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汽车更换备胎用千斤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100358阅读:338来源:国知局
一种汽车更换备胎用千斤顶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发明涉及一种汽车更换备胎用千斤顶。



背景技术:

当车辆出现突然爆胎的情况时,需要及时更换车辆自带的备胎,在更换备胎的过程中,需要用千斤顶将车辆顶起进行操作。目前,汽车大都将千斤顶安置在备胎附近的后备箱内,由于后备箱容量有限,千斤顶只能采用能够折叠的简易结构,因此现有车辆自带千斤顶大都结构十分简单,底座较小,与地面的接触面积小,稳定性较差,在更换备胎的过程中容易发生位移甚至倾倒的情况,如果人们此时正在车下进行操作,则会引起严重的事故,存在极大的安全隐患。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为了弥补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了一种汽车更换备胎用千斤顶,它结构设计合理,有效的利用了进行更换前的备胎和更换后的废胎,将千斤顶本体与轮胎结合在一起,使得轮胎成为千斤顶底座的一部分,由于轮胎与地面具有较大的接触面积,在基本不改变千斤顶体积的前提下,极大的增强了千斤顶的稳定性,避免了在使用的过程中出现位移或倾倒的情况,保证了人们在更换备胎的过程中的安全,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

本发明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汽车更换备胎用千斤顶,包括一千斤顶本体,在千斤顶本体的底部一侧设有一与轮胎的弧度相配合的弧形固定座,所述弧形固定座的凹面背向千斤顶本体,在弧形固定座上设有将弧形固定座与轮胎固定在一起的固定机构。

所述固定机构包括铰接在弧形固定座底部的固定片。

所述固定机构包括间隔设置在弧形固定座顶部的第一固定链和第二固定链,在第一固定链的末端设有第一卡固机构,所述第一卡固机构包括一连接在第一固定链末端的带有内螺纹的第一圆筒,在第一圆筒的内部活动安装有第一伸缩杆,在第一伸缩杆的末端铰接有卡固杆,在第二固定链的末端设有第二卡固机构,所述第二卡固机构包括一连接在第二固定链末端的带有内螺纹的第二圆筒,在第二圆筒的内部活动安装有第二伸缩杆,在第二伸缩杆的末端铰接有能够容纳卡固杆的卡固筒。

本发明采用上述方案,有效的利用了进行更换前的备胎和更换后的废胎,将千斤顶本体与轮胎结合在一起,使得轮胎成为千斤顶底座的一部分,由于轮胎与地面具有较大的接触面积,在基本不改变千斤顶体积的前提下,极大的增强了千斤顶的稳定性,避免了在使用的过程中出现位移或倾倒的情况,保证了人们在更换备胎的过程中的安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图2位本发明的使用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3位本发明的第一卡固机构和第二卡固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千斤顶本体,2、弧形固定座,3、固定片,4、第一固定链,5、第二固定链,6、第一圆筒,7、第一伸缩杆,8、卡固杆,9、第二圆筒,10、第二伸缩杆,11、卡固筒。

具体实施方式:

为能清楚说明本方案的技术特点,下面通过具体实施方式,并结合其附图,对本发明进行详细阐述。

如图1-3所示,一种汽车更换备胎用千斤顶,一种汽车更换备胎用千斤顶,包括一千斤顶本体1,在千斤顶本体1的底部一侧设有一与轮胎的弧度相配合的弧形固定座2,所述弧形固定座2的凹面背向千斤顶本体1,在弧形固定座2上设有将弧形固定座2与轮胎固定在一起的固定机构。

所述固定机构包括铰接在弧形固定座2底部的固定片3。

所述固定机构包括间隔设置在弧形固定座2顶部的第一固定链4和第二固定链5,在第一固定链4的末端设有第一卡固机构,所述第一卡固机构包括一连接在第一固定链4末端的带有内螺纹的第一圆筒6,在第一圆筒6的内部活动安装有第一伸缩杆7,在第一伸缩杆7的末端铰接有卡固杆8,在第二固定链5的末端设有第二卡固机构,所述第二卡固机构包括一连接在第二固定链5末端的带有内螺纹的第二圆筒9,在第二圆筒9的内部活动安装有第二伸缩杆10,在第二伸缩杆10的末端铰接有能够容纳卡固杆8的卡固筒11。

在进行更换备胎时,首先将备胎取出,同时将千斤顶以及拆胎扳手取出,使用拆胎扳手将废胎的螺栓拧松,此时可以安放千斤顶。将备胎放置在设置在千斤顶本体1一侧的弧形固定座2的凹面内,备胎的胎面恰好与弧形固定座2的内侧面贴合在一起,此时设置在弧形固定座2底部的固定片3被压在备胎的底部,由于备胎自身存在重量,固定片3与备胎之间形成较大的摩擦力,使得备胎与弧形固定座2之间能够固定在一起。

由于设置在第一固定链4和第二固定链5末端的第一卡固机构和第二卡固机构的卡固杆8和卡固筒11均为铰接的连接形式,因此能够将其任意弯折至能够塞入备胎的轮毂通孔的角度,当塞入通孔中后,调整卡固杆8和卡固筒11的角度,使其与第一伸缩杆7和第二伸缩杆10保持垂直状态,通过拧动第一伸缩杆7和第二伸缩杆10使得卡固杆8和卡固筒11分别相对于第一圆筒6和第二圆筒9向上移动,当移动至两固定链牢固的捆绑在轮胎上时,即可停止,此时备胎与千斤顶本体牢固的捆绑在了一起,即可将千斤顶塞入车辆下方,升起千斤顶,进行废胎的拆卸工作。

当废胎拆卸下来后,通过拧动第一伸缩杆7和第二伸缩杆10使得卡固杆8和卡固筒11相对于第一圆筒6和第二圆筒9向下移动,两固定链松动,将卡固杆8和卡固筒11从通孔中取出,将备胎与千斤顶分离,接着将废胎以同样的方式安置在弧形固定座2上,由于废胎为全尺寸轮胎,安装有全尺寸轮毂,因此采用固定链进行固定时,需要先将卡固杆8插入卡固筒11内,以延长卡固杆8的长度,使得其长度大于两轮辐之间的间距,卡固杆8与卡固筒11的结合体伸入轮辐内后,能够卡设在两轮辐的内侧,再次通过调整第一伸缩杆7和第二伸缩杆10,使得两固定链牢固的捆绑在轮胎上。此时废胎与千斤顶本体牢固的捆绑在了一起,即可对备胎进行安装。

采用本发明的汽车更换备胎用千斤顶,有效的利用了进行更换前的备胎和更换后的废胎,将千斤顶本体与轮胎结合在一起,使得轮胎成为千斤顶底座的一部分,由于轮胎与地面具有较大的接触面积,在基本不改变千斤顶体积的前提下,极大的增强了千斤顶的稳定性,避免了在使用的过程中出现位移或倾倒的情况,保证了人们在更换备胎的过程中的安全。

本发明未详述之处,均为本技术领域技术人员的公知技术。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