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向作用气动缸的操控阀和将这样的操控阀用于可用气动缸控制的筒子架的用途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355266阅读:356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双向作用气动缸的操控阀和将这样的操控阀用于可用气动缸控制的筒子架的用途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如权利要求1的前序所述的操控阀。
这个基本任务例如通过一种常见的气动缸控制装置并借助一个可用两个转换阀控制的三位五通(5/3)换向阀和后置的排气节流阀完成。作为转换阀,一般使用两位三通(3/2)换向阀。因在使用5/3换向阀时有相当多的密封唇,所以这导致了在各阀通道之间的密封问题。
为完成该任务,按照本发明提出了一种如权利要求1或权利要求3所述的操控阀。本发明的核心思想在于,用两个3/2换向阀来代替迄今一直使用的5/3换向阀,因而使密封问题明显减少。
本发明的另一个方案建议,所有阀单元都不采用滑阀,而是使用所谓的中心阀来替代滑阀,如权利要求2、4所述的那样。如权利要求2和4所述的操控阀的特征尤其在于紧凑并因而易控制的结构。
为简化起见,权利要求4-10中的标号只部分涉及一个例如在图3右侧所示的阀系统,因为图3左侧所示的阀系统的构造与右侧所示的阀系统是一样的。
根据本发明的其它方案,本发明的操控阀最好被用于如权利要求11-20之一或多项所述的纺织机械的筒子架。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发明进行详细描述。
图1a表示处于静止位置时的操控阀的原理图。
图1b表示处于两个工作位置之一时的系统图;图2表示连接在一个双向作用气动缸上的操控阀的侧视图;图3表示操控阀的截面图;图4表示按图3的箭头IV-IV的截面图;图5放大示出了本发明操控阀的两个阀单元之一;图6a以放大截面图表示阀壳的一部分;图6b表示在阀壳外的两个阀体;图7以示意侧视图示出了一台在机器纵向上两侧都有工作位置的纺织机械,该纺织机械例如是翼锭式多股捻绳机,在顶面上可转动地支承着分别用于对置机器侧的筒子架;图8表示根据本发明第一实施形式的在下装料位置上的两个对置筒子架;图9表示与图8所示不同的实施形式。
图1a表示处于静止位置的操控阀,图1b表示一个工作位置,其中活塞杆8.1在箭头f1方向上进入气动缸8里。
按照图1,在一个压缩空气源P上借助连接管路L2、R2连接上两个转换阀L1、R1,其形式例如为可手动操作的3/2换向阀。在转换阀L1、R1上连接着歧管L3、R3,在歧管中设有单向阀L4、R4并通向两个3/2换向阀L5、R5,这两个阀经过管路L6、R6连接在或可以连接在气动缸8的压力室8.3、8.4上。在转换阀L1和单向阀L4之间,从歧管L3中分支出一条控制管路L7,它通至3/2换向阀R5,以便在对控制管路L7通入压缩空气时使3/2换向阀R5克服弹簧8的力地移动至排气位置。为了同样目的,控制管路R7用于克服复位弹簧R8的力地调整3/2换向阀L5。转换阀L1、R1以及单向阀L4、R4和阀L5、R5最好都是中心阀,它们都具有装有密封圈的阀体,所述阀体可以克服弹簧力在阀腔里滑移,这些阀腔具有用于密封圈的相应阀座。
当借助操作件或按钮L9在箭头f2方向上操作转换阀L1时,在管路L2和歧管L13之间形成连通,因而使单向阀L4打开且压缩空气通过管路L6流入压力室8.3。同时,通过由歧管L3分出来的控制管路L7使3/2换向阀R5在箭头f3方向上调整至排气位置,在此位置上,压力室8.4经过管路R6和排气节流R10排气。
当松开按钮L9时,复位弹簧L11使转换阀L1又返回图1a所示的静止排气位置,从而使控制管路L7排气并因而使3/2换向阀R5在复位弹簧R8的影响下重新返回其起始位置。
本发明的操控阀粗略看来融合了四个单独的3/2换向阀和两个单向阀,它们最好被设计成中心阀并相互逻辑连接,从而例如在手动操作其中一个转换阀L1或R1时,使压缩空气流入气动缸的其中一个压力室里,而另一个压力室按规定地通过排气节流阀进行排气,从而当解除对原先操作的转换阀的操作时,气动缸保持两头接受压缩空气并因而实现了气动缸或其活塞的自闭塞。
通过借助按钮L9来操作转换阀R1,压力室8.4接受压缩空气,而压力室8.3经3/2换向阀L5的节流阀L10排气。
在图3、4、5、6a和6b中以优选结构实施形式示出的操控阀23的特点在于,图1a和1b所描述的阀元件或控制件都节省空间地被布置在一个紧凑的阀门组里。
阀门组如图3所示地包括一个下部25和一个上部26。一个穿过上部26并可连接到一个压缩空气源P上的通道27通入一个分配腔28。在下部25中装有或插入两个阀体31、31′,所述阀体可借助按钮L9、R9克服复位弹簧33、33′的力地滑入分配腔28里。
阀体31借助一个阀杆31.1并形成一个环缝地支承在阀门组下部25的一个孔25.1里,因而在阀杆31.1上的孔25.1部通向外界,如图3中为按钮L9示出的那样,见导向杆31.1′和孔25.1′。
在孔25.1上连接有一个孔段25.4和阀腔25.2,当操作按钮R9时,阀体31的两侧受支承的密封圈31.2在阀腔25.2里密封移动。孔段25.4的直径大于阀腔25.2的直径,因而当不操作转换阀时,密封圈装在孔段25.4里,因而从密封圈31.2旁边经过地在通道35和外界环境之间形成连通。阀腔25.2形成一个阀座25.3地通入分配腔28中。在密封圈31.2之上,一个通道35与阀腔25.2侧连接。
阀体31的密封圈31.4在静止位置上被弹簧33压向阀座25.3,如在图3中为阀体31′所示的那样。
根据图4和图6a,在通道35上连接有一个阶梯孔,该阶梯孔中装有一个双阀单元,它包括一个第一下阀体36和一个第二上阀体38。该阶梯孔有一个与通道35相连的导向段39,阀腔41在形成一个阀座40的情况下与导向段39相连。阀腔41通过另一个阀座42与一个阀腔43相连,该阀腔43经阀座44与阀腔45连接,一个排气通道46侧通入阀腔45里。
阀体36有一个在导向孔39里导向移动的阀杆36.1,它分布于其外周面上地具有许多个轴向缝36.2,在阀杆36.1的顶面上有一个密封圈36.3,它在静止位置上被支承在上、下阀体36、38之间的复位弹簧36.4压向阀座40。
阀体38有一个在阀腔41里导向移动的阀杆38.1,它被设计成侧壁开孔38.2的空心圆柱形并且其内腔与阀腔41处于连通状态。在阀体38上有一个用于与阀座44配合工作的第一下密封圈38.4。另外,阀体38还设有一个在阀腔45里密封移动的活塞38.5。
除了结合阀体31、36和38地描述的阀单元外,该操控阀还包括一个与之对称设置的第二阀单元,其具体结构如图3左侧所示并且具有与图3右侧所示阀单元一样的标记,在这里,给左侧所示阀单元的标号上添加上右上撇“′”。
这两个阀单元对应于图1a和1b的控制管路L7、R7地通过连接在通道35、35′上的控制通道47或47′相互连接。这样,按照图3和4,从通道35分支出来的控制通道47有一个横穿阀门组上部26的连接通道47.1,它的通孔47.2在阀体38′之上通入阀腔45′里。
通过按压按钮R9来操作图3右侧所示的阀单元。这样,使阀体31的密封圈31.4从面向阀腔28的阀座25.3上抬起,从而使压缩空气流入通道35和导向孔39。这样,使下阀体36克服复位弹簧36.4力地向上移动,密封圈36.3从阀座40上抬起,从而使压缩空气经过径向槽36.2进入阀腔41里并因而也经过阀杆38.1的壁孔38.2进入阀腔43里。阀腔43经过一个侧孔43.1与一个连接通道50连接,在此通道上连接着通向压力室8.4的压缩空气连接管路R6,从而使压缩空气能够流入此压力室8.4里。
为了能使气动缸单元8的活塞8.2移动,必须使另一个压力室8.3排气。其实现的方式是,通过控制通道47、与之相连的连接通道47.1和通孔47.2使压缩空气通入在阀体38′上方的阀腔45′,阀体38′因被压向下,这样就使密封圈38.4′离开阀座44′。因而,通过连接管路L6和50′,在压力室8.3和位于密封活塞38.5′下方的阀腔45′部分之间形成连通,因而使压力室8.3通过连接在阀腔45′上的排气通道46′实现排气。
为阻止在压力室8.3里有突然的压力降低,排气通道46′对应于图1a和1b所示的节流阀L10地设有一个(未示出)排气节流阀。这同样也适合于排气通道46。
在松开按钮L9后,下阀体36被复位弹簧36.4向下压,从而使密封圈36.3被压向阀座40。
由于在松开按钮L9之后就取消了压缩空气经过排气通道系统47、47.1以及47.2送入在阀体38′上方的阀腔45′,因而阀体38′通过复位弹簧36.4′被向上顶,从而使密封圈38.4′被压向阀座44′。
因此,实现了以上结合图1a和1b所述的气动缸8的自闭塞功能。
为了一方面能使右侧所示阀单元的阀体36并因而使密封圈36.3被调压向阀座30并且另一方面使左侧所示阀单元的阀体38′向上移动并因而使阀密封圈38.4′支承在阀座44′上,必须消除在通道系统35、47、47.1和47.2里存在的压缩空气垫。为此,利用以上结合处于静止位置时的按钮L9所描述的在通道35和外界环境之间的排气系统。
图7示意示出的纺织机械1例如是一个在机器纵向上两端都有捻纱锭子的多股捻纱机。按照图7,属于机器左侧的筒子架2如图所示地处于其上工作位置上。属于机器右侧的筒子架2如图所示示地处于其下装料或装填位置。按照图8,每个筒子架2都被设计成双筒子架形式并装填有四个喂纱筒子SP,从而两个相邻的捻纱锭子都可以由单独一个筒子架来管理。喂纱筒子SP是用于捻纱工艺的外纱的所谓单股喂纱筒子。
按照图7,在翼锭式多股捻绳机1的顶面上,每个筒子架2借助一个支座4被固定在一个沿机器纵向延伸的梁3上。在这个构成四连杆机构的固定连杆的支座4上铰接有另外两个对置杆5和6,在这两个杆的端部上,位于支座4对面地铰接有四连杆机构的第四连杆7。
从稳定性考虑,形成四连杆机构的固定连杆的支座4由两个间隔对置的框架部4.1组成,在框架部4.1之间装有一个上轴4.2和一个下轴4.3。四连杆机构连杆7成箱形并具有两个对置侧壁7.1,它们通过一个端壁7.4相连并在它们之间支承着一个上轴7.2和一个虚线表示的下轴7.3。
在这两个上轴4.2或7.2上,可摆动地支承着四连杆机构连杆5。支承在下轴4.3或7.3上的四连杆机构连杆6出于稳定考虑具有箱形轮廓截面。
在图8所示的实施形式中,两个并排布置的气动缸8以及一个位于这两个气动缸8之间的气压弹簧9可转动地支承在轴4.3和7.2上(见图9)。气压弹簧9根据定义包括一个缸,活塞杆9.1连同或许装在上面的活塞可以进入该缸里,以便压缩在封闭缸筒里的气体体积。
每个气动缸8优选地由上述类型的操控阀来控制。
按照图9,除了气压弹簧9外,只有一个气动缸8可转动地支承在轴4.3和7.2上。
每个气动缸8被设计成所谓的两头都可接受压缩空气的气动缸的形式并具有两个由一个活塞分隔开的压缩空气室,它们可以交替地通入压缩空气。
按照图8,在构成一个定位板的端壁7.4上固定着一个支架11,它在两端上分别装有两个用于喂纱筒子Sp的接纳机构12。
在每个中间连板11的前面上设有一个操控阀,它通过一个未示出的压缩空气管路一方面被接到压缩空气源上并且另一方面被接到气动缸8的两个压力室上。
为使筒子架向下摆入图7所示的下位置以便给筒子架2装填新喂入筒子Sp,给气动缸8通入压缩空气,从而使其活塞杆8.1(见图7)连同固定在上面的活塞都移入气动缸腔内。同时,气压弹簧9因活塞杆9.1移入被预张紧。
在结束这种装料或装填过程后,通过相应的阀操作,使活塞杆8.1又从气动缸里移出,因而受到气压弹簧9支持地使筒子架2转动到其上位置中。
标号表8气动缸 36.2 径向缝8.1 活塞杆 36.3 阀密封圈8.2 活塞 36.4 复位弹簧8.3 压力室 38上阀体8.4 压力室 38.1 阀杆23 操控阀 38.2 壁孔25 下部 38.3 阀密封圈26 上部 38.4 阀孔25.1 导向孔 38.5 活塞25.2 阀腔孔 39导向孔25.3 阀座 40阀座27 通道(至压缩空气源) 41第一阀腔28 分配腔 42阀座31,31′ 阀体 43阀腔31.2 密封圈 44阀座31.3 密封圈 45阀腔31.4 密封圈 46排气通道33,33′ 复位弹簧 47,47′ 控制通道35 通道 47.1 连接通道36 下阀体 47.2 通孔36.1 阀杆
权利要求
1.用于一气动缸(8)的操控阀,该气动缸具有两个由一个装在一活塞杆(8.1)上的活塞分隔开的压力室(8.3;8.4),该操控阀包括两个可以连接到压缩空气源(P)上的且作为转换阀(L1;R1)的3/2换向阀以及一个连接在这些转换阀和气动缸(8)之间的阀系统,当操作其中一个转换阀时,通过该阀系统就各自向一个压力室通入压缩空气并使另一个压力室经过一个排气节流阀而卸压,其特征在于,该阀系统具有两个紧接在气动缸前面的3/2换向阀(L5;R5)及两个单向阀(L4;R4),它们分别位于使其中一个转换阀(L1或R1)与两个3/2换向阀之一(L5或R5)相连的歧管(L3;R3)里,在这些歧管上各自连接着一个通向两个3/2换向阀(R5或L5)中的另一个的控制管路(L7或R7),通过此控制管路,可以在压缩空气流通位置和卸压位置之间调整两个3/2换向阀(L5;R5),从而a)当转换阀(L1;R1)未操作时,3/2换向阀(L5;R5)处于其压缩空气流通位置,而转换阀处于使歧管(L3;R3)排气的位置,而b)当操作两个转换阀中的各自一个时,该转换阀就处于一个通向与之连接的歧管的压缩空气流通位置。
2.按权利要求1所述的操控阀,其特征在于,转换阀(L1,R1)及单向阀(L4,R4)和阀(L5,R5)都是中心阀,它们具有装有密封圈的阀体,所述阀体可以克服弹簧力地移入阀腔里,所述阀腔具有用于密封圈的相应阀座。
3.操控阀,它具有两个可以与一个具有两个压力室的双向作用气动缸(8)连接的压缩空气连接通道(50;50″)以及两个可从外面操作并用于交替地使两个压缩空气连接通道中的一个分别连接到一个压缩空气源P上并用于受一个排气节流阀控制地同时使各自另一个压缩空气连接通道排气的转换阀,其中在每个压缩空气连接通道(50;50′)前连接有一个阀单元,该阀单元分别包括两个装有密封圈的阀体(36,36′;38,38′),所述阀体相互同轴地装入成阶梯孔形的阀腔(41,43,45或41′,43′,45′)里并在它们之间装有一个对两个阀体(36,36′;38,38′)施力以保持关闭位置的复位弹簧(33;33′)。
4.按权利要求3所述的操控阀,其特征在于,所有阀被设计成中心阀的形式并装在一个共同的阀门组里并且相互逻辑连接,从而在操作其中一个转换阀时,使气动缸的其中一个压力室可以通入压缩空气,而另一个压力室则最好通过一个排气节流阀进行排气,从而在以前操作的转换阀被松开时,该气动缸保持两头接受压缩空气并因而实现了气动缸或其活塞的自闭塞。
5.按权利要求3或4所述的操控阀,其特征在于,阀门组(25,26)具有一个共用于两个转换阀的并可与一个压缩空气源相连的分配腔(28),从而在操作其中一个转换阀时,就形成了与这个转换阀的压缩空气连接通道(50;50′)的连通。
6.按权利要求5所述的操控阀。其特征在于,每个转换阀具有一个在形成阀座(25.3)的情况下通入分配腔(28)的并用于接纳阀体(31)的阀腔(25.2),阀体(31)可以克服复位弹簧(33)力地移动至分配腔(28)里并在其可移入分配腔(28)里的端部上装有一个用于与阀座(25.3)配合工作的密封圈(31.4);一个通向所属压缩空气连接通道(50)的通道(35)侧通入阀腔(25.2)里。
7.按权利要求6所述的操控阀,其特征在于,在阀腔(25.2)上,在未通入分配腔(28)的那端上连接着一个孔段(25.4),该孔段的直径大于阀腔(25.2)的直径,阀体(31)在其面向这孔段(25.4)的端部上装有一个密封圈(31.2),当阀体(31)被压入分配腔(28)时,密封圈(31.2)在阀腔(25.2)里密封移动,而在转换阀未操作时,它就安置在孔段(25.4)里,从而从侧面经过密封圈(31.2)地在通道(35)和外界环境之间形成连通。
8.按权利要求7所述的操控阀,其特征在于,在阀门组(25,26)里,设有一个阶梯孔以接纳由第一阀体(36)和第二阀体(38)组成的双阀单元,该阶梯孔有一个连接在通道(35)上的导向段(39),在这导向段上连接有第一阀腔(41)并形成一个阀座(46),一个第二阀腔(43)通过一个阀座(42)与第一个阀腔(41)连接,第二阀腔(43)的直径大于阀腔(41)的直径并且有一个通至压缩空气连接通道(50)的侧开口并经过一个阀座(44)与第三阀腔(45)连接,一个通向外界环境的排气通道(46)与阀腔(45)连通;而且第一阀体(36)有一个在导向孔(39)里导向移动的阀杆(36.1),该阀杆在其外周面上具有至少一个轴向缝并在其顶面上有一个与阀座(40)配合作用的密封圈(36.3);第二阀体(38)具有一个在阀腔(41)里导向移动的阀杆(38.1),该阀杆基本成侧壁有孔(38.2)的空心圆柱形,以便在第一阀体(36)的开启位置上在阀腔(41)和阀腔(43)之间建立连通;第二阀体(38)装有一个用于与阀座(42)配合作用的第一密封圈(38.3)和一个用于与阀座(44)配合作用的第二密封圈(38.4);阀体(38)设有一个在阀腔(45)里密封导向的活塞(38),从而在给第二阀体(38)施加压缩空气时,该阀体可以克服一个支承在第一、第二阀体(36,38)之间的复位弹簧(36.4)的力地移动,从而使密封圈(38.4)从阀座(44)上抬起并因而可以在排气通道(46)与第二阀腔(43)和进而与压缩空气连接通道(50)之间形成连通。
9.按权利要求8所述的操控阀,其特征在于,给排气通道(46)配备一个排气节流阀。
10.按权利要求8所述的操控阀,其特征在于,在通道(35)上连接有一个通道系统(47,47.1),该系统通入连接在第二个压缩空气连接通道(50′)之前的双阀单元的圆柱形腔室(45′)里,从而使第二双阀单元的第二阀体(38′)可以克服该第二双阀单元的复位弹簧(36.4′)的力地移动,从而在第二压缩空气连接管路(50′)和该第二双阀单元的排气通道(46′)之间形成连通。
11.筒子架,它借助一个四连杆机构可摆动地支承在一个被安置在一纺织机械的机架上的并构成四连杆机构的固定连杆的支座上并且可以借助一个一侧铰接在支座上且另一侧铰接在其中一个活动连杆上的气动缸从一个下装料位置转动到一个上工作位置,其特征在于,为使筒子架(2)从工作位置摆动到装料位置,气动缸(8)是一个可两侧接受压缩空气的气动缸并且该气动缸可借助如权利要求1-10之一所述的操控阀来控制。
12.按权利要求11所述的筒子架,其特征在于,它具有一个两端都铰接在四连杆机构连杆上的气压弹簧(9),它在筒子架(2)转入装料位置时被张紧。
13.按权利要求12所述的筒子架,其特征在于,气压弹簧(9)被布置成基本平行于气动缸(8)并且以其两端支承在气动缸(8)的两侧转动轴上。
14.按权利要求11所述的筒子架,其特征在于,气压弹簧(9)被布置在两个气动缸(8)之间。
15.按权利要求11所述的筒子架,其特征在于,在位于支座(4)对面的四连杆机构连杆(7)上装有用于安放喂纱筒子(SP)的接纳机构(12)。
16.按权利要求11所述的筒子架,其特征在于,在位于支座(4)对面的四连杆机构连杆(7)上固定一个支架,在此支架上装有用于接纳喂纱筒子(SP)的接纳机构(12)。
17.按权利要求11所述的筒子架,其特征在于,每个气动缸(8)以其一端固定在四连杆机构连杆(7)上,该杆(7)位于形成支座的固定的四连杆机构连杆(4)的对面。
18.按权利要求11-17之一所述的筒子架,其特征在于,形成支座的四连杆机构中的固定连杆(4)具有两个间隔开的框架部(4.1),在它们之间支承着形成四连杆机构连杆的两个轴(4.2或4.3)。
19.按权利要求11至18中任意一项所述的筒子架,其特征在于,至少一个四连杆机构连杆(6)被设计成箱形。
20.按权利要求15和16所述的筒子架,其特征在于,连杆(7)具有两个间隔对置的壁部(7.1),它们通过一个作为支架(11)支承的端壁相互连接起来。
全文摘要
气动缸的操控阀,该缸有两个由装在活塞杆上的活塞隔开的压力室,操控阀包括两个接到压缩空气源上并作为转换阀的2/3换向阀及接在转换阀和气动缸之间的阀系统,当操作其中一转换阀时,通过阀系统各自向一个压力室通入压缩空气并使另一压力室经排气节流阀卸压,阀系统具有两个紧接在气动缸前面的3/2换向阀及两个单向阀,它们分别在使一转换阀与一3/2换向阀相连的歧管里,歧管上接有通向另一3/2换向阀的控制管路,由此在压缩空气流通位置和卸压位置之间调整3/2换向阀,当转换阀未操作时,3/2换向阀处于压缩空气流通位置且转换阀处于使歧管排气的位置,当操作其中一个转换阀时,该转换阀处于通向与之连接的歧管的压缩空气流通位置。
文档编号B65H49/16GK1472443SQ03128430
公开日2004年2月4日 申请日期2003年4月28日 优先权日2002年4月26日
发明者R·罗曼, G·海宁, J·齐舍夫斯基, R 罗曼, 岱蛩够 申请人:沃尔克曼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