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辆的扇门的合页以及相关车辆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546360阅读:575来源:国知局
车辆的扇门的合页以及相关车辆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发明涉及一种车辆的扇门的合页以及配备有该合页的车辆。



背景技术:

如小型厢式货车类型的实用车辆的一些车辆配备有后门,该后门能够抵靠货厢侧在关闭位置与打开位置之间移动,以致在装货和卸货操作过程中使装货地板完全畅通并且不大幅超过车辆的宽度。

为了使得门能够在这两个末端位置之间枢转,该门配备有合页。该合页包括安装在车辆的货厢上的固定关节、安装在门上的活动关节以及中间关节。该中间关节通过旋转轴连接到所述固定关节和活动关节中每一个上,以致所述门的枢转能够是大约250度。

FR-B-2802967描述了一种该类型的合页。该合页包括闭锁构件。该闭锁装置通过以下方式使得两个轴连续滑动和闭锁:与设置在这些轴中的每一个上的扁平面接触,以使得在第一时间内仅由活动关节进行枢转以及第二时间内由活动关节和中间关节形成的组件进行枢转。

该合页还包括处于最大打开位置处的后门的保持凸轮。凸轮的一个末端被铰接安装在中间关节上,且凸轮的另一个末端在一个侧边缘上包括凹口。该凹口在后门的最大打开位置处与由固定关节支承的挡块机构。凸轮的具有凹口的侧边缘通过支撑元件被保持在挡块构件上。该支撑元件与所述凸轮的与具有凹口的侧边缘相对的侧边缘配合。

然而,该合页具有以下缺陷:由于该合页由大量的零件组成以同时确保扇门的轨迹良好以及扇门锁闭在打开位置,因此合页的制造相对复杂并由此成本高昂。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可以该缺陷,本发明提出了一种更加简单且成本更低的新型合页。该合页使得能够同时将门从关闭位置引导至最大打开位置并且根据一个或多个不同位置将门锁闭。

如此,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车辆的扇门的合页。该合页包括静止关节、中间关节和打开关节。中间关节由静止关节支承为相对于静止关节绕第一轴线旋转。打开关节由中间关节支承为相对于中间关节绕第二轴线旋转。

根据本发明,合页还包括至少一个第一连杆,该第一连杆绕第三轴线可旋转地安装在静止关节上并且绕第四轴线可旋转地安装在打开关节上,致使第一轴线、第二轴线、第三轴线和第四轴线之间大体平行。

根据本发明,合页包括具有互补形状的至少一个第一互补元件对(90、92、94、96),第一互补元件对中的互补元件中的一个互补元件绕第三轴线至少可旋转地连接到第一连杆上,并且第一互补元件对中的另一互补元件绕第三轴线至少可旋转地连接到静止关节上,第一互补元件对中的一个互补元件相对于另一互补元件沿第三轴线活动的方式为:

-当所述第一连杆绕所述第三轴线相对于所述静止关节被定向到至少一个锁合角度时,通过沿所述第三轴线相互支撑来彼此锁合,以致对抗所述第一连杆绕所述第三轴线相对于所述静止关节的旋转;

-当所述第一连杆相对于所述静止关节被引导至至少一个由锁合角度界定的解锁角度扇区时,通过彼此沿所述第三轴线的间隔来彼此解锁,以致使得所述第一连杆能够绕所述第三轴线相对于所述静止关节旋转。

根据本发明,合页包括弹性元件,该弹性元件施加与第三轴线平行的恢复力并用于使互补元件相互支撑。

得益于本发明,第一连杆与中间关节以连续方式引导打开关节的轨迹,并且代替扁平面套筒和闭锁构件组成的系统。具有互补形状的两个互补元件自身确保整个合页的闭锁,并且因此确保当第一连杆被定向到预定的锁合角度以对抗第一连杆相对于静止关节的旋转时附接到打开关节上的车辆的门的闭锁。

根据本发明的其他有利特征,这些特征被单独或相互结合给出:

-第一互补元件对中的互补元件中的一个互补元件(即第一元件)包括至少一个分度定位销,另一互补元件(即第二元件)包括与分度定位销互补的至少一个分度定位槽,互补元件的锁合通过分度定位销插入分度定位槽中实现。

-第二元件包括至少两个分度定位槽,分度定位槽绕第三轴线成角度分布,从而界定解锁角度扇区并限定由解锁角度扇区以角度间隔的两个解锁角度。

-每个互补元件配备有以第三轴线为中心的爪形连接器,两个爪形连接器具有互补形状并且彼此正对,互补元件的锁合对应于两个爪形连接器的锁合,并且互补元件的解锁对应于两个爪形连接器的解锁。

-第一轴线与第二轴线限定第一平面,第三轴线与第四轴线限定第二平面,第二平面与第一平面在第一轴线与第二轴线之间相交,以使得中间关节绕第一轴线相对于静止关节的旋转驱动打开关节绕第二轴线相对于中间关节的旋转。

-第一互补元件对中的互补元件中的一个互补元件联结到静止关节上,第一互补元件对中的另一互补元件联结到第一连杆上,第一连杆沿第三轴线相对于静止关节活动,恢复力被施加到第一连杆上。

-第一互补元件对中联结到第一连杆上的互补元件与第一连杆成为一体。

-第一互补元件对中联结到静止关节上的互补元件包括插件,该插件绕第三轴线可旋转地固定到静止关节上并且区别于静止关节。

-合页包括至少一个第一销,第一销与第一轴线同轴,并且静止关节通过第一销支承中间关节绕第一轴线旋转,以及,插件包括凸头,凸头与第一轴线同轴,并且静止关节通过凸头支承插件,以及,静止关节包括通孔,通孔与第一轴线同轴,并且第一销和凸头同时嵌入通孔。

-合页包括至少一个第一销钉,第一销钉与第三轴线同轴,并且静止关节通过第一销钉支承第一连杆绕第三轴线旋转,插件包括主孔,插件被第一销钉经由主孔穿过以被第一销钉支承。

-合页具有与第一连杆平行的第二连杆以及具有互补形状的第二互补元件对,第二连杆绕第三轴线可旋转地安装在静止关节上并且绕第四轴线可旋转地安装在打开关节上,第二互补元件对中的互补元件中的一个互补元件连接到第二连杆上并且第二互补元件对中的另一互补元件绕第三轴线可旋转地连接到静止关节上,第二互补元件对中的互补元件中的一个互补元件相对于另一互补元件沿第三轴线活动的方式为:

当所述第二连杆绕所述第三轴线相对于所述静止关节被定向到锁合角度时,通过沿所述第三轴线相互支撑来彼此锁合,以致对抗所述第二连杆绕所述第三轴线相对于所述静止关节的旋转;

当所述第一连杆被引导至所述解锁角度扇区时,通过彼此沿所述第三轴线的间隔来彼此解锁,以致使得所述第二连杆能够绕所述第三轴线相对于所述静止关节旋转;

弹性元件被插入第一对和第二对活动元件中分别的活动的互补元件之间。

本发明还涉及一种车辆,该车辆包括车身以及通过至少一个前述合页连接到车身上的扇门,静止关节联结到车身上,并且打开关节联结到扇门上。

附图说明

通过阅读下文中仅以非限制性和非排他性的示例并参照附图给出的说明将更好地理解本发明,在附图中:

-图1为根据本发明的合页的分解透视图;

-图2为图1中的合页在另一角度下的分解透视图;

-图3和4为以上附图中的合页的截面图;

-图5为以上附图中的合页的平面图,该图中示出了图3的横截线III-III;

-图6至8为以上附图中的合页在不同配置下显示的平面图,图4中的横截线IV-IV在图6中示出;

-图9为沿途4中所示的横截线IX-IX的合页的截面图;

-图10示出了之前附图中的合页的连杆;以及

-图11示出了图1至9中的合页的插件。

具体实施方式

在下文中,表达“垂直”和“水平”相对于车辆的使用位置。

在图1的分解图和图2的组装图中示出的合页2是例如小型厢式货车类型的有用车辆的门的合页,该车辆在图中并未示出。该车辆包括车身和至少一个扇门,该扇门通过合页2、至少通过多个与合页2类似的合页连接到车身上。车辆还可以包括一个或多个其他的扇门。该一个或多个其他的扇门中的每一个也通过与合页2类似的合页连接到车身上。所提到的扇门例如为装货后门,或者通道车门,其往返绕优选垂直的轴线来进行。替代性地,合页2能够实现用于水平行程的门或者完全为其他方向行程的门。

合页2包括静止关节4、中间关节6和打开关节8。

静止关节4已知为固定的,例如通过螺丝固定到车辆的车身上,并且有时称为“固定关节”。打开关节8已知被固定到车辆的扇门上并且有时称为“活动关节”。

静止关节4包括支承板10。该静止关节4通过支承板10固定到车身上。支承板10包括例如对固定到车身上的螺丝进行容纳的孔11。打开关节8包括固定到车辆的门上的两个螺栓12。螺栓12优选地被拧紧到打开关节8的攻丝孔中。打开关节8通过中间关节6由静止关节4支承,以使得打开关节8相对于静止关节4活动,从而使得门能够在以下位置之间变化:

-关闭位置,其中,合页2采用图5中所示的配置,并且门至少部分的遮挡车身的开口,打开关节8被定向为相对于静止合页4成A0角;以及

-门的最大打开位置,其中,合页2采用图9中所示的配置,其中,门并不遮挡车身的开口,并且其中,门被定向为相对于关闭位置绕往返轴线限定的最大打开角A1。

门还采用中间打开位置,其中,合页2采用例如图6、7和8中所示的配置。

中间关节6由静止关节4支承为相对于静止关节绕第一轴线X4旋转,当静止关节4安装在车身上时,第一轴线X4优选地大体垂直。静止关节4包括两个耳部18。耳部18通过静止关节4的支持部件20联结到支承板10上。耳部18从支持部件20突出,并且每个耳部在与支承板10正交的平面中延伸。耳部18彼此隔一距离沿轴线X4在与该轴线X4正交的平面内延伸。通孔16被设置在每个耳部18内,以致通孔16与轴线X4同轴。

中间关节6包括两个臂部22。臂部22彼此隔一距离沿轴线X22延伸并通过中间关节6的中央部件26相连,以致与轴线X22同轴的通孔24穿过每个臂部22。当中间关节6安装在静止关节4上时,轴线X22和轴线X4同轴,以致通孔24与通孔16对准,耳部18被置于两个臂部22之间。合页2包括两个销14。每个销14插入并穿过通孔24之一中的方式为还嵌入通孔16中,该通孔16正对所提及的通孔24。销14中的每一个还与第一轴线X4同轴。静止关节4因此支承中间关节6通过销14绕第一轴线X4旋转。

支撑环28绕每个销14安装,以插入耳部18与邻近的臂部22之间。每个支撑环28包括径向圈30和轴向部32。如图3中所示的径向圈被插入耳部18和所提及的臂部22。轴向部32从径向圈30的内边缘开始延伸并且在孔16中形成销14的枢转衬部14,该枢转衬部14插入在孔16的壁与销14之间。

打开关节8包括两个耳部38。该耳部38突出自打开关节8的支持部件20,并且彼此隔一距离沿打开关节8的轴线X8彼此平行延伸。通孔36被设置在每个耳部38中,以致通孔36与轴线X8同轴。中间关节6包括两个臂部42。臂部42彼此隔一距离延伸并通过中央部件26相连,以致与中央部件26形成叉形。臂部42和臂部22两两在相反方向上延伸,以致中间关节6具有通常的H形。每个臂部42被同轴的通孔44穿过。臂部42和通孔44限定与轴线X22不同且平行的轴线X42。

中间关节6支承打开关节8。打开关节8相对于中间关节6绕与轴线X42同轴的轴线X8旋转。当中间关节6安装在静止关节4上时,通孔44与通孔36对准,耳部38置于两个臂部42之间。合页2包括类似于销14的两个销34。每个销34插入并穿过通孔44之一的方式为还嵌入通孔36中,该通孔36正对所提及的通孔44。销34中的每一个还与轴线X8同轴。中间关节6因此通过销34致使打开关节8绕轴线X8旋转。

与支撑环28类似并且还具有径向圈和轴向部的支撑环48绕每个销34安装,从而插入在耳部38与邻近的臂部42之间。

合页2还包括两个连杆60。每个连杆60绕第三轴线X62可旋转地安装在静止关节4上。每个连杆60具有止于两个末端的狭长形状。每个连杆60具有通常的平面形状,该平面形状具有相反的第一面61和第二面63。在连杆60的一个末端处设置有孔62。该孔62从第一面61穿过连杆60直至第二面63。

孔62限定与连杆60的平面正交的轴线X62。另外,不同于孔24的通孔66设置为穿过静止关节4的两个耳部18之一。该耳部66与第三轴线X66同轴。在图3中可见的闭孔67也设置在第二耳部18中与第三轴线X66同轴。该闭孔被定位为正对通孔66并且对两个耳部18之间进行连通。销钉68被插入并穿过孔66直至到达闭孔内,以致销钉68与第三轴线X68同轴。连杆60通过各孔62在耳部18之间安装到销钉68上,从而能够相对于静止关节4绕第三轴线X62枢转。静止关节4的中央挂钩70在两个耳部18之间且在两个连杆60之间突出自支持部件20。挂钩70以一距离围绕轴线X66。在每个连杆60的两端关于轴线X66轴向地具有耳部之一和挂钩70。

与上文所述的支撑环28和48类似的支撑环72被置于连杆60的孔62中,以致支撑环的轴向部围绕销钉68,并且支撑环的径向圈插入中央挂钩70和所涉及的连杆60之间。压缩弹簧74沿轴线X66轴向插入在两个环72的径向圈之间,以使得压缩弹簧74构成弹性元件。该弹性元件施加相反且平行于第三轴线的的恢复力F74。该压缩弹簧74用于将连杆60彼此隔开,并因此使连杆60接近耳部18。

合页2还包括两个插件80,优选地为彼此对称的。每个插件80大体为平面的,具有相反的第一侧86和第二侧88。凸头82从第一侧86突出自插件80。主孔84还从第一侧86穿过插件到达第二侧88。

每个插件80被插入耳部18之一与最接近该耳部18的连杆60之间,以致压缩弹簧74用于推动连杆60以支撑所提及的插件80。每个插件80的第一侧86支撑邻近的耳部18,以使得插件80沿轴线X66相对于耳部18平移固定。第二侧88面对连杆60并且与连杆60接触。

正如图3中所示,每个插件80的凸头82嵌入邻近该插件的耳部18的通孔16中,以使得耳部16至少部分地支承插件80。已知每个耳部18的通孔16将插件80的凸头82容纳在位于两个耳部18之间的开口中,并且销14将中间关节6支承在相对的外部开口中。每个插件80的凸头82因此与第一轴线X4同轴。

每个插件80的主孔被销钉68穿过,以使得销钉68还支承每个插件80。插件80以此通过凸头82和主孔84被固定在耳部18上绕与第三轴线X66平行的轴线旋转。

插件还包括爪形连接器90。该爪形连接器90设置在第二侧88的表面上并且形成围绕主孔84的冠部。实际上,爪形连接器90包括设置在第二侧88的表面上的一系列的沟槽,例如18条沟槽。这些沟槽相对于由主孔84限定的轴线在径向方向上。爪形连接器90的径向沟槽被设置为全部围绕主孔84以致形成围绕主孔84的径向沟槽环。当插件80被固定到耳部18上时,爪形连接器90由此以第三轴线X66为中心。

具有与爪形连接器90互补的形状的爪形连接器92被设置在每个连杆60的面61的表面上。每个爪形连接器92形成围绕连杆的孔84、62的冠部并且完全绕冠部延伸。爪形连接器92由一系列径向沟槽形成。当连杆被定向为在绕相对于耳部18的轴线X66的特定的预定方向上时,这些径向沟槽能够嵌入爪形连接器90的径向沟槽中。爪形连接器90和92由此具有互补形状并且在合页2中彼此正对,从而形成爪形连接器对。合页2由此包括两个爪形连接器对,每个爪形连接器对与连杆60之一相关联。

每个连杆60还提供分度定位销94。分度定位销94突出自面61并且相对于孔62径向延伸,以使得分度定位销94指向与孔62的末端相反的连杆60的末端。分度定位销94由此形成在与爪形连接器同一面上凸起的肋条。插件80包括三个分度定位槽96。每个定位槽96的形状与分度定位销94的形状互补,以使得分度定位销94能够插入分度定位槽96中。实际上,三个定位槽96设置在第二侧88上并且相对于相关的插件80的主孔84从爪形连接器90处开始径向延伸。三个分度定位槽96绕轴线X66分布在不同的预定角度位置处。定位槽96的角度分布限定了连杆60相对于插件80绕轴线X66的角度锁合位置。在这些位置处,通过将分度定位销94插入分度定位槽96中,连杆60能够沿轴线X66轴向接近对应的耳部18。两个滑移表面98被设置在插件80的两侧88上,并且将连续的分度定位槽96之间成角度绕轴线X66连接。

由此,当通过绕第三轴线X66相对于静止关节4布置定位槽96使得连杆60被定向为沿预定方向时,压缩弹簧74引起以下锁合:

-爪形连接器对90和92的锁合;以及

-对于每个连杆60,分度定位销94锁合在定位槽96之一中。

当连杆60离开这些预定方向时,爪形连接器对90和92以及分度定位销94因而被解锁,这导致连杆60彼此接近,这与压缩弹簧74施加的恢复力F74相反。对于每个连杆60,当爪形连接器对90和92以及分度定位销94被解锁时,插件80和连杆60之间在弹簧74的压力下保持接触。定位销94因而与滑移表面98接触。在此情况下,爪形连接器90和92优选地沿轴线X66彼此隔一距离。

已知每个连杆60从锁合位置到解锁位置的转变的进行与弹簧74施加的力F74相反,以使得连杆60绕轴线X66相对于静止关节的方向被与定位槽96配合的定位销74来确定。每个插件80由此形成沿对应的连杆60的轴线X66的轴向行程凸轮。每个连杆60在邻近的插件80中的锁定对应于爪形连接器90和92的锁定。每个连杆60在邻近的插件80中的解锁对应于两个爪形连接器90和92的解锁。

在对将连杆60维持在定位销94和定位槽96给定的分度中的锁合位置的稳固性进行加强的措施中,爪形连接器对90和92的存在是优选的。连杆60与插件80的使用寿命由此得到延长。尽管如此,作为变型,连杆60和插件80不具有爪形连接器。在此情况下,定位销94和定位槽96仅确保连杆60的角度位置的分度(indexation)。

总之,分度定位销94和分度定位槽96形成形状互补的元件对,其中,定位销94绕第三轴线X66可旋转地连接到连杆60上,并且定位槽96绕第三轴线X66可旋转地连接到静止关节4上。由此,互补的元件中的一个固定到连杆60上,从而在连杆60绕第三轴线X66旋转的同时旋转。另一互补元件绕第三轴线X66固定到静止关节4上。在连杆60沿销钉68平移且旋转活动的措施中,该元件对中的互补元件中的一个(即主元件,种类上包括连杆60上具有的定位销94)相对于另一元件活动(即从元件,种类上包括定位槽96)以沿第三轴线X66平移。

以此方式,当连杆60绕第三轴线X66相对于静止关节4被定向到锁合角度时,两个互补元件能够是通过沿第三轴线X66相互支撑以使得一个在另一个中来锁合。锁合角度实际上由三个定位槽96中的每一个的角度位置来给定。这三个角度位置由此限定三个不同的锁合角度。通过锁合,互补元件阻挡连杆60绕第三轴线X66相对于静止关节4旋转。定位销94因而在弹簧74的恢复力F74的作用下留在定位槽96之一中。

另外,当连杆60被置于关于静止关节4的锁合角度扇区,两个互补元件通过沿第三轴线X66彼此隔开来彼此解锁。实际上,在连杆60旋转时,定位销94从定位槽96中取出,从而在不破坏元件之间的接触的情况下导致连杆60对抗弹簧74的力F74平移以与插件80隔开,从而使得连杆60能够绕第三轴线X66相对于静止关节4旋转。每个解锁角度扇区由至少一个、最多两个解锁角度,以使得连续的两个锁合角度在角度上的间隔为该角度扇区中的一个角度扇区。

如下文中将详细说明的,连杆60中的每一个绕区别于轴线X66且与之平行的第四轴线X102可旋转地安装在打开关节8上,以使得打开关节8相对于静止关节4的方向同时取决于连杆60以及中间关节6相对于静止关节4的方向。

由此,第一解锁角度扇区由以下两个角度之间的角度间隔限定:当打开关节8被定向为相对于静止关节4的角度A0时连杆60被定向的角度、以及当连杆60被锁合在定位槽96中的第一个定位槽中时连杆60被定向的角度。如图6中所示,该第一解锁角度扇区对应于打开关节8在角度A0和角度A1之间的行程。当打开关节8被定为至角度E1时,连杆60被锁合。在角度A0和E1之间的行程内,打开关节8扫过连杆60被解锁的扇区S1。

第二解锁角度扇区由以下两个角度之间的角度间隔限定:当连杆60被锁合在定位槽96中的第一定位槽中时连杆60被定向的角度、以及连杆60被锁合在定位槽96中紧接着第一定位槽的第二定位槽中时连杆60被定向的角度。如图7中所示,该第二解锁角度扇区对应于打开关节8在连杆60被锁合的角度E1和角度E2之间的行程。在该行程内,打开关节8扫过连杆60被解锁的角度扇区S2。该角度扇区S2由角度E1和E2界定。

第三解锁角度扇区由以下两个角度之间的角度间隔限定:当连杆60被锁合在定位槽96中的第二定位槽中时连杆60被定向的角度、以及连杆60被锁合在定位槽96中紧接着第二定位槽的第三定位槽中时连杆60被定向的角度。如图8中所示,该第三解锁角度扇区对应于打开关节8在连杆60被锁合的角度E2和角度E3之间的行程。在该行程内,打开关节8扫过连杆60被解锁的角度扇区S3。该角度扇区S3由角度E2和E3界定。

连杆60中的至少一个包括挡块边缘110。挡块边缘110平行于轴线X62连接面61和63。如图9中所示,当合页2位于最大打开位置时,连杆60的挡块边缘110与在静止关节4的支持部件上形成的对应的挡块表面112接触,从而将耳部18连接到中央挂钩70上。合页2的最大打开角度A1由此限定为边缘110抵靠表面112。由此,第四解锁角度扇区由以下两个角度之间的间隔限定:当连杆60被锁合在定位槽96中的第三定位槽中时连杆60被定向的角度、以及当连杆60支撑挡块表面112时连杆60的角度。如图9中所示,该第四解锁角度扇区对应于打开关节8在角度E3和角度A1之间的行程。在该行程内,打开关节扫过连杆60被解锁的角度扇区。

例如,作为参考的角度A0的值为0度,角度E1相对于角度A0成80度,角度E2相对于角度A0成180度,角度E3相对于角度A0成240度,且角度A1相对于角度A0成270度。

例如,每个爪形连接器90和92包括十八条沟槽。这些沟槽限定了爪形连接器90和92彼此之间的十八个不同的锁合方向。这些锁合方向绕轴线X66两两间隔20度。爪形连接器90和92的这些锁合方向中的至少四个对应于连杆60的分度定位销94的锁合角度。

作为变型,每个连杆60配备有多个分度定位销。这多个分度定位销与分度定位销94类似并且绕孔62成角度分布。

作为变型,每个插件80包括与三个定位槽96之一类似的仅一个定位槽,或者包括数量异于3的多个定位槽。已知定位槽96的数量和定位销94的数量决定了角度位置、以及锁合角度的数量和锁合角度扇区的数量。

作为变型,分度定位槽96被设置在连杆60中,不设置在插件80中。在此情况下,分度定位销被设置为突出自插件80。已知可以采用其他组合。

在之前的示例中,互补元件中与插件80形成的从元件间隔的元件区别于且置于静止关节4上。主元件与连杆60成为一体。连杆60沿第三轴线X66相对于静止关节4活动。

作为变型,主元件和从元件区别于连杆60和插件80,以形成两个独立零件。替换地,主元件与静止关节4成为一体。

另外,每个连杆60包括通孔64。通孔64被设置为从第一面61穿过每个连杆60到达第二面62。在与该末端相反的末端处设置有孔62。每个连杆60的通孔64限定了所涉及的连杆60的轴线X64。轴线X64平行与且区别于轴线X62。

打开关节8包括中央肋条100。中央肋条100突出自支撑部件40并且在两个耳部38之间平行于耳部延伸。耳部38中的第一耳部包括区别于孔36的通孔102。中央肋条100还包括与孔102对准且同轴的通孔104,以致限定前述的第四轴线X102。第四轴线102与轴线X8平行而不交叉。第二耳部38包括闭孔(图中未示出)。该闭孔与孔102和104同轴并且正对孔104打开。

第二销钉106安装在耳部38的孔102、104以及闭孔中。每个连杆通过第二销钉106安装为绕轴线X102相对于打开关节8旋转。由此,连杆的各轴线X64与轴线X102同轴。连杆60在中央肋条100的两侧安装在耳部38之间。

实际上,每个连杆60通过与环28、48和72类似的环108安装到销钉106上。环108的轴向部伸入孔64中,并且环108的径向环被插入连杆的面63和中央肋条100之间。

最终,在合页2中,第一轴线X4、第二轴线X8、第三轴线X66和第四轴线X102彼此大体平行并且彼此不同。第一轴线X4与第二轴线X8限定第一平面P1。第三轴线X66和第四轴线X102限定第二平面P2。第二平面P1与第一平面在第一轴线X4和第二轴线X8之间相交。得益于该特定配置,中间关节6相对于静止关节4绕第一轴线X4的旋转驱动打开关节8相对于中间关节6绕第二轴线X8的旋转。在打开关节8相对于静止关节4的打开动作和关闭动作时,打开关节8相对于中间关节6的旋转在与中间关节6相对于静止关节4的旋转相同的方向上进行,以使得这两个组合旋转限定车辆的门相对于车身的往返旋转。已知连杆60和中间关节6在相对于静止关节4旋转时从几何上向打开关节8自身施加旋转动作,以及以伸缩方式相对于静止关节4的环形移动,如图5至9中所示。

前述示例示出了具有两个连杆60的合页2,每个连杆连接到插件80上。已知针对连杆60之一说明的特征同样适用于其他连杆60。尽管如此,能够想到合页仅包括根据之前所述的单个连杆60以及单个插件80。在此情况下,弹簧74例如沿轴线X4轴向支撑静止关节4并且支撑唯一的连杆60,从而向该唯一连杆60施加恢复力以保持与唯一插件80接触。

替换地,可以在合页2中设置超过两个连杆60以及同样数量的对应的插件80,其在合页2中的安装方式与前述类似。

上文所述的各个实施例和变型能够结合形成新的实施例。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