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在有收缩膜的外壳中实现自由空间的方法及成形装置与流程

文档序号:12683251阅读:294来源:国知局
用于在有收缩膜的外壳中实现自由空间的方法及成形装置与流程

本发明涉及用于在由收缩膜构成的外壳中实现至少一个自由空间的方法,所述外壳保护布置在托盘上的物品堆垛,其中,托盘具有上侧面的安放面作为用于物品堆垛的支承以及多个下侧面的并且在形成脚部自由空间的情况下相对彼此成间距地布置的撑脚,并且其中,外壳至少部分地反握(untergreift)在托盘的四个外边缘的区域中布置的撑脚的下侧面(下部收缩)并且其中,至少一个自由空间被引入到位于在两个撑脚(其与至少两个撑脚成排地布置)之间的外壳区域中。



背景技术:

在欧式托盘中设置有总共三排各三个构造成块状的撑脚,其中,一排的三个撑脚在下侧通过搁置板件与彼此连接。在这种设计方案中外壳反握两个最外部的搁置板件的下侧面。安放面通常由五个上板件构成。在撑脚和安放面之间也还能够布置有横板件。

下部收缩方法为用于使得布置在托盘上的物品堆垛装载安全的方法。在收缩方法中通常使用收缩罩,其从上通过布置在托盘上的物品堆垛拉动并且接下来从上向下或从下向上收缩。由此物品堆垛在四个侧面和上侧面处包围。与底板连接也可实现全面保护物品堆垛。收缩罩在还没有收缩的状态中具有比物品堆垛连同托盘在内大的长度,从而收缩罩在还没有收缩的状态中在下侧相对于托盘的下侧面突出。在下部收缩时使得收缩罩的在下侧相对于托盘的下侧面突出的边缘被加热并且由此拉到托盘之下。由此实现最大的保护和尽可能最好的装载稳定性。

对于利用陆地运输车的、如例如叉车的运输而言,必须为了容纳在下部的区域中的托盘而引入自由空间。所述自由空间通常通过使得叉顶部刺入到外壳中实现。证实为不利的是,脚部自由空间没有完全地脱离外壳。因此托盘常常没有由自动化的高架仓库所接收,因为在撑脚之间的脚部自由空间的强制的设备能力检查得出消极结果。同样尝试,在托盘的叉车的叉顶部应该引入到其中的侧面的区域中去除完全的下部收缩以及还有在托盘的区域中的侧面收缩。由此虽然脚部自由空间完全地释放,然而这导致严重地妨碍装载稳定性。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任务是,避免之前提及的缺点并且说明如下的方法,利用所述方法能够使得在托盘的撑脚之间的脚部自由空间完全地脱离外壳,而由此没有降低外壳的装载稳定性和保护作用。

所述任务如下解决,至少一个自由空间如下产生,即外壳区域在还加热过的状态中、也就是说在外壳区域收缩之后首先从托盘拉开并且接下来在还加热过的状态中向上移位,其中,向上移位的外壳区域而后通过冷却在其向上移位的位置中固定。如果外壳区域足够地冷却,则其保留在所述位置中。由此涉及的脚部自由空间完全地脱离外壳区域,因为外壳区域围绕涉及的脚部自由空间“环绕铺设”。还加热过的状态被理解成如下状态,在其中外壳基于加热由于其复位力收缩并且由此通过作用于物品堆垛的横向力和纵向力引起装载安全。

利用根据本发明的方法能够就此而言可靠地释放脚部自由空间。根据本发明的方法能够简单地集成到迄今的收缩过程中并且允许制造耐用的外壳。所述方法能够用于所有的托盘类型和托盘位置,其中,装载稳定性能够任意调整。

向上移位能够进行直到托盘的安放面的区域中、优选地直到托盘的安放面的稍许上方。

在外壳区域向上移位时,外壳能够围绕两个撑脚的相应的下部的内边缘拉动。内边缘理解成两个撑脚的彼此指向的边缘。

两个撑脚能够直接地相邻。两个撑脚也能够备选地为一排的最外部的撑脚。如果在排中布置有三个撑脚,则由此向上移位的外壳区域通过中间的撑脚延伸。如果托盘在一排具有例如五个撑脚,则所述两个撑脚还能够为第二和第四撑脚。

外壳能够在两个撑脚的下侧面处在所述外壳区域从托盘拉开之前和/或之后和/或在所述外壳区域向上移位之前和/或之后来固定。

所述外壳区域从所述托盘拉开和/或向上移位能够如下进行,使得所述外壳仍保持在两个撑脚的下侧面处固定。

收缩罩能够用作为外壳。

适宜的是,外壳的至少一个部分区域至少在靠近在所述外壳区域之上的脚部自由空间的至少一个区域中相对于所述托盘从外在水平的方向上、优选地通过按压至少暂时地在所述外壳区域拉开和/或向上移位期间固定。以这种方式在借助于根据本发明的方法成形的侧面的区域中避免了不期望的半月形成(Halbmondbildung)。

在此,至少向上移位的并且处在还加热过的状态中的外壳区域能够在冷却之前又在所述托盘的方向上移位。以这种方式,外壳区域又靠近托盘移位并且能够因此在外壳区域和外壳由于冷却而硬化之前与围绕两个包围自由空间的撑脚在下侧面放置的外壳连接。这种在托盘的方向上的移位例如能够借助于合适的机构进行,所述机构为此主动地在托盘的方向上运动。然而,移位也能够通过由于减少的拉力引起的复位(所述拉力例如为了使外壳区域最初在还加热过的状态中从托盘拉开而施加)进行。

此外,至少所述向上移位的并且处在还加热过的状态中的外壳区域在冷却之前又在所述托盘的方向上的移位在所述托盘的方向上能够进行到如下程度,使得撑开的外壳区域和/或所述外壳的相应侧向上联接到所述外壳区域处的部分区域在背侧面至少稍许按压所述托盘中的至少一个撑脚和/或所述安放面。如果在这种移动方式中撑开的外壳区域直接按压托盘,则外壳区域在与托盘的接触区域中在硬化之后粘合。

通过撑开的外壳区域又在托盘的方向上移位使得外壳的侧向上联接到外壳区域处的部分区域能够铺设成一种折叠,所述折叠位于撑开的外壳区域和托盘之间并且在待实现的自由空间的方向上指向。折叠的在背侧面的半件在按压之后具有与托盘的撑脚和/或安放面的直接的接触,而另一折叠半件与折叠的背侧面的半件以及与在托盘的方向上移位的撑开的外壳区域接触。

通过按压实现外壳区域的和/或外壳的侧向上联接到外壳区域处的部分区域的良好的粘合,从而向上移位的、根据门的类型撑开的和硬化的外壳区域可靠地并且持久地与撑脚和/或安放面和/或外壳的侧向上联接到外壳区域处的部分区域固定。通过按压就此而言实现额外的稳定化。

本发明还涉及用于执行用于在由收缩膜构成的外壳中实现至少一个自由空间的方法的成形装置,所述外壳保护布置在托盘上的物品堆垛,其中,所述托盘具有上侧的安放面作为用于物品堆垛的支承以及多个下侧的并且在形成脚部自由空间的情况下相对彼此呈间距布置的撑脚,并且其中,所述外壳至少部分地反握在托盘的四个外边缘的区域中布置的撑脚的下侧面并且其中,至少一个自由空间引入到处在两个撑脚之间的外壳区域中,所述撑脚与至少两个撑脚在一排布置。

在欧式托盘中设置有总共三排各三个构造成块状的撑脚,其中,一排的三个撑脚在下侧面通过搁置板件与彼此连接。在这种设计方案中,外壳反握两个最外部的搁置板件的下侧面。安放面通常由五个上板件构成。在撑脚和安放面之间也能够还布置有横板件。

下部收缩方法为用于使布置在托盘上的物品堆垛的装载安全的方法。在收缩方法中通常使用收缩罩,其从上通过布置在托盘上的物品堆垛拉动并且接下来从上向下或从下向上收缩。由此,物品堆垛在四个侧面和上侧面处被包裹。与底板连接也实现物品堆垛的全面的保护。在还没有收缩的状态中,收缩罩具有比物品堆垛连同托盘在内大的长度,从而收缩罩在还没有收缩的状态中在下侧相对于托盘的下侧面突出。在下部收缩时,收缩罩的在下侧相对于托盘的下侧面突出的边缘被加热并且由此被拉到托盘之下。由此实现最大的保护和尽可能最好的装载稳定性。

对于利用陆地运输车的、如例如叉车的运输而言,必须为了容纳在下部的区域中的托盘而引入自由空间。所述自由空间通常通过使得叉顶部刺入到外壳中实现。证实为不利的是,脚部自由空间没有完全地脱离外壳。因此托盘常常没有由自动化的高架仓库所接收,因为在撑脚之间的脚部自由空间的强制的设备能力检查得出消极结果。同样尝试,在托盘的叉车的叉顶部应该引入到其中的侧面的区域中去除完全的下部收缩以及还有在托盘的区域中的侧面收缩。由此虽然脚部自由空间完全地释放,然而这导致严重地妨碍装载稳定性。

本发明的任务是,避免之前提及的缺点并且说明如下装置,所述装置实现在托盘的撑脚之间的脚部自由空间完全地从外壳脱离,而没有由此减少外壳的装载稳定性和保护作用。

所述任务如下解决,为了执行所述方法设置有至少两个成形指,所述成形指为了使所述外壳区域向上移位在竖直的方向上能够移位并且优选地也为了优选地之前的从所述托盘拉开所述外壳区域在水平的方向上能够移位。通过成形装置使得例如由于之前的收缩过程而还热的外壳区域首先从托盘远离向外拉开并且接下来通过成形指的竖直的运动向上移位。以这种方式使得外壳区域根据门的类型撑开。所述成形部在冷却之后保持外壳区域,从而相应的脚部自由空间持久地可自由接近。在外壳区域向上移位时使得外壳优选地围绕两个撑脚中的每个中的一个的相应的下部的内边缘被拉动,从而由此在外壳的两个侧向上毗邻于向上移位的外壳区域的区域中保持下部收缩并且由此得出装载安全性。

所述两个撑脚例如能够为直接地相邻的撑脚,从而脚部自由空间而后可自由接近。如果所述两个撑脚为一排的最外部的撑脚,则至少两个脚部自由空间以及处在其之间的撑脚的端面侧面和下侧面可自由接近。外壳能够在所述两个撑脚的下侧面处在外壳区域从托盘拉开之前和/或之后和/或在外壳区域向上移位之前和/或之后固定,或备选地外壳区域从托盘拉开和/或向上移位能够如下进行,使得外壳还在所述两个撑脚的下侧面处保持固定。

竖直的移位能够为仅仅竖直的移位。当然,涉及的成形指能够在竖直移位时也还同时水平地、如例如在摆动运动的情况下移位。

根据本发明的成形装置呈现了用于全托盘(Vollpalette)的已知的收缩系统以托盘的脚部自由空间的自动化的自由成形的扩展,用于保证用于自动化的仓库机构、尤其高架仓库的设备能力。成形装置能够集成到收缩设备中。

通过紧凑的结构方式使得根据本发明的成形装置能够简单地集成到已经存在的收缩过程中或使得已经存在的收缩设备以成形装置来扩展。根据本发明的成形装置的突出之处在于高的可变性。其适用于不同的托盘尺寸、如例如欧式交易托盘、“工业托盘”(EUR2)或“杜塞尔多夫式托盘”(EUR6)。如果成形装置集成到收缩工作台中,则成形装置静止时间中并且在下部收缩过程期间优选地位于热空气框架的直接的加热区域之外,从而由此减少热输入,冷却是可行的并且使得成形装置的加热保持尽可能小。那么用于成形装置的附加的冷却系统是不需要的。当然,能够为至少一个成形装置分配冷却系统。例如在成形装置已经应该在还连续的下部收缩过程期间在托盘的方向上移位时,这种设计方案会是适宜的。

在此适宜的是,至少一个成形指围绕平行于水平的移动路径取向的摆动轴线能够摆动地支承,从而所述成形指为了成形借助于驱动器能够向上和向外摆动。优选地,成形装置具有两个、相应围绕平行于水平的移动路径取向的摆动轴线能够摆动支承的成形指。成形指在其静止位置中彼此指向并且为了成形远离彼此向外摆动。由此外壳区域向上移位并且以这种方式根据门的类型来撑开,而外壳在两个侧向上毗邻外壳区域的区域中仍位于其初始的位置中并且由此还围卡托盘的下侧面。由此相应的脚部自由空间可自由接近。至少一个围绕平行于水平的移动路径取向的摆动轴线能够摆动支承的成形指关于托盘优选地如下取向,使得成形指在摆动时处于与托盘的外侧面呈间距并且由此不能够与托盘发生接触。

附加地,成形装置能够具有至少两个成形指,其为了使外壳区域从托盘拉开在水平的方向上能够移位。在这种设计方案中所述成形指仅仅用于拉开外壳区域,而相应围绕平行于水平的移动路径取向的摆动轴线能够摆动支承的成形指引起外壳区域向上移位。

至少一个能够摆动支承的成形指能够相对于仅仅在水平的方向上能够移位的成形指(其配属于所述能够摆动支承的成形指)如下来构造和/或布置,使得所述能够摆动支承的成形指在拉开时不与外壳区域接触。以这种方式,被拉出的外壳区域能够可靠地由能够摆动支承的成形指承担。

在此成形装置为了水平的移位具有引导件和驱动器,和/或所述成形装置为了竖直的移位具有竖直引导件和驱动器。

为了抓握外壳区域,至少一个成形指的端部能够构造为搭板和/或构造为钩。钩例如能够为在端部侧设置在涉及的成形指处的弯曲部,其从下方伸入到外壳中。通过搭板或钩,外壳区域能够从托盘向外拉开。搭板的或钩的面向托盘的侧面或面也能够用作按压面。如果在之后撑开的状态中,成形装置又水平地在托盘的垂直于托盘的输送方向取向的侧面的方向上移位,则成形指利用其面向托盘的面使还没有冷却的双层的外壳按压托盘的安放面或撑脚的外侧面。由此撑开的外壳区域和毗邻的外壳又靠近托盘移位并且在冷却时在所述外壳硬化之前与围绕撑脚放置的外壳连接,从而由此通过与毗邻的外壳和/或托盘连接的外壳区域实现附加的稳定化。

在至少一个成形指中,至少一个、优选地每个与所述外壳和/或与所述外壳区域发生接触的区域涂层有和/或装备有抗粘的和/或耐热的材料。在使用抗粘材料时,在成形指和外壳之间的摩擦减少,从而外壳没有被损伤。通过使用抗粘材料也避免热的外壳与成形指的表面的粘合。由此通过抗粘材料使得在成形指处的表面能量相较于热的外壳最小化,从而避免表面湿润和粘附的接合。因为成形装置在其静止位置中位于加热区域之外,所以成形装置的、尤其成形指的加热尽可能减小,从而由此同样使得表面能量和粘附倾向保持得小。耐热的材料的使用是适宜的,因为外壳在执行方法时还处于加热过的状态中。

与托盘的一侧面共同作用的成形装置能够由两个半件构成,其中,每个半件具有相应至少一个能够摆动的成形指以及如有可能还至少一个成形指并且优选地每个半件镜像地构造并且其中,优选地两个半件能够同步移位。这种设计方案例如在带有三排撑脚的托盘的情况下是适宜的,其中,在这种情况中托盘输送机(例如也能够为包覆工作台输送机或为收缩工作台输送机)也具有三个、匹配托盘的撑脚的排的移动轨道。包覆工作台输送机在运输方向来看位于收缩设备之前。在此能够首先包覆优选地构造为罩的外壳。当然还可考虑如下设计方案,在其中包覆和收缩在一个部位处进行。移动轨道例如能够为链轨道、带轨道或类似物。成形装置的一个半件在此实现在左边的脚部自由空间中的自由空间并且成形装置的另一个半件实现在右边的脚部自由空间中的自由空间。由此使得外壳区域围绕两个脚部自由空间“环绕铺设”并且在冷却时以张紧的位置凝固。由此托盘不仅在两个脚部自由空间的区域中而且在端面侧面在撑脚的中间的排的区域中空出。

能够为至少一个成形指分配限制所述成形指的摆动路径的止挡,所述止挡平行于水平的移动路径在相反指向的方向上超过配属于所述成形指的成形指突出地延伸。在摆动运动期间,止挡由此伸入到托盘的轮廓中、也就是说到脚部自由空间中。如果止挡在成形指摆动时例如与脚部自由空间的撑脚发生接触,则摆动运动停止。

为了匹配所述成形装置相对于所述托盘的取向能够设置有优选地构造为竖直取向的栓的角度平衡元件。由此使得成形装置也能够关于没最佳地布置的托盘取向。

为了在拉开和/或在向上移位所述外壳区域时相对于所述托盘、优选地在所述外壳的待成形的侧面的区域中固定所述外壳能够设置有在所述托盘的方向上能够移位的固定元件。

本发明还涉及收缩设备,所述收缩设备包括热空气框架以及至少一个根据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成形装置,所述热空气框架竖直地沿着布置在托盘上的并且设有由收缩膜构成的外壳的物品堆垛能够移动。

附图说明

在下面解释在附图中示出的本发明的实施例。其中:

图1示出收缩设备的带有总共两个根据本发明的成形装置的收缩工作台输送机,

图2示出在翻入的并且没有抬起的状态中(静止位置)的成形装置,

图3示出根据图2的在翻出的并且抬起的状态中的成形装置,

图4示出在静止位置中的成形装置,

图5示出成形装置行驶靠近托盘,

图6示出成形装置的拉开运动,

图7示出外壳区域的成形,

图8示出按压过程,以及

图9示出在成形的状态中的外壳。

具体实施方式

在所有的图中对于相同的或相同类型的结构部件使用一致的附图标记。

收缩设备如在图1中示出的那样主要包括收缩工作台输送机(Schrumpfplatzförderer),其在示出的实施例中构造为链输送机。链输送机在示出的实施例中包括五个链轨道1。第一和第二链轨道1或第四和第五链轨道1相应以小的间距稠密地相对彼此来布置。相邻的链轨道1的间距匹配待输送的托盘2的尺寸。借助于链输送机能够使得在其上搁置的托盘2(在所述托盘上在上侧面布置有物品堆垛)在输送方向上(箭头3)运动。通常,托盘2的两个纵边缘平行于输送方向3取向,而托盘2的两个短的端面边缘垂直于输送方向3取向。

示出的收缩设备具有带有提升支柱5的托盘提升机构4、鼓风机模块6和总共两个成形装置7。没有示出的是通常在中间布置在收缩设备中的热空气框架。收缩工作台输送机的两个端部通过合适的联接部位与另外的输送技术装备或与其它设备组成部分、如例如罩包覆工作台连接。

如尤其能够从图2和3中看出的那样,为托盘2的每个垂直于输送方向3取向的侧面分配成形装置7。由此一个成形装置7作用于托盘2的一个垂直于输送方向3取向的侧面并且另一个成形装置7作用于托盘2的对置的另一个垂直于输送方向3取向的侧面。每个成形装置7由两个半件构成,其中,一个半件布置在一个外部的链轨道1和中间的链轨道1之间的区域中并且另一个半件布置在中间的链轨道1和另一外部的链轨道1之间的区域中。作用于托盘2的一侧的成形装置7的两个半件彼此对称地构造。

图2和3详细地示出成形装置7。每个成形装置7具有引导件8和没有示出的驱动器。以这种方式,每个成形装置7能够在输送方向3上来看从两个侧面靠近托盘2地并且又远离托盘2地移位。引导件8平行于中间的链轨道1地布置并且布置在中间的链轨道1下方。在示出的实施例中,引导件8构造为球导轨引导件。然而其它设计方案也是可行的。也能够考虑,为两个成形装置7中的每个分配自身的引导件8。此后能够使得与托盘2的一个垂直于输送方向3取向的侧面共同作用的成形装置7与与托盘2的另一个垂直于输送方向3取向的侧面共同作用的成形装置7分开地移位。为了对于成形过程竖直地抬起(箭头9)以及为了在成形过程之后而后下降,设置有带有驱动器的竖直引导件,所述驱动器在示出的实施例中包括缸10。成形装置7的上部的部分借助于缸10能够竖直移位。竖直引导件在示出的实施例中构造为球导轨引导件并且布置在缸10旁边。

为了平衡在托盘2取向时的角度偏差,每个成形装置7具有角度平衡元件11。角度平衡元件11为竖直取向的栓,成形装置7在所述栓处能够转动支承地布置。成形装置7借助于弹簧保持在如下位置中,所述位置相应于托盘2在链轨道1上的最佳的取向。在最佳的取向中,托盘2的侧面边缘垂直于或平行于输送轨道1取向。

在成形装置7驶近托盘2处时,托盘2能够停止在链轨道1上或借助于提升支柱5被抬起。如果托盘2没有最佳地停止在链轨道1上,则托盘2在利用提升支柱5抬起时的定向通常保持不变。可能的角度误差由此会继续存在。

在成形装置7驶近到托盘2处时,成形装置7自动地相对于托盘2取向。如果托盘2没有最佳地相对于链轨道1取向,则成形装置7在与托盘2接触时通过托盘2克服弹簧的力转动到如下位置中,所述位置相应于托盘2的取向。

在静止状态中(正如其在图4中示出的那样),每个成形装置7在收缩工作台输送机之内下降到输送水平之下。成形装置7的每个半件在示出的实施例中包括三个向上指向的成形指12或12.1,所述成形指的相应的端部构造为搭板和/或构造为钩24、24.1。外壳17、如接下来还描述的那样借助于搭板和/或钩24、24.1能够被抓取、拉出、成形并且附加地尤其在通过侧向上相对于托盘2进行冷却而使得仍热的外壳17凝固期间被按压,这在图8中示出。成形指12或12.1的接触区域能够至少在与外壳17和/或与外壳区域18发生接触的区域中涂层有或装备有抗粘的和/或耐热的材料27。

如尤其能够从图5、6和9中看出的那样,抗粘的和/或耐热的材料27至少在每个钩24.1的面向和背离托盘2的表面的区域中以及在每个成形指12.1的侧面的区域中延伸,所述侧面在图5、6和9中示出的位置中向上指向。但还绝对可行的是,抗粘的和/或耐热的材料27还至少在每个钩24的背离托盘2的表面的区域中以及在每个成形指12的侧面的区域中延伸,所述侧面在图5和6中示出的位置中向上指向。

成形装置7的每个半件具有两个成形指12,其为了从托盘2拉开外壳区域18能够在水平的方向上移位。每个半件的、即成形指12.1的第三成形指(如例如能够在图3和9中看出的那样)能够摆动地支承。为此为成形指12.1分配驱动器13,从而成形指12.1围绕摆动轴线14能够移位。如能够从图2和3中看出的那样,所述成形指12.1相对于配属于所述成形指12.1的两个成形指12如下来构造,使得所述成形指12.1在拉开时不与外壳区域18接触。

为每个能够运动的成形指12.1分配止挡15,所述止挡实现托盘2的脚部自由空间16无关于托盘2的尺寸自动地装入到角落中。在摆动运动期间,止挡15伸入到托盘2的轮廓中、也就是说到脚部自由空间16中。如果止挡15在成形指12.1摆动时与脚部自由空间16的撑脚发生接触,则停止摆动运动。

在图4至9中以虚线标出外壳17的和外壳区域18的伸延。外壳区域18理解成外壳17的如下区域,所述区域在没有执行根据本发明的方法的情况下位于托盘2的脚部自由空间16之前,其应该通过在外壳17中的自由空间变得可接近。为了更清楚的表示,没有示出布置在托盘2上的物品堆垛。因此仅仅标明外壳17超过托盘2向上的竖直的延伸。也没有示出收缩工作台输送机。

在图4至9中示出托盘2,所述托盘具有三排,所述三排各由三个构造成块状的撑脚19、20、21构成,其中,三个撑脚19或20或21在一排在下侧通过搁置板件22与彼此连接。外壳17就此而言围卡连接撑脚20的搁置板件22的两个最外部的搁置板件22的下侧面以及两个外部的端部。托盘2在上侧具有安放面23,所述安放面由五个上板件构成。在撑脚19、20、21和安放面23之间还能够布置有横向板件。出于视图原因仅仅在图4中编号托盘2的之前描述的组成部分。

在图4至9中示出的实施例中,两个撑脚为最外部的撑脚19、21。就此而言,待向上移位的外壳区域18超过中间的撑脚20延伸,从而由此不仅在两个撑脚19、20之间的脚部自由空间16而且在两个撑脚20、21之间的脚部自由空间16在执行根据本发明的方法之后完全地脱离外壳区域18。

如上面已经描述的那样,每个成形装置7由两个半件构成,其中,每个半件配属于一个脚部自由空间16并且为了实现自由空间具有之前描述的两个成形指12和成形指12.1。在图4至9中在相应左边的半件中示出朝托盘2(在输送方向3上来看)的短的侧面的视图并且在右边的半件中示出朝托盘2(平行于输送方向3)的长的侧面的视图。

在图中示出的方法中,首先将托盘2输送到收缩设备中并且停止。接着托盘2为了下部收缩借助于具有相应于托盘2的大小能够移动的提升支柱5的托盘提升机构4来抬起。在抬起之后执行外壳17的下部的边缘的下部收缩。在此期间两个成形装置7在加热区域之外位于其静止位置中,正如其在图4中示出的那样。

在结束下部收缩之后,将托盘2下降到较小的高度上,然而没有搁置。如果期望的话,产生的下部收缩能够在抬起的状态中附加地借助于按压支柱26固定在托盘2的外部的边缘处。借助于相应布置在第一和第二链轨道1或第四和第五链轨道1之间的按压支柱26使得外壳17的下部的边缘和由此下部收缩在平行于输送方向3取向的侧面的区域中相对于托盘2的下侧面按压。为了使按压支柱26运动例如能够设置有在按压支柱26和托盘提升机构4的运动之间的机械的耦联。备选地按压支柱26也能够力运行地实施。

接下来使得成形装置7从两个侧面运动靠近托盘2。这一方面通过水平的运动(箭头3)实现。此外使得成形装置7在箭头9的方向上抬起。这在图5中示出。在水平地移位时,成形指12、12.1还位于托盘2的搁置板件22的平面之下,从而成形指12、12.1能够运动到外壳17的轮廓之内。

收缩过程能够在此通过加热框架竖直地向上行驶来继续。行驶靠近托盘2的成形装置7因此在其行驶靠近到板2处的位置中没有位于热空气框架的直接的加热区中。

在图6中成形指12、12.1已经抬起到如下程度,使得钩24、24.1位于外壳17的下部的边缘之上并且由此位于外壳17之内,从而成形指12、12.1的钩24、24.1反握仍由下部收缩热的和软的外壳17。成形装置7和由此成形指12、12.1接下来通过配属于引导件8的驱动器离开托盘2运动,从而由此由钩24、24.1抓握的外壳区域18在仍旧加热过的状态中从托盘2处拉开。这在图6中示出。

接下来外壳区域18在还加热过的状态中向上移位。这在图7中示出。为此成形指12.1利用钩24.1以围绕其摆动轴线14的摆动运动向上并且向外摆动。在此在示出的实施例中外壳17围绕两个撑脚19、21的相应的下部的内边缘、也就是说围绕撑脚19的右边的下部的内边缘并且围绕撑脚21的左边的下部的内边缘拉动。

在所述摆动运动时使得外壳区域18一起被拉动并且向上拉动。外壳区域18在此向外在每个脚部自由空间16的向外指向的角落的方向上移位。通过作用于托盘2的共同的侧面的成形装置7的两个向上摆动的成形指12.1使得外壳区域18以这种方式张紧。为了限制摆动运动为每个成形指24.1分配了止挡15。因为止挡15至少利用其前部的端部伸入到托盘2的轮廓中、也就是说到脚部自由空间16中,所以止挡15在成形指12.1摆动时与脚部自由空间16的撑脚发生接触,从而摆动运动在接触时停止。

带有相应配属的搭板24、24.1的成形指12、12.1在此位于托盘2的轮廓之外、也就是说与撑脚19、20、21的外侧面成间距,从而变形的外壳区域18从外围绕涉及的脚部自由空间16或在图4至9中示出的实施例中围绕两个脚部自由空间16“环绕铺设(herumgelegt)”。在撑开的状态中,每个成形装置7又水平地在托盘2的垂直于托盘2的输送方向3取向的侧面的方向上移位。因为成形装置7的两个成形指12.1长于所述成形装置7的四个成形指12并且由此相对于成形指12在托盘2的方向上看突出,故成形指12.1利用钩24.1的其面向托盘2的面由于水平运动与安放面23或位于移动路径中的撑脚19、20、21的外侧面发生接触。为此尤其每个钩24.1的面向托盘2的面如之前参考图5和6描述的那样优选地涂层有抗粘的和/或耐热的材料27。

通过钩24.1使得还没有冷却的双层的外壳17按压托盘2的安放面23或撑脚19、20、21的外侧面,这在图8中示出。由于水平的移动使得撑开的外壳区域18和毗邻的外壳17又靠近托盘2移位并且在冷却时在所述外壳硬化之前与围绕撑脚19、20、21放置的外壳17连接,从而由此通过与毗邻的外壳17和/或托盘2连接的外壳区域18实现额外的稳定化。在所述按压过程中角度平衡元件11起作用。

此后在张紧的位置中外壳区域18在冷却时凝固。由此涉及的脚部自由空间16持久地完全地脱离外壳区域18。通过撑开使得在托盘2之下的脚部自由空间16完全地释放。

如果期望的话,则外壳17在两个待成形的侧面处(所述侧面在示出的实施例中为托盘2的短的端面侧面)在向外拉开外壳区域18时和/或在外壳区域18向上移位时附加地还通过在托盘2的方向上能够移位的构造成销状的固定元件25固定。借助于固定元件25使得外壳17按压托盘2。通过这种端面侧面的固定避免不期望的半月形成。

在示出的实施例中,中间的链轨道1由两个成间距地相对彼此平行伸延的链构成。固定元件25位于中间的链轨道1的两个链之间。由此固定元件25在托盘2的中间大约在安放面23的高度上或稍许更低地起作用。固定元件25在示出的实施例中通过摆动运动从其在图1中示出的静止位置(在其中所述固定元件没有从链输送机的平面中突出)移位到其固定位置中。固定元件25的摆动轴线和所属的驱动器能够为链输送机的组成部分。但也绝对可行的是,固定元件25的摆动轴线和所属的驱动器为成形装置7的组成部分。

备选地,固定元件25能够侧向上位于与中间的链轨道1呈小的间距。如果固定元件25的摆动平面平行于链轨道1的轴线和输送方向3,那么所述固定元件没有准确地作用于托盘2的中间。然而如果固定元件25的摆动平面没有平行于链轨道1的轴线和输送方向3,则在所述情况中在托盘2的中间的接触也是可行的。不依赖于固定元件25的摆动平面的取向,固定元件25大约在安放面23的高度上或稍许较低地作用于托盘2。

当然还可行的是,在中间的链轨道1的每个侧面上分别存在有固定元件25,从而以这种方式使得外壳17在两个部位处按压托盘2。

在结束收缩过程之后,成形指12.1又向下返回摆动。所述情况在图9中示出。如能够从图9中看出的那样,成形装置7在所述图中已经又下降并且从收缩设备的加热区域中向外行驶。如果使用按压支柱26,则其在托盘2停止时被松开并且托盘2能够接下来被输送出。

当然还可行的是,设置有仅仅一个成形装置7,从而就此而言能够仅仅在一侧上将自由空间引入到外壳17中。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