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路架框体结构改良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180960阅读:178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网路架框体结构改良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系关于一种网路架框体结构改良,尤指一种组立式网路架框体结构,具有可缩减材积,利于库存、包装及运输,组装简便且提高结构强度之优点。属于电脑外部设备。
一般用以容置电脑网路仪器设备之网路架结构,大体系由两组如图2所示之框体10作前、后排列再搭配前、后门板、侧板及顶、底盖(板体与盖体非本实用新型重点,图中未示)所组成,利用两组框体10构成网路架之支撑骨架,以支撑上述板体、盖体及所有设备;该框体10则系由二道顶、底横梁11及二道左、右直立侧框12所固接而成,习知之固接方式则如图1所示,令横梁11端部靠接于侧框12端部后进行焊接,即可获得如图2所示之矩形框体10。
该种习知网路架框体在制作、包装、运输以及强度等方面存在着以下缺失1、制作困难,由于横梁11与侧框12在焊接时需借助治具(工装设备)加以固定,并在焊固后需进行翻转方能继续焊固内侧靠接处或他处焊接,而横梁11与侧框12体积大又均为极为厚重的金属板材,直接造成焊接、加工及翻转时费工、耗时之困扰。
2、框体10尺寸不同,横梁11与侧框12之宽度亦有不同,自然需要数组不同尺寸之治具方能为之,如此一来,不仅增加购置治具之费用,多组治具亦将形成堆积而占用大量空间和场地。
3、焊固完成之框体10体积大,极占空间,不仅造成库存上之困扰,在包装及运输上(尤其出口外销),也造成极大负担。
4、横梁11与侧框12系采端缘靠接方式进行点焊焊固,结合强度弱,极易在运输途中因碰撞或使用不慎而造成框体10解体。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是提供一种一种网路架框体结构改良,其可缩减材积,利于库存、包装及运输,组装简便且提高结构强度。
本实用新型一种网路架框体结构改良,其系由二道横梁及二道直立侧框所组成,其中,横梁之前及后侧弯折两道横向框垣,而直立侧框之前及后侧端缘则弯折两道对应横梁框垣且开设连续槽孔之直向补强框架;其特征在于横梁之左右侧端分别固设一第一连结片,该第一连结片片体嵌合于两道框垣之间之凹面处,片体朝外延伸弯折一片开设若干透孔之贴合片,贴合片朝向横梁两道框垣处并分别弯折形成两道垂直固设于框垣端缘之结合片,且两结合片上并开设有穿孔;直立侧框之顶底两端则分别固设一略陷于直立侧框内部之第二连结片,该第二连结片之端缘并与直立侧框之补强框架切齐,片体上对应第一连结片之透孔而开设若干螺孔,且直立侧框之两道补强框架于设有槽孔之一面并分别开设对应第一连结片穿孔之螺孔;藉以上设置,两道横梁置于两道直立侧框间,第一连结片之贴合片贴合第二连结片,而第一连结片之结合片贴合直立侧框补强框架具槽孔之一面,令第一连结片之透孔与穿孔一一对准第二连结片与补强框架之螺孔,并以螺栓一一穿过透孔与穿孔并螺固于螺孔内以结合,藉之获具可缩小材积、利于库存、包装及运输,组装简便且具高强度之网路架框体。
本实用新型一种网路架框体结构改良,其系由二道横梁及二道直立侧框所组成,其中,横梁之前及后侧弯折两道横向框垣,而直立侧框之前及后侧端缘则弯折两道对应横梁框垣且开设连续槽孔之直向补强框架;其特征在于横梁之左右侧端分别固设一第一连结片,该第一连结片片体嵌合于两道框垣之间之凹面处,片体朝外延伸弯折一片开设若干透孔之贴合片,贴合片前后端缘系可朝下弯折两片平行横梁框垣之插接片,插接片上并开设设有穿孔;直立侧框之顶底两端则分别固设一略陷于直立侧框内部之第二连结片,该第二连结片之端缘并与直立侧框之补强框架切齐,片体上对应第一连结片之透孔而开设若干螺孔,第二连结片固设于直立侧框内并与其前后内壁面形成一间隙,且第二连结片前后端缘系可朝下弯折两片平行直立侧框前后内壁面并开设有螺孔之螺接片,直立侧框之前后壁面对应螺接片之螺孔并开设有穿孔;藉之,令第一连结片之插接片插入直立侧框与第二连结片之间隙中,令直立侧框前后壁面之穿孔及插接片之穿孔一并对准螺接片之螺孔,并可以螺栓穿过穿孔并螺固于螺孔内以予结合。
其中,第二连结片与直立侧框之补强框架系可开设若干圆孔并固设螺孔座,以形成螺孔。
其中,第一连结片亦可固设于直立侧框,而第二连结片则可固设于横梁,具相同结合效果。
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优点及特色
1、由于采用螺固结合,故在组装时再不需要其他治具作辅助定位,不但节省成本,而且在组装过程中,因可平置在一加工平台上进行组装,免除了组装时需随时进行翻转之不便,简化组装程序。
2、第一及第二连结片2、3虽系采用焊接方式固设于横梁11于直立侧框12上,然而在其焊接过程中因第一、二连结片2、3之宽度系与横梁11、直立侧框12之凹面相当,在焊接时该凹面自然形成一治具,不需另设治具,而且,因第一、二连结片2、3体积小,在焊接施工时只要一人即可操作,不需要再依赖他人扶持操作,不但无习知需直接翻转横梁11及直立侧框12等大型构件之不便,且第一及第二连结片2、3与横梁11及直立侧框12结合处多采用面的结合,故结合强度较佳,同时,在横梁11与直立侧框12之组立上亦为第一连结片2与第二连结片3之面结合而习知线的结合,不仅结合强度高,且结合后之结构断面系数亦较高,富有吸震性并使应力集中之角落部位获得完全补强效果,进而提高了框体10之强度且不易变形。
3、框体10采用横梁11与直立侧框12螺固方式组立,故在库存、包装及运输上可采未组立前之状态为之;库存时可为横梁11与直立侧框12依尺寸分别存放,不仅缩减库存空间更便利于管理;包装时可令横梁11与直立侧框12采层叠方式为之,大幅缩减包装材积,且更由于包装材积变小,在运输上(尤其在外销方面)更可提高单次运输量,进而节省运输成本。
4、所有框架均需经过表层涂装方才为真正成品,习知焊接式框架之涂装需在框架焊固为一体后方能进行,故在涂装时,需以吊具吊起整个框架来进行,造成细部角落涂装不均,及连不需涂装之内层亦沾附涂料之情事,浪费涂料并提高涂装成本;本实用新型则因可分别进行横梁11与直立侧框12之涂装再行组立,故不仅在细部角落亦可均匀涂装,且不会产生内部沾附涂料之事,成品外表美观且可节省涂装成本。
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附图图1为习知网路架框体之局部立体外观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第一种实施例之立体外观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第一种实施例之局部立体分解图一。
图4为本实用新型第一种实施例之局部立体分解图二。
图5为本实用新型第一种实施例之上视图。
图6为图5之6-6剖视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第二种实施例之局部分解图一。
图8为本实用新型第二种实施例之局部分解图二。
图9为本实用新型第二实施例之上视图。
图10为图9之10-10剖视图。
图中标号如下10.框体11.横梁 111.框垣12.直立侧框121.补强框架122.槽孔123.圆孔 124.穿孔13.间隙2.第一连结片 21.贴合片 211.透孔22.结合片 221.穿孔23.插接片231.穿孔 3.第二连结片31.圆孔32.螺接片 321.圆孔4.螺孔座5.螺栓兹举较佳实施例并配合
如下请参阅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一种网路架框体结构改良,其框体10,系由三道横梁11与二道直立侧框12构成,其中,横梁11之前及后侧分别弯折两道横向框垣111,而直立侧框12之前及后侧端缘则分别弯折两道对应横梁11框垣111且开设连续槽孔122之直向补强框架121;本实用新型之改良重点系如图3及图4所示,二道横梁11之左右侧端分别固接一片第一连结片2,该第一连结片2宽度与二框垣111间凹面宽度相当,片体可准确不偏歪地嵌合于两道框垣111之间之凹面处再加以焊固,片体朝外延伸弯折形成一开设若干透孔211之L形贴合片21,贴合片21朝向两道框垣111处并分别弯折两片与横梁11成垂直状态之结合片22,结合片22上并开设一穿孔221;直立侧框12之顶底两端则分别焊固一片略陷入直立侧框12内部之倒L形第二连结片3,该第二连结片3之端缘适与直立侧框12之补强框架121切齐,片体上对应第一连结片2之透孔211而开设若干固设有螺孔座4之圆孔31,且直立侧框12之两道补强框架121于设有槽孔122之一面则分别开设一对应第一连结片2结合片22穿孔221之圆孔123,且圆孔123内同固设有螺孔座4;而由于框体10整体体积极大,若将二道横梁11及二道直立侧框12全部于图面上示出,本实用新型之设计重点将难以清楚明白表示,且由于框体10四个角落系为相同结构设计,故图面部分仅示出其中一角落,以求清楚且明白地说明,关于其余三角落则与图3、图4呈结构相同但为对应关系之状态,在此不再赘述。
组装时,则如图4至图6所示,取两道横梁11置于两道直立侧框12间,令第一连结片2之贴合片21贴合第二连结片3,而第一连结片2之两结合片22则贴合直立侧框12补强框架121具槽孔122之端面,令第一连结片2之透孔211与穿孔221一一对准第二连结片3与补强框架121之螺孔座4,并以螺栓5一一穿过透孔211与穿孔221并螺固于螺孔座4内(如图5及图6所示),完成横梁11与直立侧框12之结合并获具如图2所示之框体10。
又,本实用新型除上述第一种实施例可为之外,尚另具第二种可行实施例,请参阅图7及图8所示,横梁11之左右侧端同焊固一片第一连结片2,该第一连结片2同朝外延伸弯折形成一开设若干透孔211之L形贴合片21,贴合片21之前后端缘分别朝下弯折两片平行横梁11两道框垣111之插接片23,插接片23上亦开设一穿孔231;而直立侧框12之顶端两端同焊固一片略陷入直立侧框12内部,且与直立侧框12之前后内壁面形成一间隙13(如图9及图10所示)之倒L形第二连结片3,该第二连结片3之端缘同与补强框架121切齐,片体上同开设若干固设螺孔座4之圆孔31,且第二连结片3前后端缘分别朝下弯折两片平行直立侧框12前后壁面之螺接片32,螺接片32上开设有固设螺孔座4之圆孔321,而直立侧框12之前后壁面对应螺接片32之螺孔座4则系开设一穿孔124。
组装状态则如图9及图10所示,同令两道横梁11置于两道直立侧框12间,第一连结片2之插接片23分别插入第二连结片3与直立侧框12前后内壁面之间隙13中,令第一连结片2之贴合片21贴合第二连结片3,而第一连结片2之两插接片23亦贴合第二连结片3之螺接片32(如图9所示),令第一连结片2之透孔211对准第二连结片3之螺孔座4,而直立侧框12前后壁面之穿孔124及第一连结片2插接片23之穿孔231则一并对准第二连结片3螺接片32之螺孔座4,最后取螺栓5一一穿过透孔211及穿孔124、231并螺固于螺孔座4,同可完成完整框体10。
本实用新型除可采用如上述第一连结片2固设于横梁11,而第二连结片3固设于直立侧框12之方式外,尚有可行之第二种方式,即将第一连结片2固设于直立侧框12,而第二连结片3固设于横梁11,同可具有如上述之结合效果及优点,惟,由此该第二种实施例之作法与上述第一种实施例极为类似,故申请人仅此说明而不另以图面示之。
权利要求1.一种网路架框体结构改良,其系由二道横梁及二道直立侧框所组成,其中,横梁之前及后侧弯折两道横向框垣,而直立侧框之前及后侧端缘则弯折两道对应横梁框垣且开设连续槽孔之直向补强框架;其特征在于横梁之左右侧端分别固设一第一连结片,该第一连结片片体嵌合于两道框垣之间之凹面处,片体朝外延伸弯折一片开设若干透孔之贴合片,贴合片朝向横梁两道框垣处并分别弯折形成两道垂直固设于框垣端缘之结合片,且两结合片上并开设有穿孔;直立侧框之顶底两端则分别固设一略陷于直立侧框内部之第二连结片,该第二连结片之端缘并与直立侧框之补强框架切齐,片体上对应第一连结片之透孔而开设若干螺孔,且直立侧框之两道补强框架于设有槽孔之一面并分别开设对应第一连结片穿孔之螺孔;藉以上设置,两道横梁置于两道直立侧框间,第一连结片之贴合片贴合第二连结片,而第一连结片之结合片贴合直立侧框补强框架具槽孔之一面,令第一连结片之透孔与穿孔一一对准第二连结片与补强框架之螺孔,并以螺栓一一穿过透孔与穿孔并螺固于螺孔内予以结合。
2.一种网路架框体结构改良,其系由二道横梁及二道直立侧框所组成,其中,横梁之前及后侧弯折两道横向框垣,而直立侧框之前及后侧端缘则弯折两道对应横梁框垣且开设连续槽孔之直向补强框架;其特征在于横梁之左右侧端分别固设一第一连结片,该第一连结片片体嵌合于两道框垣之间之凹面处,片体朝外延伸弯折一片开设若干透孔之贴合片,贴合片前后端缘系可朝下弯折两片平行横框垣之插接片,插接片上并开设设有穿孔;直立侧框之顶底两端则分别固设一略陷于直立侧框内部之第二连结片,该第二连结片之端缘并与直立侧框之补强框架切齐,片体上对应第一连结片之透孔而开设若干螺孔,第二连结片固设于直立侧框内并与其前后内壁面形成一间隙,且第二连结片前后端缘系可朝下弯折两片平行直立侧框前后内壁面并开设有螺孔之螺接片,直立侧框之前后壁面对应螺接片之螺孔并开设有穿孔;藉之,令第一连结片之插接片插入直立侧框与第二连结片之间隙中,令直立侧框前后壁面之穿孔及插接片之穿孔一并对准螺接片之螺孔,并可以螺栓穿过穿孔并螺固于螺孔内予以结合。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之一种网路架框体结构改良,其特征在于其中,第二连结片与直立侧框之补强框架系可开设若干圆孔并固设螺孔座。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之一种网路架框体结构改良,其特征在于其中,第一连结片亦可固设于直立侧框,而第二连结片可固设于横粱。
专利摘要一种网路架框体结构改良,具二道横梁及二道直立侧框,直立侧框弯折两道补强框架;横梁两侧端分别焊固一第一连结片,片体朝外延伸弯折设若干透孔之贴合片,贴合片朝横梁弯折两片垂直焊固于横梁且开设穿孔之结合片;直立侧框顶底两端分别焊固一第二连结片,片体对应第一连结片之透孔设螺孔,补强框架于槽孔一侧对应第一连结片穿孔设螺孔;横梁置于直立侧框间令第一连结片之贴合片贴合第二连结片,而第一连结片之结合片则贴合补强框架,以螺栓螺固结合。
文档编号B65D61/00GK2451518SQ0025467
公开日2001年10月3日 申请日期2000年9月22日 优先权日2000年9月22日
发明者江家羚 申请人:江家羚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