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降落防摔无人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4798532发布日期:2021-04-23 15:37阅读:87来源:国知局
一种降落防摔无人机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无人机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降落防摔无人机。


背景技术:

2.无人机即为利用无线电遥控设备和自备的程序控制装置操纵的不载人飞机,它在很多领域都有所应用,如航拍、农业、植保、微型自拍、快递运输、灾难救援、新闻报道、电力巡检、影视拍摄等。
3.现有技术中的无人机虽然可以正常使用,但是在实际使用时,仍旧存在较多缺点,如现有技术中的无人机降落不够稳定,在降落时可能会出现倾斜摔倒的情况,这就可能导致无人机在降落时意外摔倒损坏,使得无人机降落时的安全性较差,从而使得现有技术中的无人机的实际使用效果不够好。


技术实现要素:

4.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上述缺陷,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提供一种降落防摔无人机,通过设有降落机构,使本实用新型在降落时较为稳定,有效避免了在降落时出现倾斜摔倒的情况,这就避免了无人机在降落时意外摔倒损坏的问题,保证了无人机降落时的安全性,使得本实用新型的实际使用效果较好,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降落防摔无人机,包括无人机本体,所述无人机本体底部设置有降落机构;
6.所述降落机构包括连接壳体,所述连接壳体焊接设置于无人机本体底部,所述连接壳体内部两侧均设置有两个开口,四个所述开口内部均设置有折形杆,所述折形杆一侧设置有条形孔,所述条形孔内部设置有固定轴,所述折形杆一端焊接设置有触地板,所述折形杆另一端底部设置有升降杆,所述升降杆顶端焊接设置有连接头,所述连接头顶部贯穿设置有连接轴,所述升降杆顶部焊接设置有限位环,所述限位环设置于连接壳体内部,所述升降杆外侧设置有升降孔,所述升降孔设置于连接壳体底部,所述升降杆底端内部设置有配重块,所述升降杆底端设置有降落爪,每个所述升降杆底部的降落爪数量均设置为四个,四个所述降落爪焊接设置于对应位置的升降杆底端四周,所述降落爪底部焊接设置有十字形板。
7.在一个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无人机本体两侧均固定安装有机翼,所述无人机本体后侧顶部固定安装有尾翼,便于无人机平稳飞行。
8.在一个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十字形板和触地板底部均粘接设置有缓冲垫,所述缓冲垫由橡胶材料制成,可以在无人机降落时起到缓冲的作用,有效保护了十字形板和触地板,由于橡胶材料质地较软,因此缓冲效果更好。
9.在一个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固定轴焊接设置于开口内部,所述折形杆与固定轴转动连接,便于折形杆围绕开口内部的固定轴偏转。
10.在一个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升降孔与升降杆大小相匹配,所述升降孔与升降杆滑动连接,便于升降杆在升降孔上下移动。
11.在一个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固定轴直径与条形孔宽度相匹配,便于固定轴在条形孔内相对移动,所述连接头通过连接轴与折形杆端部铰接,使得升降杆移动时可以通过连接轴拉动折形杆偏转。
12.在一个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折形杆前后两侧外壁均设置有减料槽,可以在制作折形杆时降低材料消耗,所述折形杆弯折处内侧焊接设置有三角加固板,可以加固折形杆弯折处的强度。
13.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效果和优点:
14.1、通过设有降落机构,使本实用新型在降落时较为稳定,有效避免了在降落时出现倾斜摔倒的情况,这就避免了无人机在降落时意外摔倒损坏的问题,保证了无人机降落时的安全性,使得本实用新型的实际使用效果较好,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有效解决了无人机在降落时容易出现倾斜摔倒的问题;
15.2、通过设有减料槽和三角加固板,减料槽可以在制作折形杆时降低材料消耗,使得制作折形杆的材料成本降低,三角加固板可以加固折形杆弯折处的强度,有效避免了折形杆在无人机降落时折断的情况,使得本实用新型的实际使用效果更好,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有效解决了折形杆材料成本较高和弯折处强度较低的问题。
附图说明
16.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17.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连接壳体截面结构示意图。
18.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图2中a部结构放大图。
19.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十字形板立体结构示意图。
20.附图标记为:1、无人机本体;2、降落机构;3、机翼;4、尾翼;5、连接壳体;6、开口;7、折形杆;8、条形孔;9、固定轴;10、触地板;11、升降杆;12、连接轴;13、限位环;14、升降孔;15、配重块;16、降落爪; 17、十字形板;18、缓冲垫;19、连接头;20、减料槽;21、三角加固板。
具体实施方式
21.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22.实施例1
23.如附图1

4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降落防摔无人机,包括无人机本体1,所述无人机本体1底部设置有降落机构2;
24.所述降落机构2包括连接壳体5,所述连接壳体5焊接设置于无人机本体 1底部,所述连接壳体5内部两侧均设置有两个开口6,四个所述开口6内部均设置有折形杆7,所述折形杆7一侧设置有条形孔8,所述条形孔8内部设置有固定轴9,所述固定轴9直径与条形孔宽度相匹配,便于固定轴9在条形孔9内相对移动,所述固定轴9焊接设置于开口6内部,所述折
形杆7与固定轴9转动连接,便于折形杆7围绕开口6内部的固定轴9偏转,所述折形杆7一端焊接设置有触地板10,所述折形杆7另一端底部设置有升降杆11,所述升降杆11顶端焊接设置有连接头19,所述连接头19顶部贯穿设置有连接轴12,所述连接头19通过连接轴12与折形杆7端部铰接,使得升降杆11 移动时可以通过连接轴12拉动折形杆7偏转,所述升降杆11顶部焊接设置有限位环13,所述限位环13设置于连接壳体5内部,所述升降杆11外侧设置有升降孔14,所述升降孔14设置于连接壳体5底部,所述升降孔14与升降杆11大小相匹配,所述升降孔14与升降杆11滑动连接,便于升降杆11 在升降孔14上下移动,所述升降杆11底端内部设置有配重块15,所述升降杆11底端设置有降落爪16,每个所述升降杆11底部的降落爪16数量均设置为四个,四个所述降落爪16焊接设置于对应位置的升降杆11底端四周,所述降落爪16底部焊接设置有十字形板17;
25.所述无人机本体1两侧均固定安装有机翼3,所述无人机本体1后侧顶部固定安装有尾翼4,便于无人机平稳飞行;
26.所述十字形板17和触地板10底部均粘接设置有缓冲垫18,所述缓冲垫 18由橡胶材料制成,可以在无人机降落时起到缓冲的作用,有效保护了十字形板17和触地板10,由于橡胶材料质地较软,因此缓冲效果更好。
27.实施方式具体为:在使用本实用新型时,若本实用新型处于飞行状态,则升降杆11在配重块15的作用下会降至最下方,并将折形杆7向上抬起,通过设有限位环13,可以避免升降杆11从连接壳体5内脱出,当本实用新型降落时,升降杆11底端会最先接触地面,这时由于无人机本体1相对于地面是向下移动的,因此升降杆11会被地面推回连接壳体5内,在升降杆11触地时,四个降落爪16和十字形板17可以增大升降杆11底端与地面的接触面积,从而使得升降杆11底端与地面接触得更加稳定,升降杆11被推回连接壳体5内会通过连接轴12推动折形杆7一端向上移动,这会使折形杆7围绕固定轴9转动,并使得折形杆7向外移动一定距离,这会使固定轴12在条形孔8内相对移动,折形杆7偏转会使得其带有触地板10的一端向地面移动,当触地板10与地面接触时,升降杆11不再移动,并保持平衡,使得折形杆7 一端与升降杆11底端同时与地面接触,这时折形杆7会从两侧支撑无人机本体1,使得无人机本体1保持平衡,难以倾倒,这就使本实用新型在降落时较为稳定,有效避免了在降落时出现倾斜摔倒的情况,这就避免了无人机在降落时意外摔倒损坏的问题,保证了无人机降落时的安全性,使得本实用新型的实际使用效果较好,该实施方式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无人机在降落时容易出现倾斜摔倒的问题。
28.实施例2
29.与实施例1不同的是:
30.如附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降落防摔无人机,还包括减料槽 20,所述减料槽20设置于折形杆7前后两侧外壁,所述折形杆7弯折处内侧焊接设置有三角加固板21。
31.实施方式具体为:在使用本实用新型时,通过在折形杆7前后两侧外壁设置减料槽20,可以在制作折形杆7时降低材料消耗,使得制作折形杆7的材料成本降低,通过在折形杆7弯折处内侧设置三角加固板21,可以加固折形杆7弯折处的强度,有效避免了折形杆7在无人机降落时折断的情况,使得折形杆7的使用寿命更长,从而使得本实用新型的实际使用效果更好,该实施方式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折形杆7材料成本较高和弯折处强度较低的问题。
32.本实用新型工作原理:
33.参照说明书附图1

4,在使用本实用新型时,通过设有降落机构2,使本实用新型在降落时较为稳定,有效避免了在降落时出现倾斜摔倒的情况,这就避免了无人机在降落时意外摔倒损坏的问题,保证了无人机降落时的安全性,使得本实用新型的实际使用效果较好;
34.参照说明书附图2,在使用本实用新型时,通过设有减料槽20和三角加固板21,减料槽20可以在制作折形杆7时降低材料消耗,使得制作折形杆7 的材料成本降低,三角加固板21可以加固折形杆7弯折处的强度,有效避免了折形杆7在无人机降落时折断的情况,使得本实用新型的实际使用效果更好。
35.最后应说明的几点是:首先,在本申请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可以是机械连接或电连接,也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可以是直接相连,“上”、“下”、“左”、“右”等仅用于表示相对位置关系,当被描述对象的绝对位置改变,则相对位置关系可能发生改变;
36.其次:本实用新型公开实施例附图中,只涉及到与本公开实施例涉及到的结构,其他结构可参考通常设计,在不冲突情况下,本实用新型同一实施例及不同实施例可以相互组合;
37.最后: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