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持装置、输送装置、输送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7388097发布日期:2019-04-13 00:18阅读:166来源:国知局
保持装置、输送装置、输送方法与流程

本发明涉及保持装置、输送装置、输送方法。



背景技术:

专利文献1公开了下述结构,即,在将一对把持臂插入于管的内侧之后,使一对把持臂的间隔略微扩大而对管进行把持。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平9-56025号公报

这里,在将插入体插入于管等筒体的内侧,通过吸引而将筒体吸附于插入体的外周,由此在插入体的外周对筒体进行保持的结构中,有时在筒体产生褶皱。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与插入体的周长比筒体的内周短的结构相比,抑制通过吸引部的吸引而在插入体的外周对筒体进行保持时的筒体的褶皱。

技术方案1的发明具备:插入体,其在可挠性的筒体的内侧沿其轴向插入,在沿该轴向观察的剖面中,具有在外周形成的凹部、且包含该凹部在内的周长比该筒体的内周长;以及吸引部,其通过在上述凹部开口的孔对该筒体进行吸引。

在技术方案2的发明中,所述插入体的插入方向前端部在所述剖面中为圆形。

技术方案3的发明具备:收容部,其对多个所述筒体进行收容;取出部,其从所述收容部将所述筒体取出;技术方案1或2所记载的保持装置,其在将所述插入体插入于利用所述取出部取出的筒体的状态下,通过所述吸引部的吸引对所述筒体进行保持;以及移动机构,其使所述插入体移动。

在技术方案4的发明中,所述收容部以装载有多个的状态收容沿轴向观察形成为扁平状的筒体,所述取出部对收容于最上方的筒体的上表面进行吸附而将所述筒体取出,在所述收容部设置有接触部,该接触部在沿所述轴向观察时所述取出部的吸附位置处于中间的两侧与所述筒体的上表面接触,使所述筒体弯曲以使其在所述筒体的取出时向上方凸出。

技术方案5的发明具有吹出部,该吹出部针对装载于所述收容部的多个所述筒体而沿它们的轴向将空气吹出。

在技术方案6的发明中,所述收容部以装载有多个的状态收容沿轴向观察形成为扁平状的筒体,所述取出部具有:第一吸附部,其具有沿一个方向配置的第一吸附面以及第二吸附面;第二吸附部,其具有吸附面;移动部,其使所述第一吸附部向第1位置和第2位置移动,所述第1位置是所述第一吸附面以及所述第二吸附面与所述筒体的上表面相对的位置,所述第2位置是所述第一吸附面与所述第二吸附部的所述吸附面相对的位置;第一吸引部,其在所述第一吸附部位于所述第1位置的状态下,通过来自在所述第一吸附面以及所述第二吸附面开口的孔的吸引而将所述筒体吸附于所述第一吸附面以所述第二吸附面,在通过从所述第1位置向所述第2位置的移动而将所述筒体取出的所述第一吸附部位于所述第2位置的状态下,使来自在所述第二吸附面开口的孔的吸引停止,在维持所述筒体向所述第一吸附面的吸附的状态下将所述筒体向所述第二吸附面的吸附解除;以及第二吸引部,其在所述第一吸附部位于所述第2位置的状态下,通过来自在所述吸附面开口的孔的吸引而将所述筒体吸附于所述吸附面,使所述筒体的将所述插入体插入一侧的轴向端部开口。

在技术方案7的发明中,所述第一吸附面的吸附面积比所述第二吸附面的吸附面积小。

技术方案8的发明具备:从收容有多个可挠性的筒体的收容部将所述筒体取出的取出工序;在将技术方案1或2所记载的保持装置的插入体插入于在所述取出工序中取出的所述筒体的状态下,通过所述保持装置的吸引部的吸引而对所述筒体进行保持的保持工序;以及使在所述保持工序中对所述筒体进行保持的所述插入体移动的移动工序。

在技术方案9的发明中,在所述收容部以装载有多个的状态收容沿轴向观察形成为扁平状的筒体,在所述取出工序中,对收容于最上方的所述筒体的上表面进行吸附而将所述筒体取出,在所述筒体的取出时,使接触部在沿所述轴向观察时针对所述筒体的上表面的吸附位置处于中间的两侧与所述筒体的上表面接触,使所述筒体弯曲以使其向上方凸出。

技术方案10的发明具有针对装载于所述收容部的多个所述筒体而沿它们的轴向将空气吹出的吹出工序。

在技术方案11的发明中,在所述收容部以装载有多个的状态收容沿轴向观察形成为扁平状的筒体,在所述取出工序中,将所述筒体吸附于第一吸附部的沿一个方向配置的第一吸附面以及第二吸附面而将其从所述收容部取出,在所述保持工序中,在维持所述筒体向所述第一吸附面的吸附的状态下将所述筒体向所述第二吸附面的吸附解除,且将所述筒体吸附于与所述第一吸附面相对的第二吸附部的吸附面,在使所述筒体的将所述插入体插入一侧的轴向端部开口之后,将所述插入体插入。

在技术方案12的发明中,使用所述第一吸附面的吸附面积比所述第二吸附面的吸附面积小的所述第一吸附部。

发明的效果

根据本发明的技术方案1的结构,与插入体的周长比筒体的内周短的结构相比,能够抑制通过吸引部的吸引而在插入体的外周对筒体进行保持时的筒体的褶皱。

根据本发明的技术方案2的结构,在插入体的插入方向前端部位于比筒体的轴向一端靠轴向内侧的位置的状态下,在通过吸引部的吸引在插入体的外周对筒体进行保持的情况下,与插入方向前端部具有凹部的剖面形状的结构相比,容易使筒体的轴向一端开口。

根据本发明的技术方案3的结构,与插入体的周长比筒体的内周短的结构相比,能够抑制通过利用移动机构实现的插入体的移动对筒体进行输送时的筒体的褶皱。

根据本发明的技术方案4的结构,与不使筒体弯曲地将其从收容部取出的结构相比,一次从收容部取出多个筒体的情况得到抑制。

根据本发明的技术方案5的结构,与沿轴向未受到空气的吹出地将筒体取出的结构相比,一次从收容部取出多个筒体的情况得到抑制。

根据本发明的技术方案6的结构,与在第一吸附部位于第2位置的状态下通过来自在第一吸附面以及第二吸附面开口的孔的吸引而将筒体吸附于第一吸附面以及第二吸附面的结构相比,即使在筒体的将插入体插入一侧的轴向端部开口而使得筒体的剖面变为圆形形状的情况下,也能够抑制筒体从第一吸附部脱离。

根据本发明的技术方案7的结构,与第一吸附面的吸附面积大于或等于第二吸附面的吸附面积的结构相比,即使在筒体的将插入体插入一侧的轴向端部开口而使得筒体的剖面变为圆形形状的情况下,也能够抑制筒体从第一吸附部脱离。

根据本发明的技术方案8的输送方法,与使用周长比筒体的内周短的插入体的情况相比,能够抑制通过插入体的移动对筒体进行输送时的筒体的褶皱。

根据本发明的技术方案9的输送方法,与不使筒体弯曲地将其从收容部取出的情况相比,一次从收容部取出多个筒体的情况得到抑制。

根据本发明的技术方案10的输送方法,与沿轴向未受到空气的吹出地将筒体取出的情况相比,一次从收容部取出多个筒体的情况得到抑制。

根据本发明的技术方案11的输送方法,与在使筒体的将插入体插入一侧的轴向端部开口时将筒体吸附于第一吸附面以及第二吸附面情况相比,即使在筒体的将插入体插入一侧的轴向端部开口而使得筒体的剖面变为圆形形状的情况下,也能够抑制筒体从第一吸附部脱离。

根据本发明的技术方案12的输送方法,与使用第一吸附面的吸附面积大于或等于第二吸附面的吸附面积的第一吸附部的情况相比,即使在筒体的将插入体插入一侧的轴向端部开口而使得筒体的剖面变为圆形形状的情况下,也能够抑制筒体从第一吸附部脱离。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制造装置的结构的斜视图。

图2是表示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管覆盖辊的结构的剖面图。

图3是表示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制造装置的结构的正面剖面图。

图4是表示在图3所示的制造装置中将管保持于容器的状态的正面剖面图。

图5是表示在图4所示的制造装置中开始进行辊体相对于管的插入的状态的正面剖面图。

图6是表示在图5所示的制造装置中将辊体插入于管的过程的正面剖面图。

图7是表示在图6所示的制造装置中利用管将辊体覆盖的状态的正面剖面图。

图8是表示在图7所示的制造装置中将由管覆盖的辊体从容器取出的过程的正面剖面图。

图9是表示使管扩径的过程、以及使扩径后的管缩径的过程的概略图。

图10是表示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输送装置的结构的斜视图。

图11是表示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收容壳体以及第一吸附部的结构的斜视图。

图12是表示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收容壳体的结构的侧视图。

图13是表示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第一吸附部的结构的一部分的仰视图。

图14是表示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输送装置的结构的正面图。

图15是表示在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输送装置中第一吸附部位于吸附位置的状态的正面图。

图16是表示在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输送装置中第一吸附部位于相对位置的状态的正面图。

图17是表示在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输送装置中第一吸附部位于支撑位置的状态的正面图。

图18是表示在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输送装置中将插入体插入于管的状态的正面图。

图19是表示在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输送装置中第一吸附部位于相对位置、且第二吸附部位于退避位置的状态的正面图。

图20是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插入体的下端部的剖面图(图23的20-20线剖面图)。

图21是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插入体的上侧部分的剖面图(图23的21-21线剖面图)。

图22是表示在对比例所涉及的插入体中对管进行保持的状态的斜视图。

图23是表示在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插入体中对管进行保持的状态的斜视图。

图24是表示变形例所涉及的制造装置的结构的斜视图。

图25是表示在图24所示的结构中使膨胀部膨胀后的状态的斜视图。

图26是表示图24所示的制造装置的下部的结构的正面剖面图。

图27是表示使管的上端部向外周侧折返而保持于容器的变形例的正面剖面图。

图28是表示将管插入于容器内的状态的正面图。

图29是表示第2变形例所涉及的保持机构的结构的正面图。

图30是表示第2变形例所涉及的保持机构的结构的平面图。

图31是表示在第2变形例所涉及的保持机构中将爪部的前端部插入于管的状态的正面图。

图32是表示在第2变形例所涉及的保持机构中将爪部的前端部插入于管的状态的平面图。

图33是表示在第2变形例所涉及的保持机构中将管扩径后的状态的正面图。

图34是表示在第2变形例所涉及的保持机构中将管折返后的状态的正面图。

图35是表示在第2变形例所涉及的保持机构中将管保持于容器的状态的正面图。

图36是表示第2变形例所涉及的保持机构的爪部的结构的斜视图。

标号的说明

120 管(筒体的一个例子)

300 输送装置

302 第二吸附部

304 取出机构(取出部的一个例子)

310 收容壳体(收容部的一个例子)

318 吹出部

319 接触片(接触部的一个例子)

330 第一吸附部

331 第一垫(第一吸附面的一个例子)

332 第二垫(第二吸附面的一个例子)

344 第二吸引部

349 移动机构

350 第一移动部(移动部的一个例子)

370 第一吸引部

380 保持装置

382 吸引部

390 插入体

391 下端部(插入方向前端部的一个例子)

392 凹部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基于附图对本发明所涉及的实施方式的一个例子进行说明。

(制造装置10)

首先,对制造装置10进行说明。图1中示出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制造装置的结构。

制造装置10是制造作为筒体覆盖部件的一个例子的管覆盖辊100(参照图2)的装置。具体而言,如图1所示,制造装置10具有容器20、扩径部件50、第1吸引机构60以及第2吸引机构(吸引部的一个例子)。并且,如图10所示,制造装置10具有输送装置300。

(管覆盖辊100)

如图2所示,作为制造装置10的制造对象的管覆盖辊100具有辊体110(芯体的一个例子)、以及将辊体110覆盖的管120(筒体的一个例子)。即,管覆盖辊100是构成为由管120将辊体110覆盖的辊。管120形成为圆筒状(管状),并利用粘接剂130而粘接于辊体110。

辊体110具有圆筒状或者圆柱状的轴部112、以及在轴部112的外周形成的圆筒状(管状)的弹性体114。轴部112的两端部成为被轴承支撑的被支撑部116。

作为一个例子,将金属材料用于轴部112。作为一个例子,将硅橡胶等橡胶材料用于弹性体114。管120具有弹性(可挠性),作为一个例子,将PFA、PTFE等氟树脂用于管120。

(容器20)

如图1及图3所示,容器20具有:躯体部24;底部22,其配置于躯体部24的下侧;以及顶部30(保持部的一个例子),其配置于躯体部24的上侧。

躯体部24形成为轴向两端部(上下端部)开放的圆筒状。由该躯体部24和顶部30的后述的侧壁部32构成容器20的侧壁。并且,在躯体部24形成有吸引口24E,该吸引口24E与第2吸引机构70的后述的吸引管76连接。

底部22形成为圆盘状。该底部22固定于躯体部24的下端部。由此,底部22将躯体部24的下侧的开放部分封闭,并且构成容器20的底壁。

顶部30具有圆筒状的侧壁部32、环状(环形)的环状壁部34、圆筒状的外周壁部36、圆筒状的内周壁部38以及环状的顶壁部39。

具体而言,环状壁部34是在上下方向具有厚度、且在平面图中形成为环状的壁部。该环状壁部34构成容器20的上壁。

侧壁部32形成为从环状壁部34的外周缘向下侧伸出。侧壁部32的下端部安装于躯体部24的上端部。

内周壁部38形成为从环状壁部34的内周缘向上侧立起。在内周壁部38遍及整周地形成有多个吸引孔38A。内周壁部38以及环状壁部34的内周侧的内周空间构成容器20的开口20A。而且,内周壁部38以及环状壁部34的内周壁构成对管120进行保持的开口边缘20B。

外周壁部36在内周壁部38的外周侧且在与内周壁部38之间具有间隙,并形成为从环状壁部38的上表面向上侧立起。另外,在外周壁部36形成有吸引口36E,该吸引口36E与第1吸引机构60的后述的吸引管66连接。

具体而言,顶壁部39是在上下方向具有厚度、且在平面图中形成为环状(环形)的壁部。该顶壁部39形成为将外周壁部36的上端部与内周壁部38的上端部连接。

在顶部30的内部形成有由环状壁部34、外周壁部36、内周壁部38以及顶壁部39包围的空间,该空间成为仅在吸引孔38A以及吸引口36E开放的封闭空间。

并且,在容器20的内部,由躯体部24、底部22以及顶部30形成仅在开口20A以及吸引口24E开放的封闭空间。

(扩径部件50)

如图1及图6所示,扩径部件50在辊体110的下端部(插入方向前头侧的端部的一个例子)安装为与辊体110同轴。具体而言,扩径部件50安装于辊体110的下侧的被支撑部116。

该扩径部件50在从相对于管120的插入方向(下方)朝向相反方向(上方)逐渐大径化之后逐渐小径化。即,扩径部件50形成为直径在上下方向中央部最大、且随着从上下方向中央部分别朝向上方及下方而逐渐变细的锥形形状。

另外,扩径部件50具有比辊体110的外径大的外径。具体而言,在管120的覆盖之前,扩径部件50的外径比包含涂覆于辊体110的粘接剂130在内的辊体110的外径大。在本实施方式中,将扩径部件50的上下端的外径设为与辊体110的外径相同的外径。此外,包含上下端的外径在内,可以使扩径部件50的上下方向整体的外径比辊体110的外径大。另外,可以使扩径部件50的上下端的外径比辊体110的外径小。这样,作为扩径部件50,可以包含小于或等于辊体110的外径的外径,只要至少在一部分具有比辊体110的外径大的外径即可。

而且,在本实施方式中,通过将扩径部件50插入于管120,使得管120在弹性区域扩径。此外,作为一个例子,将氟树脂等树脂材料用于扩径部件50。

(第1吸引机构60)

如图1所示,第1吸引机构60具有吸引泵62以及吸引管66。吸引管66的一端部与吸引泵62连接,另一端部与吸引口36E连接。在第1吸引机构60中,吸引泵62进行驱动,由此通过吸引管66以及吸引孔38A而对位于容器20的开口20A(内周壁部38的内周空间)的管120进行吸引。由此,如图4所示,管120被保持于容器20的开口边缘20B(内周壁部38的内壁)。管120因保持于开口边缘20B而扩径。此时的管120的内径与扩径部件50的最大直径相同、或者略小。

此外,第1吸引机构60可以与后述的第2吸引机构70同样地具有调节器(regulator)。

(第2吸引机构70)

如图1所示,第2吸引机构70具有吸引泵7、调节器74以及吸引管76。吸引管76的一端部与吸引泵72连接,另一端部与吸引口24E连接。调节器74配置于吸引管76的中间部。

在第2吸引机构70中,吸引泵72进行驱动,由此通过吸引管76而对容器20的内部的气体(空气)进行吸引,使容器20的内部减压。调节器74具有对容器20的内部的压力进行调整的调压功能。

(制造装置10的其他结构)

如图7所示,制造装置10具有插入机构90,该插入机构90对辊体110进行传送,将该辊体110的下端部插入于在容器20所保持的管120的上端部。插入机构90例如对辊体110的上侧的被支撑部116进行保持,对辊体110进行传送,并将该辊体110的下端部插入于管120的上端部。

(输送装置300)

如图10所示,输送装置300具有收容壳体310(收容部的一个例子)、取出机构304(取出部的一个例子)、保持装置380以及移动机构349。另外,如图11所示,输送装置300具有吹出部318、以及设置于收容壳体310的多个接触片319(接触部的一个例子)。

(收容壳体310)

如图11及图12所示,收容壳体310是对轴向上观察呈扁平状的多个管120进行收容的壳体。该收容壳体310形成为沿被收容的管120的轴向具有长度、且上方以及长度方向上的一侧开口的箱状。此外,收容壳体310载置于台311(参照图10)上。

具体而言,如图11所示,收容壳体310具有:底壁312,其沿管120的轴向具有长度;一对侧壁314,它们沿管120的轴向具有长度;以及侧壁316。在一对侧壁314形成有多个狭缝315(开口)。通过该狭缝315能够目视确认管120的收容状态。

在收容壳体310内,如图12所示,以在底壁312上装载有多个的状态收容在轴向上观察被压成扁平状的管120。作为在轴向上观察呈扁平状的管120,可以在图12中的120A所示的部分(端部)形成折痕,也可以不形成折痕。

(接触片319)

如图11及图12所示,接触片319在一对侧壁314分别沿收容壳体310的长度方向设置有多个。具体而言,如图12所示,各接触片319是从各侧壁314的内壁朝向斜上方凸出的弹性(可挠性)的部件。

对于各侧壁314的接触片319而言,在管120的轴向上观察,取出机构304的后述的第一吸附部330的第一垫(pad)331以及第二垫332在对管120的上表面进行吸附的吸附位置处于中间的两侧与管120的上表面接触。接触片319以上述方式与管120接触,由此使管120弯曲而使得从收容壳体310取出的管120向上方凸出。

(吹出部318)

如图11所示,吹出部318配置于收容壳体310的长度方向上的一侧的开口侧。吹出部318的吹出口318A在装载于收容壳体310的管120的轴向一端侧朝向管120的轴向。因此,吹出部318从吹出口318A对多个管120沿它们的轴向将空气吹出。此外,吹出部318只要在收容于收容壳体310的多个管120中的、至少配置于最上方的管120与配置于下侧的管120之间将空气吹出即可。

(取出机构304)

取出机构304是将收容于收容壳体310的管120从收容壳体310取出的机构。具体而言,如图10所示,取出机构303具有第一吸附部330、第一移动部350、第一吸引部370、第二吸附部302、第二移动部340以及第二吸引部344。

(第一吸附部330)

如图11所示,第一吸附部330具有吸附头333、多个第一垫331、多个第二垫332、一对杆335、支撑体336以及压缩弹簧338。

吸附头333形成为沿收容壳体310的长度方向具有长度的长方体形状。多个第一垫331以及多个第二垫332配置于吸附头333的在图11中朝向下侧的配置面(底面)。具体而言,4个第一垫331以及9个第二垫332(合计13个)在吸附头333的配置面沿吸附头333的长度方向配置为一列。第一垫331从吸附头333的长度方向一端侧数起配置于第1、3、11、13号的位置。第二垫332从吸附头333的长度方向一端侧数起配置于第2、4、5、6、7、8、9、10、12号的位置。而且,第一垫331以及第二垫332以在吸附头333的长度方向上左右对称的位置关系而配置于吸附头333的配置面。

如图13所示,用于对管120进行吸引的孔331A、332A在第一垫331以及第二垫332开口。该孔331A、332A向吸附头333的上方贯通。如后所述,通过孔331A、332A而对收容于收容壳体310的管120进行吸引,由此将管120吸附于第一垫331以及第二垫332。

多个第一垫331以及多个第二垫332(详细而言为其表面)形成为平面状,构成吸附头333的吸附面。即,第一垫331作为第一吸附面的一个例子而起作用,第二垫332作为第二吸附面的一个例子而起作用。

第二垫332从下方观察形成为四边形。第一垫331从下方观察形成为圆形。第一垫331与第二垫332相比,针对管120的吸附面积更小。具体而言,圆形的第一垫331的直径例如比四边形的第二垫332的沿着吸附头333的长度方向的长度、以及沿着吸附头333的宽度方向(与长度方向及上下方向交叉的方向)的宽度小。并且,使孔331A的开口面积比孔332A的开口面积大。此外,可以形成多个孔332A,由此使得整体的开口面积比第一垫331的开口面积大。

如图11所示,一对杆335沿上下方向配置,下端部固定于吸附头333的上表面,上端侧以能够沿上下方向移动的方式支撑于支撑体336。具体而言,一者的杆335的下端部在前述的第3号的第一垫331与第4号的第二垫332之间固定于吸附头333的上表面。另一者的杆335的下端部在前述的第10号的第二垫332与第11号的第一垫331之间固定于吸附头333的上表面。

压缩弹簧338安装于杆335的外周。压缩弹簧338将吸附头333向下方按压。

(第一移动部350)

如图10所示,第一移动部350具有:缸体351,其使第一吸附部330沿一个方向(上下方向或者左右方向)移动;以及旋转部352,其经由缸体351使第一吸附部330旋转而改变吸附头333的配置面(第一垫331以及第二垫332)的朝向。

旋转部352具有:支撑部353,其将缸体351支撑为能够旋转;以及驱动部(省略图示),其对缸体341进行旋转驱动。旋转部352利用驱动部并经由缸体351而使第一吸附部330在图14所示的位置(图10中由实线示出的位置)与图16所示的位置(图10中由双点划线示出的位置)之间旋转。

图14所示的位置是第一吸附部330的吸附头333在收容壳体310的上方等待的等待位置。在该等待位置处,第一吸附部330的第一垫331以及第二垫332相对于收容于收容壳体310的管120的上表面分离。

图16所示的位置是第一吸附部330的第一垫331与第二吸附部302的第一垫331相对的相对位置。

在缸体351中伸缩的杆351A固定于第一吸附部330的支撑体336。缸体351在第一吸附部330位于等待位置(图14所示的位置)的状态下使杆351A伸长,由此使第一吸附部330移动至图15所示的位置。另外,缸体351在第一吸附部330位于图15所示的位置的状态下使杆351A缩短,由此使第一吸附部330向等待位置移动。

图15所示的位置是第一吸附部330的第一垫331以及第二垫332通过吸引对收容于收容壳体310的多个管120中的、最上方的管120的上表面进行吸附的吸附位置(第1位置的一个例子)。在吸附位置处,第一垫331以及第二垫332与最上方的管120的上表面相对。此外,在吸附位置处,第一垫331以及第二垫332可以与最上方的管120的上表面接触,也可以在能够利用吸引力对管120进行吸附的范围相对于最上方的管120的上表面具有间隙。

另外,缸体351在第一吸附部330位于相对位置(图16所示的位置)的状态下使杆351A伸长,由此使得第一吸附部330移动至图17所示的位置。另外,缸体351在第一吸附部330位于图17所示的位置的状态下使杆351A缩短,由此使得第一吸附部330向相对位置移动。

图17所示的位置是利用第二吸附部302对吸附于第一吸附部330的吸附头333的管120进行支撑的支撑位置(第二位置的一个例子)。在支撑位置处,与相对位置相比,第一吸附部330更接近第二吸附部302。另外,在支撑位置处,第一垫331以及第二垫332形成为沿上下方向配置的状态。

(第一吸引部370)

如图14所示,第一吸引部370具有第一吸引器371、第二吸引器372、多个(具体而言为4个)第一配管373、以及多个(具体而言为9个)第二配管374。

第一吸引器371以及第二吸引器372配置于支撑部353。4个第一配管373分别从第一吸引器371、和在各第一垫331开口的孔331A(参照图13)通过。9个第二配管374分别从第二吸引器372、和在各第二垫332开口的孔332A(参照图13)通过。此外,9个第二配管374在各图中省略了一部分图示。

第一吸引器371以及第二吸引器372工作(驱动)而通过各孔331A、332A对管120进行吸引,能够将管120吸附于各第一垫331以及第二垫332。

另外,第一吸引部370具有第一吸引器371以及第二吸引器372双系统,因此例如能够在维持第一吸引器371的工作的状态下使第二吸引器372的工作停止。如果在维持第一吸引器371的工作的状态下使第二吸引器372的工作停止,则在维持管120向第一垫331的吸附的状态下将向第二垫332的吸附解除。

(第二吸附部302)

如图14所示,除不具有多个第二垫332以及孔332A这一点以外,第二吸附部302构成为与第一吸附部330相同。第二吸附部302的吸附头333的配置面与位于支撑位置(图17所示的位置)的状态下的第一吸附部330的吸附头333的配置面相对。更具体而言,第二吸附部302的各第一垫331与位于支撑位置的状态下的第一吸附部330的吸附头333的各第一垫331相对。此外,对于具有与第一吸附部330相同的功能的部分标注同一标号。

(第二移动部340)

如图14所示,第二移动部340具有缸体342,该缸体342使第二吸附部302沿图14中的左右方向移动。在缸体342中伸缩的杆342A固定于第二吸附部302的支撑体336。缸体342通过使杆342A伸缩而使得第二吸附部302在图16、图17以及图18所示的位置与图19所示的位置之间移动。

图16、图17以及图18所示的位置是通过吸引对吸附于第一吸附部330的管120的外周面进行吸附而对管120进行支撑的支撑位置。

图19所示的位置是从由保持装置380的后述的插入体390保持的状态下的管120退避的退避位置。

(第二吸引部344)

如图14所示,第二吸引部344具有吸引器345以及多个(具体而言为4个)配管346。4个配管346分别从吸引器345、和在第二吸附部302的各第一垫331开口的孔331A通过。此外,4个配管346在各图中省略了一部分图示。

第二吸引部344的吸引器345工作而通过第二吸附部302的孔331A对管120进行吸引,将管120吸附于第二吸附部302的第一垫331。

(保持装置380)

如图10所示,保持装置380具有:插入体390,其在管120的内侧沿其轴向被插入;以及吸引部382。

插入体390沿上下方向(针对管120的插入方向)具有长度。如图20所示,插入体390的下端部391(插入方向前端部的一个例子)在针对管120的插入方向(管120的轴向)上观察的剖面中形成为圆形。另外,如图10所示,下端部391具有:恒定部391A,其外径沿插入体390的长度方向恒定;以及尖头部391B,其趋向前端而逐渐变细。恒定部391A形成为圆柱状。此外,恒定部391A可以是圆筒状。恒定部391A的外周(外周长)比管120的内周(内周长)短。

如图21所示,插入体390的除下端部391以外的上侧部分393在针对管120的插入方向(管120的轴向)上观察的剖面中具有形成于外周的凹部392。凹部392在前述剖面中沿插入体390的周向以等间隔配置有4个(每隔90度)。由此,上侧部分393在前述剖面中大致形成为十字状。另外,插入体390的包含凹部392(凹面)在内的周长比管120的内周长。此外,插入体390的不包含凹部392(凹面)在内的周长(在插入体390的外缘形成的最短距离的周长、即由点划线392S示出的周长)比管120的内周短。在前述剖面中,从上侧部分391的中心393C至插入体390的外缘为止的最长距离393L与下端部391的恒定部391A的半径例如设为相同。此外,该半径与最长距离393L可以是不同的长度。

在上侧部分393,形成有在凹部392开口的孔394。孔394与在上侧部分393的内部沿插入体390的长度方向形成的通路396相通。通路396在上端部与吸引部382相通。在插入体390插入于管120的内侧的状态下,吸引部382工作而通过孔394对管120进行吸引。由此,如图23所示,管120被吸附于插入体390的外周,管120被保持于插入体390的外周。

(移动机构349)

作为移动机构349(参照图10),例如使用使插入体390沿上下方向以及水平方向(左右方向)移动的三轴机器人。

(使用制造装置10的管覆盖辊100的制造方法)

接下来,对使用制造装置10的管覆盖辊100的制造方法进行说明。

本制造方法具有:将管120向容器20输送的输送工序;将管120的上端部保持于容器20的上端部保持工序;以及利用上端部保持于容器20的管120将辊体110覆盖的覆盖工序。

(输送工序)

在输送工序中,输送装置300通过下面的输送方法将收容于收容壳体310的管120向容器20的内部输送。具体而言,输送工序具有:将收容于收容壳体310的管120从收容壳体310取出的取出工序;利用插入体390对取出的管120进行保持的保持工序;以及使对管120进行保持的插入体390移动的移动工序。

(取出工序)

在取出工序中,首先,在第一吸附部330位于等待位置(图14所示的位置)的状态下,缸体351的杆351A伸长而使第一吸附部330向吸附位置(图15所示的位置)移动。在第一吸附部330位于吸附位置(图15所示的位置)的状态下,第一吸引器371以及第二吸引器372工作。由此,通过各孔331A、332A对收容于收容壳体310的多个管120中的最上方的管120进行吸引,将管120吸附于各第一垫331以及各第二垫332。此外,第一吸引器371以及第二吸引器372的工作可以在到达吸附位置之前、即在等待位置或者等待位置与吸附位置之间的位置开始。

在最上方的管120吸附于各第一垫331以及各第二垫332时,对于收容于收容壳体310的多个管120,吹出部318从吹出口318A沿管120的轴向将空气吹出(吹出工序)。此外,例如在第一吸引器371以及第二吸引器372的工作开始之前开始进行空气的吹出。另外,在最上方的管120吸附于各第一垫331以及各第二垫332时,如图12所示,接触片319在沿管120的轴向观察时在第一吸附部330的吸附位置处于中间的两侧与管120的上表面接触。

接下来,在管120吸附于各第一垫331以及各第二垫332的状态下,缸体351的杆351A缩短而使得第一吸附部330从吸附位置(图15所示的位置)移动至等待位置(图14所示的位置)。由此,将收容于收容壳体310的管120从收容壳体310取出。

(保持工序)

在保持工序中,首先,旋转部352使第一吸附部330从等待位置(图14所示的位置)向相对位置(图16所示的位置)旋转。并且,通过缸体351的杆351A的伸长而使得第一吸附部330从相对位置(图16所示的位置)移动至支撑位置(图17所示的位置)。直至第一吸附部330从吸附位置向支撑位置移动为止,第一吸引器371以及第二吸引器372维持工作的状态,第一吸附部330在管120吸附于各第一垫331以及各第二垫332的状态下移动。

在第一吸附部330位于支撑位置(图17所示的位置)的状态下,第二吸引部334的吸引器335工作。由此,通过第二吸附部302的孔331A对吸附于第一吸附部330的管120进行吸引,如图17所示,将管120吸附于第二吸附部302的第一垫331。

在第二吸引部344的吸引器345工作时,在第一吸引部370中,在维持第一吸引器371的工作的状态下使第二吸引器372的工作停止。由此,在维持管120向第一垫331的吸附的状态下将向第二垫332的吸附解除。因此,在管120处于中间的两侧,利用第一吸附部330的第一垫331以及第二吸附部302的第一垫331对管120进行吸附。由此,管120的上端部(插入体390被插入一侧的轴向端部的一个例子)开口,在上部被开口的状态下利用第一吸附部330以及第二吸附部302对管120进行支撑。此外,具体而言,第二吸引器372的工作的停止例如在第二吸引部344的吸引器345工作之前进行、或者与该工作同时进行。

接下来,利用移动机构349使保持装置380的插入体390从相对于由第一吸附部330以及第二吸附部302支撑的管120的上方位置(图10所示的位置)下降,从而如图18所示将插入体390插入于该管120的内侧。

接下来,使保持装置380的吸引部382工作,并且使第二吸引部344的吸引器345以及第一吸引部370的第一吸引器371的工作停止。由此,将管120吸附于插入体390的外周,将管120保持于插入体390的外周。此外,具体而言,第二吸引部344的吸引器345以及第一吸引部370的第一吸引器371的工作的停止例如在保持装置380的吸引部382工作之前进行、或者与该工作同时进行。

接下来,如图19所示,第一吸附部330移动至相对位置,并且第二吸附部302移动至退避位置。

(移动工序)

在移动工序中,首先,利用移动机构349(参照图10)使插入体390从图19所示的位置向图10所示的位置上升。而且,在向相对于容器30的开口20A的上方位置移动之后从该上方位置下降,从而如图3所示将管120向容器20的内部输送。

这里,在本输送工序中,在收容于收容壳体310的管120吸附于各第一垫331以及各第二垫332时,对于收容于收容壳体310的多个管120,吹出部318从吹出口318A沿管120的轴向将空气吹出。由此,空气在管120与管120之间通过而使得管120彼此容易分离。因此,与管120未沿轴向接收到吹出的空气而被从收容壳体310取出的情况(对比例)相比,一次从收容壳体310取出多个管120(管120的重复输送)的情况得到抑制。

另外,在本输送工序中,在收容于收容壳体310的管120吸附于各第一垫331以及各第二垫332时,如图12所示,接触片319在沿管120的轴向观察时在第一吸附部330的吸附位置处于中间的两侧与管120的上表面接触。由此,从收容壳体310取出的管120以向上方凸出的方式弯曲。由此,在与配置于取出的管120的下侧的管120之间形成间隙,因此管120彼此变得容易分离。因此,与不使管120弯曲地将其从收容壳体310取出的情况(对比例)相比,一次从收容壳体310取出多个管120的情况得到抑制。

另外,在本输送工序中,如前所述,针对收容于收容壳体310的多个管120将空气吹出,但即使管120因空气的吹出而浮起,通过使管120与接触片319接触也会对管120向收容壳体310的外侧露出的情况进行抑制。

另外,在本输送工序中,如前所述,将收容于收容壳体310的管120吸附于各第一垫331以及各第二垫332并从收容壳体310取出。因此,例如与仅利用第一垫331对管120进行吸附的情况(对比例)相比,管120的吸附力提高,管120从第一吸附部330的脱离得到抑制。特别是在本输送工序中,在将管120从收容壳体310取出时,管120与接触片319接触而受到阻力,因此有利于提高针对管120的吸附力。

另外,在本输送工序中,如图17所示,在管120处于中间的两侧利用第一吸附部330以及第二吸附部302对管120进行吸附,由此在上部被开口的状态下利用第一吸附部330以及第二吸附部302对管120进行支撑。此时,在第一吸附部330中,将管120向第二垫332的吸附解除,仅利用第一垫331对管120进行吸附。

这里,管120在管120的上部开口时从扁平状态向圆筒状态(剖面呈圆形)变化。即,第一吸附部330的吸附对象从平面向圆筒面变化。因此,在利用第一垫331以及第二垫332在管120的两侧对管120进行吸附的情况下(对比例),在平面状的第一垫331以及第二垫332形成的孔331A、332A难以被密闭。

与此相对,在本输送工序中,仅利用第一垫331对管120进行吸附,从而针对管120的吸附部分的数量减少。因此,与利用第一垫331以及第二垫332在管120的两侧对管120进行吸附的情况(对比例)相比,孔331A未被密闭的概率下降,因孔331A未被密闭而使得管120从第一吸附部330脱离的情况得到抑制。

另外,第一垫331的吸附面积比第二垫332的吸附面积小。因此,与第一垫331的吸附面积大于或等于第二垫332的吸附面积的情况(对比例)相比,即使在第一吸附部330的吸附对象从平面向圆筒面变化的情况下,形成于第一垫331的孔331A也容易被密闭。因此,因孔331A未被密闭而使得管120从第一吸附部330脱离的情况得到抑制。

另外,如图20所示,插入体390的下端部391在沿针对管120的插入方向观察的剖面中形成为圆形。这里,在下端部391也与上侧部分393同样地形成为具有凹部392的剖面形状的结构(对比例)中,在以下端部391位于比管120的下端(轴向一端)靠上侧(轴向内侧)的状态通过吸引部382的吸引对管120进行保持的情况下,如图22所示,管120的下端部闭合。

与此相对,在本实施方式中,在以下端部391位于比管120的下端靠上侧的状态通过吸引部382的吸引对管120进行保持的情况下,与前述的对比例相比,如图23所示,管120的下端部难以闭合,管120的下端部容易开口。因此,容许在管120的下端部将部件(例如后述的膨胀部216等)插入于内侧。另外,即使在管120的向插入体390的下侧露出的部分,褶皱的产生也得到抑制。

(上端部保持工序)

在上端部保持工序中,在管120的上端部位于容器20的开口20A(内周壁部38的内周空间)的状态下,第1吸引机构60的吸引泵62进行驱动。由此,如图4所示,通过吸引孔38A对管120的上端部进行吸引,将管120的上端部保持于容器20的开口边缘20B(内周壁部38的内壁)。此外,在本实施方式中,管120的下端部未被保持。

(覆盖工序)

在覆盖工序中,首先,对第2吸引机构70的吸引泵72进行驱动,开始对容器20的内部空气的吸引。

接下来,如图5所示,利用插入机构90(参照图7)将在下端部安装有扩径部件50的辊体110插入于管120的上端部,将管120的上部开口封闭。由此,容器20的内部被减压,因容器20的内外压力差而使得辊体110下降,辊体110从管120的上端部向下端部插入。此外,因重力而产生的朝向插入方向(下方)的力也作用于辊体110。即,利用容器20的内外压力差和重力将辊体110插入于管120。

此外,可以对辊体110施加除因容器20的内外压力差和重力而产生的朝向下方的力以外的外力(朝向上方或者朝向下方的外力)而对辊体110的下降速度(插入速度)进行调整。在施加朝向下方的力的情况下,设为未超过因容器20的内外压力差而产生的朝向下方的力的范围。

如图6所示,如果辊体110下降,则扩径部件50所通过的管120的部位在弹性区域内扩径。扩径后的部位因管120的内外压力差而维持扩径状态。

这样,将辊体110从管120的上端部向下端部插入,且针对因扩径部件50的通过而扩径后的管120的部位利用管120的内外压力差维持扩径状态(第1工序的一个例子)。

此外,在辊体110的弹性体114的外周面,在被插入于管120之前预先涂覆有粘接剂130(参照图2)。

接下来,如果扩径部件50到达管120的下端部,则在扩径部件50处于管120的下端部内的状态下使吸引泵72的驱动停止,使容器20的内部向大气开放。由此,将管120的内外压力差消除,使得管120的比容器20的开口边缘20B靠下侧的部分缩径。并且,使吸引泵62的驱动停止。由此,管120的上部缩径。这样,如图7所示,因管120缩径而利用管120将辊体110覆盖(第2工序的一个例子)。

接下来,如图8所示,将辊体110从容器20的内部取出,将管120的下端部切断,并且从辊体110将扩径部件50拆下。由此制造管覆盖辊100。

在本实施方式中,如前所述,因扩径部件50的通过而使得管120扩径。并且,利用管120的内外压力差而维持扩径后的部位的扩径状态。因此,在插入于管120的辊体110的外周面与管120的内周面之间形成有间隙的状态下,将辊体110插入。由此,与仅将外径在轴向上恒定的辊体110插入于管120的情况相比,能够抑制辊体110与管120的摩擦。

辊体110与管120的摩擦得到抑制,因此抑制了涂覆于辊体110的粘接剂剥离。并且,辊体110与管120的摩擦得到抑制,因此与仅将辊体110插入于管120的情况相比,顺畅地将辊体110插入于管120。

这里,如前所述,在制造过程中使管120扩径以及缩径。如图9所示,通过使管120扩径以及缩径而使其轴向上的长度变化。具体而言,如图9(A)所示,如果管120扩径,则与泊松比相应地在轴向上收缩。在图9(A)中,由双点划线示出扩径前的管120,由实线示出扩径后的管120。

并且,如图9(B)所示,如果扩径后的管120缩径并恢复为原来的外径,则在轴向上伸长。在此时的伸长量比扩径时的收缩量小的情况下,管120与此相应地在轴向上松弛,成为产生蛇腹状的褶皱的原因。在图9(B)中,由双点划线示出缩径前的管120,由实线示出缩径后的管120,由点划线示出扩径前的管120。

而且,在本实施方式中,在扩径部件50处于管120的下端部内的状态下,将管120的内外压力差消除,使得管120缩径,由此利用管120将辊体110覆盖。

因此,在扩径部件50从管120的下端部向下方露出的状态下,与利用管120将辊体110覆盖的情况相比,在扩径部件50与管120之间产生摩擦阻力,利用该摩擦阻力使张力向管120的轴向起作用。这样,在将朝向轴向(下方)的张力施加于管120的下端部的状态下,利用管120将辊体110覆盖,由此抑制管120的褶皱。

并且,在本实施方式中,扩径部件50在上下方向中央部的下侧部分形成为随着趋向下方而前端变细的锥形状。因此,扩径部件50使管120逐渐扩径,因此扩径部件50从管120受到的反作用力(阻力)在插入初期不会急剧变大。由此,与扩径部件50的外径在轴向上恒定的情况相比,更顺畅地将辊体110插入于管120。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扩径部件50在上下方向中央部的上侧部分形成为随着趋向上方而前端变细的锥形状。因此,与仅由上下方向中央部的下侧部分构成的扩径部件相比,扩径部件50的外径的变化变得平稳,因此在插入中途扩径部件50的上下方向中央部的边缘难以卡挂于管120。由此,顺畅地将辊体110插入于管120。

另外,在将仅由上下方向中央部的下侧部分构成的扩径部件插入于管120的情况下,在使管120大径化之后要使其急剧地小径化,因此在扩径部件50因装置的故障等而在管120的插入中途停止的情况下,有可能因扩径部件的大径化后的边缘而在管120产生损伤。

(变形例)

接下来,对变形例所涉及的制造装置200进行说明。图24及图25是表示变形例所涉及的制造装置200的图。

如图24及图25所示,在制造装置10的结构的基础上,制造装置200还具有对管120的下端部进行保持的保持机构210(施力部的一个例子)。

保持机构210具有:主体部212;可动部214,其相对于主体部212可动;以及气囊(air picker)等膨胀部216,其安装于可动部214。

可动部214能够沿上下方向移动,并且以绕上下方向自由旋转的方式支撑于主体部212。并且,利用驱动机构(参照图示)使可动部214向下方移动。

膨胀部216由橡胶等弹性膜构成为袋状。膨胀部216形成为在平面图中在中央部具有圆孔216A的环状(面包圈状)。如图26所示,膨胀部216的圆孔216A经由在可动部214以及主体部212分别形成的通路214A、212A而与容器20的内部空间相通。

膨胀部126的内部与在可动部214以及主体部212分别形成、且与通路214A、212A隔开的通路214B、212B相通。通过通路214B、212B而将空气注入膨胀部216的内部,由此使得膨胀部216膨胀而对管120的内周面进行保持。

在变形例的制造方法中,例如,在将管120的上端部保持于容器20的开口边缘20B(内周壁部38的内壁)之后,使膨胀部216膨胀,对管120的内周面进行保持。

接下来,对第2吸引机构70的吸引泵72进行驱动,开始对容器20的内部空气的吸引。

接下来,如图5所示,利用插入机构90(参照图7)将在下端部安装有扩径部件50的辊体110插入于管120的上端部,将管120的上部开口封闭。由此,使容器20的内部减压,利用容器20的内外压力差使辊体110下降。

接下来,如果扩径部件50到达管120的下端部,则在扩径部件50处于管120的下端部内的状态下使吸引泵72的驱动停止,使容器20的内部向大气开放。由此,将管120的内外压力差消除,使得管120的比容器20的开口边缘20B靠下侧的部分缩径。并且,使吸引泵62的驱动停止。由此,使得管120的上部缩径。这样,如图7所示,因管120缩径而利用管120将辊体110覆盖。

并且,此时,利用驱动机构(参照图示)使可动部214向下方移动。由此,将朝向轴向(下方)的张力施加于管120的下端部。即,在将朝向轴向(下方)的张力施加于管120的下端部的状态下,利用管120将辊体110覆盖。

接下来,如图8所示,将辊体110从容器20的内部取出,将管120的下端部切断,并且将扩径部件50从辊体110拆下。由此制造管覆盖辊100。

在变形例中,在将朝向轴向(下方)的张力施加于管120的下端部的状态下,利用管120将辊体110覆盖。由此,与在管120的下端部处于无负荷状态的情况下利用管120将辊体110覆盖的情况相比,管120的褶皱得到抑制。

(将管120的上端部保持于容器的上端部保持机构的变形例)

(上端部保持机构的第1变形例)

在前述的实施方式中,通过第1吸引机构60(上端部保持机构)的吸引而将管120的上端部保持于容器20的开口边缘20B(内周壁部38的内壁),但不限定于此。例如图27所示,可以通过使管120的上端部向外周侧折返而将其保持于容器20。在图27所示的结构中,在躯体部24的上部安装的顶部113构成为具有圆筒状的侧壁部32、在平面图中为环状的环状壁部34、以及圆筒状的内周壁部38。而且,在图27所示的结构中,在内周壁部38与安装于内周壁部38的外周的盖140之间对向外周侧折返的管120的上端部进行保持。

(上端部保持机构的第2变形例)

作为上端部保持机构,可以使用图31及图32所示的保持机构400。此外,即使在本第2变形例中,也与前述的第1变形例相同地,在躯体部24的上部安装的顶部113构成为具有圆筒状的侧壁部32、在平面图中为环状的环状壁部34、以及圆筒状的内周壁部38(周壁部的一个例子)。圆筒状的内周壁部38形成容器20的开口边缘。

如图31及图32所示,保持机构400具有多个(具体而言为4个)吸引垫410(吸附机构的一个例子)、以及多个(具体而言为4个)爪部420。

如图30所示,4个吸附垫410在顶部113的上方(参照图29)沿内周壁部38(管120)的周向以等间隔配置为相隔90度。吸附垫410的吸引口412朝向内周壁部38的径向内侧。吸附垫410通过吸引口412进行吸引,由此对从收容于容器20的状态下的管120的内周壁部38的开口露出的上端部(一端部)的外周进行吸附。

另外,如图29所示,吸附垫410利用移动机构415而能够如箭头X所示向内周壁部38的径向内侧以及径向外侧移动。作为移动机构415,例如使用缸体。

在顶部113的上方(参照图31),如图32所示,4个爪部420在平面图中配置于4个吸附垫410彼此之间。详细而言,4个爪部420沿内周壁部38的周向以等间隔配置相隔90度。

如图31所示,4个爪部420在侧视时形成为L字状。各爪部420具有:爪部主体422,其向内周壁部38的径向内侧延伸;以及前端部424,其从爪部主体422的该径向内侧的端部向下方凸出。

如图36所示,在前端部424的径向外侧(爪部主体422侧)的接触面423形成有多个沿着内周壁部38(管120)的周向的槽部427。具体而言,槽部427例如上下配置有三个。

另外,如图31所示,爪部420利用移动机构425而能够如箭头Y及箭头Z所示向内周壁部38的径向内侧以及径向外侧、和沿上下方向移动。作为移动机构425,例如使用双轴机器人。在下面的“利用保持机构400的制造方法”中对利用移动机构425使爪部420进行的具体的移动动作进行说明。

(利用保持机构400的制造方法)

这里,在具有对管120的下端部进行保持的保持机构210的制造装置200中,对应用了对管120的上端部进行保持的保持机构400的情况下的制造方法进行说明。

此外,保持机构210的可动部214(参照图28)相对于主体部212能够沿上下方向移动,并且向绕上下方向自由旋转的自由状态、和相对于主体部212固定的固定状态切换。另外,可动部214在自由状态下利用驱动机构(参照图示)而向下方移动。此外,即使在可动部214移动的情况下,也维持可动部214的通路214A以及主体部212的通路212A相通的状态。另外,也可以可动部214固定于主体部212,主体部212相对于容器20向自由状态和固定状态切换。

本制造方法具有:将管120向容器20输送的输送工序;将管120的上端部及下端部保持于容器20的上下端部保持工序;以及利用上端部及下端部保持于容器20的管120将辊体110覆盖的覆盖工序。

(输送工序)

本输送工序与利用制造装置10的制造方法的前述的输送工序相同。即,在本输送工序中,输送装置300通过前述的输送工序中的输送方法而将收容于收容壳体310的管120向容器20的内部输送。在这里的输送方法中,插入体390利用移动机构349在向相对于容器20的开口20A的上方位置移动之后从该上方位置下降,从而如图28所示将管120向容器20的内部输送。

具体而言,在管120的下端部向插入体390的下侧露出的状态下,将管120向容器20的内部输送。而且,将保持机构210的膨胀部216插入于该露出的下端部。

(上下端部保持工序)

在上下端部保持工序中,首先,如图29所示,使膨胀部216膨胀,利用膨胀部216对管120的下端部的内周面进行保持。此时,安装有膨胀部216的可动部214变为固定状态。

接下来,如图29及图30所示,4个吸附垫410通过吸引口412进行吸引,由此对管120的从内周壁部38的开口露出的上端部(一端部)的外周进行吸附(第4工序的一个例子)。此外,如果开始吸附垫410的吸引,则使利用插入体390中的吸引部382的吸引停止。另外,在插入体390中,可以使吸引停止且通过孔394将空气喷出。由此,管120容易从插入体390脱离。

接下来,如图31所示,插入体390上升,将插入体390从管120拔出。接下来,如图31及图32所示,4个爪部420利用移动机构425而从利用4个吸附垫410对上端部的外周进行吸附的状态下的管120的上方位置下降,由此将前端部424插入于管120的上端部的内侧。

并且,如图33所示,4个爪部420在接触面423与管120的内周接触的状态下,利用移动机构425而向内周壁部38的径向外侧移动。由此,使得管120的上端部扩径。此外,在4个爪部420向内周壁部38的径向外侧移动时,吸附垫410利用移动机构415而向内周壁部38的径向外侧移动。因此,吸附垫410不与管120发生干涉。此外,吸附垫410的移动例如在爪部420的移动之前进行、或者同时进行。

然后,如图34所示,4个爪部420在内周壁部38的外周侧利用移动机构425向下方移动而使管120的上端部折返之后,如图35所示,向内周壁部38的径向内侧移动。由此,利用4个爪部420将管120的上端部按压于内周壁部38的外壁而对管120的上端部进行保持。

(覆盖工序)

本覆盖工序与利用制造装置10的制造方法的前述的输送工序相同。此外,图1、图5~图8中示出了制造装置10的结构,但作为覆盖工序的步骤与图1、图5~图8所示的步骤相同,因此参照图1、图5~图8进行说明。

在覆盖工序中,首先,对第2吸引机构70的吸引泵72进行驱动,开始容器20的内部空气的吸引(参照图1)。

这里,安装有膨胀部216的可动部214(参照图28)变为自由状态。在该状态下,利用插入机构90(参照图7)将在下端部安装有的辊体110插入于管120的上端部,将管120的上部开口封闭(参照图5)。由此,使容器20的内部减压,利用容器20的内外压力差使辊体110下降。即,通过第2吸引机构70对容器20内的气体的吸引而将辊体110插入于管120。如果扩径部件50被插入于管120,则管120因扩径而在轴向上收缩(参照图9(A)),则膨胀部216维持对管120的下端部进行保持的状态而上升。

接下来,如果扩径部件50到达管120的下端部,则在扩径部件50处于管120的下端部内的状态下使吸引泵72的驱动停止,使容器20的内部向大气开放。由此,将管120的内外压力差消除,使得管120的壁容器20的开口边缘20B靠下侧的部分缩径。并且,使吸引泵62的驱动停止。由此,管120的上部缩径。这样,因管120缩径而利用管120将辊体110覆盖(参照图7)。

并且,此时,利用驱动机构(参照图示)使可动部214向下方移动。由此,将朝向轴向(下方)的张力施加于管120的下端部。即,在将朝向轴向(下方)的张力施加于管120的下端部的状态下,利用管120将辊体110覆盖。

接下来,使膨胀部216收缩而将对管120的下端部的保持解除。并且,利用移动机构425使4个爪部420执行保持工序中的移动动作和相反的移动动作。由此,将对管120的下端部的保持解除。

接下来,将辊体110从容器20的内部取出(参照图8),将管120的下端部切断,并且将扩径部件50从辊体110拆下。由此制造管覆盖辊100。

根据本制造方法,如图31及图32所示,4个爪部420在利用4个吸附垫410对从内周壁部38的开口露出的管120的上端部的外周进行吸附的状态下,将前端部424插入于管120的上端部的内侧。因此,维持管120的上端部开口的状态而将前端部424插入于管120的上端部的内侧。因此,与在未对管120的上端部的外周进行吸附的状态下将爪部420的前端部424插入于管120的内侧的情况(对比例)相比,爪部420的前端部424向管120的插入不良得到抑制。

根据本制造方法,利用在接触面423形成有多个槽部427的爪部420。因此,与利用不具有槽部427的爪部的情况(对比例)相比,爪部420的前端部424更容易不滑动地卡挂于管120。因此,与该对比例相比,爪部420的前端部424从管120脱离得到抑制。

根据本制造方法,在覆盖工序中,在安装有膨胀部216的可动部214能够沿上下方向移动的自由状态下,将扩径部件50安装于下端部的辊体110插入于管120。这里,通过扩径部件50的插入而使得管120扩径,由此使得管120在轴向上缩短(参照图9(A)),但膨胀部216维持对管120的下端部进行保持的状态而上升。因此,与膨胀部216被固定的情况(对比例)相比,膨胀部216从管120脱离得到抑制。

另外,在本制造方法中,在将朝向轴向(下方)的张力施加于管120的下端部的状态下,利用管120将辊体110覆盖。由此,与在管120的下端部处于无负荷状态的情况下利用管120将辊体110覆盖的情况(对比例)相比,管120的褶皱得到抑制。

(其他变形例)

在前述实施方式中,作为芯体而使用了具有轴部112、以及在轴部112的外周形成的圆筒状的弹性体114的辊体110,但不限定于此。作为芯体,例如可以仅为轴部112。

在前述实施方式中,将粘接剂130涂覆于辊体110,但不限定于此。例如,可以是将粘接剂130涂覆于管120的内周面的结构。另外,可以是粘接剂130未涂覆于辊体110以及管120的结构。

在前述实施方式中,制造了作为筒体覆盖部件的一个例子的管覆盖辊100,但作为制造对象的筒体覆盖部件不限定于此。例如,作为筒体覆盖部件,可以是由管120将带状体覆盖而构成的管覆盖带。在管覆盖带的情况下,与前述的辊体110相同地,将由在芯材的外周形成的圆筒状的带状体(管状体的一个例子)构成的芯体插入于管120,利用管120将带状体覆盖。然后,从被管120覆盖的带状体将芯材拔出(第3工序的一个例子),由此制造管覆盖带。作为带状体,使用金属带、由聚酰胺等形成的树脂带等。

在前述制造方法中,在对第2吸引机构70的吸引泵72进行驱动并开始对容器20的内部空气的吸引之后,将在下端部安装有扩径部件50的辊体110插入于管120的上端部,但不限定于此。例如,可以在将在下端部安装有扩径部件50的辊体110插入于管120的上端部之后,对第2吸引机构70的吸引泵72进行驱动并开始对容器20的内部空气的吸引。

在前述的变形例所涉及的制造装置200中,作为将朝向轴向的张力施加于管120的下端部的施力部的一个例子,使用了保持机构210,但不限定于此。作为施力部,可以是下述结构,即,使对管120的下端部进行夹持保持的爪部等保持部向下方移动,由此将朝向轴向的张力施加于管120的下端部。

在前述的变形例所涉及的制造装置200中,是管120沿上下方向配置的结构,但不限定于此。如制造装置200所示,在对管120的轴向两端部进行保持的结构中,可以构成为沿水平方向对容器20进行设置,沿水平方向而配置管120。

本发明不限定于上述实施方式,在不脱离其主旨的范围内能够进行各种变形、变更、改进。例如,可以适当地对多个以上所示的变形例进行组合而构成。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