片材支撑装置制造方法

文档序号:4258556阅读:186来源:国知局
片材支撑装置制造方法
【专利摘要】一种片材支撑装置,将能够相对于可支撑片材的第一支撑部件进行引出和压入的第二支撑部件构成为在从第一支撑部件引出时引出朝向的下游侧被抬起,且可相对于第一支撑部件正确地定位。第一支撑部件具有:在引出朝向的下游侧设置的第一突起部及沿着引出朝向延伸的第一引导部,第二支撑部件具有:被第一引导部引导的第二突起部以及沿着引出朝向延伸且具有引导第一突起部的第二引导部,第一引导部或第二引导部中的至少一方具有上升引导部,其将第一突起部或第二突起部中的至少一方向引出朝向引导,使得从第一支撑部件引出的第二支撑部件的引出朝向的下游侧相比引出朝向的上游侧成为上侧,第二引导部在引出朝向的下游侧具有与第一突起部抵接的抵接部。
【专利说明】片材支撑装置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支撑从装置排出的片材的片材支撑装置。
【背景技术】
[0002]已知包括第一支撑部件和能够相对于该第一支撑部件进行引出和压入的第二支撑部件的图像记录装置。在该图像记录装置中,大尺寸的记录用纸通过第二支撑部件从第一支撑部件弓I出,从而由第一支撑部件和第二支撑部件支撑。
[0003]该图像记录装置包括在第二支撑部件中设置的两个突起部(底端侧轴状突起部以及前端侧轴状突起部)以及在第一支撑部件中设置且该两个突起部所滑动的导轨。并且,导轨构成为,在第二支撑部件从第一支撑部件引出的状态下,前端侧轴状突起部比底端侧轴状突起部位于上侧。由此,在第二支撑部件从第一支撑部件弓I出的状态下,第二支撑部件的前端部被抬起。因此,排出的记录用纸难以从第二支撑部件的支撑面掉落。
[0004]但是,在这样的结构中,在第二支撑部件相对于第一支撑部件压入的状态下,在第二支撑部件中设置的两个突起部成为压入至第一支撑部件的里侧的状态。因此,在第二支撑部件相对于第一支撑部件压入的状态下,第二支撑部件在第一支撑部件的近前侧不能相对于第一支撑部件进行正确的定位。
实用新型内容
[0005]因此,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片材支撑装置,将能够相对于可支撑片材的第一支撑部件进行引出和压入的第二支撑部件构成为在从第一支撑部件引出时引出朝向的下游侧被抬起,且在相对于第一支撑部件压入该第二支撑部件时能够相对于第一支撑部件进行正确的定位。
[0006]本实用新型的片材支撑装置,包括:第一支撑部件,支撑从装置排出的片材;以及第二支撑部件,能够相对于所述第一支撑部件沿着片材的排出朝向的朝向进行引出和压入,且以从所述第一支撑部件引出的状态与所述第一支撑部件一起支撑片材,所述片材支撑装置的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支撑部件具有:在引出朝向的下游侧设置的第一突起部以及沿着所述引出朝向延伸的第一引导部,所述第二支撑部件具有:被所述第一引导部引导的第二突起部以及沿着所述引出朝向延伸且引导所述第一突起部的第二引导部,所述第一引导部或者所述第二引导部中的至少一方具有上升引导部,该上升引导部将所述第一突起部或者所述第二突起部中的至少一方向所述引出朝向引导,使得从所述第一支撑部件引出的所述第二支撑部件的所述弓I出朝向的下游侧相比所述弓I出朝向的上游侧成为上侧,所述第二引导部在所述引出朝向的下游侧具有与所述第一突起部抵接的抵接部。
[0007]由此,能够将第二支撑部件相对于第一支撑部件进行正确的定位。
[0008]此外,优选的片材支撑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第二支撑部件相对于所述第一支撑部件压入的状态下,所述第二突起部相比所述第一突起部设置在所述引出朝向的上游侧。[0009]由此,能够在第一支撑部件的前侧和后侧的两个部位,将第二支撑部件相对于第一支撑部件进行正确的定位。
[0010]此外,优选的片材支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升引导部具有下倾斜部,该下倾斜部设置在所述第一引导部中,且倾斜成所述第一引导部中的所述引出朝向的下游侧相比上游侧成为下侧且所述下游侧相比所述第一突起部的上端成为下侧。
[0011 ] 此外,优选的片材支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突起部相比所述下倾斜部设置在所述引出朝向的下游侧。
[0012]由此,能够通过简单的结构来实现上昇引导部。
[0013]此外,优选的片材支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下倾斜部的所述引出朝向的下游侧通过与所述第二突起部抵接而弹性变形。
[0014]由此,即使是下倾斜部的宽度构成为比第二突起部窄的情况下,也能够将第二突起部沿着上升引导部滑动。
[0015]此外,优选的片材支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下倾斜部在所述引出朝向的下游侧端部具有上倾斜部,该上倾斜部倾斜成所述弓I出朝向的下游侧相比上游侧成为上侧。
[0016]由此,能够防止第二支撑部件无意图地相对于第一支撑部件移动的情况。
[0017]此外,优选的片材支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引导部为具有能够插入所述第二突起部的宽度的槽形状,且在所述引出朝向的下游侧端以及上游侧端具有宽度比所述下游侧端以及上游侧端以外的部分窄的窄幅部。
[0018]由此,在第二支撑部件相对于第一支撑部件引出的状态和压入的状态这两方中,能够将第二支撑部件相对于第一支撑部件可靠地进行定位。
[0019]此外,优选的片材支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抵接部具有:第一面,在所述第一突起部的所述引出朝向的下游侧与所述第一突起部抵接;第二面,从所述第一突起部的上下方向中的至少一个朝向抵接。
[0020]由此,能够将第二支撑部件相对于第一支撑部件在引出朝向和上下方向上进行定位。
[0021]此外,优选的片材支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突起部为圆柱形状,且与所述第二引导部抵接的被引导面为圆柱的周面。
[0022]此外,优选的片材支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突起部的所述引出朝向的下游侧的面为平面,且与所述第二引导部抵接的被引导面为曲面。
[0023]由此,能够将第一突起部沿着第二引导部灵活地进行滑动。
[0024]此外,优选的片材支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突起部为圆柱形状,且与所述第一引导部抵接的被引导面为圆柱的周面。
[0025]由此,能够将第二突起部沿着第一引导部灵活地进行滑动。
[0026]此外,优选的片材支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支撑部件具有:两个所述第二突起部,设置在与所述引出朝向正交的宽度方向的两端边缘;以及两个所述第二引导部,设置在所述两端边缘,所述第一支撑部件具有:两个所述第一突起部,与两个所述第二引导部对应;以及两个所述第一引导部,与两个所述第二突起部对应。
[0027]由此,能够将第二支撑部件在左右方向中稳定地进行配置。
[0028]此外,优选的片材支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支撑部件在所述宽度方向上的两个所述第二突起部以及所述第二引导部的内侧,具有以相对于所述第一支撑部件压入的状态而与所述第一支撑部件卡合的卡合部。
[0029]由此,在第二部件压入第一支撑部件时,能够更加可靠地进行第二支撑部件相对于第一支撑部件的定位。
[0030]此外,优选的片材支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引导部为所述第二突起部能够滑动的槽形状,所述第二突起部嵌入到所述第一引导部。
[0031]此外,优选的片材支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引导部为所述第一突起部能够滑动的槽形状,所述第一突起部嵌入到所述第二引导部。
[0032]此外,优选的片材支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支撑部件具有:第一支撑部,支撑片材;以及第一壁部,向与所述第一支撑部交叉的方向延伸,所述第一引导部和所述第一突起部设置在所述第一壁部,所述第一突起部相比所述第一引导部设置在所述弓丨出朝向的下游侧。
[0033]此外,优选的片材支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支撑部件具有:第二支撑部,支撑片材;以及第二壁部,向与所述第二支撑部交叉的方向延伸,所述第二引导部和所述第二突起部设置在所述第二壁部,所述第二突起部相比所述第二引导部设置在所述引出朝向上游侧。
[0034]此外,优选的片材支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支撑部件在所述弓丨出朝向的下游侧端部具有起立部件,该起立部件向相对于所述第二支撑部件起立的起立姿势和相对于所述第二支撑部件倒伏的倒伏姿势转动,所述起立部件在所述倒伏姿势中能够向第一位置和所述第一位置的所述引出朝向的下游侧的第二位置移动,且在所述第二位置中能够转动。
[0035]此外,优选的片材支撑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第二位置中,所述起立部件的重心相比所述起立部件的转动轴位于所述弓I出朝向的下游侧。
[0036]此外,优选的片材支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起立部件在引出朝向的下游侧的端部具有被用户把持的把持部。
[0037]根据本实用新型,能够相对于可支撑片材的第一支撑部件进行引出和压入的第二支撑部件构成为在从第一支撑部件弓I出时引出朝向的下游侧被抬起,且在相对于第一支撑部件压入该第二支撑部件时能够相对于第一支撑部件进行正确的定位。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38]图1是复合机10的外观立体图。
[0039]图2 (A)、2 (B)是排纸托盘21以及供纸托盘20的外观立体图,图2 (A)中表示第二支撑部件82相对于第一支撑部件81引出的状态,图2 (B)中表示第二支撑部件82相对于第一支撑部件81压入的状态。
[0040]图3是排纸托盘21的分解立体图。
[0041]图4是第二支撑部件82相对于第一支撑部件81压入的状态的排纸托盘21的仰视图。
[0042]图5是第二支撑部件82相对于第一支撑部件81引出的状态的排纸托盘21的仰视图。[0043]图6 (A)是图4的VIA-VIA剖视图,图6 (B)是图5的VIB-VIB剖视图。
[0044]图7 (A)是第一引导部84的左侧视图,图7 (B)是第二引导部86的左侧视图,图
7(C)是变形例中的第一引导部84的左侧视图。
[0045]图8是起立部件51为起立姿势的状态的排纸托盘21以及供纸托盘20的外观立体图。
[0046]图9 (A)、9 (B)、9 (C)是排纸托盘21的外观立体图,图9 (A)表示起立部件51为第一位置的状态,图9 (B)表示起立部件51为第二位置且倒伏姿势的状态,图9 (C)表示起立部件51为第二位置且起立姿势的状态。
[0047]图10 (A)UO (B)UO (C)是排纸托盘21的起立部件51的轴部54的位置的纵剖视图,图10 (A)表示起立部件51为第一位置的状态,图10 (B)表示起立部件51为第二位置且倒伏姿势的状态,图10 (C)表示起立部件51为第二位置且起立姿势的状态。
[0048]图11是示意性地表示打印机部12的内部构造的纵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49]以下,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另外,以下说明的实施方式只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例,在不变更本实用新型的主旨的范围内,可适当地变更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是理所当然的。此外,在以下的说明中,以复合机10被设置为能够使用的状态(图1的状态)为基准定义上下方向7,以设置开口 13的侧为近前侧(正面)定义前后方向8,从近前侧(正面)看复合机10定义左右方向9。
[0050]【复合机10的整体结构】
[0051]如图1所示,复合机10 (装置的一例)大致形成为长方体。复合机10在其上部包括扫描仪部11,该扫描仪部11将在记录用纸等原稿上记录的图像通过图像传感器读取而取得图像数据。此外,复合机10在其下部包括打印机部12,该打印机部12基于所述图像数据等而在记录用纸15 (片材的一例,参照图11)记录图像。
[0052]扫描仪部11作为所谓的平板扫描仪而构成,但在这里,省略扫描仪部11的内部结构的详细的说明。打印机部12大致形成为长方体,且具有在正面形成开口 13的打印机框体14。
[0053]如图11所示,在打印机部12中的打印机框体14的内部配设有:供纸托盘20,可从开口 13向前后方向8插拔且在内部收容记录用纸15 ;排纸托盘21 (片材支撑装置的一例),设置在供纸托盘20的上侧;传送辊对63和排出辊对66,使在供纸托盘20中收容的记录用纸15沿着传送路径23传送;以及记录部24,基于由扫描仪部11从原稿读取到的图像数据等,在传送路径23传送的记录用纸15上记录图像。
[0054]被记录了图像的记录用纸15排出到排纸托盘21,放置在排纸托盘21。这里,排纸托盘21在供纸托盘20的上侧与供纸托盘20重叠而设置,与供纸托盘20 —体地插拔于开口 13。在供纸托盘20插入到开口 13的状态下,排纸托盘21构成开口 13的底面。另外,在后面详细说明排纸托盘21。
[0055]【供纸托盘20】
[0056]如图2 (A)、2 (B)所示,供纸托盘20包括底板74、从底板74的左右端向上竖立设置的一对侧板75、从底板74的后 端向上竖立设置的凸部76。在底板74上放置有记录用纸15。在底板74上放置的记录用纸15通过供纸辊25 (参照图11)而向传送路径23供送。
[0057]【传送路径23】
[0058]如图11所示,传送路径23是以供纸托盘20的后端部作为基点,从下方向上方延伸且进行U型转弯之后,向前延伸而到达排纸托盘21的通路。传送路径23是由隔着预定间隔而相互相对的第一引导部件31以及第二引导部件32构成的空间。记录用纸15从供纸托盘20供送到传送路径23,在传送路径23上向作为图11的虚线的箭头所示的朝向的传送朝向16传送。
[0059]【传送棍对63以及排出棍对66】
[0060]如图11所示,在传送路径23中的记录部24的传送朝向16的上游侧,设置有由传送辊61以及夹送辊62构成的传送辊对63。夹送辊62通过弹簧等弹性部件(未图示)而压接到传送辊61的辊面。在传送路径23中的记录部24的传送朝向16的下游侧,设置有由排出辊64以及齿盘65构成的排出辊对66。齿盘65通过弹簧等弹性部件(未图示)而压接到排出辊64的辊面。传送辊61以及排出辊64通过从传送用电动机(未图示)传递驱动力而旋转,在夹送辊62以及齿盘65之间夹持记录用纸15且向传送朝向16传送。
[0061]【记录部24】
[0062]如图11所示,记录部24配置在传送路径23的上侧。记录部24包括设置在可与传送路径23相对的位置的记录头37以及搭载了记录头37的托架(carriage)38。在记录头37中,形成了用于将从墨盒(未图示)提供的墨向传送路径23吐出的多个喷嘴36。托架38构成为可向左右方向9往复移动。托架38向左右方向9往复移动并且从喷嘴36向沿着传送路径23传送的记录用纸15吐出墨滴。由此,在记录用纸15上记录图像。
[0063]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记录部24在记录用纸15上记录图像的方式为喷墨记录方式,但记录部24在记录用纸15上记录图像的方式并不限定于喷墨记录方式,例如也可以是电子照相方式等。
[0064]【排纸托盘21】
[0065]如图2 (A)、2 (B)所示,排纸托盘21包括第一支撑部件81和第二支撑部件82。第一支撑部件81支撑从复合机10排出的记录用纸15。第二支撑部件82可沿着记录用纸15的排出朝向、即沿着前后方向8,相对于第一支撑部件81进行引出和压入。图2 (A)表示第二支撑部件82从第一支撑部件81引出的状态。此外,图2 (B)表示第二支撑部件82压入第一支撑部件81的状态。即,在本实施方式中,第二支撑部件82相对于第一支撑部件81的引出朝向是从后方朝向前方的朝向(向前),第二支撑部件82相对于第一支撑部件81的压入方向是从前方朝向后方的朝向(向后)。在明信片等小尺寸的记录用纸15上进行记录的情况下,第二支撑部件82以相对于第一支撑部件81压入的状态,仅由第一支撑部件81支撑记录用纸15。在A4等尺寸的记录用纸15上进行记录的情况下,第二支撑部件82以通过用户而从第一支撑部件81引出的状态,由第一支撑部件81和第二支撑部件82支撑记录用纸15。另外,在第二支撑部件82压入的状态,第一支撑部件81的前端和第二支撑部件82的前端形成同一面。
[0066]【第一支撑部件81】
[0067]如图2 (A)、2 (B)和图3所示,第一支撑部件81包括作为厚度方向为上下方向7的板状的部件的第一支撑部87、从第一支撑部87的前端的左右方向9的中央部以外向下延伸的一对前板88、从第一支撑部87的左右两端向下延伸的一对侧板89、从第一支撑部87的下面向下延伸的一对第一壁部90。另外,一对第一壁部90若是与第一支撑部87交叉的方向,则也可以从第一支撑部87的下面沿着向下以外例如斜向下延伸。
[0068]第一支撑部87构成开口 13的底面。在第一支撑部87的上表面,支撑有从复合机10排出的记录用纸15。一对第一壁部90从左右方向9的右侧的前板88的左端以及左侧的前板88的右端向后延伸设置。
[0069]在一对第一壁部90中,设置有两个第一突起部83以及两个第一引导部84。设置两个第一突起部83的理由是为了与后述的设置两个第二引导部86相对应。此外,设置两个第一引导部84的理由是为了与后述的设置两个第二突起部85相对应。
[0070]如图7 (A)所示,第一突起部83设置在一对第一壁部90的前端部、即引出朝向的下游侧。第一引导部84在一对第一壁部90中的第一突起部83的后侧、即引出朝向的上游侦牝沿着前后方向8延伸设置。另外,关于第一突起部83、第一引导部84、第二突起部85以及第二引导部86,以下详细说明。
[0071]【第一突起部83】
[0072]如图3和图7 (A)所示,两个第一突起部83中的一个从右侧的第一壁部90向左侧突出。此外,虽然在图3中隐藏而看不见,但两个第一突起部83中的另一个从左侧的第一壁部90向右侧突出。第一突起部83为圆柱形状。
[0073]如图6 (A)、6 (B)所示,第一突起部83嵌入到在第二支撑部件82中设置的后述的槽形状的第二引导部86。此时,第一突起部83的圆柱的周面抵接到第二引导部86。并且,在第二支撑部件82相对于第一支撑部件81向前后方向8移动时,第二支撑部件82的第二引导部86与第一突起部83的圆柱的周面抵接并滑动。即,第一突起部83的圆柱的周面是相对于第二引导部86的被引导面。
[0074]【第一引导部84】
[0075]如图3和图7 (A)所示,两个第一引导部84中的一个形成在右侧的第一壁部90的左侧面。此外,虽然在图3中隐藏而看不见,但两个第一引导部84中的另一个形成在左侧的第一壁部90的右侧面。
[0076]在第一引导部84中,插入后述的第二突起部85。因此,第一引导部84为具有比第二突起部85的上下方向7的宽度稍微大的宽度的槽形状,使得第二突起部85能够插入。由此,在第一引导部84中插入的第二突起部85可沿着第一引导部84滑动。即,第一引导部84引导第二突起部85。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第一引导部84的槽形状由在第一壁部90中形成的肋91构成,但并不限定于这样的结构,第一引导部84例如也可以通过将第一壁部90凹陷而构成。
[0077]如图7 (A)所示,在第一壁部90中形成的肋91中,构成第一引导部84的后端部的上侧的肋91A向斜后下方倾斜。此外,在第一壁部90中形成的肋91中,构成第一引导部84的前端部的上侧的肋91B和构成下侧的肋91C都向斜前下方倾斜。由此,引导部84的前端部和后端部的上下方向7的宽度比引导部84的前后方向8的中央部的上下方向7的宽度窄。即,第一引导部84在引出朝向的下游侧端(所述前端部)和上游侧端(所述后端部),具有宽度比该下游侧端和上游侧端以外的部分(所述中央部)窄的窄幅部92。
[0078]如图7 (A)所示,第一引导部84包括在以下详细叙述的上升引导部93。如图2(A)和图6 (B)所示,在第二支撑部件82从第一支撑部件81引出时,上升引导部93将第二突起部85向引出朝向即向前引导,使得第二支撑部件82的前侧相比后侧成为上侧。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上升引导部93设置在第一引导部84中,但上升引导部93既可以设置在第二引导部84中,也可以设置在第一引导部84和第二引导部85这两方。
[0079]如图7 (A)所示,上升引导部93包括上述肋91B、91C、以及在肋91B的前侧与肋91B的前端连续设置且从肋91B的前端向斜前上方倾斜地延伸的肋91D。此外,上升引导部93与肋91D隔离,且在肋91D的前侧的位置包括肋91E。肋91B、91C、91D是下倾斜部的一例。此外,肋91D设置在肋9IB的前端部(引出朝向的下游侧端部),是上倾斜部的一例。
[0080]如上所述,肋91B向斜前下方倾斜。即,肋91B延伸为第一引导部84中的引出朝向的下游侧(前侧)比上游侧(后侧)位于下侧。
[0081]此外,在加强肋9IB对于第一壁部90的连接的支持部98的前侧,肋91B从第一壁部90隔离。由此,肋91B的支持部98的前侧(引出朝向的下游侧)可向箭头99的朝向进行弹性变形。这里,肋91B的前端部和肋91C的间隔比后述的第二突起部85稍微窄。因此,若第二突起部85进入肋91B和肋91C之间,则肋91B向箭头99的朝向进行弹性变形。此外,若第二突起部85离开肋91B,则进行了弹性变形的肋91B向与箭头99反方向进行弹性变形,从而返回到图7 (A)所示的状态。
[0082]与肋91B同样地,肋91D从第一壁部90隔离,通过第二突起部85抵接,从而向箭头99的朝向进行弹性变形。此外,即使第二突起部85未抵接到肋91D的情况下,通过肋91B向箭头99的朝向进行弹性变形,肋91D也进行弹性变形。另外,肋91D和肋91C的间隔比第二突起部85的大小稍微宽。因此,若第二支撑部件引出至第二突起部85越过肋91B的前端而到达肋91D的位置,则肋91B的弹性变形被解除。因此,在第二突起部越过了肋91B的前端时,用户产生点 击感。
[0083]此外,如上所述,第一引导部84比第一突起部83设置在后侧。即、第一突起83比第一引导部84的肋91B设置在前侧、即引出朝向的下游侧。此外,肋91D和其前侧的上下方向7的位置96为第一突起部83的上端的高度97的下侧。
[0084]由此,在第二支撑部件82相对于第一支撑部件81引出的状态(参照图2 (A))时,如图6 (B)所示,在第二支撑部件82中设置的第二突起部85与肋91D以及在肋91D的前侧以与肋91D的上端相同的高度向前后方向8延伸的肋91E抵接。另一方面,在第一支撑部件81中设置的第一突起部83与在比第二突起部85高的位置划分后述的第二引导部86的上侧肋45抵接。由此,从第一支撑部件81引出的第二支撑部件82成为向斜前上方倾斜的状态。
[0085]【第二支撑部件82】
[0086]如图2 (A)和图3所示,第二支撑部件82包括作为厚度方向为上下方向7的板状的部件的第二支撑部40、从第二支撑部40的左右两端向下延伸的一对第二壁部41。另外,一对第二壁部41若是与第二支撑部40交叉的方向,则也可以从第二支撑部40向下以外例如斜向下方延伸。
[0087]如上所述,第二支撑部件82能够相对于第一支撑部件81沿着前后方向8进行引出和压入。在从第一支撑部件81引出的状态(参照图2 (A))下,在第二支撑部40的上表面与第一支撑部87 —起支撑从复合机10排出的记录用纸15。详细地说,该记录用纸15的后侧由第一支撑部87支撑,该记录用纸15的前侧由第二支撑部40支撑。
[0088]在一对第二壁部41中,在与两个第一突起部83分别相对的位置各设置有一个第二引导部86。此外,在一对第二壁部41中,在与两个第一引导部84分别相对的位置各设置有一个第二突起部85。即,第二支撑部件81包括在左右方向9的两端边缘设置的两个第二突起部85以及在所述两端边缘设置的两个第二引导部86。
[0089]如图7 (B)所示,第二突起部85设置在一对第二壁部41的后端部、即引出朝向的上游侧。第二引导部86在一对第二壁部41中的第二突起部85的前侧、即引出朝向的下游侦牝沿着前后方向8延伸设置。SP,第二突起部85比第二引导部86设置在后侧、SP引出朝向的下游侧。
[0090]此外,如图4和图5所示,在第二支撑部件82的第二支撑部40的后端部,设置有与第一支撑部件81的第一支撑部87 (详细地说,在第一支撑部87的后端部设置的被卡合部101)卡合的卡合部42。卡合部42在左右方向9中比在第二壁部41中设置的两个第二突起部85和两个第二引导部86设置在内侧,并且在本实施方式中,设置在左右方向9上的第二支撑部40的中央。卡合部42以底端部42A为中心,前端部42B向箭头43的方向进行弹性变形。
[0091]由此,在第二支撑部件82压入第一支撑部件81时,卡合部42通过弹性变形而超越被卡合部101的前端部102,与被卡合部101卡合。即,卡合部42在第二支撑部件82压入第一支撑部件81的状态下与第一支撑部件81的被卡合部101卡合。另外,在第二支撑部件82从第一支撑部件81引出时,与上述相反地,卡合部42通过弹性变形而超越被卡合部101的前端部102,从被卡合部101隔离。
[0092]【第二突起部85】
[0093]如图3和图7 (B)所示,两个第二突起部85中的一个从左侧的第二壁部41向左侧突出。此外,虽然在图3中隐藏而看不见,但两个第二突起部85中的另一个从右侧的第二壁部41向右侧突出。第二突起部85为圆柱形状。
[0094]如图6 (A)、6 (B)所示,第二突起部85嵌入到槽形状的第一引导部84。此时,第二突起部85的圆柱的周面与第一引导部84抵接。并且,在第二支撑部件82相对于第一支撑部件81向前后方向8移动时,第二支撑部件82的第二突起部85以其圆柱的周面与第一引导部84的肋91抵接的状态滑动。即,第二突起部85的圆柱的周面为对于第一引导部84的被引导面。由此,第二突起部85被第一引导部84所引导。
[0095]此外,如图6 (A)所示, 在第二支撑部件82压入第一支撑部件81的状态下,第二突起部85比第一突起部83位于后侧、即引出朝向的上游侧。
[0096]【第二引导部86】
[0097]如图3和图7 (B)所示,在两个第二引导部86中的一个形成在左侧的第二壁部41的左侧面。此外,虽然在图3中隐藏而看不见,但在两个第二引导部86中的另一个形成在右侧的第二壁部41的右侧面。
[0098]在第二引导部86中插入上述第一突起部83。因此,第二引导部86为具有宽度比第一突起部83的上下方向7的宽度稍微宽的槽形状,使得能够插入第一突起部83。由此,插入到第二引导部86的第一突起部83可沿着第一引导部84滑动。即,第二引导部86引导第一突起部84。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第二引导部86的槽形状由在第二壁部41中形成的肋44构成,但并不限定于这样的结构,第二引导部86例如也可以通过将第二壁部41凹陷而构成。
[0099]如图7 (B)所示,在第二壁部41中形成的肋44包括构成第二引导部86的上端的上侧肋45、构成第二引导部86的下端的下侧肋46、构成第二引导部86的前端、即引出朝向的下游侧的前侧肋47、构成第二引导部86的后端、即引出朝向的上游侧的后侧肋48。并且,上侧肋45的前端部45A、下侧肋46的前端部46A、前侧肋47为抵接部的一例。
[0100]如图6 (A)所示,在第二支撑部件82相对于第一支撑部件81压入的状态下,前侧肋47与第一突起部83的前侧抵接。由此,第二支撑部件82相对于第一支撑部件81在前后方向8上被定位。即,前侧肋47为第一面的一例。
[0101]此外,在第二支撑部件82相对于第一支撑部件81压入的状态下,上侧肋45的前端部45A与第一突起部83的上侧抵接,下侧肋46的前端部46A与第一突起部83的下侧抵接。由此,第二支撑部件82相对于第一支撑部件81在上下方向7上被定位。由此,上侧肋45的前端部45A和下侧肋46的前端部46A为第二面的一例。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上侧肋45的前端部45A和下侧肋46的前端部46A这两方与第一突起部83抵接,但也可以是其中的任一个与第一突起部83抵接。
[0102]【第二支撑部件82的动作】
[0103]通过如以上那样构成排纸托盘21,第二支撑部件82在相对于第一支撑部件81的引出和压入时,如以下那样动作。即,在从图6 (A)所示的状态,第二支撑部件82相对于第一支撑部件81引出时,第二支撑部件82的卡合部42从与第一支撑部件81的被卡合部101卡合的状态,随着第二支撑部件82的前侧的移动,根据被卡合部101的形状而卡合部42进行弹性变形,若第二支撑部件82进一步引出,则卡合部42从被卡合部101隔离。并且,若第二支撑部件82进一步向`前侧移动,则第二突起部85沿着第一引导部84滑动,且第二引导部86与第一突起部83抵接并移动。此外,滑动的第二突起部85与肋9IB抵接而使肋91B进行弹性变形。由此,第二突起部85成为穿过肋91B的位置而与肋91C、91D、91E抵接的状态,肋91B从弹性变形恢复。此时,如上所述,第二支撑部件82以向斜前上方倾斜的状态从第一支撑部件81引出(参照图6 (B))。肋91D和肋91E配置于在上下方向7上肋91B的前端侧的上方。因此,第二突起部85在与肋91D抵接的状态向肋91B侧移动时,仅需要使肋91B进行弹性变形的力。因此,被排出的记录用纸15的重量或用户接触到第二支撑部件82的程度不能解除第二支撑部件82的前端的上昇状态。
[0104]另一方面,在从图6 (B)所示的状态,第二支撑部件82相对于第一支撑部件81压入时,第二突起部85沿着第一引导部84向与引出朝向相反的方向滑动,并且第二引导部86与第一突起部83抵接且向与引出朝向相反的方向移动。随着该移动,第二突起部82接触到肋91B的前端,肋91B进行弹性变形。若第二支撑部件82进一步压入,则第二突起部85与肋91B和肋91C进行滑动接触且向后侧移动,肋91B从弹性变形恢复。并且,第二突起部85沿着第一引导部84滑动,第二引导部86与第一突起部83抵接并移动。此外,在完全压入之前,压入第一支撑部件81的第二支撑部件82的卡合部42根据第一支撑部件81的被卡合部101的形状而进行弹性变形。若第二支撑部件82进一步压入,则卡合部42从弹性变形恢复,卡合部42与被卡合部101卡合(参照图4和图5)。其结果,第二支撑部件82压入第一支撑部件81 (参照图6(A))。此时,第一突起部83与第二引导部86的上侧肋45的前端部45A和前侧肋47抵接,进行第二支撑部件82的压入状态下的定位。
[0105]【起立部件51】
[0106]如图2 (A)所示,在第二支撑部件82的第二支撑部40中安装了起立部件51。详细地说,在第二支撑部40的前后方向8的中央部的前侧形成了凹部52 (参照图8),起立部件51配置在该凹部52。即,起立部件51设置在第二支撑部件82的前端部(引出朝向的下游侧端部)。
[0107]起立部件51按箭头57 (参照图10 (A))的方向向图2 (A)所示的倒伏姿势和图8所示的起立姿势转动。在倒伏姿势时,起立部件51相对于第二支撑部40倒伏,收纳于凹部52中。此外,在起立姿势时,起立部件51相对于第二支撑部40起立,只有后述的轴部53(参照图10 (A)UO (B)UO (C))和其周边部收纳于凹部52中,轴部53以外的部分位于凹部52的上方和下方(参照图10 (O)0
[0108]如图10 (A)UO (B)UO (C)所示,在起立部件51的前端部中的左右两端中设置有轴部53。轴部53包括沿着起立部件51的长度方向(在起立部件51为倒伏姿势时的前后方向8)延伸的长孔部54以及在长孔部54的后侧与长孔部54连续的圆孔部55。圆孔部55的直径比长孔部54的宽度(在起立部件51为倒伏姿势时的上下方向7的长度)长。
[0109]如图10 (A)UO (B)UO (C)所示,在起立部件51的凹部52的侧壁58 (参照图8)设置有凸部56。凸部56设置在与轴部53相对的位置,且向轴部53延伸而插入长孔部54和圆孔部55。凸部56是前后方向8长且上下方向7短的形状,且前后方向8由平面构成且上下方向7由曲面构成。此外,凸部56的上下方向7的长度比长孔部54的所述宽度短,凸部56的前后方向8的长度比长孔部54的所述宽度长。此外,凸部的前后方向8的长度比圆孔部55的直径稍微短。
[0110]通过起立部件51和凹部52为如以上那样的结构,起立部件51如以下详述那样转动。如图10 (A)所示,在凸部56插入长孔部54而与长孔部54的前端抵接的状态下,起立部件51为倒伏姿势。此时的起立部`件51的位置为第一位置的一例。另外,此时,由于凸部56的前后方向8的长度比长孔部54的所述宽度长,所以起立部件51不能转动。
[0111]此外,在起立部件51的前端部中,设置有用于将起立部件51向前侧引出而用户把持的把持部59 (参照图9 (A)、9 (B)、9 (C))。若从图10 (A)所示的状态,复合机10的用户把持把持部59而将起立部件51向前侧拉出,则成为图10 (B)所示的状态。此时,凸部56成为脱离长孔部54而插入圆孔部55的状态。此时的起立部件51的位置为第二位置的一例。由此,起立部件51在倒伏姿势中,能够向第一位置和该第一位置的前侧、即引出朝向的下游侧的第二位置移动。
[0112]在图10 (B)所示的状态中,由于凸部56的前后方向8的长度比圆孔部55的直径稍微短,所以起立部件51能够转动。即,起立部件51能够在第二位置中转动。因此,若在图10 (B)所示的状态中,复合机10的用户转动起立部件51,则起立部件51的姿势从倒伏姿势向起立姿势変化(参照图10 (O)0
[0113]另外,复合机10的用户通过进行与上述相反的动作,能够使起立部件51的姿势从起立姿势(参照图10 (C))变化为倒伏姿势(参照图10 (B)),从第二位置(参照图10 (B))移动到第一位置(参照图?ο (A))。
[0114]在以上的说明中,起立部件51的从倒伏姿势到起立姿势的姿势変化是由复合机10的用户进行,但也可以是起立部件51构成为该姿势変化自动进行。
[0115]例如,起立部件51在图10 (B)所示的第二位置的状态中,起立部件51的重心位于作为起立部件51的转动轴的圆孔部55的前侧、即引出朝向的下游侧即可。具体地说,起立部件51在图10 (B)所示的第二位置的状态中,起立部件51的圆孔部55的前侧的重量比起立部件51的圆孔部55的后侧的重量重即可。通过这样构成起立部件51,成为了图10
(B)所示的状态的起立部件51通过重力而自动地转动到图10 (C)所示的状态。
[0116]【实施方式的効果】
[0117]根据本实施方式,由于排纸托盘21包括上升引导部93,所以能够将从第一支撑部件81引出的第二支撑部件82设为前侧被抬起的状态。此外,根据本实施方式,由于第一突起部83设置在前侧,所以在第二支撑部件82压入第一支撑部件81,肋44 (上侧肋45的前端部45A、下侧肋46的前端部46A以及前侧肋47)与第一突起部83抵接时,在第一支撑部件81的前侧,能够将第二支撑部件82相对于第一支撑部件81正确地进行定位。由此,根据本实施方式,能够将能够相对于第一支撑部件81进行引出和压入的第二支撑部件82设为在从第一支撑部件81引出时前侧被抬起的结构,且能够将该第二支撑部件82压入第一支撑部件81时相对于第一支撑部件81正确地进行定位。
[0118]此外,根据本实施方式,由于第二突起部82在相对于第一支撑部件81压入的状态下,比第一突起部81设置在前侧,所以在第二支撑部件82压入第一支撑部件81时,能够在第一支撑部件81的前侧和后侧的两个部位,将第二支撑部件相对于第一支撑部件进行正确的定位。
[0119]此外,根据本实施方式,由于第一突起部81比肋91B设置在后侧,所以能够通过简单的结构的肋91B来实现上昇引导部。
[0120]此外,根据本实施方式,由于肋91B进行弹性变形,所以即使是将肋91B和肋91C的宽度构成为比第二突起部85窄的情`况下,也能够将第二突起部85沿着上升引导部93滑动。
[0121]此外,根据本实施方式,在第二突起部85比肋91B位于前侧的状态(参照图6(B))下,第二支撑部件82相对于第一支撑部件81压入的情况下,第二突起部85的滑动被肋91D阻挡。因此,只要肋91D不进行弹性变形,第二突起部85就不能沿着第一引导部84滑动,第二支撑部件82不能压入第一支撑部件81。由此,根据本实施方式,能够防止第二支撑部件82无意图地相对于第一支撑部件81移动的情况。
[0122]此外,根据本实施方式,由于设置有窄幅部92,所以在第二支撑部件82相对于第一支撑部件81引出的状态和压入的状态这两方中,能够将第二支撑部件82相对于第一支撑部件81可靠地进行定位。
[0123]此外,根据本实施方式,通过前侧肋47、上侧肋45以及下侧肋46,能够将第二支撑部件82相对于第一支撑部件81在引出朝向(前后方向8)和上下方向7上进行定位。
[0124]此外,根据本实施方式,由于第一突起部83为圆柱形状,所以能够将第一突起部83沿着第二引导部86灵活地进行滑动。
[0125]此外,根据本实施方式,由于第二突起部85为圆柱形状,所以能够将第二突起部85沿着第一引导部84灵活地进行滑动。
[0126]此外,根据本实施方式,由于第一突起部83、第一引导部84、第二突起部85以及和第二引导部86各设置了两个,所以能够将第二支撑部件82在左右方向9中稳定地进行配置。
[0127]此外,根据本实施方式,由于第二支撑部件82具有卡合部42,所以在第二部件82压入第一支撑部件81时,能够更加可靠地进行第二支撑部件82相对于第一支撑部件81的定位。
[0128]此外,根据本实施方式,由于起立部件51能够向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移动,所以能够将起立部件51的转动轴接近第二支撑部件82的前端。其结果,能够进一步加长起立姿势的起立部件51沿着支撑记录用纸15的面的引出朝向的长度。
[0129]此外,根据本实施方式,由于起立部件51的重心位于轴部53的前侧,所以仅仅将起立部件51从第一位置移动到第二位置,就能够将起立部件51的姿势从倒伏姿势变化为起立姿势。
[0130]【变形例】
[0131]在上述实施方式中,第一突起部83为圆柱形状,但也可以是圆柱以外的形状。例如,如图7 (C)所示,第一突起部83的前侧的面103为平面,与第二引导部86的上侧肋45抵接的被引导面104以及与第二引导部86的下侧肋46抵接的被引导面105为曲面。
[0132]根据变形例,由于第一突起部83的上侧和下侧为曲面,所以能够将第一突起部83沿着第二引导部86灵活地进行滑动。此外,根据变形例,由于第一突起部83的前侧为平面,所以与第一突起部83的前侧为曲面的情况相比,能够将第一突起部83设置在前侧。其结果,能够增加第二支撑部件82相对于第一支撑部件81的引出量。
[0133]此外,在上述实施`方式中,排纸托盘21与供纸托盘20重叠而设置,但排纸托盘21也可以安装在打印机框体14。此外,上升引导部93设置在第一支撑部件81的前侧,但也可以设置在后侧。即,也可以在第二支撑部件82的引出动作的初期,第二支撑部件82的前侧端被抬起,且第二支撑部件82维持该状态而引出至最后。
[0134]此外,在上升引导部93中作为上倾斜部的一例而形成了肋91D,但只要是能够防止第二支撑部件82的意想不到的压入的结构,则也可以不是倾斜为引出朝向的下游侧相比上游侧成为上侧的结构。
【权利要求】
1.一种片材支撑装置(21),包括: 第一支撑部件(81 ),支撑从装置(10)排出的片材(15);以及 第二支撑部件(82),能够相对于所述第一支撑部件沿着片材的排出朝向(8)的朝向进行引出和压入,且以从所述第一支撑部件引出的状态与所述第一支撑部件一起支撑片材,所述片材支撑装置的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支撑部件具有:在引出朝向的下游侧设置的第一突起部(83)以及沿着所述引出朝向延伸的第一引导部(84), 所述第二支撑部件具有:被所述第一引导部引导的第二突起部(85)以及沿着所述引出朝向延伸且引导所述第一突起部的第二引导部(86), 所述第一引导部或者所述第二引导部中的至少一方具有上升引导部(93),该上升引导部(93)将所述第一突起部或者所述第二突起部中的至少一方向所述引出朝向引导,使得从所述第一支撑部件引出的所述第二支撑部件的所述引出朝向的下游侧相比所述引出朝向的上游侧成为上侧, 所述第二引导部在所述引出朝向的下游侧具有与所述第一突起部抵接的抵接部(45A、46A、47)。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片材支撑装置,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第二支撑部件相对于所述第一支撑部件压入的状态下,所述第二突起部相比所述第一突起部设置在所述引出朝向的上游侧。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片材支撑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上升引导部具有下倾斜部(91B、91C、91D),该下倾斜部(91B、91C、91D)设置在所述第一引导部中,且倾斜成所述第一引导部中的所述引出朝向的下游侧相比上游侧成为下侧且所述下游侧相比所述第一突起部的上端成为下侧。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片材支撑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突起部相比所述下倾斜部设置在所述引出朝向的下游侧。
5.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片材支撑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下倾斜部的所述引出朝向的下游侧通过与所述第二突起部抵接而弹性变形。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片材支撑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下倾斜部在所述引出朝向的下游侧端部具有上倾斜部,该上倾斜部倾斜成所述引出朝向的下游侧相比上游侧成为上侧。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片材支撑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引导部为具有能够插入所述第二突起部的宽度的槽形状,且在所述引出朝向的下游侧端以及上游侧端具有宽度比所述下游侧端以及上游侧端以外的部分窄的窄幅部(92)。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片材支撑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抵接部具有:第一面,在所述第一突起部的所述引出朝向的下游侧与所述第一突起部抵接;第二面,从所述第一突起部的上下方向中的至少一个朝向抵接。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片材支撑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突起部为圆柱形状,且与所述第二引导部抵接的被引导面为圆柱的周面。
1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片材支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突起部的所述引出朝向的下游侧的面为平面,且与所述第二引导部抵接的被引导面为曲面。
11.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片材支撑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二突起部为圆柱形状,且与所述第一引导部抵接的被引导面为圆柱的周面。
1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片材支撑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二支撑部件具有:两个所述第二突起部,设置在与所述引出朝向正交的宽度方向的两端边缘;以及两个所述第二引导部,设置在所述两端边缘, 所述第一支撑部件具有:两个所述第一突起部,与两个所述第二引导部对应;以及两个所述第一引导部,与两个所述第二突起部对应。
13.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片材支撑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二支撑部件在所述宽度方向上的两个所述第二突起部以及所述第二引导部的内侧,具有以相对于所述第一支撑部件压入的状态而与所述第一支撑部件卡合的卡合部(42)。
1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片材支撑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引导部为所述第二突起部能够滑动的槽形状, 所述第二突起部嵌入到所述第一引导部。
1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片材支撑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二引导部为所述第一突起部能够滑动的槽形状, 所述第一突起部嵌入到所述第二引导部。
1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片材支撑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支撑部件具有:第一支撑部(87),支撑片材;以及第一壁部(90),向与所述第一支撑部交叉的方向延伸, 所述第一引导部和所述第一突起部设置在所述第一壁部,所述第一突起部相比所述第一引导部设置在所述引出朝向的下游侧。
1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片材支撑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二支撑部件具有:第二支撑部(40),支撑片材;以及第二壁部(41),向与所述第二支撑部交叉的方向延伸, 所述第二引导部和所述第二突起部设置在所述第二壁部,所述第二突起部相比所述第二引导部设置在所述引出朝向上游侧。
1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片材支撑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二支撑部件在所述引出朝向的下游侧端部具有起立部件(51),该起立部件(51)向相对于所述第二支撑部件起立的起立姿势和相对于所述第二支撑部件倒伏的倒伏姿势转动, 所述起立部件在所述倒伏姿势中能够向第一位置和所述第一位置的所述引出朝向的下游侧的第二位置移动,且在所述第二位置中能够转动。
19.如权利要求18所述的片材支撑装置,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第二位置中,所述起立部件的重心相比所述起立部件的转动轴位于所述引出朝向的下游侧。
20.如权利要求18所述的片材支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起立 部件在引出朝向的下游侧的端部具有被用户把持的把持部(59)。
【文档编号】B65H31/00GK203461594SQ201320120172
【公开日】2014年3月5日 申请日期:2013年3月15日 优先权日:2012年9月28日
【发明者】饭岛章太 申请人:兄弟工业株式会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