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高硅氧玻璃纤维线自动卷绕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428213阅读:383来源:国知局
一种高硅氧玻璃纤维线自动卷绕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高硅氧生产设备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高硅氧玻璃纤维线自动卷绕装置。



背景技术:

高硅氧玻璃纤维线因其优良的物理和化学性能,在国民经济的各个领域的应用日渐增加。高硅氧玻璃纤维线的生产流程包括坯线织造、酸沥滤、水清洗、热处理和后表面处理。在进行酸沥滤处理时,要求高硅氧玻璃纤维线与酸充分接触,然而现有技术中在坯线织造工序中,坯线都是紧紧的缠绕在绕线桶上,如果直接进行浸酸处理,一方面不能确保坯线与酸充分接触,另一方面还会对绕线桶造成腐蚀,因此需要采用特定的设备将坯线卷绕在特制的纱框上制成线卷,然后用悬挂方式将线卷均匀放置在酸沥滤槽中进行酸沥滤处理。现有技术中,将坯线卷绕成线卷大都采用人工卷绕方式进行,劳动负荷大、卷绕效率较低。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高硅氧玻璃纤维线自动卷绕装置,目的是提高线的卷绕效率,降低工人的劳动强度。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解决方案:一种高硅氧玻璃纤维线自动卷绕装置,包括支架、第一电机、第二电机和控制器,所述第一电机、第二电机与控制器连接,其特征在于:所述一种高硅氧玻璃纤维线自动卷绕装置还包括设于支架两侧的左线架和右线架、设于支架上的左绕线轴、左转轴、右绕线轴、右转轴、分别设于左绕线轴和右绕线轴上的若干个左收卷桶和右收卷桶、设于支架上的位于左绕线轴和右绕线轴之间的移动杆、设于移动杆上的若干个牵引杆以及设于牵引杆两端的左导线孔和右导线孔,所述右转轴通过第一传动机构与第一电机连接,所述左转轴通过第二传动机构与右转轴联动,所述左绕线轴和右绕线轴分别通过第三传动机构与左转轴和右转轴连接,所述移动杆通过第四传动机构与第二电机连接。

优选的所述支架上还设有左导线杆和右导线杆。

优选的所述左收卷桶和右收卷桶均为可收缩结构,均包括底板、调节螺母、与底板连接的若干片桶扇、套装在桶扇外部的桶套以及连接桶扇和调节螺母的支撑杆,所述左绕线轴和右绕线轴上设有螺纹面,所述螺纹面上的螺纹与调节螺母的螺纹相匹配,所述左收卷桶的调节螺母安装在左绕线轴上,所述右收卷桶的调节螺母安装在右绕线轴上。

优选的所述左收卷桶的数量等于右收卷桶的数量等于牵引杆的数量。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采用本实用新型卷绕坯线时,在第一电机带动下,位于支架左侧的坯线依次经过左线架、左导线杆、左导线孔并最终卷绕到左收卷桶上,位于支架右侧的坯线的卷绕原理与左侧坯线的卷绕原理相同,同时在第二电机的作用下坯线前后摆动,确保坯线均匀的卷绕到左收卷桶和右收卷桶上,整个卷绕过程自动进行,降低了工人的工作强度、提高了卷绕效率。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俯视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主视图。

图3是左收卷筒或右收卷筒的立体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一种高硅氧玻璃纤维线自动卷绕装置,包括支架1、第一电机2、第二电机3、控制器、设于支架1两侧的左线架4和右线架5、设于支架1上的左导线杆6、左绕线轴7、左转轴8、右导线杆9、右绕线轴10、右转轴11、分别设于左绕线轴7和右绕线轴10上的若干个左收卷桶12和若干个右收卷桶13、设于支架1上的位于左绕线轴7和右绕线轴10之间的移动杆14、设于移动杆14上的若干个牵引杆15以及设于牵引杆15两端的左导线孔16和右导线孔17。所述第一电机2、第二电机3与控制器连接。所述右转轴11通过第一传动机构与第一电机2连接,优选的所述第一传动机构包括传动皮带18和传动轮19。所述左转轴8通过第二传动机构与右转轴11联动,优选的所述第二传动机构包括分别设于左转轴8和右转轴11上的齿轮20。所述左绕线轴7和右绕线轴10分别通过第三传动机构与左转轴8和右转轴11连接,优选的所述第三传动机构包括链轮21和链条22。所述移动杆14通过第四传动机构与第二电机3连接,优选的所述第四传动机构包括链轮、链条以及螺旋槽23,螺旋槽23用于将第二电机3的旋转运动转换成移动杆14的前后摆动的直线运动。优选的所述左收卷桶12的数量等于右收卷桶13的数量等于牵引杆15的数量,且左收卷桶12的数量大于或等于两个。所述左收卷桶12和右收卷桶13均为可收缩结构,均包括底板24、调节螺母25、与底板24连接的若干片桶扇26、套装在桶扇26外部的桶套27以及连接桶扇26和调节螺母25的支撑杆28,所述左绕线轴7和右绕线轴10上设有螺纹面,所述螺纹面上的螺纹与调节螺母25的螺纹相匹配,所述左收卷桶12的调节螺母25安装在左绕线轴7上,所述右收卷桶13的调节螺母25安装在右绕线轴10上。

采用本实用新型卷绕坯线时,首先将位于支架1左侧的坯线顺序经过左线架4、左导线杆6、左导线孔16并将线头固定在左收卷桶12上,将位于支架1右侧的坯线顺序经过右线架5、右导线杆9、右导线孔17并将线头固定在右收卷桶13上,所述左线架4、左导线杆6、右线架5和右导线杆9用于引导坯线,从而更有利于坯线在卷绕过程中的传输;其次启动控制器,则第一电机2和第二电机3在控制器的控制下开始工作,右转轴11在第一电机2的带动下开始旋转,同时左转轴8在右转轴11和第二传动机构的作用下开始旋转,则左绕线轴7和右绕线轴10分别在左转轴8、右转轴11和第三传动机构的作用下开始旋转,实现将坯线卷绕到左绕线桶12和右绕线桶13上,所述移动杆14在第二电机3以及第四传动机构的作用下前后摆动,使得坯线均匀的卷绕到绕线桶上,用户可以通过控制器控制第一电机2和第二电机3的转速;最后坯线卷绕结束后,旋转调整螺母25,将左收卷桶12和右收卷桶13的桶扇26收缩起来,并将线卷收纳起来,准备进入下道工序。本实用新型工作过程中,自动卷绕坯线,解决了人工卷绕坯线工作负荷大的不足;另外,本实用新型可以同时卷绕多个线卷,提高了工作效率。

综上,本实用新型达到预期效果。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