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余热锅炉管排的运输及固定箱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184283阅读:393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余热锅炉管排的运输及固定箱架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运输固定装置,更具体的说,涉及一种余热锅炉管排的运输及固定箱架。
背景技术
目前,余热锅炉使用管排采用拆散的方式进行运输,会造成管排表面的损伤,影响质量,由于管排过长,管子焊接后,如果不能平稳固定,甚至会影响管子焊接部位,造成开裂,而且运输到位后,数量庞大的管排还需要重新安装,大大降低了工作效率。

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实现能够便捷运输余热锅炉管排的运输装置。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余热锅炉管排的运输及固定箱架,横梁构成的上下两个长方形横梁架之间由支柱支撑构成长方体框架,所述的框架外表面覆盖有封板,余热锅炉管排通过管夹固定在所述的框架内。所述的管夹包括支撑杆和箍环,所述的支撑杆两端固定在两侧支柱上,所述的箍环固定在支撑杆上将管排固定。所述的长方体框架两侧的支柱对称设置,每对支柱水平固定有数层支撑杆。所述的管排输入输出端口位于长方体框架端面处。所述的同侧相邻的支柱设有交叉的筋板。所述的封板上设有检修孔。所述的上方的长方形横梁架上设有吊耳。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该固定箱架制作简单,能确保运输过程简单方便,并保证了安全性能,提高了稳定系数。同时该装置在发至安装现场后,无需拆解箱架,可直接放置于锅炉房内进行固定,极大地节省了时间。

下面对本实用新型说明书中每幅附图表达的内容及图中的标记作简要说明:图1位固定箱架结构示意图;上述图中的标记均为:1、横梁;2、支柱;3、管夹;4、筋板;5、封板;6、吊耳;7、检修
孔;8、管排。
具体实施方式
参加图1可知,余热锅炉管排的运输及固定箱架长方体框架结构,固定箱架为长方体,这样方便装车运输,具体的说,上下长方形横梁架由横梁I构成,两层横梁架之间由支柱2支撑,横梁I和支柱2均为相互焊接的角钢,确保装置的稳定性。长方体框架外表面覆盖有封板5 (铁皮),余热锅炉管排8通过管夹3固定在该框架结构内,封板5两侧设有检修孔7,方便后期检修维护,长方体框架两侧的支柱2是对称设置的,同侧相邻的支柱2设有交叉的筋板4,以确保固定箱架的稳定性。在上方的长方形横梁架的四角设有吊耳6,从而方便装车调运。固定在固定箱架内的管排8输入输出端口位于长方体框架端面处,这样通过吊耳6进行吊装,放置在于锅炉房内进行固定,无需拆解箱架,可直接利用,极大地节省了时间,提供了工作效率。固定管排8的管夹3有多种形式,下面以一种实施例进行说明,管夹3包括支撑杆和箍环,支撑杆水平设置,其两端固定在箱架两侧对称设置的支柱2上,每对支柱2根据内部管排8的密集程度设置多层支撑杆,支撑杆上安装有箍环,通过该箍环将管排8固定。固定方式简单便捷。上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进行了示例性描述,显然本实用新型具体实现并不受上述方式的限制,只要采用了本发明的方法构思和技术方案进行的各种非实质性的改进,或未经改进将本发明的构思和技术方案直接应用于其它场合的,均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权利要求1.一种余热锅炉管排的运输及固定箱架,其特征在于:横梁(I)构成的上下两个长方形横梁架之间由支柱(2)支撑构成长方体框架,所述的框架外表面覆盖有封板(5),余热锅炉管排(8 )通过管夹(3 )固定在所述的框架内。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余热锅炉管排的运输及固定箱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管夹(3)包括支撑杆和箍环,所述的支撑杆两端固定在两侧支柱(2)上,所述的箍环固定在支撑杆上将管排(8)固定。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余热锅炉管排的运输及固定箱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长方体框架两侧的支柱(2 )对称设置,每对支柱(2 )水平固定有数层支撑杆。
4.根据权利要求1、2或3所述的余热锅炉管排的运输及固定箱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管排(8)输入输出端口位于长方体框架端面处。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余热锅炉管排的运输及固定箱架,其特征在于:同侧相邻的支柱(2)设有交叉的筋板(4)。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余热锅炉管排的运输及固定箱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封板(5)上设有检修孔(7)。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余热锅炉管排的运输及固定箱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上方的长方形横 梁架上设有吊耳(6 )。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揭示了一种余热锅炉管排的运输及固定箱架,横梁构成的上下两个长方形横梁架之间由支柱支撑构成长方体框架,所述的框架外表面覆盖有封板,余热锅炉管排通过管夹固定在所述的框架内。该固定箱架制作简单,能确保运输过程简单方便,并保证了安全性能,提高了稳定系数。同时该装置在发至安装现场后,无需拆解箱架,可直接放置于锅炉房内进行固定,极大地节省了时间。
文档编号B65D90/00GK203079048SQ20122067271
公开日2013年7月24日 申请日期2012年12月8日 优先权日2012年12月8日
发明者方伟, 周健, 刘大柱, 黄煌, 宋明俊 申请人:安徽海螺川崎节能设备制造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