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卷发智能护梯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741481阅读:来源:国知局

技术特征:

1.防卷发智能护梯,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防卷发智能护梯包括有护梯(1)、风道(2)、风机(3)以及控制器(4);护梯(1)包括有驱动装置(5)、制动装置(6)、梯路(7)、护手装置(8)、裙板(9)以及安全保护装置(10);梯路(7)包括有梯级(11)以及环形梯级链(12),梯级(11)与环形梯级链(12)连接,梯级(11)包括有踏板(13)以及踢板(14),踏板(13)与踢板(14)连成一体;风机(3)的入风口(15)与室内大气连通,风机(3)的出风口(16)与风道(2)连通,风道(2)位于梯路(7)的环形梯级链(12)内,风道(2)设有吹风口(17),吹风口(17)向上,吹风口(17)朝向其上方梯路(7)与裙板(9)之间的间隙;梯级(11)的踏板(13)的上表面边沿设有警示黄线(18);控制器(4)设有报警传感器(19)、报警装置(20),蓝牙装置(21)以及微型发电机(22);报警传感器(19)设于踏板(13)的警示黄线(18)的位置,报警装置(20)以及微型发电机(22)设于踏板(13)与踢板(14)之间的空间内,微型发电机(22)的机座与踏板(13)以及踢板(14)固定连接,微型发电机(22)的电机轴连接有驱动轮(23),驱动轮(23)与护梯(1)的裙板(9)接触,利用驱动轮(23)与裙板(9)的摩擦使驱动轮(23)转动;蓝牙装置(21)的主端设备(24)设于控制器(4)的控制箱(25)内,蓝牙装置(21)的从端设备(26)设于踏板(13)与踢板(14)之间的空间内,报警装置(20)通过报警控制线与蓝牙装置(21)的从端设备(26)以及报警传感器(19)连接,报警装置(20)的电源线与微型发电(22)的电源接头连接;防卷发智能护梯搭乘者的手机设有蓝牙接收器;用于接收蓝牙装置(21)的主端设备(24)发出的报警信号。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卷发智能护梯,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梯级(11)的每个踏板(13)均设有警示黄线(18),每条警示黄线(18)下面的踏板(13)内均设有报警传感器(19)以及LED灯带(29),每个报警传感器(19)以及LED灯带(29)通过报警控制线与报警装置(20)连接;踏板(13)边沿设有线槽(30),报警传感器(19)以及LED灯带(29)设于线槽(30)内。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卷发智能护梯,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裙板(9)包括有左裙板(31),左裙板(31)位于环形梯级链(12)的左侧面,微型发电机(22)的电机轴通过变速器(32)与驱动轮(23)连接,驱动轮(23)的轴线与左裙板(31)平行,驱动轮(23)与左裙板(31)接触。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防卷发智能护梯,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左裙板(31)的面积大于驱动轮(23)一个循环移动轨迹构成平面的面积,左裙板(31)的形状与驱动轮(23)一个循环移动轨迹构成的平面的形状相同。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卷发智能护梯,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梯路(7)的梯级(11)包括有上梯级(33)以及下梯级(34),上梯级(33)以及下梯级(34)与环形梯级链(12)连接;风道(2)倾斜设置于上梯级(33)以及下梯级(34)之间的空间,风机(3)安装于护梯(1)的机架(35)上,风机(3)的风管(36)与风道(2)固定连接,风道(2)设有固定架(37),风道(2)通过固定架(37)与机架(35)固定连接;风机(3)位于环形梯级链(12)的右边,风机(3)的机座与机架(35)固定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防卷发智能护梯,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风道(2)包括有上风道板(38)以及下风道板(39),上风道板(38)位于下风道板(39)的上方,上风道板(38)设有出风孔(40),吹风口(17)与出风孔(40)连通。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防卷发智能护梯,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出风孔(40)设有多个,每个出风孔(40)与一个吹风口(17)连通,吹风口(17)的形状为喇叭形;踏板(13)以及踢板(14)设有多个,每个踏板(13)以及踢板(14)与裙板(9)之间留有第一间隙(27),每个踏板(13)与另一个踢板(14)之间留有第二间隙(28)。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防卷发智能护梯,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风机(3)设有空气净化器(43);空气净化的路径是:空气被风机(3)由空气净化器(43)抽入,空气经空气净化器(43)净化后进入由风道(2),再由风道(2)的各个吹风口(17)经喇叭形的出风孔(40)吹出到第一间隙(27)以及第二间隙(28)。

9.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防卷发智能护梯,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搭乘者踩到警示黄线(18)位置时,报警传感器(19)将其信号传输给报警装置(20),报警装置(20)控制LED灯带(29)闪光,提醒搭乘者离开警示黄线(18)的位置;搭乘者未踩到警示黄线(18)位置时,报警装置(20)控制LED灯带(29)保持在光亮的状态。

当前第2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