缓冲衬垫、缓冲包装组件及物品包装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2683661阅读:803来源:国知局
缓冲衬垫、缓冲包装组件及物品包装方法与流程

本发明有关于一种缓冲衬垫、缓冲包装组件及其物品包装方法。



背景技术:

由于电子产品,例如移动电话、笔记型电脑或平板电脑等,在运送过程中容易受到外力撞击而受损,因此需要更严谨的包装结构。目前常见包装结构会在包装外盒内配置上、中与下层缓冲衬料,以便所述上、中与下层缓冲衬料能将电子产品紧密地包覆其中,确保电子产品于运送期间不致因晃动而造成任何损伤。

然而,当组装人员将电子产品放入包装结构时,组装人员必须通过多个步骤依序将下层缓冲衬料、中层缓冲衬料、电子产品及上层缓冲衬料安装至包装外盒内,才能让电子产品稳固地收纳于包装外盒内。如此一来,不仅拉长整体流程时间,导致浪费人力及成本,因为需要分别备料所述的上、中与下层缓冲衬料,更将造成采购成本与储存成本的上升。

由此可见,上述技术显然仍存在不便与缺陷,而有待加以进一步改良。因此,如何能有效地解决上述不便与缺陷,实属当前重要研发课题之一,亦成为当前相关领域亟需改进的目标。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一方面在于提供一种缓冲衬垫、缓冲包装组件及其物品包装方法,用以解决以上先前技术所提到的困难。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依据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此种缓冲衬垫包含一第一板体、多数个第二板体与至少一第三板体。第一板体具有相对配置的一承载面与一放置面。这些第二板体围绕第一板体,且分别可翻折地连接第一板体。每一第二板体的一面透过一第一线性折线一体成型地连接承载面,每一第二板体的另面透过一第一切缝与放置面彼此分离。第三板体位于这些第二板体其中之 一相对第一板体的一侧,且可翻折地连接所述第二板体。第三板体的一面透过一第二线性折线一体成型地连接所述第二板体的那面,并且第三板体的另面透过一第二切缝与所述第二板体彼此分离。

在本发明一或多个实施方式中,第三板体具有一贯穿口。

依据本发明的另一实施方式,这种缓冲包装组件包含一外盒与一缓冲衬垫。外盒包含一外盖、一底板与多个侧板。底板与这些侧板围绕出一盒槽,外盖连接其中一侧板,用以覆盖所述盒槽。缓冲衬垫位于盒槽内,且包含一第一板体、多数个第二板体与至少一第三板体。第一板体具有相对配置的一承载面与一放置面。这些第二板体围绕第一板体,且分别可翻折地连接第一板体。每一第二板体的一面透过一第一线性折线一体成型地连接承载面,每一第二板体的另面透过一第一切缝与放置面彼此分离。承载面与一同翻折的第二板体共同形成一用以放置物品的置物凹槽。第三板体位于其中一第二板体相对第一板体的一侧,且可翻折地连接所述第二板体。第三板体的一面透过一第二线性折线一体成型地连接所述第二板体的那面,并且第三板体的另面透过一第二切缝与所述第二板体彼此分离。翻折的第三板体覆盖其余的第二板体与置物凹槽。

在本发明一或多个实施方式中,不连接第三板体的其余第二板体的一面直接接触承载面。

在本发明一或多个实施方式中,第三板体的数量为二个,且所述第三板体分别位于所述第二板体相对该第一板体的一侧。覆盖置物凹槽的那二个第三板体相互分离;或者,覆盖置物凹槽的那二个第三板体直接接触。

在本发明一或多个实施方式中,第三板体的数量为单个,这个第三板体位于所述第二板体相对第一板体的一侧。覆盖置物凹槽的那个第三板体完全覆盖置物凹槽。

在本发明一或多个实施方式中,第三板体的数量为单个,这个第三板体位于所述第二板体相对第一板体的一侧,且第三板体具有一接通置物凹槽的贯穿口。

依据本发明的又一实施方式,此种物品包装方法包含步骤如下。(a)提供一外盒、一上述缓冲衬垫与一待包装的物品。(b)将缓冲衬垫搁置于外盒的一盒槽上缘,其中缓冲衬垫的第二板体接触外盒的盒槽上缘。(c)朝盒槽内压迫缓冲衬垫的第一板体的承载面,以致缓冲衬垫的第二板体被外盒推动而 相对第一板体翻折。当缓冲衬垫移入盒槽内时,第二板体与承载面共同形成置物凹槽,并使置物凹槽容置所述物品;以及(d)翻折缓冲衬垫的第三板体至这些第二板体上,以覆盖置物凹槽与物品。

如此一来,本实施方式的物品包装方法能够快速将待包装的物品装入缓冲衬垫内,不仅缩短整体流程时间、节省人力及成本。此外,因为不需要额外备料多种缓冲衬料,更将减缓采购成本与储存成本的上升。

在本发明一或多个实施方式中,步骤(c)包含通过物品朝盒槽内压迫缓冲衬垫的第一板体的承载面,以致缓冲衬垫的第二板体被外盒推动而相对第一板体翻折。当缓冲衬垫移入盒槽内时,物品恰位于第二板体与承载面所共同形成的置物凹槽内。物品直接接触第一板体的承载面与第二板体的那面。

在本发明一或多个实施方式中,步骤(c)包含:朝盒槽内压迫缓冲衬垫的第一板体的承载面,以致缓冲衬垫的第二板体被外盒推动而相对第一板体翻折。当缓冲衬垫移入盒槽内时,第二板体与承载面共同形成尚未置物的置物凹槽;以及将物品移入已经形成的置物凹槽内。物品直接接触第一板体的承载面与第二板体的那面。

在本发明一或多个实施方式中,步骤(d)包含:将一外盖推动并翻折缓冲衬垫的第三板体至第二板体上,以致第三板体覆盖置物凹槽与物品、以及外盖覆盖盒槽。

在本发明一或多个实施方式中,物品包装方法还包含:(e)将一外盖盖合盒槽与缓冲衬垫的第三板体,以将缓冲衬垫与物品固定于外盒内。

综上所述,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明显的优点和有益效果。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可达到相当的技术进步,并具有产业上的广泛利用价值,其至少具有下列优点:

1.相较于先前技术所述上、中与下层缓冲衬料,上述的缓冲衬垫简单,并能够节省原材料使用量;

2.上述的缓冲衬垫是一体成型结构,且包装方式操作简单,以便减少作业工时;以及

3.上述的缓冲衬垫在操作前为单片板状结构,有助降低运输成本与减少仓储空间。

以上所述仅是用以阐述本发明所欲解决的问题、解决问题的技术手段、及 其产生的功效等等,本发明的具体细节将在下文的实施方式及相关附图中详细介绍。

附图说明

为让本发明的上述和其他目的、特征、优点与实施例能更明显易懂,所附附图的说明如下:

图1绘示依照本发明一实施方式的缓冲衬垫的立体图;

图2绘示图1的仰视图;

图3绘示依照本发明一实施方式的物品包装方法的流程图;

图4绘示依照本发明一实施方式的缓冲包装组件的外盒于开启时的立体图;

图5绘示图3的步骤302的操作示意图;

图6与图7绘示图3的步骤303的操作示意图;

图8A绘示图7沿线段AA所形成的局部剖面图;

图8B绘示图7沿线段BB所形成的局部剖面图;

图9A绘示图3的步骤304的操作示意图;

图9B绘示图3的步骤305后的剖面示意图,其剖面方向同图7的线段AA;

图10绘示依照本发明一实施方式的缓冲衬垫于包装物品时的示意图;

图11绘示依照本发明一实施方式的缓冲衬垫于包装物品时的示意图;以及

图12绘示依照本发明一实施方式的缓冲衬垫于包装物品时的示意图。

【符号说明】

100、101、102、103:缓冲衬垫

110:第一板体

111:承载面

112:放置面

120:第二板体

121:第一面

122:第二面

123:第一线性折线

124:第一切缝

125:第一表层部

130:第三板体

131:第三面

132:第四面

133:第二线性折线

134:第二切缝

135:第二表层部

140:置物凹槽

150:第三板体

160:第三板体

170:第三板体

171:贯穿口

200:外盒

210:外盖

220:底板

230:侧板

231:顶边

240:盒槽

301~305:步骤

AA、BB:线段

F:手部压力

P:物品

R:方向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将以附图揭露本发明的复数个实施方式,为明确说明起见,许多实务上的细节将在以下叙述中一并说明。然而,应了解到,这些实务上的细节不应用以限制本发明。也就是说,在本发明部分实施方式中,这些实务上的细节是 非必要的。此外,为简化附图起见,一些已知惯用的结构与元件在附图中将以简单示意的方式绘示。

有鉴于先前技术所述包装结构在包装外盒内配置上、中与下层缓冲衬料不仅拉长整体流程时间,导致人力及成本的浪费,也造成采购成本与储存成本的上升,对此,本发明在缓冲材料上设计切缝,通过切缝所分离的板体折起顺序,让缓冲材料可由平面自动形成能够包覆产品的立体结构。如此一来,本实施方式的物品包装方法能够快速将待包装的物品装入缓冲衬垫内,不仅缩短整体流程时间、节省人力及成本。此外,因为不需要额外备料多种缓冲衬料,更将减缓采购成本与储存成本的上升。

图1绘示依照本发明一实施方式的缓冲衬垫100的立体图。如图1所示,此缓冲衬垫100包含一第一板体110、多数个第二板体120与二个第三板体130。这些第二板体120围绕第一板体110,且分别可翻折地连接第一板体110。这二个第三板体130分别相对地位于这些第二板体120的其中二相对配置者远离第一板体110的一侧,且这二个第三板体130可翻折地连接所述的这二个第二板体120。

图2绘示图1的仰视图。如图1与图2所示,具体来说,在此实施方式中,第一板体110具有相对配置的一承载面111与一放置面112。每一第二板体120具有相对配置的第一面121与第二面122。每一第二板体120的第一面121透过一第一线性折线123一体成型地连接第一板体110的承载面111,每一第二板体120的第二面122透过一第一切缝124与第一板体110的放置面112彼此分离。故,各个第二板体120得以依据第一线性折线123相对第一板体110翻折。任二相对的第一线性折线123的长轴方向相互平行,任二相对的第一切缝124的长轴方向相互平行,每一第三板体130具有相对配置的第三面131与第四面132。每一第三板体130的第三面131透过一第二线性折线133一体成型地连接所述第二板体120的第一面121,并且第三板体130的第四面132透过一第二切缝134与所述第二板体120的第二面122彼此分离。故,各个第三板体130得以依据第二线性折线133相对所述第二板体120翻折。此二第二线性折线133的长轴方向相互平行,此二第二切缝134的长轴方向相互平行。与第三板体130连接的第二板体120二侧的第二线性折线133的长轴方向与第一线性折线123的长轴方向相互平行。

在此实施方式中,第一板体110的厚度均匀,即第一板体110任二截面的面积大致相同,所以承载面111与放置面112相互平行。第二板体120的厚度均匀,即第二板体120的任二截面的面积大致相同,所以第一面121与第二面122相互平行。第三板体130的厚度均匀,即第三板体130的任二截面的面积大致相同,所以第三面131与第四面132相互平行。然而本发明不限于第一~三板体的厚度必须均匀,第一~三板体中的任二截面的面积也可以不同。

举例来说,每一第二板体120的第一面121与第一板体110的承载面111共用一边,使得两者之间共存第一线性折线123,第一切缝124介于每一第二板体120与第一板体110之间,使得第一切缝124将每一第二板体120的第二面122与第一板体110的放置面112完全断开。尽管第一切缝124将每一第二板体120的第二面122与第一板体110的放置面112完全断开,第一切缝124尚未使得每一第二板体120与第一板体110完全实体分离,仅靠每一第二板体120与第一板体110之间的第一表层部125(其厚度例如2毫米)连结每一第二板体120的第一面121与第一板体110的承载面111,意即,第一线性折线123形成于第一表层部125相对第一切缝124的一侧,且第一线性折线123的长轴方向平行第一切缝124的长轴方向,且第一线性折线123与第一切缝124的长度相同。换句话说,尽管每一第二板体120与第一板体110之间相互贴合,但仅有每一第二板体120的第一面121与第一板体110的承载面111为整体结构。每一第三板体130的第三面131与此第三板体130所连接的第二板体120的第一面121共用一边,使得两者之间共存一第二线性折线133,第二切缝134介于每一第三板体130与此第三板体130所连接的第二板体120之间,使得第二切缝134将每一第三板体130的第四面132与此第三板体130所连接的第二板体120的第二面122相互断开,尽管第二切缝134将每一第三板体130的第三面132与其所连接的第二板体120的第二面122完全断开,第二切缝134尚未使得每一第三板体130与其所连接的第二板体120完全实体分离,仅靠每一第三板体130与其所连接的第二板体120之间的第二表层部135(其厚度例如2毫米)连结每一第三板体130的第三面131与其所连接的第二板体120的第一面121,意即,第二线性折线133形成于第二表层部135背对第二切缝134的一侧,且第二线性折线133的长轴方向平行第二切缝134的长轴方向,且第二线性折线133与第二切缝134的长度相同。换句话说,尽管每一第三板 体130与此第三板体130所连接的第二板体120之间相互贴合,但仅有每一第三板体130的第三面131与此第三板体130所连接的第二板体120的第一面121为整体结构。

此实施方式中是利用刀模对一缓冲板材的一面进行未裁断的冲压而形成上述第一切缝124与第二切缝134,使得缓冲板材通过上述第一切缝124与第二切缝134分别定义出第一板体110、第二板体120与第三板体130,其中尚未翻折前的缓冲衬垫呈平板状,且在尚未翻折前的缓冲衬垫中,第一板体110的承载面111、每一第二板体120的第一面121以及每一第三板体130的第三面131共平面,或称共同为一连续面,即为缓冲板材的另面,第一板体110的放置面112、每一第二板体120的第二面122以及每一第三板体130的第四面132非共平面,但大致齐平。此外,由于缓冲衬垫尚未翻折,第一线性折线与第二线性折线并不明显。如此,这些呈平板状的缓冲衬垫在翻折使用前,可以相互层叠地放置,使得在运送过程或收纳过程中不致占用过多的空间,达到空间灵活运用的目的。然而,本发明不限于此,其他实施方式中,设计人员也可透过其他方式形成上述第一切缝124与第二切缝134。

需了解到,本实施方式的缓冲衬垫(缓冲板材)的材质以发泡泡棉为主,特别是由发泡聚丙烯(EPP)、可发性聚苯乙烯(EPS)、发泡乙烯聚合物(EPO)、发泡聚乙烯(EPE)、聚丙烯(PP)或聚氯乙烯(PVC)的材质所构成,然而,本发明不限于此。

图3绘示依照本发明一实施方式的物品包装方法的流程图。如图3所示,此种物品包装方法包含步骤301~步骤305如下。在步骤301中,提供一外盒、上述缓冲衬垫与一待包装的物品;在步骤302中,将缓冲衬垫搁置于外盒的盒槽上缘,其中缓冲衬垫的第二板体的第二面接触外盒的盒槽上缘;在步骤303中,朝盒槽内压迫缓冲衬垫的第一板体,以致缓冲衬垫的第二板体被外盒推动而相对第一板体翻折。当缓冲衬垫移入盒槽内时,第二板体与承载面共同形成置物凹槽,并使置物凹槽容置所述物品;在步骤304中,翻折缓冲衬垫的第三板体至这些第二板体上,以覆盖置物凹槽与物品;以及,在步骤305中,将一外盖盖合盒槽与缓冲衬垫的第三板体,以将缓冲衬垫与物品固定于外盒内。

图4绘示依照本发明一实施方式的缓冲包装组件的外盒200于开启时的立体图。如图4所示,具体来说,在步骤301中所述的外盒200呈扁平状。外盒 200包含一外盖210、一底板220与多个侧板230。底板220大于侧板230。底板220与这些侧板230共同围绕出一盒槽240。外盖210可翻折地连接其中一侧板230相对底板220的一侧,使得外盖210能够被翻折一角度(例如90°)以覆盖所述盒槽240,进而让盒槽240呈封闭状。然而,本发明不限于此,其他实施方式中,设计人员也可选择外盒的其他形式。

图5绘示图3的步骤302的操作示意图。具体来说,如图4、图5所示,在步骤302中,外盒200的盒槽240上缘即为外盒200的侧板230远离底板220的顶边231,使得缓冲衬垫100的第二板体120的第二面122(图2)接触外盒200的侧板230的顶边231。此时,第一板体110的放置面112与这些第一切缝124位于盒槽240正上方,换句话说,第一板体110的放置面112与这些第一切缝124的正投影落于外盒200的底板220的一面内。

图6与图7绘示图3的步骤303的操作示意图。如图6所示,在步骤303中,当操作人员通过一压力(如手部或其他用具)对第一板体110的承载面111朝底板220的方向(参考压力F的箭头方向)进行压迫,以便压力F将第一板体110压入盒槽240内。更具体地,当操作人员通过此压力(如手部或其他用具)将第一板体110压入盒槽240内的同时间下,如图6与图7所示,这些第二板体120分别受到外盒200的侧板230的推动而依据其对应的第一线性折线123分别朝远离放置面112的方向R翻折,并与承载面111共同形成置物凹槽140;接着,如图7,将待包装的物品P移入已经形成的置物凹槽140内。

由于本实施方式的缓冲衬垫的材质为发泡泡棉,故,当物品放入置物凹槽内时,物品于置物凹槽内贴合地接触第一板体与这些第二板体,换句话说,置物凹槽的容积可以等于物品体积。然而,物品的尺寸大小不在本发明的限制。

需了解到,图8A绘示图7沿线段AA所形成的局部剖面图。如图6与图8A所示,待与第三板体130连接的此二个第二板体120朝上(如方向R)翻转了90°以形成置物凹槽140后,与第三板体130连接的此二个第二板体120不直接盖合承载面111,换句话说,与第三板体130连接的第二板体120的第一面121与第一板体110的承载面111之间具有一夹角。此外,连接有第三板体130的此二个第二板体120的第二面122于盒槽240内贴合外盒200的侧板230。

如图8B绘示图7沿线段BB所形成的局部剖面图。如图8B所示,在本实施方式中,待不连接第三板体的其余二个第二板体120朝上(参考方向R,图6)翻转了180°以形成置物凹槽140后,不连接第三板体的其余二个第二板体120位于承载面111上,换句话说,此第二板体120的第一面121直接盖合第一板体110的承载面111。此外,不连接第三板体的其余二个第二板体120于盒槽240内贴合外盒200的侧板230。

图9A绘示图3的步骤304的操作示意图。图9B绘示图3的步骤305后的剖面示意图,其剖面方向同图7的线段AA。如图9A所示,在步骤304中,更具体地,操作人员先分别使图7的二个第三板体130翻折一角度(如90°)至这些第二板体120上,使得图9A的这二个第三板体130直接贴合不连接第三板体130的其余二个第二板体120上,而成为一将物品P容纳其中的长方体,以便操作人员在后续步骤305中,如图9B所示,将外盒200的外盖210盖合盒槽240与第三板体130。

如此,如图9B所示,由于物品P直接夹合于第一板体110与第三板体130之间、缓冲衬垫100直接夹合于外盒200的外盖210与底板220之间,而且每一第二板体120直接抵靠于所述物品P与外盒200的侧板230之间,物品P可以稳固地受到缓冲衬垫100以及外盒200的保护,降低受到损伤的机会。

上述实施方式中,步骤304与步骤305为依序进行,然而,本发明不限于此,在其他实施方式中,可以将步骤304与步骤305合并,直接通过外盒的外盖推动并翻折第三板体至第二板体上,使得外盖覆盖盒槽,以加快包装流程。

图10绘示依照本发明一实施方式的缓冲衬垫101于包装物品时的示意图。图10的实施方式与图9A的实施方式大致相同,其差异仅为,在图9A的缓冲衬垫100中,覆盖置物凹槽140的那二个第三板体130彼此相互分离,以露出所包装的物品P,可方便后续物品P检视的步骤。反的,在图10的缓冲衬垫101中的那二个第三板体150彼此直接接触,以完全遮蔽所包装的物品,进而加强对物品的保护强度。

图11绘示依照本发明一实施方式的缓冲衬垫102于包装物品时的示意图。图11的实施方式与图9A的实施方式大致相同,其差异仅为,在图11的缓冲衬垫102中,第三板体160仅为单个。如此,操作人员便得以单手将第三板体160翻折并覆盖置物凹槽140(参考图9A),提高操作人员操作的便利性。

图12绘示依照本发明一实施方式的缓冲衬垫103于包装物品时的示意图。图12的实施方式与图11的实施方式大致相同,其差异仅为,第三板体170具有一接通置物凹槽140的贯穿口171。如此,不仅方便操作人员能够单手将第三板体170覆盖置物凹槽140,更可以方便后续物品P检视的步骤。

值得说明的是,在上述各实施方式中,物品为电子产品,例如电路板、芯片、移动电话、笔记型电脑或平板电脑。然而,本发明不限于此,其他实施方式中,物品亦可为非用电产品,例如玻璃、木材或石材等。

最后,上述所揭露的各实施例中,并非用以限定本发明,任何熟悉此技艺者,在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内,当可作各种的更动与润饰,皆可被保护于本发明中。因此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当视所附的权利要求书所界定的范围为准。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