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喉管型自吸式粒料上料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184563阅读:154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喉管型自吸式粒料上料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粒料上料给料的装置,尤其是一种喉管型自吸式粒料上料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用户所用的上料给料装置有两类:1、机械式,包含采用皮带机、刮板式输送机以及螺旋式输送机等;2、采用真空负压方式进行送料。机械式上料给料装置需人工给料,劳动强度大,成本高,且易受作业环境限制;真空负压上料给料装置由于真空泵安装在出料口位置,用于石子等表面粗糙度大的粒料时,由于粒料表面之间的摩擦比较大,使粒料不易塌落,形成空洞影响上料。

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喉管型自吸式粒料上料装置,具有结构简单、吸力大,不易堵料,输送效率高的优点。本实用新型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不足而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喉管型自吸式粒料上料装置,包括物料输送管、设置在物料输送管进料端内的高压喷嘴和设置在物料输送管进料端外侧的补气套管,高压喷嘴通过管道与外部的空气压缩机连接,所述的物料输送管由进料端、中部的喉管和出料端构成,其进料端和出料端端口的孔径大于喉管的孔径,且进料端的端口到喉管的孔径变化呈圆滑过渡。所述的物料输送管,其进料端的端口呈喇叭状,其出料端可以为喇叭状,也可以为直管。
所述的补气套管,通过支撑肋板连接在物料输送管进料端外侧。还设有输送软管,输送软管与物料输送管的出料端相连接。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其一、本实用新型是基于文丘里管原理,文丘里管也就是人们常说的喉管,该物料输送管的两端孔径较大,两端口可设置呈喇叭口形状,中部管孔径较小称之为咽喉处,即为喉管,压缩空气通过喇叭状的进料端进入喉管内,随之截面逐渐减小,压缩空气的压强减小,流速变大,这时就在吸附腔的进口内产生一个真空度,致使周围空气被吸入喉管内,随着压缩空气一起流进扩散腔内减小气体的流速,该结构使得负压提高,吸力增大,上料速度更快。其二、在输送管出料端的外壁上设置振动器,通过震动可防止物料在进料端堵塞,也可将内壁上附着的料散抖落,输送效率大大提高,本实用新型即避免了人工和机械运送物料,又提高了生产效率,降低了成本。本实用新型主要应用于混凝土粒料和其他领域的粒料提升和输送。

[0012]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实用新型中A-A方向的局部剖视图。图中标记:1、物料输送管,101、进料端,102、出料端,103、中部管,2、高压喷嘴,3、
支撑肋板,4、振动器,5、补气套管,6、输送软管。
具体实施方式
如附图所示,一种喉管型自吸式粒料上料装置,包括物料输送管1、设置在物料输送管I进料端101内的高压喷嘴2和设置在物料输送管I进料端101外侧的补气套管5,高压喷嘴2通过管道与外部的空气压缩机连接,所述的物料输送管I由进料端101、中部的喉管103和出料端102构成,其进料端101和出料端102端口的孔径大于喉管103的孔径,且进料端101的端口到喉管103的孔径变化呈圆滑过渡。进一步优化该技术方案,所述的物料输送管,其进料端101的端口呈喇叭状,其出料端102可以为喇叭状,也可以为直管;本实用新型是基于文丘里管原理,文丘里管也就是人们常说的喉管,该物料输送管的两端孔径较大,两端口可设置呈喇叭口形状,中部管孔径较小称之为咽喉处,即为喉管103,压缩空气通过喇叭状的进料端101进入喉管103内,随之截面逐渐减小,压缩空气的压强减小,流速变大,这时就在吸附腔的进口内产生一个真空度,致使周围空气被吸入喉管103内,随着压缩空气一起流进扩散腔内减小气体的流速,该结构使得负压提高,吸力增大,上料速度更快。本实用新型,所述的补气套管5,通过支撑肋板3连接在物料输送管I进料端101外侧。本实用新型,还设有输送软管6,输送软管6与物料输送管I的出料端102相连接,通过设置输送软管6,可以将物料输送至任意指定位置,使用更加灵活、方便。根据该设备的需要,在物料输送管I的外壁上还可以设有振动器4,通过震动可防止物料在进料端堵塞,也可将内壁上附着的料散抖落,输送效率大大提高。所述的振动器4设置在物料输送管I出料端102,设置在这个位置时振动效果较明显。本实用新型所列举的技术方案和实施方式并非是限制,与本实用新型所列举的技术方案和实施方式等同或者效果相同方案都在本实用新型所保护的范围内。
权利要求1.种喉管型自吸式粒料上料装置,包括物料输送管(I)、设置在物料输送管(I)进料端(101)内的高压喷嘴(2)和设置在物料输送管(I)进料端(101)外侧的补气套管(5),高压喷嘴(2)通过管道与外部的空气压缩机连接,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物料输送管(I)由进料端(101)、中部的喉管(103)和出料端(102)构成,其进料端(101)和出料端(102)端口的孔径大于喉管(103)的孔径,且进料端(101)的端口到喉管(103)的孔径变化呈圆滑过渡。
2.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喉管型自吸式粒料上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物料输送管(I),其进料端(101)的端口呈喇叭状。
3.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喉管型自吸式粒料上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物料输送管(I),其进料端(101)和出料端(102 )的端口均呈喇叭状。
4.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一种喉管型自吸式粒料上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补气套管(5 ),通过支撑肋板(3 )连接在物料输送管(I)进料端(101)外侧。
5.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喉管型自吸式粒料上料装置,其特征在于:还设有输送软管(6),输送软管(6)与物料输送管(I)的出料端(102)相连接。
6.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喉管型自吸式粒料上料装置,其特征在于:在物料输送管(I)的外壁上还设有振动器(4)。
7.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喉管型自吸式粒料上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振动器(4 )设置在物料输送管(I)出料端(102 )。
专利摘要一种喉管型自吸式粒料上料装置,包括物料输送管、高压喷嘴和补气套管,高压喷嘴通过管道与外部的空气压缩机连接,所述的物料输送管,其进料端和出料端端口的孔径大于中部管的孔径,且进料端的端口到中部管的孔径变化呈圆滑过渡。本实用新型是基于文丘里管原理,文丘里管也就是人们常说的喉管,该物料输送管的两端孔径较大,两端口可设置呈喇叭口形状,中部管孔径较小称之为咽喉处,即为喉管,压缩空气通过喇叭状的进料端进入喉管内,随之截面逐渐减小,压缩空气的压强减小,流速变大,这时就在吸附腔的进口内产生一个真空度,致使周围空气被吸入喉管内,随着压缩空气一起流进扩散腔内减小气体的流速,该结构使得负压提高,吸力增大,上料速度更快。
文档编号B65G53/24GK202924381SQ20122067654
公开日2013年5月8日 申请日期2012年12月11日 优先权日2012年12月11日
发明者朱亚, 白怀庆 申请人:平顶山市安泰华矿用安全设备制造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