滚轮组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296296阅读:132来源:国知局
滚轮组件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揭露一种滚轮组件,包含一轮体以及一软性套环。轮体包含一本体以及一延伸筒。本体具有一轴孔以及一环型外壁面,轴孔具有一环型孔壁面以及一轴心,环型孔壁面与轴心平行。延伸筒沿轴心的轴向而自轴孔的边缘向外延伸,延伸筒具有一环型内壁面,环型内壁面连接环型孔壁面并与轴心平行,以形成一连续面。软性套环套设于本体的环型外壁面。藉由软性套环套设于轮体上,可避免工件的损伤,进而提升生产良率。
【专利说明】滚轮组件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滚轮组件,特别涉及一种具有软性套环的滚轮组件。
【背景技术】
[0002]随着科技的进步,电子装置越来越轻巧,且其内部结构也越来越精密,以满足消费者期待电子装置具有轻薄短小设计的需求。所以,当电子装置的元件越来越精密时,其各元件的制造程序以及工具也需要更为精密。如此,方可提升制造电子装置的良率。
[0003]以输送一工件(例如一面板)的一传输设备为例,传输设备通常包含一传动组、多个并排的轴杆、多个滚轮组件以及多个轴承。传动组连接各轴杆的端缘,传动组用以带动轴杆分别或共同旋转。滚轮组件套设于各轴杆上,滚轮组件可随着轴杆旋转。轴承用以支撑轴杆。所以,工件可置于滚轮组件上,当轴杆转动时,轴杆带动其上的滚轮组件旋转,工件可藉由各滚轮组件转动以从一排轴杆依序往下一组轴杆移动,进而使工件由一工作站朝向下一工作站移动。
[0004]然而,由于现有技术的滚轮组件是由硬质塑胶所制成,其直接接触于工件,于滚轮输送工件的流程时,滚轮组件的接触可能会使工件产生刮痕。这样的工件将无法修补或使用,只能将其抛弃。如此,生产良率将大幅降低,进而影响生产成本。再者,于滚轮输送工件的流程中,可能需要喷洒大量化学液体于工件上。现有技术的滚轮组件可能会受到化学液体的腐蚀,而破坏本身的结构,进而劣化滚轮组件的平整度。所以,滚轮组件无法平稳地运输工件,进而影响工件的品质。
实用新型内容
[0005]鉴于以上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揭露一种滚轮组件,藉以解决上述工件产生刮痕,进而影响工件品质等问题。
[0006]为达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滚轮组件,其包含:
[0007]一轮体,包含一本体以及一延伸筒,该本体具有一轴孔以及一环型外壁面,该轴孔具有一环型孔壁面以及一轴心,该环型孔壁面与该轴心平行,该延伸筒沿该轴心的轴向而自该轴孔的边缘向外延伸,该延伸筒具有一环型内壁面,该环型内壁面连接该环型孔壁面并与该轴心平行,以形成一连续面;以及
[0008]一软性套环,套设于该本体的该环型外壁面。
[0009]上述的滚轮组件,其中该软性套环是一海绵结构。
[0010]上述的滚轮组件,其中该海绵结构的材质是发泡性聚乙烯或聚氨酯。
[0011]上述的滚轮组件,其中该海绵结构的孔径为15至80微米。
[0012]上述的滚轮组件,其中该海绵结构的孔径为25微米。
[0013]上述的滚轮组件,其中该轮体的材质是超高分子量聚乙烯、聚氯乙烯、聚二醚酮、聚四氟乙烯、聚偏二氟乙烯或超钢龙。
[0014]上述的滚轮组件,其中该本体更具有二止挡墙,彼此相隔一距离并分别自该环型外壁面向外延伸,该软性套环卡合于该二止挡墙之间,且该二止挡墙的高度小于该软性套环的厚度。
[0015]上述的滚轮组件,其中该延伸筒更具有一固定孔。
[0016]上述的滚轮组件,其中更包含一锁固件,设置于该固定孔内,该锁固件更具有一螺孔。
[0017]上述的滚轮组件,其中该延伸筒更具有二固定孔,该二固定孔的轴心为正交。
[0018]根据本实用新型所揭露的滚轮组件中,软性套环是套设于本体的环型外壁面。当滚轮组件承载一工件时,软性套环可直接接触于此工件。如此,软性套环的设置可避免工件的刮伤,以提高生产良率,进而降低生产成本。此外,软性套环的材质是具有一定程度的耐化性(Chemical Resistance)、防盐雾以及防腐蚀性,如此亦避免滚轮组件的结构破坏,以提高滚轮组件的使用寿命,并更提升生产良率。
[0019]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描述,但不作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定。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20]图1为根据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滚轮组件的立体分解示意图;
[0021]图2为根据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滚轮组件的组装分解示意图;
[0022]图3为根据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滚轮组件的俯视示意图;
[0023]图4为根据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滚轮组件的剖视分解示意图;
[0024]图5为图3沿着剖切线5-5的剖视分解示意图。
[0025]其中,附图标记
[0026]I滚轮组件
[0027]10轮体
[0028]11本体
[0029]111轴孔
[0030]Illa 环型孔壁面
[0031]Illb轴心
[0032]112环型外壁面
[0033]113、114 止挡墙
[0034]12延伸筒
[0035]121环型内壁面
[0036]122、123 固定孔
[0037]20软性套环
[0038]21套环内面
[0039]22>23 套环侧面
[0040]30、31 锁固件
[0041]301、311 螺孔
[0042]4轴杆
[0043]Al旋转轴[0044]A2、A3轴心
[0045]D高度
[0046]T厚度
[0047]Θ夹角
【具体实施方式】
[0048]以下在实施方式中详细叙述本实用新型的详细特征以及优点,其内容足以使任何熟习相关技艺者了解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内容并据以实施,且根据本说明书所揭露的内容、权利要求范围及附图,任何熟习相关技艺者可轻易地理解本实用新型相关的目的及优点。以下的实施例是进一步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的观点,但非以任何观点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畴。
[0049]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传输设备,其包含多个滚轮组件以及多个轴杆,多个滚轮组件适于套设于一轴杆上,且滚轮组件适于承载一工件(例如一面板)。当轴杆旋转时,滚轮组件亦随着轴杆旋 转,进而带动工件依序藉由多个滚轮组件而沿着多个轴杆移动。如此,工件可从一工作站朝向下一工作站移动,工件得以于各工作站进行加工。在本新型中,以下将由套设于一轴杆的一滚轮组件为例。
[0050]请同时参照图1、图2、图3以及图4。其中图1是为根据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滚轮组件的立体分解示意图;图2是为根据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滚轮组件的组装分解示意图;图3是为根据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滚轮组件的俯视示意图;图4是为根据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滚轮组件的剖视分解示意图。本实施例揭露一种滚轮组件1,是套设于一轴杆
4。轴杆4具有一旋转轴Al。滚轮组件I包含一轮体10以及一软性套环20。轮体10套设于轴杆4,而软性套环20套设于轮体10上。软性套环20适于承载一工件(未绘示)于其上。当轴杆4旋转时,同步驱动滚轮组件I沿着旋转轴Al旋转,以带动工件移动至下一轴杆(未绘示)的另一滚轮组件(未绘示)。
[0051]以下介绍轮体10的详细结构,轮体10包含一本体11以及一延伸筒12。本体11具有贯穿的一轴孔111以及一环型外壁面112。轴孔111具有一环型孔壁面Illa以及环型孔壁面Illa内的一轴心111b,而环型孔壁面Illa系与轴心Illb平行。延伸筒12沿轴心Illb的轴向而自轴孔111 一侧的边缘向外延伸。延伸筒12具有一环型内壁面121,环型内壁面121是连接轴孔111的环型孔壁面Illa并亦与轴孔111的轴心Illb平行。如此,延伸筒12的环型内壁面121与轴孔111的环型孔壁面Illa形成一连续面(如图4所示)。所以,当轮体10套设于轴杆4时,由于环型内壁面121与环型孔壁面Illa形成的连续面系紧密贴附于轴杆4的外表面,藉此,可使滚轮组件I相对于轴杆4稳定转动,以避免了滚轮组件I长时间旋转时而产生歪斜进而造成工件不能稳定运输的问题。
[0052]在本实用新型中,轮体10的材质是超高分子量聚乙烯(ultra high molecularweight polyethylene, UPE)、聚氯乙烯(polyvinylchloride, PVC)、聚二醚酮(polyetheretherketone, PEEK)、聚四氟乙烯(polytetrafluoroethylene, PTFE)、聚偏二氟乙烯(polyvinylidene fluoride, PVDF)或超钢龙(聚乙烯对酞酸脂,polyethyleneterephthalate polyester, PETP)。这些轮体10的材质具有一定程度的耐化性优点,但轮体10的材质非用以限定本实用新型。[0053]以下介绍轮体10以及软性套环20的连接关系。请同时参照图1、图4以及图5,其中图5是为图3沿着剖切线5-5的剖视分解示意图。在本实施例中,软性套环20是以可拆卸的方式套设于本体11的环型外壁面112上。然而,软性套环20套设的方式非用以限定本实用新型。在其他实施例中,软性套环20是可以其他方式设置于环型外壁面112上,例如:运用一胶带或黏着剂以黏贴的方式固定。在本实施例以及部分的其他实施例中,本体11更具有二止挡墙113、114,止挡墙113、114彼此相隔一距离并分别自环型外壁面112向外延伸。软性套环20具有一套环内面21,且软性套环20更具有连接于套环内面21并彼此相对的二套环侧面22、23。套环内面21贴附于环型外壁面112,而套环侧面22、23分别贴附于止挡墙113、114上,以使软性套环20卡合于止挡墙113、114之间。这样止挡墙113、114设于环型外壁面112上的结构设计,可共同形成一环型凹槽,用以容置并固定软性套环20,进而提升软性套环20的稳定性。再者,止挡墙113、114的高度D小于软性套环20的厚度T (如图4以及图5所示),软性套环20得以伸出而接触工件,避免本体11直接接触于工件。
[0054]在本实用新型中,软性套环20是一海绵结构(sponge),且轮体10的硬度大于软性套环20的硬度。其中,轮体10的硬度足以于旋转时承载工件的重量而不造成形变,而软性套环20于接触工件时可能因承载工件的重量而产生可恢复性的形变,但软性套环20是否具有形变的特质非用以限定本实用新型。此外,在本实施例以及部分的其他实施例中,此海绵结构的材质是发泡性聚乙烯(porous polyethylene, porous PE)或聚氨酯(polyurethane, PU)。当海绵结构的材质是发泡性聚乙烯或聚氨酯时,软性套环20具有一定程度的耐化性、防盐雾性以及腐蚀性。再者,在本实施例以及部分的其他实施例中,海绵结构的孔径为15至80微米。由于海绵结构的孔径为15至80微米之间,软性套环20具有一定程度的耐磨性,进而提升软性套环20的使用寿命。较佳的是,于部分的实施例中,海绵结构的孔径为25微米。当海绵结构的孔径越小时,越可提升其耐磨性。换句话说,由于软性套环20是一多孔性海绵结构,当工件接触并摩擦于软性套环20时,软性套环20不会对工件产生刮痕或损坏,进而维持工件的品质。再者,虽然工件于软性套环20上移动时,软性套环20可能会脱落细微的粉尘而沾附于工件上,但这些软性套环20所产生的粉尘可经由简单擦拭即可使工件恢复清洁,且不会对工件产生任何损伤。另外,使用本实用新型结构的滚轮组件I能应用于湿式工艺。然而,上述软性套环20的材质以及孔径大小非用以限定本实用新型。
[0055]在本实施例以及部分的其他实施例中,延伸筒12更具有贯穿的二固定孔122、123,固定孔122、123的轴心A2、A3实质上正交而具有90度的一夹角Θ。二螺丝(未绘示)或其他固定件(未绘示)适于分别穿设于固定孔122、123并固定于轴杆4上相对应的凹孔(未绘示)或仅卡合于轴杆4的外表面上,以提升滚轮组件I固设于轴杆4的稳定性。在本实施例以及部分的其他实施例中,滚轮组件I更包含二锁固件30、31,分别嵌入而设置于固定孔122、123内,锁固件30、31更分别具有一螺孔301、311,二螺丝(未绘示)可穿设于螺孔301、311,并固定于轴杆4。在本实施例中,锁固件30、31的材质是金属,当重复利用螺丝(未绘示)或其他固定件(未绘示)锁固于锁固件30、31时,金属材质的螺孔301、311较不易损坏,而可增加滚轮组件I的耐用性。然而,本段落所叙述具有固定孔122、123的延伸筒12结构非用以限定本新型。在其他实施例中,亦可运用其他结构而固定滚轮组件I于轴杆4上。
[0056]以下介绍上述具有滚轮组件I的传输设备的组装过程,请同时参照图1以及图4。在本实施例以及部分的其他实施例中,软性套环20先套设于环型外壁面112上。更进一步来说,软性套环20的套环内面21贴附于本体11的环型外壁面112,而软性套环20的套环侧面22、23分别贴附于本体11的止挡墙113、114上,以使软性套环20卡合于止挡墙113、114之间(如图2所示)。
[0057]请继续参照图2,接着,将滚轮组件I套设于轴杆4上。详细来说,本体11的环型孔壁面Illa以及延伸筒12的环型内壁面121是紧密贴合于轴杆4的表面上。如此,本体11的轴心Illb是与轴杆4的旋转轴Al共轴(如图5所示)。所以,滚轮组件I即可藉由轴杆4而稳定旋转。在本实施例以及部分实施例中,是可再利用二螺丝(未绘示)分别锁固于延伸筒12的固定孔122、123内以及轴杆4。如此,可提升滚轮组件I稳固地设置于轴杆4上。
[0058]综合上述,根据本实用新型所揭露的滚轮组件,软性套环套设于本体的环型外壁面,软性套环适于接触于工件。如此,软性套环的设置可避免工件的刮伤,以提高生产良率,进而降低生产成本。此外,在部分实施例中,软性套环是海绵结构,而海绵结构材质是发泡性聚乙烯或聚氨酯,其具有一定程度的耐磨性、耐化性、抗盐雾以及抗腐蚀等效果,如此亦可应用于湿式工艺并避免滚轮组件的结构破坏,以提高滚轮组件的使用寿命、降低成本,并提升生广良率。
[0059]当然,本实用新型还可有其它多种实施例,在不背离本实用新型精神及其实质的情况下,熟悉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当可根据本实用新型作出各种相应的改变和变形,但这些相应的改变和变形都应属于本实用新型所附的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
【权利要求】
1.一种滚轮组件,其特征在于,包含: 一轮体,包含一本体以及一延伸筒,该本体具有一轴孔以及一环型外壁面,该轴孔具有一环型孔壁面以及一轴心,该环型孔壁面与该轴心平行,该延伸筒沿该轴心的轴向而自该轴孔的边缘向外延伸,该延伸筒具有一环型内壁面,该环型内壁面连接该环型孔壁面并与该轴心平行,以形成一连续面;以及 一软性套环,套设于该本体的该环型外壁面。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滚轮组件,其特征在于,该软性套环是一海绵结构。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滚轮组件,其特征在于,该海绵结构的材质是发泡性聚乙烯或聚氨酯。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滚轮组件,其特征在于,该海绵结构的孔径为15至80微米。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滚轮组件,其特征在于,该海绵结构的孔径为25微米。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滚轮组件,其特征在于,该轮体的材质是超高分子量聚乙烯、聚氯乙烯、聚二醚酮、聚四氟乙烯、聚偏二氟乙烯或超钢龙。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滚轮组件,其特征在于,该本体更具有二止挡墙,彼此相隔一距离并分别自该环型外壁面向外延伸,该软性套环卡合于该二止挡墙之间,且该二止挡墙的高度小于该软性套环的厚度。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滚轮组件,其特征在于,该延伸筒更具有一固定孔。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滚轮组件,其特征在于,更包含一锁固件,设置于该固定孔内,该锁固件更具有一螺孔。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滚轮组件,其特征在于,该延伸筒更具有二固定孔,该二固定孔的轴心为正交。
【文档编号】B65G39/04GK203714712SQ201420103217
【公开日】2014年7月16日 申请日期:2014年3月7日 优先权日:2014年3月7日
【发明者】陈建安 申请人:廉乔金属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