斗轮取料设备及其联接模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161789阅读:97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斗轮取料设备及其联接模组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斗轮取料设备及其联接模组技术领域[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大型机械设备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斗轮取料设备及其联接 模组。
背景技术
[0002]斗轮取料设备广泛应用于港口、矿山、冶金、电厂等大中型散状物料贮料场,用于 在料堆端部进行取料作业。[0003]请一并参阅图1至图3,图1是现有技术一种斗轮取料设备的主视示意图。斗轮 取料设备包括桥架110、第一牵引车120、第二牵引车130和联接平台140,桥架110上铺设 有轨道111,第一牵引车120、第二牵引车130和联接平台140设于轨道111上。第一牵引 车120与联接平台140之间通过铰接单元150铰接,第二牵引车130与联接平台140之间 也通过铰接单元150铰接。第一牵引车120和第二牵引车130各装有斗轮结构112。图2 是图1所示的斗轮取料设备A部分的俯视示意图。第一牵引车120与联接平台140之间以 及第二牵引车130与联接平台140之间各通过两个铰接单元150铰接。图3是图2所示的 斗轮取料设备B部分的放大示意图。铰接单元150包括第一垂直铰座151和第二垂直铰座 152,第一垂直铰座151固定于联接平台140,第二垂直铰座152固定于第二牵引车130,第 一垂直铰座151和第二垂直铰座152通过水平销轴153铰接。[0004]现有技术的斗轮取料设备在工作时,由于第一垂直铰座151和第二垂直铰座152 垂直于轨道111,第一牵引车120和第二牵引车130均可以在垂直于轨道111的方向上相 对联接平台140转动,以获得竖直平面上的转动自由度。但是,在斗轮结构112进行取料工 作时,由于料堆高度线性增加或减少,斗轮机构112承受的切削力在不断变化,第一牵引车 120和第二牵引车130将承受不同且不断变化的侧向力,而第一牵引车120和第二牵引车 130在水平平面上却没有转动自由度,在受到水平平面上的切削力时,第一牵引车120和第 二牵引车130容易出现啃轨、磨轨、偏摆幅度大、震动幅度大等现象,造成轨道111磨损快, 使用寿命降低,甚至第一垂直铰座151和第二垂直铰座152焊缝撕裂、水平销轴153断裂等 现象。实用新型内容[0005]本实用新型主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斗轮取料设备及其联接模组,能够使 牵引车和联接平台同时获得水平平面和竖直平面上的转动自由度。[0006]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的一个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用于斗轮取 料设备的联接模组,其包括第一牵引车、第二牵引车、联接平台、第一铰接单元和第二铰接 单元。第一铰接单元将第一牵引车与联接平台的第一端铰接,使得第一牵引车相对于联接 平台在水平平面上转动;第二铰接单元将第二牵引车与联接平台的第二端铰接,使得第二 牵引车相对于联接平台在竖直平面上转动。[0007]其中,第一铰接单元包括第一水平铰座和第二水平铰座,第一水平铰座和第二水平铰座铰接;第二铰接单元包括第一垂直铰座和第二垂直铰座,第一垂直铰座和第二垂直 铰座铰接。[0008]其中,第一水平铰座固定于第一牵引车,第二水平铰座固定于联接平台的第一端, 第一水平铰座和第二水平铰座通过垂直销轴或球面轴承铰接。[0009]其中,第二垂直铰座固定于第二牵引车,第一垂直铰座固定于联接平台的第二端, 第一垂直铰座和第二垂直铰座通过水平销轴铰接。[0010]其中,第二铰接单元为两个,两个第二铰接单元间隔设置。[0011]其中,第一牵引车设置有支撑座,支撑座向联接平台延伸,以使得支撑座支承联接T D ο[0012]其中,支撑座为两个,两个支撑座分别位于第一铰接单元的两侧。[0013]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的另一个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斗轮取料 设备,其包括桥架、至少两个斗轮机构和牵引机构和上述任一种的联接模组。桥架跨设于料 堆,斗轮机构用于取料,联接模组置于第一轨道上,牵引机构牵引联接模组沿第一轨道往复 运动,至少两个斗轮机构分别固定于第一牵引车和第二牵引车。[0014]其中,料堆的两侧铺设有第二轨道,桥架跨设于第二轨道。[0015]本实用新型的斗轮取料设备及其联接模组通过在第一牵引车和联接平台之间设 置第一铰接单元,在第二牵引车和联接模组之间设置第二铰接单元,能够使牵引车和联接 平台用时获得水平平面和垂直平面上的转动自由度,有效减小侧向力对牵引车的影响,提高稳定性。


[0016]图1是现有技术一种斗轮取料设备的主视示意图;[0017]图2是图1所示的斗轮取料设备A部分的俯视示意图;[0018]图3是图2所示的斗轮取料设备B部分的放大示意图;[0019]图4是本实用新型联接模组的一个实施方式的主视示意图;[0020]图5是图4所示的联接模组C部分的放大示意图;[0021]图6是图4所示的联接模组的俯视示意图;[0022]图7是本实用新型斗轮取料设备的一个实施方式的主视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3]
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说明。[0024]请参阅图4,图4是本实用新型联接模组的一个实施方式的主视示意图。200包括第一牵引车210、第二牵引车220、联接平台230、第一铰接单元240以及第二铰接 单元250。为了说明各元件的位置关系,图中定义了三维立体坐标系,X、y所在平面为水平 平面,X、z所在平面为竖直平面。[0025]第一铰接单元240将第一牵引车210与联接平台230的第一端231铰接,使得第 一牵引车210相对于联接平台230在水平平面上转动。第二铰接单元250将第二牵引车 220与联接平台230的第二端232铰接,使得第二牵引车220相对于联接平台230在竖直平 面上转动。具体地,请一并参阅图5,图5是图4所示的联接模组C部分的放大示意图。第一铰接单元240包括第一水平铰座241和第二水平铰座242。第一水平铰座241和第二水 平铰座242铰接。在本实施方式中,第一水平铰座241固定于第一牵引车210,第二水平铰 座242固定于联接平台230的第一端231。第二水平铰座242平行于水平平面设置。第一 水平铰座241和第二水平铰座242通过垂直销轴243铰接,垂直销轴243的轴向垂直于水 平平面,以使得第一牵引车210相对于联接平台230在水平平面上转动。当然,值得注意的 是,本实用新型优选垂直销轴243进行铰接,但,第一水平铰座241和第二水平铰座242还 可以通过球面轴承铰接,本实用新型对此不作具体限定。[0026]第二铰接单元250采用现有技术的铰接单元150 (如图3所示),其包括第二垂直 铰座152和第一垂直铰座151。第二垂直铰座152和第一垂直铰座151铰接。在本实施方 式中,第二垂直铰座152固定于第二牵引车220,第一垂直铰座151固定于联接平台230的 第二端232。第一垂直铰座151和第二垂直铰座152平行于竖直平面设置。第二垂直铰座 152和第一垂直铰座151通过水平销轴153铰接,水平销轴153的轴向垂直于竖直平面,以 使得第二牵引车220相对于联接平台230在竖直平面上转动。[0027]在本实施方式中,第二水平铰座242贯穿设有销孔(未图示),第一水平铰座241也 贯穿设有销孔(未图示),第一水平铰座241插入水平铰座242,垂直销轴243穿过第二水平 铰座242和第一水平铰座241上的销孔,从而第二水平铰座242和第一水平铰座241铰接。 第一垂直铰座151和第二垂直铰座152也分别贯穿设有销孔(未图示),水平销轴153穿过 第一垂直铰座151和第二垂直铰座152上的销孔,从而第一垂直铰座151和第二垂直铰座 152铰接。[0028]第一牵引车210还设置有支撑座211,支撑座211位于第一铰接单元240下方,支 撑座211向联接平台230延伸,并且支撑座211托住联接平台230的下端,以使得支撑座 211支承联接平台230,能够保证垂直销轴243只传递第一牵引车210的牵引力,使第一牵 引车210在水平平面上具有转动自由度,并且在第一牵引车210和联接平台230受到垂直 于水平平面上的外力时,对第一铰接单元240起到保护作用。[0029]请一并参阅图6,图6是图4所示的联接模组的俯视示意图。支撑座211为两个, 两个支撑座211分别位于第一铰接单元240的两侧。第二铰接单元250为两个,两个第二 铰接单元250间隔设置。[0030]该联接模组200相较现有技术的单一方向上的转动自由度,能够同时获得水平平 面和竖直平面上的转动自由度,联接模组200受竖直平面上的外力影响小,稳定性得以提闻。[0031]在更多实施方式中,联接模组200可只包括第一牵引车210、联接平台230和第一 铰接单元240,第一铰接单元240将第一牵引车210与联接平台230的第一端231铰接,使 得第一牵引车210相对于联接平台230在水平平面上转动。这样,第一牵引车210和联接 平台230至少获得水平平面上的转动自由度,方便联接模组200应用于更多的场合。[0032]请参阅图7,图7是本实用新型斗轮取料设备的一个实施方式的主视示意图。本实 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斗轮取料设备,斗轮取料设备包括桥架310、至少两个斗轮机构320、 牵引机构330和上述实施方式的联接模组200。桥架310上铺设有第一轨道311,桥架310 跨设于料堆(未标示),斗轮机构320用于取料。联接模组200置于第一轨道311上,第一轨 道311所在的平面平行于水平平面。牵引机构330牵引联接模组200沿第一轨道311往复运动,至少两个斗轮机构320分别固定于第一牵引车210和第二牵引车220。[0033]在料堆的两侧还设有第二轨道312,桥架310跨设于第二轨道312,方便桥架310 沿第二轨道312往复运动,以在更多料堆上进行取料作业。[0034]通过上述方式,本实用新型的斗轮取料设备及其联接模组能够使牵引车和联接平 台用时获得水平平面和垂直平面上的转动自由度,有效减小侧向力对牵引车的影响,提高 稳定性,并且能够抵消桥架上轨道的安装误差及其带来的行走阻力,延长轨道的使用寿命。[0035]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凡 是利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等效流程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 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权利要求1.一种用于斗轮取料设备的联接模组,所述联接模组包括第一牵引车、第二牵引车和联接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联接模组还包括第一铰接单元和第二铰接单元,所述第一铰接单元将所述第一牵引车与所述联接平台的第一端铰接,使得所述第一牵引车相对于所述联接平台在水平平面上转动;所述第二铰接单元将所述第二牵引车与所述联接平台的第二端铰接,使得所述第二牵引车相对于所述联接平台在竖直平面上转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联接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铰接单元包括第一水平铰座和第二水平铰座,所述第一水平铰座和所述第二水平铰座铰接;所述第二铰接单元包括第一垂直铰座和第二垂直铰座,所述第一垂直铰座和所述第二垂直铰座铰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联接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水平铰座固定于所述第一牵引车,所述第二水平铰座固定于所述联接平台的所述第一端,所述第一水平铰座和所述第二水平铰座通过垂直销轴或球面轴承铰接。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联接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垂直铰座固定于所述第二牵引车,所述第一垂直铰座固定于所述联接平台的所述第二端,所述第一垂直铰座和所述第二垂直铰座通过水平销轴铰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联接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铰接单元为两个,两个所述第二铰接单元间隔设置。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联接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牵引车设置有支撑座,所述支撑座向所述联接平台延伸,以使得所述支撑座支承所述联接平台。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联接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座为两个,两个所述支撑座分别位于所述第一铰接单元的两侧。
8.一种斗轮取料设备,包括桥架、至少两个斗轮机构和牵引机构,所述桥架上铺设有第一轨道,所述桥架跨设于料堆,所述斗轮机构用于取料,其特征在于,所述斗轮取料设备还包括根据权利要求1至7中任一项所述的联接模组,所述联接模组置于所述第一轨道上,所述牵引机构牵引所述联接模组沿所述第一轨道往复运动,至少两个所述斗轮机构分别固定于所述第一牵弓I车和所述第二牵弓I车上。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斗轮取料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料堆的两侧铺设有第二轨道,所述桥架跨设于所述第二轨道。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用于斗轮取料设备的联接模组,其包括第一牵引车、第二牵引车、联接平台、第一铰接单元和第二铰接单元。第一铰接单元将第一牵引车与联接平台的第一端铰接,使得第一牵引车相对于联接平台在水平平面上转动。第二铰接单元将第二牵引车与联接平台的第二端铰接,使得第二牵引车相对于联接平台在竖直平面上转动。本实用新型还公开了一种采用联接模组的斗轮取料设备。通过上述方式,本实用新型的斗轮取料设备及其联接模组能够使牵引车和联接平台同时获得水平平面和竖直平面上的转动自由度。
文档编号B65G65/04GK202880479SQ20122056881
公开日2013年4月17日 申请日期2012年10月31日 优先权日2012年10月31日
发明者兰羚, 袁慧红 申请人:中联重科物料输送设备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