板状体收纳容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352712阅读:158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板状体收纳容器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对板状体、尤其是在液晶显示器或等离子显示器等平板显示器(FPD)中使用的玻璃板进行载置的板状体收纳容器。
背景技术
为了打包并输送玻璃板等板状体,而使用板状体收纳容器。被切断或加工后的玻璃板通过机器人或专用机等,一张张地吸附保持并输送,载置(收纳)于板状体收纳容器(托盘)。然后,板状体收纳容器通过叉式起重机等输送,取出玻璃板(采板),向下一工序投入(供给)。有时需要限制板状体收纳容器上的板状体的移动。例如,在专利文献I中公开了一种通过按压构件对装载于板状体收纳容器的玻璃板进行按压,从而防止移动(偏移)的技术。该按压构件通过螺钉等连结构件而以可拆装的方式与容器主体连结。专利文献I :日本国特开2009-154960号公报,段落0033然而,由于输送中的振动等,板状体在板状体收纳容器内移动,有时会与按压构件发生碰撞。这种情况下,由于连结构件用的贯通孔的变形等,而按压构件的拆装可能会变得困难。
发明内容鉴于上述情况,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防止对板状体的移动进行限制的移动限制构件发生碰撞而引起损伤的板状体收纳容器。(I)本发明的一形态的板状体收纳容器具备载置板状体的板状体载置构件;载置所述板状体载置构件的底座;限制所述板状体的移动的移动限制构件;将所述移动限制构件以可拆装的方式与所述板状体载置构件的侧板连结且可进退的连结机构,所述侧板具备开口部,该开口部具有连通的第一开口区域和第二开口区域,所述第二开口区域的宽度比所述第一开口区域的宽度窄,所述连结机构具备具备头部且设置于所述移动限制构件的卡合构件,其中该头部能够通过所述第一开口区域,但不能通过所述第二开口区域;使所述卡合构件相对于所述侧板进退的进退机构。(2)本发明的一形态的板状体收纳容器具备载置板状体的板状体载置构件;载置所述板状体载置构件的底座;限制所述板状体的移动的移动限制构件;将所述移动限制构件以可拆装的方式与所述板状体载置构件的侧板连结且可进退的连结机构,所述移动限制构件具备开口部,该开口部具有连通的第一开口区域和第二开口区域,所述第二开口区域的宽度比所述第一开口区域的宽度窄,所述连结机构具备具备头部且设置在所述板状体载置构件的侧板上的卡合构件,其中该头部能够通过所述第一开口区域,但不能通过所述第二开口区域;使所述卡合构件相对于所述移动限制构件进退的进退机构。在(I)及(2)的板状体收纳容器中,所述进退机构可以电气性地或机械性地使所述卡合构件进退。[0010]另外,所述进退机构可以具备偏心凸轮,该偏心凸轮安装于轴部且以与所述卡合构件的轴向不同的方向为旋转轴进行偏心旋转。(3)本发明的一形态的板状体收纳容器具备载置板状体的板状体载置构件;载置所述板状体载置构件的底座;限制所述板状体的移动的移动限制构件;将所述移动限制构件以可拆装的方式与所述板状体载置构件的侧板连结且可进退的连结机构,所述侧板具备开口部,该开口部具有连通的第一开口区域和第二开口区域,所述第二开口区域的宽度比所述第一开口区域的宽度窄,所述连结机构具备具备头部且设置于所述移动限制构件的卡合构件,其中该头部能够通过所述第一开口区域,但不能通过所述第二开口区域;相对于所述侧板来切换所述卡合构件的伸长和收缩的切换机构,所述切换机构具有弹性构件,其包括在第一、第二方向上具有不同的宽度的第三开口和沿着所述第二方向配置的槽部,且其配置于所述移动限制构件;卡止构件,其安装于所述轴部,在处于所述第一方向时能够通过所述第三开口,在处于所述第二方向时不能通过所述第三开口,且卡止于所述弹性构件的所述槽部。在(I) (3)的板状体收纳容器中,所述板状体收纳容器还具备从所述侧板或所述移动限制构件中的一方突出的棒状构件,在所述侧板或所述移动限制构件中的另一方具有第四开口,该第四开口供所述棒状构件插入而将所述棒状构件卡止成,能够沿着连结所述第一开口区域和第二开口区域的方向移动,且所述卡合构件的所述头部对应于所述第一开口区域。板状体收纳容器可以具备多个连结机构。[发明效果]根据本发明,能够提供一种防止向对板状体的移动进行限制的移动限制构件发生的碰撞而引起损伤的板状体收纳容器。

图I是表示本发明的第一实施方式的板状体收纳容器的立体图。图2是表示本发明的第一实施方式的移动限制构件与板状体载置构件之间的连结状态的局部剖视图。图3是表示本发明的第一实施方式的移动限制构件与板状体载置构件之间的连结状态的分解立体图。图4是表示本发明的第二实施方式的板状体收纳容器的立体图。图5是表示本发明的第二实施方式的移动限制构件与板状体载置构件之间的连结状态的局部剖视图。图6是表示本发明的第二实施方式的移动限制构件与板状体载置构件之间的连结状态的分解立体图。图7是表示本发明的第三实施方式的板状体收纳容器中的移动限制构件与板状体载置构件之间的连结状态的局部剖视图。图8是表示本发明的第三实施方式的板状体收纳容器中的移动限制构件与板状体载置构件之间的连结状态的分解立体图。[符号说明][0025]100、200板状体收纳容器10、IOa板状体载置构件11 侧板12 上板15、16、17 贯通孔20 底座25支柱承受件30 支柱 40、40a移动限制构件41、41a移动限制构件侧板42移动限制构件上板45、46 贯通孔50、50a进退机构51支承轴 52偏心凸轮53 杆60、60b 卡合构件61、61b 轴部62 头部63 螺母71棒状构件80切换机构81卡止构件811 基体812贯通孔813突起部82弹性构件821 开口部822保持部823突出部824 槽部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参照附图,详细地说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发明中,“上方”是指铅垂上方,“下方”是指铅垂下方。(第一实施方式)图I是表示本发明的第一实施方式的板状体收纳容器100的立体图。板状体收纳容器100具有板状体载置构件10、底座20、支柱30、移动限制构件40、进退机构50,对板状体、尤其是在液晶显示器或等离子显示器等平板显示器(FPD)中使用的玻璃板进行载置。 板状体载置构件10具有箱形形状(大致长方体形状),在其上表面(上板12上)层叠载置有板状体G。板状体载置构件10具有侧板11及上板12。如后所述,侧板11具有与移动限制构件40的卡合构件60及棒状构件71分别对应的贯通孔15、16。 底座20具有箱形形状(大致长方体形状),在其上表面载置并保持板状体载置构件10。底座20可以由格子状的框体构成,该格子状的框体将棒状棱柱、方管或型钢等框材纵横组装多个来制作。底座20在其下表面的四角具有与支柱30的前端嵌合的支柱承受件25。根据需要,可以在板状体载置构件10与底座20之间配置吸收振动的缓冲构件。支柱30配置在底座20的上表面的四角。如已述那样,该支柱30的前端是能够与底座20的支柱承受件25嵌合的形状。利用该嵌合,能够将多个板状体收纳容器100层 叠。即,将上段的板状体收纳容器100的四角的支柱承受件25对位在下段的板状体收纳容器100的四角的支柱30的上方,将多个板状体收纳容器100堆叠,从而能够有效地收纳板状体。移动限制构件40用于对板状体G在板状体载置构件10上的移动进行限制,在板状体载置构件10的四个侧面分别各配置两个。移动限制构件40具有移动限制构件侧板41和移动限制构件上板42。通过移动限制构件侧板41,防止板状体的从板状体载置构件10的上表面的落下。移动限制构件上板42可以用于按压层叠的板状体G的上表面。移动限制构件40通过后述的卡合构件60而与板状体载置构件10连结。进退机构50使后述的卡合构件60相对于板状体载置构件10的侧板11进退。需要说明的是,其详细情况在下面叙述。图2及图3是表示移动限制构件40与板状体载置构件10之间的连结状态的局部剖视图及分解立体图。需要说明的是,为了便于理解,在图2中,省略了后述的进退机构50的杆53的图示。而且,在图3中,省略了左侧的进退机构50的偏心凸轮52、杆53的图示。板状体载置构件10的侧板11具有贯通孔15、16。贯通孔15的开口部具有纵长的形状,被划分成连通而上下配置的第一开口区域Al、第二开口区域A2。第一开口区域Al具有能够供后述的卡合构件60的头部62通过的形状,例如大致圆形的形状。第二开口区域A2具有能够供后述的卡合构件60的轴部61通过的形状,例如将大致矩形和大致半圆形组合而成的上下方向长的形状。第二开口区域A2具有上下方向长的形状是为了使轴部61在第二开口区域A2内能够进行上下的移动。第一开口区域Al的宽度dl大于第二开口区域A2的宽度d2。其结果是,连结机构60的头部62不能通过第二开口区域A2。S卩,第二开口区域A2仅能够供连结机构60的轴部61通过。另一方面,第一开口区域Al能够供连结机构60的轴部61和头部62这双方通过。第一开口区域Al的宽度dl及第二开口区域A2的宽度d2被规定为轴部61的与能够移动方向(上下方向)垂直的方向上的宽度。在移动限制构件侧板41安装有卡合构件60及棒状构件71。[0076]卡合构件60具有轴部61和头部62,与进退机构50连接。轴部61具有大致圆柱形状,穿过移动限制构件侧板41的贯通孔45,其一端固定于进退机构50。轴部61能够通过第一开口区域Al及第二开口区域A2这双方。头部62具有大致圆柱形状,固定在轴部61的另一端。头部62的直径大于轴部61的直径,能够通过第一开口区域Al,但不能通过第二开口区域A2。棒状构件71具有大致圆柱形状,能够通过贯通孔16的开口部。而且,棒状构件71的长度大于卡合构件60从移动限制构件侧板41突出的长度。而且,棒状构件71对应于卡合构件60而如下配置。即,棒状构件71通过贯通孔16且棒状构件71在贯通孔16的上端被卡止时,卡合机构60的头部62配置在与贯通孔15的第一开口区域Al对应的位置。如此,棒状构件71被与贯通孔16组合,作为用于将卡合构件60的头部62与贯通孔15的第一开口区域Al对位的引导件而发挥功能。进退机构50使卡合构件60相对于板状体载置构件10的侧板11进退(使卡合构件60从移动限制构件侧板41突出的突出量发生变化),具有支承轴51、一对偏心凸轮52、 杆53。进退机构50及卡合构件60的组合作为能够将移动限制构件40以可拆装的方式与板状体载置构件10的侧板11连结且能够进退的连接机构而发挥功能。支承轴51大致为圆柱形状,以其中心轴C为旋转轴,将偏心凸轮52支承为能够旋转,并与卡合构件60的轴部61连接。偏心凸轮52为大致圆柱形状,经由支承轴51而安装于轴部61。偏心凸轮52以与卡合构件60的轴向不同的方向为旋转轴,相对于轴部61及支承轴51进行旋转。该旋转为偏心的旋转。即,偏心凸轮52的旋转轴(支承轴51的中心轴C)设定在从偏心凸轮52自身的中心轴偏移(位移)的位置上。其结果是,通过偏心凸轮52的旋转,移动限制构件侧板41与支承轴51的距离能够变动。该距离的变动能够使卡合构件60从移动限制构件侧板41的突出量、以及移动限制构件侧板41与头部62的距离发生变化。杆53与偏心凸轮52连接,被人手操作,而对偏心凸轮52施加旋转用的力。(移动限制构件40的安装)如下所述将移动限制构件40安装于板状体载置构件10。此时,进退机构50的偏心凸轮52 (杆53)朝向卡合构件60成为最突出的状态的方向。(I)棒状构件71向贯通孔16的插入使棒状构件71通过贯通孔16。此时,卡合构件60未通过贯通孔15。由于棒状构件71的长度大于卡合构件60的长度,因此仅能够使棒状构件71通过贯通孔16。(2)卡合构件60的定位将棒状构件71卡止在贯通孔16的上端。通过将移动限制构件40向上方抬起,棒状构件71的侧面与贯通孔16的上端的内壁接触,而被卡止。此时,卡合构件60的头部62配置在与贯通孔15的第一开口区域Al对应的位置。(3)卡合构件60向贯通孔15的插入使卡合构件60的头部62通过贯通孔15的第一开口区域Al。头部62具有与第一开口区域Al对应的形状,通过使移动限制构件40与板状体载置构件10的侧板11的距离接近并接触,头部62通过第一开口区域Al,从贯通孔15伸出。S卩,轴部61配置在贯通孔15内。[0092](4)卡合构件60的卡止在移动限制构件40与板状体载置构件10接触的状态下,使移动限制构件40向下方移动。其结果是,卡合构件60的轴部61从开口区域Al向开口区域A2移动。S卩,卡合构件60的轴部61的侧面与贯通孔15的下端的内壁接触,而被卡止。然后,由于移动限制构件40的自重,而卡合构件60的轴部61维持成由贯通孔15的下端保持的状态。由于卡合构件60的头部62不能通过开口区域A2,因此移动限制构件40不会从板状体载置构件10脱落。(5)基于进退机构50的固定通过使进退机构50动作而使卡合构件60进退,从而对移动限制构件40与板状体载置构件10之间的连结进行强化。即,对杆53进行操作,使偏心凸轮52旋转,减小移动限制构件侧板41与卡合构件60的头部62的距离。其结果是,头部62与侧板11接触,被牢 固地固定。通过以上的步骤(I) (5),能够简便地将移动限制构件40安装于板状体载置构件10。而且,通过反过来执行步骤(I) (5),能够简便地将移动限制构件40从板状体载置构件10取下。在本实施方式中,使用具有轴部61及头部62的连结机构60、具有与头部62及轴部61分别对应的第一开口区域及第二开口区域的贯通孔15,能够简便地使移动限制构件40相对于板状体载置构件10拆装。而且,将棒状构件71与贯通孔15的组合作为引导件,能够进行头部62与第一开口区域Al的对位,从而容易进行移动限制构件40向板状体载置构件10的安装。通过进退机构50,使卡合构件60相对于板状体载置构件10的侧板11进退,从而容易进行移动限制构件40的固定及其解除。另外,在进退机构50的作用下卡合构件60能够进退,从而缓和对移动限制构件40的冲击,能够防止卡合构件60、贯通孔15的损伤。例如,由于输送中的振动等,而板状体G可能在板状体载置构件10上移动并与移动限制构件40发生碰撞。这种情况下,碰撞所产生的力向卡合构件60施加,在该力的作用下,偏心凸轮52进行旋转,卡合构件60的突出量发生变化,从而缓和冲击。(第二实施方式)图4是表示本发明的第二实施方式的板状体收纳容器200的立体图。板状体收纳容器200具有板状体载置构件10a、底座20、支柱30、移动限制构件40a、进退机构50a。图5及图6是表示移动限制构件40a与板状体载置构件IOa之间的连结状态的局部剖视图及分解立体图。卡合构件60通过板状体载置构件IOa的侧板Ila的贯通孔17,其轴部61的端部与进退机构50a连接。而且,棒状构件71固定于板状体载置构件IOa的侧板Ila的贯通孔17。进退机构50a配置在板状体载置构件IOa的内部,电气性地或机械性地使卡合构件60进退(使卡合构件60的突出量变化)。例如,能够通过电动机、空气压、液压等各种方式使卡合构件60进退。[0106]卡合构件60在通过了贯通孔45的状态下使进退机构50a动作,使卡合构件60进退,能够使其头部62与移动限制构件40a接触并固定。通过进退机构50a能够使卡合构件60进退,从而缓和板状体G对移动限制构件40a的碰撞引起的冲击等,能够防止卡合构件60、贯通孔45的损伤。例如,进退机构50a使用弹性的力来使卡合构件60进退。具体而言,考虑有经由弹性构件或使用空气而使卡合构件60进退的情况。这种情况下,对移动限制构件40a的碰撞所产生的力由弹性构件或空气来缓和(因碰撞而卡合构件60的突出量发生变 化)。进退机构50a及卡合构件60的组合作为能够将移动限制构件40a以可拆装的方式与板状体载置构件IOa的侧板Ila连结且能够进退的连接机构而发挥功能。在板状体收纳容器100中,板状体载置构件10的侧板11具有贯通孔15、16,在移动限制构件40上安装了卡合构件60及棒状构件71。相对于此,在板状体收纳容器200中,在板状体载置构件IOa的侧板11上安装了卡合构件60及棒状构件71,移动限制构件40a的移动限制构件侧板41a具有贯通孔45、46。即,卡合构件60和贯通孔45配置成与板状体收纳容器100的情况相反。另外,贯通孔45的第一区域Al、第二区域A2的配置与板状体收纳容器100的情况上下相反。这是因为在移动限制构件40a侧配置贯通孔45,并且使第一区域Al处于下方能够使卡合构件60的卡止变得稳定。(第三实施方式)图7及图8是表示本发明的第三实施方式的板状体收纳容器300中的移动限制构件40与板状体载置构件10之间的连结状态的局部剖视图及分解立体图。板状体收纳容器300整体的立体图以图I为基准,省略了图示。S卩,在图I中,取代进退机构50,通过配置切换机构80,来表示板状体收纳容器300整体的立体图。需要说明的是,为了便于理解,在图8中,省略了左侧的切换机构80的弹性构件82的图示。而且,在图7及图8中,卡止构件81的方向不同。板状体收纳容器300具有板状体载置构件10a、底座20、支柱30、移动限制构件40、卡合构件60b、切换机构80。卡合构件60b具有轴部6lb、头部62、螺母63。为了与螺母63嵌合,而在轴部61b的端部切削出螺纹。螺母63抒入轴部61b,防止卡合构件60b的脱落,且用于调节卡合构件60b的突出量。作为螺母63,可以使用翼形螺母等利用人手容易拧紧的螺母。切换机构80具有卡止构件81、弹性构件82,对卡合构件60b向侧板11的拉伸和收缩进行切换。卡止构件81在规定的方向上与弹性构件82卡合,具有基体81、贯通孔812、突出部 813。基体811具有大致长方体形状等的长条形状。基体811 (卡止构件81)在其长度方向朝向第一方向(在此为图8的Z方向)时,通过后述的弹性构件82的开口部821,在朝向与该第一方向垂直的第二方向(在此为图8的X方向)时,不能通过开口部821。卡合构件60b的轴部61b通过贯通孔812,卡止构件81能够相对于轴部61b进行旋转或轴向上的移动。[0123]突出部812具有沿着第一方向(在此为图8的Z方向)拉伸的形状(具有朝向Z方向的棱线),在规定的方向上与后述的弹性构件82的槽部824卡合。弹性构件82具有开口部821、保持部822、突出部823、槽部824,且由具有弹性的板形状的构件构成。开口部821在第一、第二方向(在此分别为图8的Z方向、X方向)上具有不同的宽度(具有Z方向长的形状)。如已述那样,卡止构件81在其长度方向为第一方向(图8的Z方向)时通过开口部821,在其长度方向为第二方向(图8的X方向)时不通过开口部821。保持部822是接触且保持在移动限制构件40上的部分。突出部823、槽部824可以通过将板形状的构件折弯来形成。关出部823从保持部822关出,从移动限制构件40尚开。 槽部824具有沿着第二方向(在此为图8的X方向)配置的槽。槽部824的槽的方向与卡止构件81的突起部813的棱线的方向一致时,卡止构件81被卡止在弹性构件82的槽部824。切换机构80及卡合构件60b的组合作为将移动限制构件40以可拆装的方式与板状体载置构件10的侧板11连结,且能够进退的连接机构而发挥作用。(移动限制构件40的安装)如下所述将移动限制构件40安装于板状体载置构件10。此时,对切换机构80进行调节,以使得卡合构件60b成为最突出的状态。即,使卡止构件81(基体811)的长度方向与弹性构件82的开口部821的长度方向一致,将卡止构件81配置在开口部821内。此时,卡止构件81成为最突出的状态。(I)棒状构件71向贯通孔16的插入使棒状构件71通过贯通孔16。此时,卡合构件60b未通过贯通孔15。由于棒状构件71的长度大于卡合构件60b的长度(从移动限制构件侧板41突出的突出量),因此仅能够使棒状构件71通过贯通孔16。(2)卡合构件60b的定位将棒状构件71卡止在贯通孔16的上端。通过将移动限制构件40向上方抬起,而棒状构件71的侧面与贯通孔16的上端的内壁接触,而被卡止。此时,卡合构件60b的头部62配置在与贯通孔15的第一开口区域Al对应的位置。(3)卡合构件60b向贯通孔15的插入使卡合构件60b的头部62通过贯通孔15的第一开口区域Al。头部62具有与第一开口区域Al对应的形状,通过使移动限制构件40与板状体载置构件10的侧板11的距离接近并接触,而头部62通过第一开口区域Al,从贯通孔15伸出。即,轴部61配置在贯通孔15内。(4)卡合构件60b的卡止在移动限制构件40与板状体载置构件10接触的状态下,使移动限制构件40向下方移动。其结果是,卡合构件60b的轴部61从开口区域Al向开口区域A2移动。S卩,卡合构件60b的轴部61的侧面与贯通孔15的下端的内壁接触,而被卡止。然后,由于移动限制构件40的自重,而卡合构件60b的轴部61b维持成由贯通孔15的下端保持的状态。由于卡合构件60b的头部62不能通过开口区域A2,因此移动限制构件40不会从板状体载置构件10脱落。(5)基于切换机构80的固定通过使切换机构80动作,从而利用卡合构件60b对移动限制构件40与板状体载置构件10之间的连结进行强化。即,使卡止构件81旋转,使卡止构件81的突起部813的棱线的方向与弹性构件82的槽部824的槽方向一致,使卡止构件81卡止于弹性构件82。此时,在弹性构件82的弹性力的作用下,卡合构件60b的突出量减少,移动限制构件侧板41与卡合构件60b的头部62的距离减小。其结果是,头部62与侧板11接触,被牢固地固定。通过切换机构80,能够缓和板状体G对移动限制构件40的碰撞所产生的冲击等,从而防止卡合构件60b、贯通孔15的损伤。S卩,由于切换机构80的弹性构件82发生弹性变形,从而缓和对移动限制构件40的碰撞的力(卡合构件60b的突出量因冲击而进行变化)。(其他的实施方式)本发明的实施方式并不局限于上述的实施方式而能够扩展、变更,扩展、变更的实施方式也包含在本发明的技术范围内。在上述实施方式中,在一个移动限制构件40使用了两个卡合构件60、及棒状构件71。相对于此,卡合构件60的数目可以仅为一个或为三个以上。而且也可以不使用棒状构件71而将移动限制构件40安装于板状体载置构件10。详细地,而且参照特定的实施方式说明了本发明,但不脱离本发明的范围和宗旨而能够施加各种修正或变更的情况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不言自明。本发明基于2010年12月20日申请的日本实用新案登录出愿2010-008240,并将其内容作为参照而包含于此。
权利要求1.一种板状体收纳容器,具备 载置板状体的板状体载置构件; 载置所述板状体载置构件的底 座; 限制所述板状体的移动的移动限制构件; 将所述移动限制构件以可拆装的方式与所述板状体载置构件的侧板连结且可进退的连结机构, 所述侧板具备开口部,该开口部具有连通的第一开口区域和第二开口区域,所述第二开口区域的宽度比所述第一开口区域的宽度窄, 所述连结机构具备 具备头部且设置于所述移动限制构件的卡合构件,其中该头部能够通过所述第一开口区域,但不能通过所述第二开口区域; 使所述卡合构件相对于所述侧板进退的进退机构。
2.一种板状体收纳容器,具备 载置板状体的板状体载置构件; 载置所述板状体载置构件的底座; 限制所述板状体的移动的移动限制构件; 将所述移动限制构件以可拆装的方式与所述板状体载置构件的侧板连结且可进退的连结机构, 所述移动限制构件具备开口部,该开口部具有连通的第一开口区域和第二开口区域,所述第二开口区域的宽度比所述第一开口区域的宽度窄, 所述连结机构具备 具备头部且设置在所述板状体载置构件的侧板上的卡合构件,其中该头部能够通过所述第一开口区域,但不能通过所述第二开口区域; 使所述卡合构件相对于所述移动限制构件进退的进退机构。
3.根据权利要求I或2所述的板状体收纳容器,其中, 所述进退机构电气性或机械性地使所述卡合构件进退。
4.根据权利要求I或2所述的板状体收纳容器,其中, 所述进退机构具备偏心凸轮,该偏心凸轮安装于轴部,以与所述卡合构件的轴向不同的方向为旋转轴而进行偏心旋转。
5.—种板状体收纳容器,具备 载置板状体的板状体载置构件; 载置所述板状体载置构件的底座; 限制所述板状体的移动的移动限制构件; 将所述移动限制构件以可拆装的方式与所述板状体载置构件的侧板连结且可进退的连结机构, 所述侧板具备开口部,该开口部具有连通的第一开口区域和第二开口区域,所述第二开口区域的宽度比所述第一开口区域的宽度窄, 所述连结机构具备 具备头部且设置于所述移动限制构件的卡合构件,其中该头部能够通过所述第一开口区域,但不能通过所述第二开口区域; 相对于所述侧板来切换所述卡合构件的伸长和收缩的切换机构, 所述切换机构具有 弹性构件,其包括在第一、第二方向上具有不同的宽度的第三开口和沿着所述第二方向配置的槽部,且其配置于所述移动限制构件; 卡止构件,其安装于所述轴部,在处于所述第一方向时能够通过所述第三开口,在处于所述第二方向时不能通过所述第三开口,且卡止于所述弹性构件的所述槽部。
6.根据权利要求1、2、5中任一项所述的板状体收纳容器,其中, 具备多个所述连结机构。
7.根据权利要求1、2、5中任一项所述的板状体收纳容器,其中, 所述板状体收纳容器还具备从所述侧板或所述移动限制构件中的一方突出的棒状构件, 在所述侧板或所述移动限制构件中的另一方具有第四开口,该第四开口供所述棒状构件插入而将所述棒状构件卡止成,能够沿着连结所述第一开口区域和第二开口区域的方向移动,且所述卡合构件的所述头部对应于所述第一开口区域。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板状体收纳容器,具备载置板状体的板状体载置构件;载置所述板状体载置构件的底座;限制所述板状体的移动的移动限制构件;将所述移动限制构件以可拆装的方式与所述板状体载置构件的侧板连结且可进退的连结机构,所述侧板具备开口部,该开口部具有连通的第一开口区域和第二开口区域,所述第二开口区域的宽度比所述第一开口区域的宽度窄,所述连结机构具备具备头部且设置于所述移动限制构件的卡合构件,其中该头部能够通过所述第一开口区域,但不能通过所述第二开口区域;使所述卡合构件相对于所述侧板进退的进退机构。
文档编号B65D85/48GK202542170SQ20112052639
公开日2012年11月21日 申请日期2011年12月15日 优先权日2010年12月20日
发明者中村政行, 石井义忠 申请人:旭硝子株式会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