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双涵道无人飞行器的制造方法

文档序号:10415405阅读:674来源:国知局
一种双涵道无人飞行器的制造方法
【技术领域】
[0001 ] 本实用新型属于无人飞行器技术领域,更具体地,涉及一种双涵道无人飞行器,该飞行器的双涵道呈V字型。
【背景技术】
[0002]无人飞行器是利用无线电遥控设备和自备的程序控制装置操纵的不载人飞行器,从技术角度定义可以分为:无人直升机、无人固定翼机、无人多旋翼飞行器、无人飞艇、无人伞翼机等。目前,无人飞行器在航拍、农业植保、测绘等领域等已大量使用,并逐渐展露其巨大的使用价值。而涵道无人飞行器具有垂直起降和悬停的飞行特性,在体积、隐蔽性和飞行性能上都具有鲜明的特点,已成为当今微小型无人飞行器研究开发领域的研究热点。同传统的无人飞行器相比,涵道无人飞行器具有以下优势:机动性能独具特色,适于在城市复杂环境下执行任务;结构紧凑、推进效率高;噪音低、隐蔽性好。但是,目前,在无人飞行器的防护上,采取的措施较少,无人飞行器在复杂地形降落不稳时、无人飞行器操作员操作失误时或者无人机失控坠落时,往往会造成机身和机载设备受损,造成大量损失。
【实用新型内容】
[0003]针对现有技术的以上缺陷或改进需求,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双涵道无人飞行器,其中通过对关键的双涵道构成及其设置方式、以及无人飞行器的其他结构进行改进,与现有技术相比能够有效解决无人飞行器缺乏防护的问题,并且该无人飞行器的双涵道采用V字型设置,能大大提高无人飞行器飞行时的稳定性,确保无人飞行器的抗坠毁性會K。
[0004]为实现上述目的,按照本实用新型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双涵道无人飞行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安装座(2)、第一涵道和第二涵道,其中,
[0005]所述第一涵道包括第一涵道架(3)、第一螺旋桨(4)、第一发动机(5)、第一减震器
[6]和第一转动副(7);所述第一涵道架(3)通过所述第一减震器(6)与所述第一转动副(7)连接;所述第一发动机(5)安装在所述第一涵道架(3)内,所述第一螺旋桨(4)与所述第一发动机(5)相连,并在该第一发动机(5)的带动下转动;
[0006]所述第二涵道包括第二涵道架(8)、第二螺旋桨(9)、第二发动机(10)、第二减震器
(11)、第二转动副(12);所述第二涵道架(8)通过所述第二减震器(11)与所述第二转动副
(12)连接;所述第二发动机(10)安装在所述第二涵道架(8)内,所述第二螺旋桨(9)与所述第二发动机(10)相连,并在该第二发动机(10)的带动下转动;
[0007]所述第一涵道通过所述第一转动副(7)与所述安装座(2)相连,所述第二涵道通过所述第二转动副(12)与所述安装座(2)相连。
[0008]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优选,所述安装座(2)包括上安装架和下安装架,所述第一转动副(7)和所述第二转动副(12)均与该上安装架相连;所述上安装架与所述下安装架之间通过减震簧(13)相连接;所述上安装架和所述下安装架均为圆形,所述上安装架的圆半径小于所述下安装架的圆半径,所述上安装架所在平面与所述下安装架所在平面两者相互平行,该上安装架的圆心与该下安装架圆心的连线垂直于所述上安装架所在平面;所述第一转动副(7)和所述第二转动副(12)均安装在所述上安装架上。
[0009]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优选,所述第一转动副(7)的转轴与所述第二转动副(12)的转轴两者相平行。
[0010]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优选,该双涵道无人飞行器还包括防护罩(I),该防护罩
(I)与所述安装座(2)固定连接,所述第一涵道和所述第二涵道均位于该防护罩(I)的内部。
[0011]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优选,所述第一转动副(7)用于调节所述第一螺旋桨的旋转平面的空间位置,该第一转动副(7)的转角为0°?250°;所述第二转动副(12)用于调节所述第二螺旋桨的旋转平面的空间位置,该第二转动副(12)的转角为0°?250°。
[0012]通过本实用新型所构思的以上技术方案,与现有技术相比,能够取得以下有益效果:
[0013]1.本实用新型使用双涵道,两个涵道都能上下转动,配合两副螺旋桨螺距的调整以及两个发动机转速的改变,使对飞行器的控制更加灵活,飞行器能完成的姿态更多样化。本实用新型通过对双涵道之间的夹角(即,第一螺旋桨的旋转平面与第二螺旋桨的旋转平面两者的空间相对位置)进行控制,能进一步提高无人飞行器飞行的稳定性,确保无人飞行器的抗坠毁性能。
[0014]第一转动副和第二转动副的转角均在0°?250°的范围内,以第一转动副和第二转动副均安装在安装座的上安装架上为例,则控制第一转动副使第一涵道架或第一减震器碰到安装座的下安装架,定义此时第一转动副的转角为0°,然后控制第一转动副转动,使第一涵道架远离安装座的下安装架,定义此运动方向为正方向,则第一转动副的最大转角为250° ;第二转动副同理,控制第二转动副使第二涵道架或第二减震器碰到安装座的下安装架,定义此时第二转动副的转角为0°,然后控制第二转动副转动,使第二涵道架远离安装座的下安装架,定义此运动方向为正方向,则第二转动副的最大转角为250°。本实用新型通过控制第一涵道与第二涵道之间的空间相对位置,并结合调整第一涵道和第二涵道各自对飞行器作用的推力的方向和大小,能够更加灵活的调节该无人飞行器的飞行姿态,有利于飞行器上安装的功能设备更好的工作,能增加飞行器对飞行环境的适应能力,并确保在降落过程中该无人飞行器的安装座首先与地面接触,保证飞行器降落的安全性。
[0015]2.本实用新型在涵道架(包括第一涵道架和第二涵道架)与安装座的连接位置之间增设了减震装置,并在外部使用了防护罩或防护网,当飞行器受到撞击时,内部不容易受到破坏。尤其是安装座采用均为圆环形形状的上安装架和下安装架,其中上安装架的圆半径要小于下安装架的圆半径(例如,这两个安装座的圆环宽可相同,上安装架的内径要小于下安装架的内径,上安装架的外径也要小于下安装架的外径),这两个安装架圆心间的连线垂直于任意安装架圆形所在平面,而上安装架与下安装架之间通过减震簧相连接,安装座通过采用上述结构以及连接方式,能进一步提高缓冲作用效果,保护该双涵道无人飞行器内部结构不被外力破坏。
【附图说明】
[0016]图1是本实用新型中V型抗坠毁双涵道无人飞行器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0017]图2是本实用新型中V型抗坠毁双涵道无人飞行器的防护罩结构示意图;
[0018]图3是本实用新型中V型抗坠毁双涵道无人飞行器的安装座结构示意图;
[0019]图4是本实用新型中V型抗坠毁双涵道无人飞行器的去除防护罩后主视图;
[0020]图5是本实用新型中V型抗坠毁双涵道无人飞行器的去除防护罩后俯视图;
[0021]图6是本实用新型中V型抗坠毁双涵道无人飞行器的去除防护罩后的结构示意图。
[0022]图中各附图标记的含义如下:I为防护罩(或防护网);2为安装座;3为第一涵道架;4为第一螺旋桨;5为第一发动机;6为第一减震器;7为第一转动副;8为第二涵道架;9为第二螺旋桨;1为第二发动机;11为第二减震器;12为第二转动副;13为减震簧。
【具体实施方式】
[0023]为了使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