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门座式起重机滚装过程中行走机构转向的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100236阅读:283来源:国知局
一种用于门座式起重机滚装过程中行走机构转向的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属于起重机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用于门座式起重机滚装过程中行走机构转向的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全球海运实业的发展,门座式起重机的需求量越来越大,起重机绝大部分都是通过整机滚装的形式运送至使用者码头的。目前绝大部分都是将船横靠到码头上,然后将起重机沿着轨道运行到船上,此时起重机的车轮方向与码头轨道的方向是垂直,这就需要将起重机的行走机构连同车轮一起转动90°,从而与码头轨道方向一致。在整机滚装的过程中较为重要的一个问题就是怎样才能更方便的将起重机行走机构转向90°。常规的方法是直接顶升起重机横梁,但是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容易将起重机横梁顶变形损伤,并且由于横梁位置较高,顶升设备整体较高,在顶升过程中稳定性不足,一旦失稳,将引起严重后果。此种顶升方式不但成本高,而且危险系数大。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是为克服上述现有技术易导致起重机横梁变形损伤、稳定性不足、成本高等缺点,提供一种安全可靠、成本较低的用于门座式起重机滚装过程中行走机构转向的装置。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下述技术方案:

一种用于门座式起重机滚装过程中行走机构转向的装置,包括顶升装置、行走机构和旋转铰轴;所述顶升装置与起重机横梁通过焊接连接;所述行走机构设置在顶升装置的两侧,所述行走机构通过法兰与起重机横梁连接,所述行走机构与起重机横梁之间设置旋转铰轴,所述行走机构通过旋转铰轴相对起重机横梁旋转;

所述顶升装置包括顶升支架、顶升法兰、顶升梁和千斤顶;所述顶升支架设置在顶升法兰的上部,所述顶升梁设置在顶升法兰的下部,所述顶升梁设置在千斤顶上;所述顶升支架内焊接侧向加强筋和横向加强筋;所述顶升支架的上部与起重机横梁焊接固定。

优选地,起重机横梁上设置有对筋,所述顶升支架的上部对应起重机横梁上的对筋焊接固定。

优选地,所述顶升支架与顶升法兰通过焊接固定,所述顶升法兰厚度为22mm。

优选地,所述顶升法兰的上部设防失稳加强筋。

优选地,所述顶升支架与起重机横梁的连接处设置有接线孔,所述顶升支架上设置有照明灯和警示灯。

一种用于门座式起重机滚装过程中行走机构转向的装置的工作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首先,将陆基板置于码头面上,千斤顶置于陆基板上,在千斤顶顶起顶升支架之前,行走机构处于与码头轨道垂直的状态;

其次,千斤顶将顶升支架顶起,起重机横梁与行走机构一起被抬离地面;

最后,行走机构通过旋转铰轴相对起重机横梁旋转90°后落座到轨道上。

优选地,顶升法兰的边缘钻螺栓孔,顶升法兰的下部通过螺栓安装有锚定装置,用于起重机非工作状态的锚定。

优选地,陆基板和码头面之间的缝隙位置插装有调平钢板,所述调平钢板的尺寸为5mmx200mmx200mm。

优选地,当行走机构转向完成后,顶升支架和顶升法兰可以再次利用,顶升支架上的接线孔、照明灯、警示灯可以再次利用。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安全可靠、结构紧凑、合理、实用性强、成本低。本发明提供的用于门座式起重机滚装过程中行走机构转向的装置,其中顶升装置中的顶升支架与起重机横梁的焊接位置做局部加强,可防止受力后因局部应力集中而导致焊缝或主结构的裂纹;顶升支架内部通过侧向加强筋和横向加强筋进行加强,增强顶升支架的整体稳定性,防止顶升支架在受力后的整体失稳;顶升梁位于顶升法兰和千斤顶之间设置,可防止因千斤顶与顶升法兰之间接触面太小而引起顶升法兰中间受力后变形;顶升支架与顶升法兰通过焊接固定,用于在顶升过程中直接承受挤压,顶升法兰厚度较厚,可防止顶升法兰受力后变形;顶升法兰的上部设防失稳加强筋,可防止顶升法兰受力后局部变形;顶升支架上设置接线孔、照明灯和警示灯,以便于起到照明和安全警示作用;顶升法兰的边缘钻螺栓孔,顶升法兰的下部通过螺栓安装有锚定装置,用于起重机非工作状态的锚定。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用于门座式起重机滚装过程中行走机构转向的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行走机构转向之前的状态图;

图3为行走机构转向之后的状态图;

图4、5为顶升法兰下部安装锚定装置的示意图;

图6为调平钢板安装示意图。

其中:1、顶升支架;2、侧向加强筋;3、顶升法兰;4、顶升梁;5、千斤顶;6、码头轨道;7、陆基板;8、横向加强筋;9、对筋;10、起重机横梁;11、行走机构;12、码头面;13、防失稳加强筋;14、调平钢板;15、旋转铰轴;16、接线孔;17、照明灯;18、警示灯;19、锚定装置。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进一步说明。

如图1-3所示,一种用于门座式起重机滚装过程中行走机构转向的装置,包括顶升装置、行走机构11和旋转轴15,其中顶升装置与起重机横梁10通过焊接连接,行走机构11设置在顶升装置的两侧,行走机构11通过法兰与起重机横梁10连接,而行走机构11与起重机横梁10之间设置旋转铰轴15,行走机构11通过旋转铰轴15可相对起重机横梁10旋转;

具体地,顶升装置包括顶升支架1、顶升法兰3、顶升梁4和千斤顶5;其中顶升支架1设置在顶升法兰3的上部,顶升梁4设置在顶升法兰3的下部,即顶升支架1和顶升梁4分别设置在顶升法兰3的上下两侧,而顶升梁4设置在千斤顶5上;顶升支架1内焊接侧向加强筋2和横向加强筋8,顶升支架1的上部与起重机横梁10焊接固定,且焊接位置做局部加强,防止受力后因局部应力集中而导致焊缝或主结构的裂纹,顶升支架1内部通过侧向加强筋2和横向加强筋8进行加强,增强顶升支架1的整体稳定性,防止顶升支架1在受力后的整体失稳;千斤顶5通过顶升梁4将起重机一侧的两组行走机构11抬起旋转90°后放至码头轨道6上,在此顶升梁4位于顶升法兰3和千斤顶5之间设置,以防止因千斤顶5与顶升法兰3之间接触面太小而引起顶升法兰3中间受力后变形。

优选地,起重机横梁10上设置有对筋9,顶升装置中的顶升支架1的上部对应起重机横梁10上的对筋9焊接固定;

优选地,顶升支架1与顶升法兰3通过焊接固定,用于在顶升过程中直接承受挤压,顶升法兰3厚度为22mm,防止顶升法兰3受力后变形。

优选地,顶升法兰3的上部设防失稳加强筋13,防止顶升法兰3受力后局部变形。

优选地,顶升支架1与起重机横梁10的连接处设置有接线孔16,顶升支架1上设置有照明灯17和警示灯18,以便于起到照明和安全警示作用。

本发明提供的一种用于门座式起重机滚装过程中行走机构转向的装置,其工作过程为:

首先,将陆基板7置于码头面12上,千斤顶5置于陆基板7上,在千斤顶5顶起顶升支架1之前,行走机构11处于与码头轨道6垂直的状态。

其次,千斤顶5将顶升支架1顶起,起重机横梁10与行走机构11一起被抬离地面。

最后,行走机构11通过旋转铰轴15相对起重机横梁10旋转90°后落座到轨道6上。

优选地,如图4-5所示,顶升法兰3的边缘钻螺栓孔,顶升法兰3的下部通过螺栓安装有锚定装置19,用于起重机非工作状态的锚定。

优选地,如图6所示,陆基板7和码头面12之间的缝隙位置插装有调平钢板14,所述调平钢板14的尺寸为5mmx200mmx200mm。由于码头面12存在不平的状况,陆基板7与码头面12无法完全贴合,在陆基板7和码头面12之间的缝隙位置插装调平钢板14可以使得陆基板7与码头面12完全贴合。

优选地,如图1所示,当行走机构11转向完成后,顶升支架1和顶升法兰3可以再次利用,顶升支架1上的接线孔16、照明灯17、警示灯18可以再次利用,用于生产过程中的照明和安全警示。

本发明提供的一种用于门座式起重机滚装过程中行走机构转向的装置,结构简单、工作可靠、制作成本低。具体地,顶升装置中的顶升支架与起重机横梁的焊接位置做局部加强,可防止受力后因局部应力集中而导致焊缝或主结构的裂纹;顶升支架内部通过侧向加强筋和横向加强筋进行加强,增强顶升支架的整体稳定性,防止顶升支架在受力后的整体失稳;顶升梁位于顶升法兰和千斤顶之间设置,可防止因千斤顶与顶升法兰之间接触面太小而引起顶升法兰中间受力后变形;顶升支架与顶升法兰通过焊接固定,用于在顶升过程中直接承受挤压,顶升法兰厚度较厚,可防止顶升法兰受力后变形;顶升法兰的上部设防失稳加强筋,可防止顶升法兰受力后局部变形;顶升支架上设置接线孔、照明灯和警示灯,以便于起到照明和安全警示作用;顶升法兰的边缘钻螺栓孔,顶升法兰的下部通过螺栓安装有锚定装置,用于起重机非工作状态的锚定。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上”、“下”、“侧向”、“横向”、“垂直”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上述虽然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了描述,但并非对本发明保护范围的限制,所属领域技术人员应该明白,在本发明的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本领域技术人员不需要付出创造性劳动即可做出的各种修改或变形仍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以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