所述密封槽内并与所述防水密封圈相抵靠。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上盖的内顶壁设有环形凸台,所述环形凸台与所述第一盖沿之间限定出所述密封槽。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上盖和所述下盖形成有用于可拆卸连接的卡扣结构。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卡扣结构包括卡扣以及与所述卡扣配合的卡槽,所述卡扣设于所述第二盖沿的内壁面上,所述卡槽设于所述环形凸台的底部。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所述第一盖沿的内壁面与所述第二盖沿的外侧壁之间形成配合间隙;所述配合间隙的纵截面与竖直方向之间的夹角在0°至85°的范围内。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所述壳体结构还包括紧固件,所述紧固件用于连接所述上盖和所述下盖,所述紧固件上套设有第二防水件,以密封所述紧固件与所述上盖、所述下盖之间的间隙。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上盖的内顶壁上设有连接柱,所述下盖的底部设有连接孔,所述紧固件由下向上穿过所述连接孔与所述连接柱固定连接。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下盖的内底壁上设有凸柱,所述连接孔包括贯穿所述下盖的底壁的沉孔、与所述沉孔的上端相连并贯穿所述凸柱的通孔,所述紧固件的头部位于所述沉孔内,所述第二防水件包括被挤压在所述凸柱与所述连接柱的下端之间的防水垫圈;和/或,所述连接柱的数量为多个,多个所述连接柱沿所述上盖的周向方向间隔分布,所述连接孔的数量及所述紧固件的数量与所述连接柱的数量相等且一一对应;和/或,当所述上盖的内顶壁设有环形凸台且所述环形凸台的底部设有卡槽时,所述卡槽布置在相邻的所述连接柱之间。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所述上盖和所述下盖均呈圆形,所述第一盖沿上开设有开口朝下的导向凹槽,所述第二盖沿的外侧壁上设有与所述导向凹槽相适配的导向凸起,所述导向凸起与所述导向凹槽分别设有第一导向斜面和第二导向斜面,所述第一导向斜面与所述第二导向斜面相配合,用于引导所述上盖与所述下盖旋转盖合到位。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所述导向凸起形成有两个相背设置的所述第一导向斜面,所述导向凹槽形成有两个相背设置的第二导向斜面,两个所述第二导向斜面与两个所述第一导向斜面一一对应。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所述导向凸起为镜面对称结构,且其对称面经过所述上盖的中心轴线。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导向凸起和导向凹槽整体呈沿壳体结构的周向方向旋转延伸的等腰三角形或等腰梯形,其两条腰所在的侧面即为第一导向斜面和第二导向斜面。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所述第一盖沿的下边缘局部向上隆起形成装饰缺口,所述第二盖沿的外侧壁上设有与所述装饰缺口相适配的装饰线。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所述壳体结构为外置定位装置的壳体结构,所述功能模块包括定位模块。当然不局限于外置定位装置,也可以用于其他功能装置,如上置电池、上置运算平台等。

本实用新型第二方面的技术方案提供了一种外置定位装置,应用于无人机,包括:如第一方面技术方案中任一项所述的壳体结构,其内部安装有定位模块;固定支座,用于连接所述无人机的机身;走线管,其一端与所述壳体结构中的出线孔相连,其另一端与所述固定支座相连;信号线,其一端伸入所述壳体结构的安装空间内与所述定位模块电性连接,其另一端贯穿所述走线管伸入所述机身内,用于与所述机身内的电控装置电性连接。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外置定位装置还包括第三防水件,所述第三防水件套设在所述信号线上,并至少部分塞入所述走线管内,以密封所述信号线与所述走线管之间的间隙。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第三防水件包括防水胶塞,所述防水胶塞的内侧壁上设有至少一个第一密封筋,所述第一密封筋与所述信号线的外被相抵靠;和/或,所述第三防水件包括防水胶塞,所述防水胶塞包括塞体和与所述塞体的一端相连的塞沿,所述固定支座套装在所述走线管上并设有与所述走线管的一端相抵靠的限位凸缘,所述塞体穿过所述限位凸缘塞入所述走线管内并与所述限位凸缘过盈配合,所述塞沿位于所述固定支座外并与所述限位凸缘相抵靠。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第一密封筋的数量为多个,多个第一密封筋沿防水胶塞的轴向均匀排布。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第一密封筋相对于防水胶塞的内侧壁垂直布置。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所述外置定位装置为外置GPS定位装置,所述功能模块为GPS定位模块。

本实用新型第三方面的技术方案提供了一种无人机,包括:机身,所述机身上设有接线孔;和如第二方面技术方案中任一项所述的外置定位装置,所述外置定位装置中的固定支座与所述机身相连,所述外置定位装置中的信号线穿过所述接线孔插入所述机身内,并与所述机身内的电控装置电性连接。

本实用新型第三方面的技术方案提供的无人机,因包括第二方面技术方案中任一项所述的外置定位装置,因而具有上述任一技术方案所具有的一切有益效果,在此不再赘述。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无人机还包括第四防水件,所述第四防水件套设在所述信号线上,并至少部分塞入所述接线孔内,以密封所述信号线与所述接线孔之间的间隙。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第四防水件包括防水密封塞,所述防水密封塞的内侧壁上设有至少一个第二密封筋,所述第二密封筋与所述信号线的外被相抵靠;和/或,所述第四防水件包括防水密封塞,所述防水密封塞的外侧壁上设有至少两个环形凸缘,每两个所述环形凸缘之间形成限位凹槽,所述接线孔的内侧壁上设有环状凸边,所述环状凸边卡入所述限位凹槽内并与所述限位凹槽的槽壁相抵靠。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第二密封筋呈环状,这样有利于进一步提升无人机的防水性能。当然也可以不是闭合的环状。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第二密封筋的数量为多个,多个第二密封筋沿防水密封塞的轴向均匀排布。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第二密封筋相对于防水密封塞的内侧壁垂直布置。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外置功能装置的壳体结构、外置定位装置及无人机,通过将上盖的第一盖沿套设在下盖的第二盖沿的外侧,使得上盖与下盖之间的配合间隙的开口朝下,形成了包裹式的防雨淋结构,因而能够防止淋雨条件下雨水从上盖与下盖之间的间隙进入安装空间内,使得壳体结构具备了防雨淋的性能,提高了无人机在雨天环境下正常作业的可靠性;且盖沿结构不会导致壳体过度增重,在实现防雨淋功能的基础上,有利于壳体结构的轻量化。

具体而言,壳体结构包括上盖和下盖,下盖与上盖盖合连接限定出安装空间,用于安装外置功能装置的功能模块,以实现外置功能装置的相应功能;同时,下盖还设有出线孔(可以直接开设在下盖的底壁上,也可以在下盖上设置出线管,则出线孔贯穿出线管及下盖的底壁),出线孔与安装空间相连通,使得功能模块的信号线能够伸出壳体结构,进而与无人机机身内的电控装置电性连接,实现外置功能装置与电控装置之间的信号传输。其中,上盖的周向边缘设有向下延伸的第一盖沿,下盖的周向边缘设有向上延伸的第二盖沿,由于第一盖沿套设第二盖沿的外侧,对第二盖沿形成了360°周向包裹,因而上盖与下盖之间的配合间隙的开口朝下设置,由于向下滴落的雨水不能逆着配合间隙向上运动进入壳体结构内,因而使壳体结构具备了防雨淋性能,有效降低了雨水从上盖与下盖之间的配合间隙进入壳体结构内部的风险。

本实用新型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部分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实用新型的实践了解到。

附图说明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和/或附加的方面和优点从结合下面附图对实施例的描述中将变得明显和容易理解,其中: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些实施例所述的外置定位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所示外置定位装置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3是图2中A部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4是图1所示外置定位装置的局部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5是图1所示外置定位装置的局部分解结构示意图;

图6是图5中B部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一些实施例所述的上盖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8是本实用新型一些实施例所述的下盖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9是本实用新型另一些实施例所述的壳体结构的局部示意图;

图10是本实用新型一些实施例所述的无人机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其中,图1至图10中的附图标记与部件名称之间的对应关系为:

100外置定位装置,10上盖,11第一盖沿,12配合间隙,13密封槽,14环形凸台,141卡槽,15连接柱,16导向凹槽,17装饰缺口,20下盖,21第二盖沿,22出线管,221出线孔,23卡扣,24连接孔,241沉孔,242通孔,243定位孔,25凸柱,26导向凸起,27装饰线,31防水密封圈,32防水垫圈,33防水胶塞,331塞体,332塞沿,333第一密封筋,40紧固件,50固定支座,51限位凸缘,60走线管,70信号线,81第一外壳,82第二外壳,200无人机,210机身。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能够更清楚地理解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的详细描述。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实用新型,但是,本实用新型还可以采用其他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他方式来实施,因此,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受下面公开的具体实施例的限制。

本实用新型适用民用多旋翼无人机飞行控制系统领域,应用方式为作为多旋翼无人机GPS天线的支架和外壳,已知的应用产业有多旋翼无人机飞控系统中的GPS天线模块。潜在的应用场合有:需要置于多旋翼飞行器机身以外、要走线、并有防水防尘的圆形电路板的外壳。

下面参照附图描述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些实施例所述的外置定位装置及其壳体结构和无人机。

实施例一

本实用新型第一方面的实施例提供的外置功能装置的壳体结构,应用于无人机200,包括:上盖10和下盖20,如图1和图2所示。

具体地,上盖10的周向边缘设有第一盖沿11,如图4、图6和图7所示;下盖20的周向边缘设有第二盖沿21,如图4、图6和图8所示;其中,下盖20与上盖10盖合连接以限定出用于安装功能模块的安装空间,第一盖沿11套设在第二盖沿21的外侧,如图4所示,且下盖20设有与安装空间相连通并用于供功能模块的信号线70伸出的出线孔(如图2所示)。

本实用新型第一方面的实施例提供的外置功能装置的壳体结构,通过将上盖10的第一盖沿11套设在下盖20的第二盖沿21的外侧,使得上盖10与下盖20之间的配合间隙12的开口朝下,形成了包裹式的防雨淋结构,因而能够防止淋雨条件下雨水从上盖10与下盖20之间的间隙进入安装空间内,使得壳体结构具备了防雨淋的性能,提高了无人机200在雨天环境下正常作业的可靠性;且盖沿结构不会导致壳体过度增重,在实现防雨淋功能的基础上,有利于壳体结构的轻量化。

具体而言,壳体结构包括上盖10和下盖20,下盖20与上盖10盖合连接限定出安装空间,用于安装外置功能装置的功能模块,以实现外置功能装置的相应功能;同时,下盖20还设有出线孔221(可以直接开设在下盖20的底壁上,也可以在下盖20上设置出线管22,则出线孔221贯穿出线管22及下盖20的底壁),出线孔221与安装空间相连通,使得功能模块的信号线70能够伸出壳体结构,进而与无人机200机身210内的电控装置电性连接,实现外置功能装置与电控装置之间的信号传输。其中,上盖10的周向边缘设有向下延伸的第一盖沿11,下盖20的周向边缘设有向上延伸的第二盖沿21,由于第一盖沿11套设第二盖沿21的外侧,对第二盖沿21形成了360°周向包裹,因而上盖10与下盖20之间的配合间隙12的开口朝下设置,由于向下滴落的雨水不能逆着配合间隙12向上运动进入壳体结构内,因而使壳体结构具备了防雨淋性能,有效降低了雨水从上盖10与下盖20之间的配合间隙12进入壳体结构内部的风险。

实施例二

与实施例一的区别在:在实施例一的基础上,进一步地,第一盖沿11的内壁面与第二盖沿21的外侧壁之间形成配合间隙12,如图4所示;壳体结构还包括设置在上盖10与下盖20之间的第一防水件,用于密封配合间隙12。

在上盖10和下盖20之间增设第一防水件,来密封第一盖沿11的内壁面与第二盖沿21的外侧壁之间的配合间隙12,能够有效防止雨水或其他液体从上盖10与下盖20之间的配合间隙12进入壳体结构内,这样既进一步提高了壳体结构的防雨淋性能,也使得壳体结构具备了短时淋雨不进水的性能,进一步提高了壳体结构的防水能力,同时也使得壳体结构具备了良好的防尘能力,使得产品在沙尘或类似环境下也能工作,扩大了产品的使用范围,使无人机200能够覆盖更加广泛的工作环境。

此外,由于无人机200的工作环境复杂,有时需要在淋雨环境下工作,有时不需要在泡水环境下工作,因而可以根据无人机200的具体工作环境来选择第一防水件的保留或去除,进而使壳体结构具备多种可调方案,即:在上盖10与下盖20之间安装第一防水件时,壳体结构能达到短时淋雨不进水的性能,在取下第一防水件时,壳体结构依然仍达到防雨淋的性能,能够适应不同环境的防水需求。

具体地,第一防水件包括防水密封圈31,如图4所示,上盖10内设有密封槽13(如图4和图7所示),防水密封圈31限位在密封槽13内,第二盖沿21的顶部插入密封槽13内并与防水密封圈31相抵靠。

第一防水件包括防水密封圈31,上盖10内设有密封槽13,密封槽13能够对防水密封圈31起到良好的限位作用,保证防水密封圈31的稳定性与可靠性;且下盖20的第二盖沿21的顶部直接插入密封槽13内并与防水密封圈31相抵靠,受到第二盖沿21的挤压作用,防水密封圈31会发生弹性变形,对第一盖沿11与第二盖沿21之间的配合间隙12进行可靠密封,从而保证了壳体结构的防水性能,同时密封槽13也对第二盖沿21起到了一定的定位作用与限位作用,有利于提高壳体结构的装配效率;且防水密封圈31不会导致壳体过度增重,在实现防水功能的基础上,有利于壳体结构的轻量化。此外,相较于在下盖20上额外设置压筋来抵压防水密封圈31的方案而言,直接利用第二盖沿21来抵压防水密封圈31,有效简化了下盖20的结构,且使得下盖20的壁厚较为均匀,注塑成型时无缩水风险,同时也使得下盖20的结构较为紧凑。

其中,上盖10的内顶壁设有环形凸台14(如图4和图7所示),环形凸台14与第一盖沿11之间限定出密封槽13(如图7所示)。

在上盖10的内顶壁设置环形凸台14,利用环形凸台14与第一盖沿11限定出密封槽13,一方面有利于增加密封槽13的深度,从而提高对防水密封圈31及第二盖沿21的限位可靠性,进而进一步提高了防水密封圈31的密封可靠性,另一方面有利于提高上盖10的强度,从而提高上盖10的使用可靠性,且结构较为简单,便于加工成型。

实施例三

与实施例二的区别在于:在实施例二的基础上,进一步地,上盖10和下盖20形成有用于可拆卸连接的卡扣结构。

卡扣结构能够实现上盖10与下盖20的可拆卸连接,且装配方式简单快捷;同时,当装配完防水密封圈31后,利用卡扣结构连接上盖10和下盖20,能够对上盖10与下盖20起到一定的固定作用,防止防水密封圈31将上盖10和下盖20弹开,便于后续装配工序利用螺钉等紧固件40或者其他方式对上盖10与下盖20进行进一步的装配固定。

具体地,卡扣结构包括卡扣23以及与卡扣23配合的卡槽141(如图4和图7所示),卡扣23设于第二盖沿21的内壁面上(如图4和图8所示),卡槽141设于环形凸台14的底部(按照第一盖沿11至第二盖沿21的方向)。

卡扣结构包括卡扣23以及卡槽141,将卡扣23设置在第二盖沿21的内壁面上,将卡槽141设置在环形凸台14的底部,由于第二盖沿21插入密封槽13内,而密封槽13由第一盖沿11与环形凸台14限定出,故而第二盖沿21套设在环形凸台14的外侧,因而装配时将第二盖沿21的顶部插入密封槽13内时,第二盖沿21内壁面上的卡扣23即卡入环形凸台14的卡槽141内,既能限制上盖10与下盖20发生相对转动,也能限制上盖10与下盖20发生轴向运动,起到了固定上盖10与下盖20的作用,保证了防水密封圈31稳稳地限位在密封槽13内,结构和原理较为简单,易于实现。此外,将卡槽141设置在环形凸台14的底部,便于卡槽141的加工成型,比如可以在环形凸台14的底部设置若干个凸起,在凸起上开设卡槽141,这样能够降低环形凸台14对安装空间的过多占用,有利于提高安装空间的空间利用率。

实施例四

与实施例三的区别在于:在实施例三的基础上,进一步地,壳体结构还包括紧固件40,如图4所示,紧固件40用于连接上盖10和下盖20,紧固件40上套设有第二防水件,以密封紧固件40与上盖10、下盖20之间的间隙。

利用紧固件40(如螺钉)来连接上盖10和下盖20,实现了上盖10与下盖20的固定连接,且固定较为牢靠,有效保证了壳体结构的使用可靠性;同时,由于紧固件40不可避免与上盖10、下盖20之间具有一定的间隙,为了防止雨水或者其他液体由紧固件40与上盖10、下盖20之间的间隙进入壳体结构内,因而在紧固件40上套设第二防水件,利用第二防水件来密封紧固件40与上盖10、下盖20之间的间隙,从而防止雨水或者其他液体从紧固件40与上盖10或者下盖20之间的间隙进入壳体结构内,使得紧固件40与上盖10、下盖20的连接部位既具备防雨淋性能,也具备短时淋雨不进水的性能,从而进一步提高了壳体结构的防水能力。

具体地,上盖10的内顶壁上设有连接柱15,如图4所示,下盖20的底部设有连接孔24,紧固件40由下向上穿过连接孔24与连接柱15固定连接。

在上盖10的内顶壁上设置连接柱15,在下盖20的底部设置连接孔24,使紧固件40由下向上穿过连接孔24与连接柱15固定连接,即可实现上盖10与下盖20之间的固定连接;同时,这样的设计也使得紧固件40与上盖10、下盖20之间的间隙的开口朝下,有效降低了雨水从紧固件40与上盖10、下盖20之间的间隙进入壳体结构内部的风险,使得紧固件40与上盖10、下盖20的连接部位取下第二防水件也具有防雨淋的性能,因而进一步提高了壳体结构的防雨淋性能,同时也使得壳体结构具备了良好的防尘能力,使得产品在沙尘或类似环境下也能工作,扩大了产品的使用范围,使无人机200能够覆盖更加广泛的工作环境。

其中,如图4所示,下盖20的内底壁上设有凸柱25,连接孔24包括贯穿下盖20的底壁的沉孔241和与沉孔241的上端相连并贯穿凸柱25的通孔242,紧固件40的头部位于沉孔241内,第二防水件包括被挤压在凸柱25与连接柱15的下端之间的防水垫圈32。

第二防水件包括防水垫圈32,防水垫圈32被挤压在凸柱25与连接柱15的下端之间,既起到了良好的密封作用,又降低了对紧固件40结构的要求,相较于防水垫圈32被挤压在紧固件40的头部与连接柱15的下端之间的方案而言,取消了对紧固件40头部尺寸的限制,因而扩大了紧固件40的种类范围,具有更大的灵活性,可以采用小头螺丝等紧固件40,对壳体结构的外观影响更小,有利于提高产品的美观度;且防水垫圈32不会导致壳体过度增重,在实现防水功能的基础上,有利于壳体结构的轻量化。

优选地,通孔242的截面积小于沉孔241的截面积,紧固件40的头部限位在沉孔241内,防水垫圈32被挤压在凸柱25的上端与连接柱15的下端之间。

连接孔24包括沉孔241和通孔242,且通孔242的截面积小于沉孔241,即利用凸柱25将连接孔24构造成上细下粗的台阶孔结构,这样装配完毕后,紧固件40的头部限位在沉孔241内,降低了紧固件40头部接触雨水发生锈蚀的概率;而防水垫圈32则被挤压在凸柱25的上端与连接柱15的下端之间,既起到了良好的密封作用,又降低了对紧固件40结构的要求。

当然,通孔242的截面积也可以等于沉孔241的截面积,此时紧固件40的头部位于沉孔241内,同样能够实现本实用新型的目的,且没有脱离本实用新型的设计思想和宗旨,因而也应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优选地,连接柱15的数量为多个,多个连接柱15沿上盖10的周向方向间隔分布,连接孔24的数量及紧固件40的数量与连接柱15的数量相等且一一对应。

连接柱15的数量为多个,多个连接柱15沿上盖10的周向方向间隔分布,连接孔24的数量及紧固件40的数量与连接柱15的数量相等且一一对应,则装配完成后上盖10与下盖20之间实现了多部位紧固件40连接,有效提高了连接可靠性。

其中,当上盖10的内顶壁设有环形凸台14且环形凸台14的底部设有卡槽时,卡槽布置在相邻的连接柱15之间。

当上盖10的内顶壁设有环形凸台14且环形凸台14的底部设有卡槽141时,将卡槽141布置在相邻的连接柱15之间,能够防止卡扣结构与连接柱15之间发生干涉,有利于降低装配难度,同时,也有利于分散上盖10与下盖20之间的连接部位,避免局部连接结构过多导致应力集中等情况,有利于上盖10、下盖20周向受力均衡,因而布局较为合理,优化了产品结构。

实施例五

与实施例四的区别在于:下盖20的内底壁上设有凸柱25,连接孔24包括贯穿下盖20的底壁的沉孔241以及位于凸柱25内与沉孔241的上端相连的通孔242、与通孔242的上端相连的定位孔243(如图8所示),紧固件40的头部位于沉孔241内,连接柱15的一部分插入定位孔243内,第二防水件包括被挤压在凸柱25与连接柱15的下端之间的防水垫圈32。

防水垫圈32被挤压在凸柱25与连接柱15的下端之间,既起到了良好的密封作用,又降低了对紧固件40结构的要求,相较于防水垫圈32被挤压在紧固件40的头部与连接柱15的下端之间的方案而言,同样取消了对紧固件40头部尺寸的限制,因而扩大了紧固件40的种类范围,具有更大的灵活性,可以采用小头螺丝等紧固件40,对壳体结构的外观影响更小,有利于提高产品的美观度;且防水垫圈32不会导致壳体过度增重,在实现防水功能的基础上,有利于壳体结构的轻量化。此外,相较于实施例四,相当于在通孔242的上侧增设了一个定位孔243,使得连接柱15的一部分可以插入定位孔243内,从而起到了良好的定位效果,便于紧固件40的快速装配固定,同时也有利于进一步防止水或其他液体由紧固件40与上盖10、下盖20之间进入壳体结构内部,从而进一步提高防水效果。

优选地,沉孔241的截面积等于定位孔243的截面积,并大于通孔242的截面积,即利用凸柱25将连接孔24构造成两头粗中间细的台阶孔结构,这样装配完成后,紧固件40的头部限位在沉孔241内,降低了紧固件40头部接触雨水发生锈蚀的概率;而防水垫圈32则被挤压在凸柱25与连接柱15的下端之间,既起到了良好的密封作用,又降低了对紧固件40结构的要求。

当然,通孔242的截面积也可以等于沉孔241的截面积,此时紧固件40的头部位于沉孔241内,且沉孔241的截面积与定位孔243的截面积也可以不相等,同样能够实现本实用新型的目的,且没有脱离本实用新型的设计思想和宗旨,因而也应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实施例六

与实施例四或实施例五的区别在于:在实施例四或实施例五的基础上,进一步地,上盖10和下盖20均呈圆形,第一盖沿11上开设有开口朝下的导向凹槽16(如图5、图6和图7所示),第二盖沿21的外侧壁上设有与导向凹槽16相适配的导向凸起26(如图5、图6和图8所示),导向凸起26与导向凹槽16分别设有第一导向斜面和第二导向斜面,第一导向斜面与第二导向斜面相配合,用于引导上盖10与下盖20旋转盖合到位。

在第一盖沿11上开设开口朝下的导向凹槽16,在第二盖沿21的外侧壁上设置导向凸起26,由于导向凸起26和导向凹槽16分别设有第一导向斜面和第二导向斜面,装配过程中第一导向斜面与第二导向斜面相配合,能够对上盖10与下盖20的装配过程起到良好的导向作用,便于实现上盖10与下盖20的快速准确对位,即起到了装配防呆的效果,从而提高了装配效率。此外,由于导向凹槽16开口朝下,因而导向凹槽16位于第一盖沿11的底部且贯穿第一盖沿11的下端面,而导向凸起26位于第二盖沿21的外侧壁上,因而导向凹槽16与导向凸起26的设置并不会影响第一盖沿11对第二盖沿21的包裹,因而不会影响壳体结构的防雨淋性能。

优选地,导向凸起26形成有两个相背设置的第一导向斜面,导向凹槽16形成有两个相背设置的第二导向斜面,两个第二导向斜面与两个第一导向斜面一一对应。这样,一个导向凸起26与一个导向凹槽16形成了两组导向配合结构,使得上盖10可以正向旋转盖合到位,也可以反向旋转盖合到位,因而进一步提高了上盖10与下盖20的装配自由度,进一步提高了装配效率。

优选地,导向凸起26为镜面对称结构,且其对称面经过上盖10的中心轴线。

导向凸起26为镜面对称结构,且其对称面经过上盖10的中心轴线,相应地,导向凹槽16也为对称结构,且其对称面经过上盖10的中心轴线,这使得上盖10和下盖20的结构较为规整,既便于加工成型,又提高了产品的美观度。更优选地,导向凸起26和导向凹槽16整体呈沿壳体结构的周向方向旋转延伸的等腰三角形或等腰梯形,其两条腰所在的侧面即为第一导向斜面和第二导向斜面。

实施例七

与实施例六的区别在于:在实施例六的基础上,进一步地,第一盖沿11的下边缘局部向上隆起形成装饰缺口17(如图6和图7所示),第二盖沿21的外侧壁上设有与装饰缺口17相适配的装饰线27(如图6和图8所示)。

第一盖沿11的下边缘局部向上隆起形成装饰缺口17,第二盖沿21的外侧壁上设有与装饰缺口17相适配的装饰线27,对壳体结构起到了一定的装饰效果,提高了壳体结构的美观度。同时,由于装饰线27位于第二盖沿21的外侧壁上,即位于第二盖沿21的上端面的下方,因而第二盖沿21的上端面依然位于第一盖沿11的内侧,被第一盖沿11包裹,因而装饰缺口17的设置也不会影响壳体结构的防雨淋性能。

在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些实施例中,第一盖沿11的内壁面与第二盖沿21的外侧壁之间形成配合间隙12;配合间隙12的纵截面与竖直方向之间的夹角在0°至85°的范围内。

由于外置功能装置安装时可能沿竖直方向安装,也可能沿倾斜方向安装,且无人机200在作业过程中机身210可能发生一定幅度的倾斜,因而上盖10与下盖20之间的配合间隙12不一定沿竖直方向,而对于防雨淋性能而言,只要保证上盖10和下盖20配合后,其配合间隙12的出口能够避开雨水冲击后导致进水的方向即可。考虑到雨水与竖直方向的夹角一般在60°的范围内,无人机200在作业过程中机身210可能发生35°的倾斜,因而将配合间隙12的纵截面与竖直方向之间的夹角限定在0°-85°的范围内,即可保证配合间隙12的出口能够避开雨水冲击后导致进水的方向,从而保证壳体结构具有防雨淋性能。

在上述任一实施例中,壳体结构为外置定位装置的壳体结构,功能模块包括定位模块。

当然不局限于外置定位装置100,也可以用于其他功能装置,如上置电池、上置运算平台等。

本实用新型第二方面的实施例提供的外置定位装置100,应用于无人机200,包括:如第一方面实施例中任一项的壳体结构、固定支座50、走线管60和信号线70。

具体地,壳体结构内部安装有定位模块;固定支座50用于连接无人机200的机身210;走线管60的一端与壳体结构中的出线孔221相连,另一端与固定支座50相连;信号线70的一端伸入壳体结构的安装空间内与定位模块电性连接,另一端贯穿走线管60伸入机身210内,用于与机身210内的电控装置电性连接。

本实用新型第二方面的实施例提供的外置定位装置100,因包括第一方面实施例中任一项的壳体结构,因而具有上述任一实施例所具有的一切有益效果,在此不再赘述。

进一步地,如图3所示,外置定位装置100还包括第三防水件,第三防水件套设在信号线70上,并至少部分塞入走线管60内,以密封信号线70与走线管60之间的间隙。

外置定位装置100还包括第三防水件,第三防水件套设在信号线70上,并至少部分塞入走线管60内,使得信号线70与走线管60之间的间隙得到密封,有效防止了雨水或者其他液体从信号线70与走线管60之间的间隙进入走线管60内,从而有效提高了外置定位装置100的防水性能。同时也使得外置定位装置100的走线管60出线部位具备了良好的防尘能力,使得产品在沙尘或类似环境下也能工作,扩大了产品的使用范围,使无人机200能够覆盖更加广泛的工作环境。

具体地,如图3所示,第三防水件包括防水胶塞33,防水胶塞33的内侧壁上设有至少一个第一密封筋333,第一密封筋333与信号线70的外被相抵靠。

第三防水件包括防水胶塞33,防水胶塞33的内侧壁上设有至少一个第一密封筋333,则第一密封筋333在受到强烈挤压作用后会与信号线70的外被相抵靠紧密贴合,从而显著降低雨水或其他液体从信号线70的外被与防水胶塞33之间进入走线管60内的概率,从而进一步提高了外置定位装置100的防水性能;且防水胶塞33不会导致外置定位装置100过度增重,在实现防水功能的基础上,有利于外置定位装置100的轻量化。

优选地,第一密封筋333呈环状,这样有利于进一步提升外置定位装置100的防水性能,当然也可以不是闭合的环状。

优选地,第一密封筋333的数量为多个,多个第一密封筋333沿防水胶塞33的轴向均匀排布,这样也有利于进一步提升外置定位装置100的防水性能。

优选地,第一密封筋333相对于防水胶塞33的内侧壁垂直布置,结构较为规整,便于加工成型,且便于与信号线70的外被均匀贴合,从而提高走线管60的防水性能。

值得说明的是,信号线70的外被质地相对较软,因而第一密封筋333垂直布置即可与信号线70的外被之间具有相对较大的贴合面积,从而实现良好的防水性能。

进一步地,防水胶塞33包括塞体331和与塞体331的一端相连的塞沿332,如图3所示,固定支座50套装在走线管60上并设有与走线管60的一端相抵靠的限位凸缘51,塞体331穿过限位凸缘51塞入走线管60内并与限位凸缘51过盈配合,塞沿332位于固定支座50外并与限位凸缘51相抵靠。

固定支座50套装在走线管60上并设有限位凸缘51,由于固定支座50一般位于壳体结构的下方,因而限位凸缘51与走线管60的一端(即走线管60的出线端,亦即走线管60的下端)相抵靠,能够对走线管60起到良好的限位作用,保证走线管60的稳定性。而信号线70需穿过走线管60及固定支座50向下伸出,进而与机身210内的电控装置电性连接,因而防水胶塞33的塞体331需穿过限位凸缘51塞入走线管60内,且塞体331与限位凸缘51过盈配合,实现了防水胶塞33与固定支座50之间的良好密封,而塞沿332位于固定支座50外并与限位凸缘51相抵靠,在装配过程中起到了良好的限位作用和定位作用,既能够防止防水胶塞33完全进入固定支座50或走线管60内,又保证了防水胶塞33能够安装到位,同时也便于防水胶塞33拆卸,有利于检修和更换。

在上述任一实施例中,外置定位装置100为外置GPS定位装置,功能模块为GPS定位模块。

现有的行业级或专业级多旋翼无人机200,一般为了避免GPS定位装置中的指南针的正常工作以及天线的搜星受到干扰,GPS定位装置侧都要求不允许有金属遮挡物,因此,在多旋翼无人机200主体上方有负载(如电池、云台相机、运算平台等)时,需要将GPS定位装置至于机身210主体外。因此,将本申请中具有防水的壳体结构应用于外置GPS定位装置,具有很大的意义。当然,不局限于外置GPS定位装置,也可以为其他外置定位装置100,如外置RTK天线装置等。

如图10所示,本实用新型第三方面的实施例提供的无人机200,包括:机身210和如第二方面实施例中任一项的外置定位装置100。其中,机身210上设有接线孔;外置定位装置100中的固定支座50与机身210相连,外置定位装置100中的信号线70穿过接线孔插入机身210内,并与机身210内的电控装置电性连接。

本实用新型第三方面的实施例提供的无人机200,因包括第二方面实施例中任一项的外置定位装置100,因而具有上述任一实施例所具有的一切有益效果,在此不再赘述。

进一步地,无人机200还包括第四防水件,第四防水件套设在信号线70上,并至少部分塞入接线孔内,以密封信号线70与接线孔之间的间隙。

无人机200还包括第四防水件,第四防水件套设在信号线70上,并至少部分塞入接线孔内,使得信号线70与接线孔之间的间隙得到密封,有效防止了雨水或者其他液体从信号线70与接线孔之间的间隙进入机身210内,从而有效提高了无人机200的防水性能。同时也使得无人机200的信号线70接口部位具备了良好的防尘能力,使得产品在沙尘或类似环境下也能工作,扩大了产品的使用范围,使无人机200能够覆盖更加广泛的工作环境。

具体地,第四防水件包括防水密封塞,防水密封塞的内侧壁上设有至少一个第二密封筋,第二密封筋与信号线70的外被相抵靠。

第四防水件包括防水密封塞,防水密封塞的内侧壁上设有至少一个第二密封筋,则第二密封筋在受到强烈挤压作用后会与信号线70的外被相抵靠紧密贴合,从而显著降低雨水或其他液体从信号线70的外被与防水密封塞之间进入机身210内的概率,从而进一步提高了无人机200的防水性能;且防水密封塞不会导致无人机200过度增重,在实现防水功能的基础上,有利于无人机200的轻量化,不会影响无人机200的续航能力。

优选地,第二密封筋呈环状,这样有利于进一步提升无人机200的防水性能,当然也可以不是闭合的环状。优选地,第二密封筋的数量为多个,多个第二密封筋沿防水密封塞的轴向均匀排布,这样也有利于进一步提升无人机200的防水性能。优选地,第二密封筋相对于防水密封塞的内侧壁垂直布置,结构较为规整,便于加工成型,且便于与信号线70的外被均匀贴合,从而提高接线孔的防水性能。值得说明的是,信号线70的外被质地相对较软,因而第二密封筋垂直布置即可与信号线70的外被之间具有相对较大的贴合面积,从而实现良好的防水性能。

进一步地,第四防水件包括防水密封塞,防水密封塞的外侧壁上设有至少两个环形凸缘,每两个环形凸缘之间形成限位凹槽,接线孔的内侧壁上设有环状凸边,环状凸边卡入限位凹槽内并与限位凹槽的槽壁相抵靠。

防水密封塞的外侧壁上设有至少两个环形凸缘,每两个环形凸缘之间形成限位凹槽,则装配时将防水密封塞塞入接线孔,直至接线孔内侧壁上的环状凸边卡入限位凹槽内,既表明装配到位,由于环装凸边与限位凹槽的槽壁相抵靠,实现了紧密贴合,因而具有良好的防水性能。此外,限位凹槽与环形凸边的配合起到了良好的作用和定位作用,既能够防止防水密封塞完全进入接线孔,又保证了防水密封塞能够安装到位,同时也便于防水密封塞拆卸,有利于检修和更换。

下面结合一个具体实施例来描述本申请提供的无人机200。

行业级多旋翼无人机工作环境较复杂,因此普遍要求其具有防水防尘需求,而现有的外置GPS装置的结构大多没有防水的功能。

基于此,本实用新型旨在解决现有多旋翼无人机的外置GPS装置的结构的防水防尘问题,同时还解决了圆形外壳结构在上下壳扣合、装配过程中难以实现准确定位的问题。

一种无人机200,包括机身210和安装在机身210上的外置GPS装置。该外置GPS装置包括可防水的壳体结构。如图1~图6为该结构方案的一种实施方式,该实施例的整体外观如图1所示,包括:上盖10、下盖20、走线碳管(即走线管60)、固定支座50、信号线70、防水过线胶塞(即防水胶塞)。

如图2和图3所示,防水胶塞的尺寸与信号线70、固定支座50的孔为过盈关系,防水过线胶塞为一种软质材料,通过变形挤压使其与信号线70、固定支座50之间的间隙消除,达到出线端防水的效果。

图4为外置GPS装置中的上下壳部分局剖视图,上盖10与下盖20配合安装后,下盖20将橡胶圈(即防水密封圈31)压在上盖10的槽(即密封槽13)中,由此达到防水效果,与现有实施例相比,该处结构壁厚较均匀,将下壳的外侧轮廓作为压橡胶圈的筋,使整体结构较紧凑;同时,在螺丝处,上盖10的螺丝柱特征(即连接柱15)将橡胶垫压在下壳上,通过橡胶垫的变形,使螺丝与上盖10、下盖20之间的间隙得到消除,从而达到防水效果。现有的外置GPS模块的螺丝处无防水结构,在浸水时有进水风险。相比于现有的通过大盘头螺丝压橡胶圈的防水方案,本实用新型的方案不限制于螺丝种类,具有更大的灵活性,同时使用小头螺丝对外观影响较小。

图4中,卡扣23为上下盖20配合的卡扣23,该卡扣23的设计能使上下盖20扣合后不会因橡胶圈的反弹而使上下壳分离,从而使锁螺丝时上下盖得到定位,锁螺更方便。

图4中,当橡胶圈和橡胶垫(即防水垫圈32)去掉时,由于配合间隙12竖直朝下,在雨淋时(考虑雨水与竖直方向夹角±60°范围内),雨水无法从该缝隙进入GPS内部。同时,螺丝是从下方锁进去的,开口在下方,因此也满足防雨淋的需求。总体来说,在装有橡胶圈和橡胶垫时,本实用新型中的外置GPS能达到泡水不进水的性能;在去除橡胶圈和橡胶垫后,仍能达到防雨淋的性能。因此,本实用新型中的防水方案能根据需求灵活切换。与现有的GPS模块不能防雨淋相比,具有明显区别和优势。

图6所示为外置GPS装置上下分离后的后侧局部视图,当上盖10、下盖20扣合装配时,上盖10的梯形凹槽特征(即导向凹槽16)与下盖20的梯形凸起特征(即导向凸起26)有配合关系。在装配过程,操作者首先可以根据这两个特征确定正确扣合方向,当上盖10和下盖20扣合时,即使位置有少量偏差,通过梯形凹槽和梯形凸起特征的斜边的导向作用,能将位置矫正,最终扣合到正确的方向。当扣合前没有正确对好方向时,由于梯形凸起特征的阻碍,上下盖扣合会有干涉,无法扣合,由此达到装配防呆的效果。该装配防呆的方案可以推广到需要有两个件配合的圆形结构件的设计中。

此外,对于防雨淋的设计,上述方案中仅描述了针对竖直方向安装的结构的方案。对于非竖直方向安装的结构,只要保证外壳零件配合后,配合缝隙对外端能避开雨水冲击后导致进水的方向即可。如图9所示,图中三个箭头表示雨水方向,结构件由第一外壳81(即上盖10)和第二外壳82(即下盖20)组成,第一外壳81将第二外壳82开口侧包裹形成配合间隙12,只要保证配合间隙12由内到外的方向与雨水的自然运动方向不小于90°,即可达到防雨淋的效果。

由此,本实用新型的防水设计结构方案能达到防雨淋、短时淋雨不进水的效果,与现有GPS装置相比,对环境的适应性更强,更适合行业级多旋翼无人机200的使用场合。同时,上下盖之间的梯形定位特征,能提升装配效率。

对本实用新型中的防水设计方案经过试验验证,该结构件安装橡胶圈和橡胶垫,锁紧螺丝,出线口处用橡胶和白胶堵住,采用防水测试仪器,加压0.01MPa,模拟一米水深浸泡,半小时未进水。

分别取两个样品给五个人进行装配,其中一个有梯形定位特征,另一个没有,没有定位特征的基本不能一次扣合安装到位,而具有梯形定位特征的上下盖能一次性顺利装配到位。

总而言之,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的有益效果:

1)能实现较高的防水防尘需求。其中,在上下盖间加橡胶圈时,能达到短时泡水不进水的性能。在取下橡胶圈时,仍能达到防雨淋的性能;螺丝处增加防水结构,能防止水从螺丝和外壳之间渗入。

2)防水结构压橡胶圈处,结构壁厚较均匀,注塑成型时无缩水风险,同时该处结构较紧凑,在达到防水效果的同时,结构优于现有防水结构。

3)圆形结构在装配时需要先找到对应螺丝孔对应的位置再扣合,较麻烦,本实用新型在上下盖之间增加配合特征,能使上下盖基本能一次性对位并装配成功,达到装配防呆的效果。

4)在上下盖的配合中增加了卡扣的设计,增加的卡扣分布在相邻螺丝之间,能使上下盖将橡胶圈压得更紧;同时在装配时能使上下盖扣合不被橡胶圈弹开,从而使锁螺丝时不需要再将上下盖压住,使锁螺丝的操作更方便。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外置功能装置的壳体结构,通过将上盖的第一盖沿套设在下盖的第二盖沿的外侧,使得上盖与下盖之间的配合间隙的开口朝下,形成了包裹式的防雨淋结构,因而能够防止淋雨条件下雨水从上盖与下盖之间的间隙进入安装空间内,使得壳体结构具备了防雨淋的性能,提高了无人机在雨天环境下正常作业的可靠性;且盖沿结构不会导致壳体过度增重,在实现防雨淋功能的基础上,有利于壳体结构的轻量化。

在本实用新型中,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的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术语“多个”则指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均应做广义理解,例如,“连接”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相连”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上”、“下”、“左”、“右”、“前”、“后”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单元必须具有特定的方向、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具体实施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特点包含于本实用新型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实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实用新型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