折页机吸风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216276阅读:1171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折页机吸风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印刷辅助设备,具体地说是折页机进纸机构上配置的吸风轮。
背景技术
在现有技术中,折页机进纸机构上配置的吸风轮直径在IOcm以上,吸风轮宽度在 45cm以上,吸风轮的外表平滑,近几年来UV技术在印刷业飞速发展普及应用,大量的印刷 品UV上光,UV上光的印刷品与非UV上光的印刷品表面存在着较大的差异,为了确保UV上 光的印刷品与非UV上光的印刷品在同台折页机的进纸机构上都能正常工作,经长期实践 发现折页机进纸机构上配置的吸风轮起关键作用;现有技术的吸风轮在非UV上光的印刷 品上使用一般没有问题,但是,在UV上光的印刷品上使用问题较多,确保UV上光的印刷品 与非UV上光的印刷品在同台折页机的进纸机构上都能正常工作,是技术上亟待解决的问 题。

实用新型内容为了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技术缺陷,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折页机进纸 机构上配置的吸风轮,该吸风轮构造科学合理,性能稳定可靠,可以保证UV上光的印刷品 与非UV上光的印刷品在同台折页机的进纸机构上都能正常工作。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折页机吸风轮,包括吸风轮本体,其特征在于在吸风轮本体上的轴向设置 10-50个吸风沉孔,吸风沉孔均部在吸风轮本体一侧同径的圆周上,在吸风轮本体的径向设 置有贯通吸风沉孔的垂直吸风通孔,每个吸风沉孔的径向设置有2-6个垂直吸风通孔,在 吸风轮本体的外径表面设有环形槽,环形槽数量有2个,环形槽设在吸风轮本体表面的两 端的2-5cm的位置,在吸风轮本体的外径表面垂直吸风通孔的轴向设有吸风凹槽。优选地是,所述的吸风轮本体的直径A为7. 5-8. 5cm,吸风轮本体的轴向宽度B为 3. 5-4. 5cm0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由于采用上述构造,实践证明吸风轮构造科学合理,性 能稳定可靠,节能节材,降低成本,可以保证UV上光的印刷品与非UV上光的印刷品在同台 折页机的进纸机构上都能正常工作。本实用新型可以取代现有折页机进纸机构上配置的吸 风轮。

图1是折页机吸风轮在进纸机构上配置的示意图。图2是图1的零件分解示意图。图3是本实用新型折页机吸风轮的构造示意图。图4是图3的局部俯视示意图。附图中标号[0013]10.吸风轮本体,11.垂直吸风通孔,12.吸风沉孔,13.吸风轮本体中心轴孔, 14.吸风凹槽,15.环形槽。
具体实施方式
说明书附图是本实用新型实施的优选方式,下面结合说明书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 折页机吸风轮的具体实施方式
作进一步的说明。参见图1和图2,本实用新型的折页机吸风轮装配在进纸机构上配置的吸风系统 的传动轴上,传动轴的一端与吸风轮的吸风轮本体中心轴孔13配合。参见图3和图4的吸风轮本体10,在吸风轮本体10上的轴向设置30个吸风沉孔 12,吸风沉孔12均部在吸风轮本体10 —侧同径的圆周上,在吸风轮本体10的径向设置有 贯通吸风沉孔12的垂直吸风通孔11,每个吸风沉孔2的径向设置有3个贯通的垂直吸风通 孔11,在吸风轮本体10的外径表面设有环形槽15,环形槽15数量有2个,环形槽15设在 吸风轮本体10表面的两端的3cm的位置,在吸风轮本体10的外径表面垂直吸风通孔11的 轴向设有吸风凹槽14 ;所述的吸风轮本体10的直径A为8cm,吸风轮本体10的轴向宽度B 为 4cm。以上说明对本实用新型而言只是说明性的,而非限制性的,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 理解,在不脱离权利要求所限定的精神和范围的情况下,可做出许多修改、变化或等效,但 都将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权利要求一种折页机吸风轮,包括吸风轮本体(10),其特征在于在吸风轮本体(10)上的轴向设置10 50个吸风沉孔(12),吸风沉孔(12)均部在吸风轮本体(10)一侧同径的圆周上,在吸风轮本体(10)的径向设置有贯通吸风沉孔(12)的垂直吸风通孔(11),每个吸风沉孔(12)的径向设置有2 6个贯通的垂直吸风通孔(11),在吸风轮本体(10)的外径表面设有环形槽(15),环形槽(15)数量有2个,环形槽(15)设在吸风轮本体(10)表面的两端的2 5cm的位置,在吸风轮本体(10)的外径表面垂直吸风通孔(11)的轴向设有吸风凹槽(14)。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折页机吸风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吸风轮本体(10)的直径 A为7. 5-8. 5cm,吸风轮本体(10)的轴向宽度B为3. 5-4. 5cm。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折页机吸风轮,在吸风轮本体(10)上的轴向设置10-50个吸风沉孔(12),吸风沉孔(12)均部在吸风轮本体(10)一侧同径的圆周上,在吸风轮本体(10)的径向设置有贯通吸风沉孔(12)的垂直吸风通孔(11),每个吸风沉孔(12)的径向设置有2-6个贯通的垂直吸风通孔(11),在吸风轮本体(10)的外径表面设有环形槽(15),在吸风轮本体(10)的外径表面垂直吸风通孔(11)的轴向设有吸风凹槽(14);本实用新型实践证明构造科学合理,性能稳定可靠,节能节材,降低成本,可以保证UV上光的印刷品与非UV上光的印刷品在同台折页机的进纸机构上都能正常工作。本实用新型可以取代现有折页机进纸机构上配置的吸风轮。
文档编号B65H5/22GK201713131SQ20102027084
公开日2011年1月19日 申请日期2010年7月26日 优先权日2010年7月26日
发明者钟华桂 申请人:东莞市快达装订机械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