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对瓶装药剂的阻挡式发药单元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546373阅读:329来源:国知局
针对瓶装药剂的阻挡式发药单元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自动化药房,具体涉及一种专用于瓶装药剂的阻挡式发药单元。所述瓶装药剂包括针剂、口服液等瓶装药品。



背景技术:

瓶装药剂,是指针剂、口服液等瓶装药品,传统医院或药房对瓶装药剂的抓药方式通常是:患者到药房抓药时,药剂师根据处方直接到相应的药架上手工数瓶抓取。此种手工抓取方式,效率低、易出错、耗用人工多,患者等候时间长。

现市场上,大多自动化发药装置都仅适用于盒装药或袋装药。针对瓶装药剂的自动发药装置很少,本案发明人对瓶装药剂自动发药装置进行了多年研究,于2012年有申请相关专利,具体参见公布号为CN103373572A的,名为《瓶装针剂自动化药房》的专利文献。该专利文献中公开了一种瓶装针剂的自动化药房,该自动化药房包括架体以及数个发药单元,该发药单元由储药体(该专利文献中称为储药盒体)以及出药机械装置(该专利文献中称为分拣装置)组成,所述储药体中放置众多的瓶装针剂,储药体倾斜设置,下端设有出药口中,出药机械装置设在出药口处;出药机械装置具体包括一分拣转盘,分拣转盘上相邻锯齿之间的间距与瓶装针剂的大小相应。工作时,以分拣转盘的转动从储药体的出药口带动运输出一个个瓶装针剂。上述专利文献公开的方案能实现自动发药,但是也仍存一些不足:由于储药体中放置众多(多排多列)的瓶装针剂,分拣转盘上相邻锯齿带动瓶装针剂的过程易卡阻,发药过程不顺畅,分拣转盘上的锯齿间的放置位还常会发生空缺,需要配设检测装置,成本也增加。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针对瓶装药剂的阻挡式发药单元,提高发药的可靠性。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针对瓶装药剂的阻挡式发药单元,包括储药体以及出药机械装置,所述储药体的一端为出药端;

所述储药体包括两相对侧壁以及连接在两侧壁之间的连接壁,两侧壁之间的间距与一个瓶装药剂的瓶宽相适应,两侧壁阻挡瓶装药剂的瓶宽两侧,而连接壁对应阻挡瓶装药剂的瓶底或瓶顶,使瓶装药剂呈单列排列于储药体内;所述储药体的出药端敞口作为出药口;所储药体以其长度方向与水平面的夹角大于10°布置,使其出药端低于其另一端;

所述出药机械装置包括一阻挡体,该阻挡体设于出药口,阻挡体上作用有驱动装置,由驱动装置驱动阻挡体具有伸出阻挡工作状态和回缩工作状态;当阻挡体处在伸出阻挡工作状态时,阻挡出药端的首个瓶装药剂脱出出药口;当阻挡体处在回缩工作状态时,出药口敞开出药端的首个瓶装药剂从出药口发出。

上述方案中,所述阻挡体为由左门和右门组成的对开门结构,左门和右门分设于出药口的两侧,左门和右门相对储药体铰接,左门和右门各向下延伸有操作部,该操作部经凸轮与驱动装置传动连接。

上述方案中,所述阻挡体为一阻挡轮,该阻挡轮是一外缘上均布阻挡齿的轮形结构。

本实用新型工作原理以及效果如下:本实用新型针对瓶装药剂的特点设置了储药体,储药体内只能放置单列瓶装药剂,且利用阻挡体来阻挡储药体的出药口,以此顺畅地逐一发送药剂,不易卡阻,工作可靠,实现成本低廉,且不用配设检测设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的立体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的主视示意图;

图3为图2的A向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的立体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的主视示意图。

以上附图中:1、储药体;11、侧壁;12、侧壁;13、连接壁;14、出药口;2、出药机械装置;21、阻挡体;211、左门;2111、操作部;212、右门;2112、操作部;213、阻挡齿;3、瓶装药剂;4、驱动装置;5、凸轮;6、移动座;61、滑槽。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描述:

实施例一:参见图1-图3所示:

一种针对瓶装药剂的阻挡式发药单元,包括储药体1以及出药机械装置2,所述储药体1的一端为出药端。

参见图1-3所示,所述储药体1包括两相对侧壁11、12以及连接在两侧壁11、12之间的连接壁13,两侧壁11、12之间的间距与一个瓶装药剂3的瓶宽相适应,两侧壁11、12阻挡瓶装药剂3的瓶宽两侧,而连接壁13对应阻挡瓶装药剂3的瓶底或瓶顶,使瓶装药剂3呈单列排列于储药体1内;所述储药体1的出药端敞口作为出药口14;所储药体1以其长度方向与水平面的夹角大于10°布置,使其出药端低于其另一端。

具体如图1所示,是举例将储药体1竖立放置,即是其内装的瓶装药剂3的高度方向沿着上下方向的放置状态,上述仅为举例。实际中,储药体1也可以平铺放置,即是其内装的瓶装药剂3平躺着放置。

所述出药机械装置2包括一阻挡体21,该阻挡体21设于出药口14,阻挡体21上作用有驱动装置4,由驱动装置4驱动阻挡体21具有伸出阻挡工作状态和回缩工作状态。当阻挡体21处在伸出阻挡工作状态时,阻挡出药端的首个瓶装药剂3脱出出药口14;当阻挡体21处在回缩工作状态时,出药口14敞开出药端的首个瓶装药剂3从出药口14发出。

具体,如图1-3所示,所述阻挡体21为由左门211和右门212组成的对开门结构,左门211和右门212分设于出药口14的两侧,左门211和右门212相对储药体1铰接,左门211和右门212各向下延伸有操作部,该操作部2111、2121经凸轮5与驱动装置4传动连接。具体,在出药口14的下方设有一移动座6,该移动座6上设有横向的滑槽61,所述凸轮上设有凸轴嵌于滑槽61中,从所述凸轮5与移动座6连接驱动移动座6上下运动,移动座6与左门211和右门212的操作部2111、2121槽孔配合连接,从而带动左门211和右门212开合。

上述为举例,实际中,阻挡体21为单侧门结构完全是可行的,甚至阻挡体21可以仅是一杆状体,该杆状体以翻转或者伸缩方式设置均可,只要具有伸出阻挡工作状态和回缩工作状态就可行。

工作时,初始状态如图1和图3所示,阻挡体21为伸出阻挡工作状态阻挡住了出药端首个瓶装药剂3使之不脱出出药口14。当要发药时,驱动装置4驱动凸轮5转动,凸轮5带动移动座6上移,从而使左门211和右门212发生转动,左门211和右门212向外打开达到回缩工作状态,出药口14敞开出药端的首个瓶装药剂3因重力作用从出药口14发出,通过时间控制,当首个瓶装药剂3发出后,驱动装置4反向转,经凸轮5带动移动座6下移,从而凸轴在滑槽61中滑动使左门211和右门212转动,左门211和右门212向内再闭合,回复至伸出阻挡工作状态,以阻挡后一个瓶装药剂3。通过对驱动装置4的动作时刻和持续时间的控制,发出所需数量的瓶装药剂3。

实施例二:参见图4、图5所示:

一种针对瓶装药剂的阻挡式发药单元,包括储药体1以及出药机械装置2,所述储药体1的一端为出药端,与实施例一的不同之处在于:所述阻挡体21为一阻挡轮,该阻挡轮是一外缘上均布阻挡齿213的轮形结构,阻挡轮与驱动装置4连接。使用时,通过驱动装置4驱动阻挡轮旋转,阻挡轮的旋转的不同角度即使其阻挡齿213阻挡出药口14或回缩,通过对驱动装置4的动作时刻、持续时间以及每次转角角度的控制,能够发出所需数量的瓶装药剂3。

其他同实施例一,这里不再赘述。

上述实施例只为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构思及特点,其目的在于让熟悉此项技术的人士能够了解本实用新型的内容并据以实施,并不能以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凡根据本实用新型精神实质所作的等效变化或修饰,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