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力扑翼飞行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144956阅读:550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人力扑翼飞行器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以人力为动力的飞行器。
世界上许多人曾经做过人力扑翼飞行器,但时至今日,仍然没有人成功地以自身的体力为动力,在空中进行扑翼飞行。以前的扑翼飞行器总是从形式上模仿鸟类,把造好的翅膀简单地固定在两只手臂上。由于人类没有鸟类那样发达的胸骨和胸肌,因此无法象鸟类一样有力地扑动翅膀,即使翅膀可以产生足够大的升力,也无法得到充分地利用,而且人类的双腿过于笨重,使重心太靠后,难以在飞行中保持身体在水平方向上的平衡。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要提供一种能以人体自身体力进行飞行的人力扑翼飞行器。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该飞行器包括左翼和右翼,气囊上端连接防护杆,左翼和右翼之间连接防护杆和气囊,左翼和右翼上有开缝。
所述的气囊两侧连接有竹片,气囊内充有氢气。
所述的防护杆为伸缩式,主杆两端连接动杆,动杆可在主杆内自由伸缩。
本实用新型的左翼和右翼上设有开缝,在效用上是模仿了老鹰外半翼,在扑动的过程中可以帮助飞行员产生更多的向后的推力。气囊延伸至飞行员的两脚后部,使身体的重心前移,便于飞行中保持身体在水平方向上的平衡。其结构简单,安全可靠。
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详细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的结构图。
图2为
图1中的气囊结构图。
图3为
图1中的防护杆结构图。
图中1.开缝、2.骨架、3.尼龙绸、4.把手、5防护杆、5-1.主杆、5-2.动杆、5-3.卡子、6.安装带、7.气囊、7-1.防护杆套、7-2.竹片、7-3.脚套、7-4.接翼处。

图1中,气囊7上端连接防护杆5,左翼和右翼之间连接防护杆5和气囊7,左翼和右翼上有开缝1,左翼和右翼的上缘连接把手4。
左翼和右翼由骨架2和扎光或涂胶尼龙绸3组成。骨架2采用木条、竹条、合成材料或轻金属等,骨架2上蒙上扎光或涂胶尼龙绸3。造出的骨架其韧性必须超过可承受飞行员体重这一最低要求。
气囊与翼的比例气囊7的宽度=a,气囊7的长度≈4a,翼宽≈2a,翼长≈4a。
根据具体个人的体重,计算出翼面积(包括两翼面积加上气囊面积)。计算公式为面积=体重/常数,常数为9.8kg/m。
在图2中,气囊7下部两侧各连接一块竹片7-2,避免气囊7变形向后反跷,而影响升力的产生。气囊7内充氢气,气囊7下部连接脚套7-3。气囊7上连接有安装带6,用于连接人体。
在图3中,防护杆5为伸缩式,主杆5-1两端连接动杆5-2,动杆5-2可在主杆5-1内自由伸缩。动杆5-2连接卡子5-3,卡子5-3用于卡骨架2,卡子5-3可在动杆5-2上滑动。防护杆5可采用合成材料和轻型金属,对防护杆5要求是其韧性必须承受飞行员体重这一最低的标准,或超过这一标准。
左翼和右翼经连接气囊7后而固定在人肩部到臀部的部位,而使得左翼和右翼在扑动过程中产生的所有升力和拉力几乎完全不通过两臂,而直接均匀地经由背部传到全身各处,大大地减轻了两臂的负担,从而确保人力最大限度转化成两翼向后的推力及向上的升力。
在肩部连接着两翼的防护杆5,一方面可以防止因人体疲劳而造成的翅膀扑动变形,同时又可以防止在意外状态下翅膀朝背后对折而造成的危险,在速度适当做非动力滑翔时,还可以使双手从两翼上解脱出来,而由防护杆5支撑两翼。另一方面,由于防护杆5是固定在人体的肩部,而两翼在肩部是连接着防护杆5,由于力的杠杆作用,在人对翅膀施力时,而增大了力的效果,从而使左翼和右翼产生更大的推力。
起飞时,可以采用机车牵引至有利速度后再脱离,或以适当的高度借助非动力滑翔来完成起飞过程。在降落时,可以选择适当时机,将两脚脱离气囊,模仿鸟类的动作进行降落,来结束整个扑翼飞行过程。
权利要求1.一种人力扑翼飞行器,该飞行器包括左翼和右翼,其特征是气囊上端连接防护杆,左翼和右翼之间连接防护杆和气囊,左翼和右翼上有开缝。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人力扑翼飞行器,其特征是气囊两侧连接有竹片,气囊内充有氢气。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人力扑翼飞行器,其特征是防护杆为伸缩式,主杆两端连接动杆,动杆可在主杆内自由伸缩。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人力扑翼飞行器,该飞行器的气囊上端连接防护杆,左翼和右翼之间连接防护杆和气囊,左翼和右翼上有开缝。开缝在效用上是模仿了老鹰外半翼,在扑动的过程中可以帮助飞行员产生更多的向后的推力。气囊延伸至飞行员的两脚后部,使身体的重心前移,便于飞行中保持身体在水平方向上的平衡。其结构简单,安全可靠。
文档编号B64C33/00GK2359215SQ9922704
公开日2000年1月19日 申请日期1999年1月6日 优先权日1999年1月6日
发明者杨红喜 申请人:杨红喜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