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袋式包装机的供袋机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192527阅读:99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给袋式包装机的供袋机构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包装物料的机械,具体涉及一种给袋式包装机的供袋机构。
背景技术
给袋式包装机通常包括机架、输袋机构、供袋机构、上袋机构、开袋口机构、下料机构和封口机构;沿输袋机构的输送方向依次设有上袋工位、开袋口工位、下料工位和封口工位,上袋机构设于上袋工位,开袋口机构设于开袋口工位,下料机构设于下料工位,封口机构设于封口工位;供袋机构用于储存包装袋,并将包装袋逐个输送至与上袋机构对应的位置;在上袋工位,上袋机构将供袋机构上的包装袋传递给输袋机构;随后输袋机构将包装袋依次输送至开袋口工位、下料工位和封口工位,由开袋口机构、下料机构和封口机构依次完成开袋口(即张开包装袋袋口)、下料、封口等操作。上述输袋机构通常包括左纵杆、右纵杆和纵杆驱动机构,左纵杆上设有多个左夹块,右纵杆上设有多个右夹块,左纵杆和右纵杆均为前后走向;纵杆驱动机构用于控制左纵杆及右纵杆的动作过程,包括控制左纵杆及右纵杆的前后往复运动,以及左纵杆与右纵杆的夹合或分开。工作时,当上袋机构将包装袋传送至左纵杆、右纵杆之间时(此时包装袋竖立且袋口朝上),纵杆驱动机构使左纵杆与右纵杆夹合,左夹块和右夹块将包装袋夹紧;随后纵杆驱动机构将左纵杆、右纵杆和包装袋一起前行,将包装袋送至下一工位;当包装袋被对应工位的相应机构接住后,纵杆驱动机构使左纵杆与右纵杆分开,并使左纵杆和右纵杆一起后退,接着进行下一轮输袋动作;如此循环,可将各包装袋从上袋工位依次输送至开袋口工位、下料工位和封口工位。现有的给袋式包装机的供袋机构包括储袋机构、取放袋机构、袋传送机构和接袋托板,接袋托板与袋传送机构后端接续,接袋托板与上袋机构位置相对应,其中储袋机构用于储放包装袋,取放袋机构用于将储袋机构中的包装袋逐个取出并放置到袋传送机构上(取放袋机构通常与袋传送机构·前端位置相对应,可从储袋机构中取出包装袋并将其放置到袋传送机构前端),袋传送机构将其上面的包装袋输送至接袋托板上。一种具体方案中,上述袋传送机构包括送袋托板和拨袋机构;送袋托板上设有前后走向的条形孔,接袋托板设于送袋托板后方;拨袋机构包括拨叉驱动机构、以及多个在拨叉驱动机构驱动下能够沿所述条形孔自前至后移动的拨叉,拨叉驱动机构设于送袋托板下方,处在所述条形孔中的拨叉上端高于送袋托板上表面。取放袋机构将储袋机构中的包装袋逐个取出并放置到送袋托板上;在拨叉驱动机构驱动下,拨叉沿所述条形孔自前至后移动并拨动与其接触的包装袋自前至后移动;当包装袋移动至送袋托板后端时,包装袋依靠其惯性,继续向后移动并到达接袋托板上。然而,现有的供袋机构只能逐一将包装袋传送至接袋托板上并提供给上袋机构,相应的给袋式包装机只能对包装袋逐个进行开袋口(即张开包装袋袋口)、下料、封口等操作,生产效率较低。
发明内容[0005]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给袋式包装机的供袋机构,这种供袋机构能够同时将两个包装袋位置准确地输送至与上袋机构对应的位置。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种给袋式包装机的供袋机构,包括机架、储袋机构、取放袋机构、袋传送机构和接袋托板,储袋机构、取放袋机构、袋传送机构和接袋托板设于机架上,接袋托板与袋传送机构后端接续,其特征是:所述储袋机构包括前后并排的两个储袋机构单元,所述取放袋机构包括前后并排的两个取放袋机构单元;所述接袋托板下方设有活动挡袋板以及能够控制活动挡袋板升降的活动挡袋板升降控制机构,活动挡袋板升降控制机构设于机架上,活动挡袋板与活动挡袋板升降控制机构的动力输出端连接;接袋托板包括前接袋部和后接袋部,前接袋部与后接袋部之间设有与所述活动挡袋板相对应的通孔,后接袋部后端设有固定挡袋板。上述储袋机构包括两个储袋机构单元,能够储放两叠包装袋;取放袋机构包括两个取放袋机构单元,每次动作可分别从两个储袋机构单元中各取出一个包装袋并将其放置到袋传送机构上;袋传送机构将其上面的包装袋输送至接袋托板上,前接袋部和后接袋部可分别接收一个包装袋,两个包装袋前后并排位于接袋托板上,活动挡袋板将这两个包装袋分隔开,并且固定挡袋板和活动挡袋板分别对两个包装袋在前后方向上的位置进行定位。接袋托板与上袋机构位置相对应,相应的,上袋机构包括前后并排的两个上袋机构单元,同样,开袋口机构包括前后并排的两个开袋口机构单元,下料机构包括前后并排的两个下料机构单元,封口机构包括前后并排的两个封口机构单元。上袋机构能够同时将接袋托板上的两个包装袋传递给给袋式包装机的输袋机构;随后输袋机构将这两个包装袋依次输送至开袋口工位、下料工位和封口工位,由开袋口机构、下料机构和封口机构依次对这两个包装袋同步进行开袋口(即张开包装袋袋口)、下料、封口等操作。
优选方案中,上述袋传送机构包括送袋托板和拨袋机构;送袋托板上设有前后走向的条形孔,所述接袋托板设于送袋托板后方,前接袋部上设有与所述条形孔后端连通的开口(该开口后端通常延伸至后接袋部的前部);拨袋机构包括拨叉驱动机构、以及多个在拨叉驱动机构驱动下能够沿所述条形孔及所述开口自前至后移动的拨叉,拨叉驱动机构设于送袋托板下方,处在所述条形孔中的拨叉上端高于送袋托板上表面,处在所述开口中的拨叉上端高于接袋托板上表面。上述接袋托板的上表面可与送袋托板上表面相平齐,也可略低于送袋托板上表面;接袋托板前端可与送袋托板后端连接,也可紧邻送袋托板后端。取放袋机构从储袋机构中取出两个包装袋后,将其放置到送袋托板上;在拨叉驱动机构驱动下,由两个拨叉沿所述条形孔自前至后移动并分别拨动与其接触的包装袋自前至后移动;前面的包装袋越过送袋托板后,相应的拨叉沿前接袋部上的开口继续自前至后移动,并将前面的包装袋推送到后接袋部,该包装袋被固定挡袋板挡住;随后活动挡袋板升降控制机构使活动挡袋板上升并从所述通孔伸出,活动挡袋板将后面的包装袋挡住,使该包装袋处于前接袋部上,此时拨叉驱动机构暂停,两个包装袋分别处在后接袋部和前接袋部上,并且分别由固定挡袋板和活动挡袋板进行前后方向上的定位。一具体方案中,上述拨叉驱动机构包括驱动电机、主动链轮、从动链轮和链条,驱动电机的动力输出轴与主动链轮传动连接,主动链轮通过链条连接从动链轮,所述拨叉安装在链条上。通常多个拨叉在链条上等间距排列,驱动电机采用步进方式工作,拨叉每前进一步移动两个间距。这种情况下,前接袋部处于链条后部的正上方,后接袋部处于链条后方。另一具体方案中,上述拨叉驱动机构包括驱动电机、主动带轮、从动带轮和传动带,驱动电机的动力输出轴与主动带轮传动连接,主动带轮通过传动带连接从动带轮,所述拨叉安装在传动带上。通常多个拨叉在传动带上等间距排列,驱动电机采用步进方式工作,拨叉每前进一步移动两个间距。这种情况下,前接袋部处于传动带后部的正上方,后接袋部处于传动带后方。为了使包装袋更准确到达接袋托板上的预定位置,通常在接袋托板上设有左限位板和右限位板,左限位板、右限位板分别安装在接袋托板的左边缘部位、右边缘部位,左限位板与右限位板之间的距离与包装袋的高度相匹配,包装袋到达接袋托板上时处在左限位板与右限位板之间,左限位板与右限位板可防止包装袋左右偏移,从而将包装袋限定在所需位置,使包装袋到达输袋机构上时高度位置准确。优选上述固定挡袋板、左限位板和右限位板在接袋托板上的位置可调节,以适应不同尺寸的包装袋。具体方案中,接袋托板后边缘部位设有两个前后走向的后条形导向通孔,固定挡袋板下端通过两个分别穿过两后条形导向通孔的螺栓与接袋托板连接;接袋托板左边缘部位设有两个左右走向的左条形导向通孔,左限位板下端通过两个分别穿过两左条形导向通孔的螺栓与接袋托板连接;接袋托板右边缘部位设有两个左右走向的右条形导向通孔,右限位板下端通过两个分别穿过两右条形导向通孔的螺栓与接袋托板连接。通过调节各螺栓在后条形导向通孔、左条形导向通孔、右条形导向通孔中所处的位置,可相应的调节固定挡袋板、左限位板和右限位板在接袋托板上所处的位置。一 种具体方案中,上述活动挡袋板升降控制机构包括活动挡袋板升降气缸,活动挡袋板升降气缸的缸体固定安装在机架上,活动挡袋板升降气缸的活塞杆朝上并且与活动挡袋板连接。通过活动挡袋板升降气缸的活塞杆的伸缩,控制活动挡袋板的升降。本实用新型中储袋机构包括前后并排的两个储袋机构单元,取放袋机构包括前后并排的两个取放袋机构单元,接袋托板包括前接袋部和后接袋部,能够实现同时为上袋机构提供前后并排的两个包装袋,而且,通过固定挡袋板和活动挡袋板的定位作用,能够将两个包装袋位置准确地到达与上袋机构对应的位置。因此,配置本实用新型供袋机构的给袋式包装机能够实现对两个包装袋同步进行上袋、开袋口、下料、封口等操作,生产效率高(比传统给袋式包装机提高一倍)。

图1是本实用新型优选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1中袋传送机构及接袋托板的俯视图;图3是图1中接袋托板、活动挡袋板及活动挡袋板升降控制机构的左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 一图3所示,这种给袋式包装机的供袋机构包括机架1、储袋机构2、取放袋机构(图中未画出)、袋传送机构3和接袋托板4,储袋机构2、取放袋机构、袋传送机构3和接袋托板4设于机架I上。接袋托板4与袋传送机构3后端接续。储袋机构2包括前后并排的两个储袋机构单元21、22,取放袋机构包括前后并排的两个取放袋机构单元。储袋机构2能够储放两叠包装袋;取放袋机构每次动作可分别从两个储袋机构单元21、22中各取出一个包装袋并将其放置到袋传送机构上。储袋机构单元和取放袋机构单元均可采用现有技术(例如中国实用新型专利说明书CN201037052Y公告的“一种包装机的取袋机构”,其中储袋机构相对于本实施例中的储袋机构单元,吸袋送袋机构相对于本实施例中的取放袋机构单元),在此不作详细描述。参考图2,本实施例中,袋传送机构3包括送袋托板31和拨袋机构;送袋托板31上设有前后走向的条形孔32 ;接袋托板4设于送袋托板31后方,接袋托板4包括前接袋部41和后接袋部42,前接袋部41和后接袋部42可分别容纳一个包装袋,前接袋部41上设有与条形孔32后端连通的开口 43 (该开口 43后端延伸至后接袋部42的前部);拨袋机构包括拨叉驱动机构、以及多个在拨叉驱动机构驱动下能够沿条形孔32及开口 43自前至后移动的拨叉33,拨叉驱动机构设于送袋托板31下方,处在条形孔32中的拨叉33上端高于送袋托板31上表面,处在开口 43中的拨叉33上端高于接袋托板4上表面。接袋托板4的上表面可与送袋托板31上表面相平齐,也可略低于送袋托板31上表面;接袋托板4前端可与送袋托板31后端连接,也可紧邻送袋托板31后端。拨叉驱动机构包括驱动电机、主动链轮34、从动链轮35和链条36,驱动电机的动力输出轴与主动链轮35传动连接,主动链轮35通过链条36连接从动链轮35,拨叉33安装在链条36上,拨叉33在链条36上等间距排列;前接袋部41处于链条36后部的正上方,后接袋部42处于链条36后方。接袋托板4下方设有活动挡袋板5以及能够控制活动挡袋板5升降的活动挡袋板升降控制机构,活动挡袋板升降控制机构设于机架I上,活动挡袋板5与活动挡袋板升降控制机构的动力输出端连接,参考图1和图3中,活动挡袋板升降控制机构包括活动挡袋板升降气缸6,活动挡袋板升降气缸6的缸体61固定安装在机架I上,活动挡袋板升降气缸6的活塞杆62朝上并且与活动挡 袋板5连接,通过活动挡袋板升降气缸6的活塞杆62的伸缩,控制活动挡袋板5的升降。在接袋托板4上,前接袋部41与后接袋部42之间设有与活动挡袋板5相对应的通孔44 (本实施例中,活动挡袋板5设有两个,两个活动挡袋板5左右并排;通孔44设有两个,两个通孔44分别处于开口 43两侧;两个活动挡袋板5与两个通孔44 一一对应),后接袋部42后端设有固定挡袋板7 ;接袋托板4上设有左限位板8和右限位板9,左限位板8、右限位板9分别安装在接袋托板4的左边缘部位、右边缘部位,左限位板8与右限位板9之间的距离与包装袋的高度相匹配,包装袋到达接袋托板4上时处在左限位板8与右限位板9之间,左限位板8与右限位板9可防止包装袋左右偏移。本实施例中,固定挡袋板7、左限位板8和右限位板9在接袋托板4上的位置可调节,具体为:接袋托板4后边缘部位设有两个前后走向的后条形导向通孔45,固定挡袋板7下端通过两个分别穿过两后条形导向通孔45的螺栓与接袋托板4连接;接袋托板4左边缘部位设有两个左右走向的左条形导向通孔46,左限位板8下端通过两个分别穿过两左条形导向通孔46的螺栓与接袋托板4连接;接袋托板4右边缘部位设有两个左右走向的右条形导向通孔47,右限位板9下端通过两个分别穿过两右条形导向通孔47的螺栓与接袋托板4连接。通过调节各螺栓在后条形导向通孔45、左条形导向通孔46、右条形导向通孔47中所处的位置,可相应的调节固定挡袋板7、左限位板8和右限位板9在接袋托板4上所处的位置。下面简述一下本供袋机构的工作原理:储袋机构2能够储放两叠包装袋;取放袋机构每次动作可分别从两个储袋机构单元21、22中各取出一个包装袋11并将其放置到袋传送机构3中的送袋托板31上;在拨叉驱动机构驱动下(驱动电机通过主动链轮34,带动链条36及其上面的拨叉33移动;驱动电机采用步进方式工作,拨叉33每前进一步移动两个间距),由两个拨叉33沿条形孔32自前至后移动并分别拨动与其接触的包装袋11自前至后移动;前面的包装袋11越过送袋托板31后,相应的拨叉33沿前接袋部41上的开口 43继续自前至后移动,并将前面的包装袋11推送到后接袋部42,该包装袋11被固定挡袋板7挡住;随后活动挡袋板升降气缸6的活塞杆62伸出(可在后接袋部上安装光电眼,当该光电眼检测到前面的包装袋到达后接袋部时,发送信号给控制电路,控制电路发出控制信号使活动挡袋板升降气缸动作),使活动挡袋板5上升并从通孔44伸出,活动挡袋板5将后面的包装袋11挡住,使该包装袋11处于前接袋部41上,此时拨叉驱动机构暂停,两个包装袋11分别处在后接袋部42和前接袋部41上,并且分别由固定挡袋板7和活动挡袋板5进行前后方向上的定位。接袋托板4与上袋机构位置相对应,相应的,上袋机构包括前后并排的两个上袋机构单元,同样,开袋口机构包括前后并排的两个开袋口机构单元,下料机构包括前后并排的两个下料机构单元,封口机构包括前后并排的两个封口机构单元。上袋机构能够同时将接袋托板4上的两个包装袋11传递给给袋式包装机的输袋机构10 ;随后输袋机构10将这两个包装袋依次输送至开袋口工位、下料工位和封口工位,由开袋口机构、下料机构和封口机构依次对这两个包装袋同步进行开袋口(即张开包装袋袋口)、下料、封口等操作。上袋机构将接袋托板4上的两个包装袋11传递给给袋式包装机的输袋机构10后,活动挡袋板 升降气缸6的活塞杆62收缩,活动挡袋板5下降复位。其它实施方案中,上述拨叉驱动机构包括驱动电机、主动带轮、从动带轮和传动带,驱动电机的动力输出轴与主动带轮传动连接,主动带轮通过传动带连接从动带轮,所述拨叉安装在传动带上。通常多个拨叉在传动带上等间距排列,驱动电机采用步进方式工作,拨叉每前进一步移动两个间距。这种情况下,前接袋部处于传动带后部的正上方,后接袋部处于传动带后方。
权利要求1.一种给袋式包装机的供袋机构,包括机架、储袋机构、取放袋机构、袋传送机构和接袋托板,储袋机构、取放袋机构、袋传送机构和接袋托板设于机架上,接袋托板与袋传送机构后端接续,其特征是:所述储袋机构包括前后并排的两个储袋机构单元,所述取放袋机构包括前后并排的两个取放袋机构单元;所述接袋托板下方设有活动挡袋板以及能够控制活动挡袋板升降的活动挡袋板升降控制机构,活动挡袋板升降控制机构设于机架上,活动挡袋板与活动挡袋板升降控制机构的动力输出端连接;接袋托板包括前接袋部和后接袋部,前接袋部与后接袋部之间设有与所述活动挡袋板相对应的通孔,后接袋部后端设有固定挡袋板。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给袋式包装机的供袋机构,其特征是:所述接袋托板上设有左限位板和右限位板,左限位板、右限位板分别安装在接袋托板的左边缘部位、右边缘部位。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给袋式包装机的供袋机构,其特征是:所述接袋托板后边缘部位设有两个前后走向的后条形导向通孔,固定挡袋板下端通过两个分别穿过两后条形导向通孔的螺栓与接袋托板连接;接袋托板左边缘部位设有两个左右走向的左条形导向通孔,左限位板下端通过两个分别穿过两左条形导向通孔的螺栓与接袋托板连接;接袋托板右边缘部位设有两个左右走向的右条形导向通孔,右限位板下端通过两个分别穿过两右条形导向通孔的螺栓与接袋托板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一 3任一项所述的给袋式包装机的供袋机构,其特征是:所述活动挡袋板升降控制机构包括活动挡袋板升降气缸,活动挡袋板升降气缸的缸体固定安装在机架上,活动挡袋板升 降气缸的活塞杆朝上并且与活动挡袋板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1一 3任一项所述的给袋式包装机的供袋机构,其特征是:所述袋传送机构包括送袋托板和拨袋机构;送袋托板上设有前后走向的条形孔,所述接袋托板设于送袋托板后方,前接袋部上设有与所述条形孔后端连通的开口 ;拨袋机构包括拨叉驱动机构、以及多个在拨叉驱动机构驱动下能够沿所述条形孔及所述开口自前至后移动的拨叉,拨叉驱动机构设于送袋托板下方,处在所述条形孔中的拨叉上端高于送袋托板上表面,处在所述开口中的拨叉上端高于接袋托板上表面。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给袋式包装机的供袋机构,其特征是:所述拨叉驱动机构包括驱动电机、主动链轮、从动链轮和链条,驱动电机的动力输出轴与主动链轮传动连接,主动链轮通过链条连接从动链轮,所述拨叉安装在链条上。
专利摘要一种给袋式包装机的供袋机构,包括机架、储袋机构、取放袋机构、袋传送机构和接袋托板,接袋托板与袋传送机构后端接续,其特征是所述储袋机构包括前后并排的两个储袋机构单元,取放袋机构包括前后并排的两个取放袋机构单元;接袋托板下方设有活动挡袋板以及活动挡袋板升降控制机构,活动挡袋板与活动挡袋板升降控制机构的动力输出端连接;接袋托板包括前接袋部和后接袋部,前接袋部与后接袋部之间设有与所述活动挡袋板相对应的通孔,后接袋部后端设有固定挡袋板。本实用新型能够实现同时为上袋机构提供前后并排的两个包装袋,而且,通过固定挡袋板和活动挡袋板的定位作用,能够将两个包装袋位置准确地到达与上袋机构对应的位置。
文档编号B65B43/14GK203111579SQ201320037710
公开日2013年8月7日 申请日期2013年1月24日 优先权日2013年1月24日
发明者林孝亮 申请人:汕头市金海湾包装机械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