折叠式集装箱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155996阅读:437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折叠式集装箱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专门适用于运输的大型容器,特别是用于物流的集装箱。
背景技术
目前使用的集装箱,大多是一种由底板、盖板、第一侧板、第二侧板、第一端板和第二端板等六块箱板组成的固定容器。它的一个侧板或一个端板常被用作箱门。它的箱体坚固、箱板不可折叠,装卸货物时受箱体结构影响大,空箱占据的体积大,储存、搬迁及空箱返程运输时的浪费都较大。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任务就是要克服上述集装箱的缺点,提供一种便于装卸及运输的箱板可折叠的集装箱。
本实用新型的任务是这样完成的它也由底板、盖板、第一侧板、第二侧板、第一端板和第二端板等六块箱板组成,底板和第一侧板、第二侧板、第一端板及第二端板之间均有铰链连接,盖板和第一侧板、第二侧板、第一端板及第二端板之间均有插销或锁扣连接,侧板和端板均可向内折转,底板和第二次折转的板(侧板或端板)的铰接中心线与底板上平面之间的距离,等于或大于第一次折转的板的包络厚度与第一次折转的铰接中心线与底板上平面之间的距离之和,底板和第三次折转的板的铰接中心线与底板上平面之间的距离,等于或大于第一次折转的板的包络厚度与第二次折转的板的包络厚度及第一次折转的铰接中心线与底板上平面之间的距离之和,两块端板在同一次折转中向内翻转。
为增加侧板与端板之间的连接强度和刚度,侧板与端板之间可增设插销或锁扣连接。为便于开关门及上下货,箱门最好设置在第一次折转的板(侧板或端板)上。
由于本实用新型箱体的盖板与侧板和端板之间均采用插销或锁扣连接,因而很容易将盖板拆下,从而便于往箱内吊装货物;由于底板与侧板和端板之间均采用铰链连接,侧板和端板很容易向内折转并一层层地叠放在底板上,因而可使其所占的体积大大减少(此时的体积只有原来的四分之一到五分之一),从而便于储存、搬迁及运输。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从图1的后面反向看的示意图。图3是图1所示的实施例折叠时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参照附图1,本实用新型的集装箱由底板1、盖板2、第一侧板3、第二侧板4、第一端板5和第二端板6等六块箱板组成。底板1由槽钢和较厚的薄钢板焊接而成,其长边的中部带有供叉车提升箱子用的叉口7。其四角设置有吊装箱子用的吊钩8。盖板2由槽钢和较薄的薄钢板焊接而成。侧板3、4为波折板,侧板的两端带有角柱。端板5、6可用波折板制成,也可用普通的薄钢板压出横的波折纹。底板1和第一侧板3、第二侧板4、第一端板5及第二端板6之间均有铰链9连接,盖板2和第一侧板3、第二侧板4、第一端板5及第二端板6之间均有插销10或锁扣连接,插销连接件包括销孔、销套及带有侧置手柄的推拉销,推拉销可在销套中左右滑动,销套固定在一块板的连接边上,销孔固定在另一块板的连接边上。各块侧板和端板均可向内折转,但折转处的铰接中心线的高度位置不同。由于侧板和端板都要向内折转,而且折转的位置不同,因而折转的板可能要被分成上下两部份,上部是折转的活动部份,下部是与底板刚性连接的固定部份,为使说明更加清楚和方便,我们只把可折转的部份当作这里所说的折转板,而把下面的固定部份当作底板的一部份。为使各个要折转的板都能顺利地向内翻转到与底板平行的位置,底板和第一次折转的板(可以是侧板或端板)的铰接中心线与底板上平面之间的距离,可以等于零(当铰接中心线与板的内面和底面的交线重合时)或大于零。底板和第二次折转的板的铰接中心线与底板上平面之间的距离,应等于或大于第一次折转的板的包络厚度与第一次折转的铰接中心线与底板上平面之间的距离之和,底板和第三次折转的板的铰接中心线与底板上平面之间的距离,应等于或大于第一次折转的板的包络厚度与第二次折转的板的包络厚度及第一次折转的铰接中心线与底板上平面之间的距离之和。板的包络厚度,是指该板及其上安装的附件在板的厚度方向上的最大尺寸,如一块侧板上安装有箱门,箱门上安装有箱锁,而箱锁的手柄的末端最突出,即手柄的末端到该侧板内面的距离最大,那么这个距离就是最大尺寸,它就是该侧板的包络厚度。一般地,两块端板应在同一次折转中向内翻转,以便让它们折转后叠放在同一层中;箱门应设置在第一次折转的板(可以是侧板或端板)上,以便使其门槛最低,便于上下货。箱门与底板之间不设置铰链连接,箱门与盖板之间也不设置插销连接,箱门的侧边与其所在的板的门洞边之间可设置铰链连接。在本实施例中,第一侧板是第一次折转的板,箱门设置在该侧板的中部;第二侧板是第二次折转的板,由图2可见,它的折转铰接中心线位置要比第一次折转的第一侧板的铰接中心线的高;两块端板是最后(第三次)折转的板,它们的折转铰接中心线位置要比第一次折转的第一侧板和第二次折转的第二侧板的铰接中心线的位置都要高;第二侧板折转后叠放在中层,两块端板折转后叠放在上层,它的上面是盖板(见图3所示)。如果将箱门设置在一块或两块端板上,就应该将两块端板作为第一次折转的板了。由于板的外面一般不会是很规矩的平面,即使是底板的上平面和侧板的内表面,在使用一段时间之后也会变得不够平,为保证在这种情况下不影响板的折转和叠放,可在折转后的板与板之间放置适当厚度的橡胶垫块,用它们将板垫平、垫稳、垫扎实。
折叠时,只需将侧板及端板与盖板之间、侧板与端板之间的插销连接解脱(将推拉销从销孔中退出),将盖板吊起,再顺序将侧板和端板向内折转即可。
权利要求1,一种折叠式集装箱,由底板、盖板、第一侧板、第二侧板、第一端板和第二端板等六块箱板组成,其特征是底板和第一侧板、第二侧板、第一端板及第二端板之间均有铰链连接,盖板和第一侧板、第二侧板、第一端板及第二端板之间均有插销或锁扣连接,侧板和端板均可向内折转,底板和第二次折转的板的铰接中心线与底板上平面之间的距离,等于或大于第一次折转的板的包络厚度与第一次折转的铰接中心线与底板上平面之间的距离之和,底板和第三次折转的板的铰接中心线与底板上平面之间的距离,等于或大于第一次折转的板的包络厚度与第二次折转的板的包络厚度及第一次折转的铰接中心线与底板上平面之间的距离之和。
2,按权利要求1所述的折叠式集装箱,其特征是侧板与端板之间有插销或锁扣连接。
3,按权利要求1所述的折叠式集装箱,其特征是在第一次折转的板上有箱门,箱门的侧边与该板的门洞边之间有铰链连接。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的折叠式集装箱,属一种专门适用于运输的大型容器。它由底板、盖板、第一侧板、第二侧板、第一端板和第二端板等六块箱板组成。底板和第一侧板、第二侧板、第一端板及第二端板之间均有铰链连接,盖板和第一侧板、第二侧板、第一端板及第二端板之间均有插销或锁扣连接,侧板和端板均可向内折转,底板和第N次折转的板的铰接中心线与底板上平面之间的距离,等于或大于第N-1次及其之前各次折转的板的包络厚度与第一次折转的铰接中心线与底板上平面之间的距离之和。侧板和端板很容易向内折转并一层层地叠放在底板上,因而可使其所占的体积大大减少(此时的体积只有原来的四分之一到五分之一),便于储存、搬迁及运输。
文档编号B65D6/18GK2680620SQ03270028
公开日2005年2月23日 申请日期2003年9月26日 优先权日2003年9月26日
发明者李虬 申请人:李虬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