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压缩垃圾箱用倒料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546361阅读:287来源:国知局
一种压缩垃圾箱用倒料系统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发明涉及垃圾处理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到一种压缩垃圾箱用倒料系统。



背景技术:

垃圾压缩箱一般在顶端设置有进料斗,尾部设置有压缩装置,前端设置有箱门和运料斗,工作人员将垃圾放入运料斗中,运料斗再通过翻转装置将运料斗中的垃圾倒入进料斗中,通过压缩装置将压缩箱内的垃圾压缩成型后通过运料车运走。现有的垃圾压缩箱中控制运料斗的翻转装置只能实现短距离翻转,且翻转动作通过多个安装在压缩箱上不同位置的油缸来实现翻转动作,短距离翻转方式导致垃圾压缩箱的体积受到限制,降低了垃圾处理效率;同时由于翻转动作采用多个压缩油缸实现翻转动作,其结构复杂且耗能大,提高了消耗成本。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是针对以上问题,提供一种压缩垃圾箱用倒料系统,它利用杠杆原理,在不需要油缸的情况下,实现运料斗的倾倒动作,大大降低了能耗,提高了机构运行稳定性。

为实现以上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压缩垃圾箱用倒料系统,它包括位于压缩箱(1)顶端的进料斗(10)和前端的运料斗(6);所述运料斗(6)连接翻转机构;所述运料斗(6)两侧铰接有举杆(7);所述举杆(7)连接翻转机构;所述进料斗(10)前端对称设置有两个定位桩(9);所述定位桩(9)位于压缩箱(1)顶端;所述定位桩(9)顶端设置有大滑轮(92);所述大滑轮(92)侧边设置有小滑轮(93);所述运料斗(6)背面两侧设置有滚动轮(61);所述运料斗(6)背面中心两侧对称设置有U型滑槽(62);所述U型滑槽(62)的槽口面朝向运料斗(6)的外侧边;所述小滑轮(93)滑动设置在U型滑槽(62)内;所述进料斗(10)的前壁上对称设置有两个导位槽(101)。

进一步的,两个导位槽(101)之间间距与举杆(7)之间间距相同;两个小滑轮(93)之间间距与U型滑槽(62)之间间距相同。

进一步的,所述定位桩(9)侧边设置有侧柱(91);所述侧柱(91)顶端设置有小滑轮(93)。

进一步的,所述U型滑槽(62)的一端底面上设置有导位板(63);所述导位板(63)朝向U型滑槽(62)的底面外侧倾斜设置。

进一步的,所述进料斗(10)的前壁上端设置有托板(102)。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利用杠杆原理,通过定位桩形成支点,使得运料斗以定位桩为支点和滑道,朝向进料斗倾倒,大大降低了运料斗的倾倒机构复杂性,降低了能耗,提高了机构运行稳定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运料斗结构示意图。

图3为定位桩结构示意图。

图4为进料斗结构示意图。

图中:1、压缩箱;6、运料斗;7、举杆;9、定位桩;10、进料斗;61、滚动轮;62、U型滑槽;63、导位板;91、侧柱;92、大滑轮;93、小滑轮;101、导位槽;102、托板。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领域技术人员更好地理解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进行详细描述,本部分的描述仅是示范性和解释性,不应对本发明的保护范围有任何的限制作用。

如图1-4所示,本发明的具体结构为:一种压缩垃圾箱用倒料系统,它包括位于压缩箱1顶端的进料斗10和前端的运料斗6;所述运料斗6连接翻转机构;所述运料斗6两侧铰接有举杆7;所述举杆7连接翻转机构;所述进料斗10前端对称设置有两个定位桩9;所述定位桩9位于压缩箱1顶端;所述定位桩9顶端设置有大滑轮92;所述大滑轮92侧边设置有小滑轮93;所述运料斗6背面两侧设置有滚动轮61;所述运料斗6背面中心两侧对称设置有U型滑槽62;所述U型滑槽62的槽口面朝向运料斗6的外侧边;所述小滑轮93滑动设置在U型滑槽62内;所述进料斗10的前壁上对称设置有两个导位槽101。

优选的,两个导位槽101之间间距与举杆7之间间距相同;两个小滑轮93之间间距与U型滑槽62之间间距相同。

优选的,所述定位桩9侧边设置有侧柱91;所述侧柱91顶端设置有小滑轮93。

优选的,所述U型滑槽62的一端底面上设置有导位板63;所述导位板63朝向U型滑槽62的底面外侧倾斜设置。

优选的,所述进料斗10的前壁上端设置有托板102。

本发明具体使用时:垃圾站工作时,环卫工人将垃圾倒入运料斗10中,翻转机构控制举杆7提升产生翻转动作,使得运料斗6背面靠在定位桩9顶端的大滑轮92上,并通过大滑轮92的挡位作用实现运料斗6的翻转,为了保证运料斗6的翻转稳定性,在大滑轮92侧边还设置有小滑轮93,并在运料斗6背面设有U型滑槽62,小滑轮93在U型滑槽62内移动,提高了运料斗6的翻转稳定性,当运料斗6以定位桩9为支点倾倒时,举杆7翻转刚好卡入导位槽101中,使得运料斗6将垃圾送入进料斗10中,落入压缩箱1中,之后,压缩箱1尾部的压缩装置对垃圾进行压缩。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

本文中应用了具体个例对本发明的原理及实施方式进行了阐述,以上实例的说明只是用于帮助理解本发明的方法及其核心思想。以上所述仅是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由于文字表达的有限性,而客观上存在无限的具体结构,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润饰或变化,也可以将上述技术特征以适当的方式进行组合;这些改进润饰、变化或组合,或未经改进将发明的构思和技术方案直接应用于其它场合的,均应视为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