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输带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386527阅读:236来源:国知局
传输带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发明涉及到一种用于自动生产线的传输带。



背景技术:

在自动化生产线中,传输带是必不可少的部件,传统的传输带都是由驱动轮、从动轮及绕于驱动轮、从动轮上的带体构成,驱动轮与从动轮利用张紧机构将带体撑紧,从而利用驱动轮与带体之间的摩擦力来驱动带体。但是,上述传输带的驱动方式难以保证驱动轮与带体之间不发生打滑的情形,因此在用于对节拍精度要求比较高的场合时,上述输送带就难以胜任。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出一种结构简单的传输带,该传输带的驱动轮与带体之间不会发生打滑的情形,因此驱动可靠。

本发明的传输带由驱动轮、从动轮及绕于驱动轮、从动轮上的带体构成,关键在于所述带体朝向驱动轮、从动轮的驱动面设有间隔的凸部,所述驱动轮、从动轮上设有与凸部对应的间隔凹部。

通过凸部与凹部之间的配合,使得驱动轮、从动轮与带体之间形成稳定、精确的连接关系,驱动轮与带体之间不会发生打滑的情形,从而提高了驱动的可靠性和精度。

进一步地,所述驱动轮、从动轮均由轮体和若干销钉构成,所述轮体的轮面中部开有环形槽,所述销钉穿过环形槽的槽壁而间隔固定于环形槽处,从而将环形槽分隔成间隔凹部。通过在轮体上开设环形凹槽,以及在环形凹槽上穿设销钉的方式来构成轮体上的凹部,具有制造方便、易提高凹部位置、精度的优点。

进一步地,为便于凸部与凹部之间的配合,所述凸部的截面轮廓由凸部端面向带体方向逐渐缩小,这样有利于凸部在轮体转动的过程中插入到凹部内,减少凸部因为与凹部之间的摩擦而造成的磨损。

本发明的传输带结构简单、成本低、制造方便,且能够保证驱动的可靠性和精确性,适用范围广,具有很好的商业价值。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传输带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带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轮体的正视图。

图4是图3的A-A剖视图。

附图标示:1、驱动轮;2、从动轮;3、带体;4、凸部;5、轮体;6、销钉;7、环形槽;8、凹部。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对照附图,通过对实施实例的描述,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如所涉及的各构件的形状、构造、各部分之间的相互位置及连接关系、各部分的作用及工作原理等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实施例1:

如图所示,本实施例的传输带由钢制的驱动轮1、从动轮2及绕于驱动轮1、从动轮2上的封闭橡胶带体3构成,带体3朝向驱动轮1、从动轮2的驱动面一体形成有间隔的凸部4,凸部4的截面轮廓由凸部4端面向带体3方向逐渐缩小;驱动轮1、从动轮2均由轮体5和若干销钉6构成,所述轮体5的轮面中部开有环形槽7,所述销钉6穿过环形槽7的槽壁而间隔固定于环形槽7处,从而将环形槽7分隔成与凸部4对应的间隔凹部8。

在带体3的移动过程中,带体3的凸部4逐渐接近驱动轮1的凹部8,然后插入到凹部8内,在驱动轮1的作用下随着驱动轮1转动,从而驱动带体3移动,然后,随着驱动轮1的转动,凸部4又从凹部8中脱出。通过凸部4与凹部8之间的配合,使得驱动轮1、从动轮2与带体3之间形成稳定、精确的连接关系,驱动轮1与带体3之间不会发生打滑的情形,从而提高了驱动的可靠性和精度。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