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架密封圈及托辊用高密封组合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218719阅读:254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骨架密封圈及托辊用高密封组合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轴承密封部件,尤其涉及一种骨架密封圈及托辊用高密封组
口 O
背景技术
背景技术
带式输送机主要由托辊,支架,输送带驱动装置等组成,托辊是带式输送机的主要 构成部分之一,应用最为广泛。常用的托辊品种有缓冲托辊,平行托辊,调心托辊等。这些 托辊的密封型式主要有以下方式非接触式密封,如轴向或径向迷宫密封;普通接触式密封,如普通骨架油封结构。非接触式密封如迷宫式密封的优点是结构简单,托辊旋转阻力较小,但是密封防 水、防尘效果不好,在污水、粉尘进入托辊后,会引起托辊润滑条件的迅速恶化导致润滑失 效,进而造成托辊提前损坏,达不到额定的设计寿命。如图1所示,现有技术中的普通托辊接触式骨架密封,主要由内密封圈1、外密封 圈2、挡板3等组成。外密封圈2的内圈采用主、副密封唇结构,主密封唇处有压缩弹簧,靠 弹簧压紧力使主密封唇与托辊轴的紧密接触,形成接触式密封结构。优点是密封防尘、防水 效果较好。上述现有技术中的普通托辊接触式骨架密封至少存在以下缺点副密封唇过小,斜度及弹性不足,水和污染物仍然有可能进入到轴承室内。长期使 用存在着托辊旋转阻力过大,温升过高,润滑失效等问题,进而降低了托辊的使用效果。

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密封效果好的骨架密封圈及托辊用高密封组合。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本实用新型的骨架密封圈,包括内圈、外圈,所述内圈包括主密封唇和副密封唇, 所述主密封唇设有压紧弹簧,所述副密封唇的外缘高于密封圈的外端面。本实用新型的托辊用高密封组合,包括辊体、轴,所述辊体通过轴承支撑在所述轴 上,所述轴承的内侧和外侧分别设有内密封圈和外密封圈,所述外密封圈为上述的骨架密 封圈。由上述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可以看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骨架密封圈及托 辊用高密封组合,由于骨架密封圈的副密封唇的外缘高于密封圈的外端面,托辊用高密封 组合的外密封圈采用这种骨架密封圈后,密封效果好,能有效阻止水和污染物等进入到轴 承室内。

图1为现有技术中的普通托辊接触式骨架密封的结构示意图;[0015]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骨架密封圈及托辊用高密封组合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的骨架密封圈及托辊用高密封组合,其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 示托辊用高密封组合包括辊体11、轴12,辊体11通过轴承13支撑在轴12上,轴承 13的内侧和外侧分别设有内密封圈14和外密封圈15,其中外密封圈15采用本实用新型的 骨架密封圈。本实用新型的骨架密封圈包括内圈、外圈16,内圈包括主密封唇17和副密封唇 18,主密封唇17设有压紧弹簧,副密封唇18的外缘高于密封圈的外端面。该骨架密封圈的 材料可以包括丁晴高弹性耐蚀橡胶。本实用新型的骨架密封圈副唇采用加大处理,有效防止灰尘和水进入轴承室内。 采用特制丁晴高弹性耐蚀橡胶作为高密封的主要制造材料,从而提高橡胶密封件的使用寿 命。在托辊上使用新型的密封组合,避免由于灰尘和水污染进入轴承室造成润滑失 效,降低托辊旋转阻力,降低托辊工作温升、工作噪音,改善托辊的性能,延长托辊的使用寿 命。增加了托辊的安全可靠性。密封圈外圈可以采用冷挤压工艺使配合面过盈致密配合,提高密封效果;对与密 封唇配合的轴的回转结合面可以采用高频热处理和磨削工艺,提高密封防尘防水,降低旋 转阻力,提高使用寿命。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
,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 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 的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权利要求1.一种骨架密封圈,包括内圈、外圈,所述内圈包括主密封唇和副密封唇,所述主密封 唇设有压紧弹簧,其特征在于,所述副密封唇的外缘高于密封圈的外端面。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骨架密封圈,其特征在于,该骨架密封圈的材料包括丁晴高 弹性耐蚀橡胶。
3.一种托辊用高密封组合,包括辊体、轴,所述辊体通过轴承支撑在所述轴上,其特征 在于,所述轴承的内侧和外侧分别设有内密封圈和外密封圈,所述外密封圈为权利要求1 或2所述的骨架密封圈。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骨架密封圈及托辊用高密封组合,骨架密封圈包括内圈、外圈,内圈包括主密封唇和副密封唇,主密封唇设有压紧弹簧,副密封唇的外缘高于密封圈的外端面;托辊用高密封组合辊体、轴,辊体通过轴承支撑在轴上,轴承的内侧和外侧分别设有内密封圈和外密封圈,外密封圈为上述的骨架密封圈。托辊用高密封组合的外密封圈采用这种骨架密封圈后,密封效果好,能有效阻止水和污染物等进入到轴承室内。
文档编号B65G39/09GK201777667SQ20102051942
公开日2011年3月30日 申请日期2010年9月6日 优先权日2010年9月6日
发明者周满山, 孙斌武, 张媛, 郭泗坡 申请人:泰安力博机电科技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