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吊具及吊装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177133阅读:1005来源:国知局
一种吊具及吊装系统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吊具及吊装系统,更具体的说,涉及一种用于吊装中心为圆形通孔物体的吊具工装及吊装系统。



背景技术:

在机械制造、铸造等行业中,对于中心为圆形通孔的工件或其他零部件的搬运,常用到吊具工装,通过行车带动整体式吊具将环形工件进行移动搬运。但是现有搬运环形工件的吊具,其结构往往采用设有多个活动关节的铰链结构。在使用这种结构的吊具时,其活动关节位置受力非常大,其关节位置容易发生损坏。而且这种铰链结构的吊具,由于其铰链结构关节本身的刚性的不足,在吊装移动物品时,物品会发生晃动,增加其磨损,使用寿命短。而且在吊装重量较高的物体时,非常容易发生脱落,引发安全事故。

现有在吊装工件时往往用吊具吊钩住工件外部进行吊装,在吊装大尺寸零件如大型薄壁叶轮石膏型时,采用在工件外部进行吊装的形式,往往需要加大吊具的尺寸才能完成吊装过程,而吊具尺寸加大后不仅会增加吊具本身的重量,增加制造吊具的成本,增加吊装过程的负担,同时吊具尺寸增大后,在吊装工件时,吊具与工件的配合处不紧密,对于吊具的控制过程更加复杂,吊具吊装过程不牢靠,容易产生晃动,进而造成对工件的磨损。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吊具,该吊具能够方便的对内部有孔(贯穿孔或盲孔皆可)的工件进行吊装,将吊具的吊钩深入到孔中,压紧装置将吊钩的上端部压紧在支撑部件上,将吊装部件伸展开来,并通过杠杆作用对工件吊装。

还提供一种包含该吊具的吊装系统,将吊具和现有的吊装装置相结合,在吊装环形工件等具有中部贯穿孔的工件时,非常方便的实现对吊具的吊装,同时还可以减轻吊装过程中对工件的磨损和磕碰。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下述技术方案:

一种吊具,包括起吊部件,所述起吊部件下部固定连接用于支撑吊装部件的支撑部件,所述支撑部件具有连接多个吊装部件的多个分支,能对被吊工件多处起吊装支撑作用的;所述起吊部件上设置沿起吊部件上下移动的压紧部件,所述吊装部件与支撑部件的分支可枢转的连接,压紧部件向上移动松开吊装部件以使吊装部件进入工件内部,压紧部件向下移动压紧吊装部件以与工件接触配合进行吊装。在压紧部件沿起吊部件向上移动时,吊装部件向吊具中心偏转,方便将吊具置于工件内部;在压紧部件沿起吊部件向下移动时,通过压紧部件和支撑部件的配合,可以将吊装部件压紧,实现吊具吊装过程的可靠性;同时支撑部件上设置多个与吊装部件连接的分支,可以设置多个吊装部件,对工件的多处位置起到支撑作用,在起吊过程中给工件更大的支撑力,保证吊具与工件间的配合紧密性。

所述吊装部件包括与支撑部件的分支枢转连接的连接杆,所述连接杆底部与吊钩工件的钩台连接,连接杆顶部连接与压紧部件相配合的端板;连接杆与支撑部件的分支可枢转连接,吊装部件可沿与支撑部件连接处转动,在无外力作用情况下,由自身重力吊装部件底部自动向吊具中心靠拢。

所述端板由连接杆向支撑部件中心方向延伸,所述钩台由连接杆向相反方向延伸;端板被夹于压紧部件和支撑部件之间,钩台与工件相配合轻松完成工件的吊装。

优选的,所述连接杆与端板所呈角度大于等于90度;使工件吊装时吊装部件向外展开的尺寸足够支撑吊装工件。

优选的,所述连接杆与钩台所呈角度大于等于90度;使钩台在与工件配合吊装时,连接杆与钩台角度不置过小而产生折损。

优选的,所述钩台上表面配合设置延展台;有效减轻了吊钩对吊装物体接触面的磨损、磕伤。

进一步优选的,所述延展台与钩台活动连接,延展台可沿钩台向内或向外运动;根据物体的接触面进行调整,使用于各种形状环形物体的吊装。

所述延展台与钩台采用磁吸式连接;连接方式简单,且采用磁吸式连接,延展台和钩台的配合可靠,调整方便。

优选的,所述延展台的截面形状为扇环形;与圆环形工件的吊装配合更为紧密。

所述起吊部件包括吊环,所述吊环底部与吊杆连接,所述压紧部件连接在吊杆上并能沿吊杆上下移动。

所述支撑部件包括中部支撑板,中部支撑板周边均匀布设多个所述分支。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

1、本实用新型能够实现对内部设有贯穿孔的物品的吊装。使用方便,将吊具的吊钩深入到贯穿孔中,压紧部件将吊钩的上端部压紧在支撑部件上,将吊钩伸展开来,并通过杠杆作用对物体吊装。

2、本实用新型在钩台上设有延展台,有效减轻了吊钩对吊装物体接触面的磨损、磕伤。能够实现对较脆、易碎物体的吊装。

3、本实用新型延展台上表面能够根据物体的接触面进行调整,使用于各种形状环形物体的吊装。

4、本实用新型吊具结构简单,轻便,有效节省了吊具本身带来的重量。

5、本实用新型吊具在吊装过程中,该吊具各部位紧密连接配合,不会因为吊装过程中的晃动,引起吊具的磨损,延长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吊具收缩状态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吊具吊装状态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吊具吊装状态俯视图;

图4为支撑座示意图;

图5为支撑座的另一实施例示意图;

图中,1为起吊部件,2为压紧部件,3为支撑座,4为吊装部件,5为吊环,6为吊杆,7为端板,8为连接杆,9为钩台,10为延展台,11为连接销,12为分支,13为中部支撑板,14为长条形安装孔。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实施例1:

如图1-图2所示,一种吊具,包括起吊部件1、压紧部件2、支撑座3、吊装部件4,起吊部件1下部固定连接支撑座3,起吊部件1上设置沿起吊部件1上下移动的压紧部件2,支撑座3具有连接多个吊装部件4的多个分支12(如图4所示)能对被吊工件多处起吊装支撑作用,吊装部件4与支撑座3的分支12可枢转的连接,压紧部件2向上移动松开吊装部件4以使吊装部件4进入工件内部,压紧部件2向下移动压紧吊装部件4以与工件接触配合进行吊装。

在压紧部件2沿起吊部件1向上移动时,吊装部件4的钩台9向吊具中心偏转,方便将吊具置于工件内部;在压紧部件2沿起吊部件1向下移动时,通过压紧部件2和支撑座3的配合,可以将吊装部件4压紧,实现吊具吊装过程的可靠性;同时支撑座3上设置多个与吊装部件4连接的分支12,可以设置多个吊装部件4,对工件的多处位置起到支撑作用,在起吊过程中给工件更大的支撑力,保证吊具与工件间的配合紧密性。

如图2-图3所示,吊装部件4包括与支撑座3的分支12枢转连接的连接杆8,连接杆8底部与吊钩工件的钩台9连接,连接杆8顶部设有与压紧部件2相配合的端板7;连接杆8与支撑座3的分支12可枢转连接,吊装部件可沿与支撑座连接处转动,在无外力作用情况下,由自身重力吊装部件底部自动向吊具中心靠拢。

支撑座3的每个分支12外径端部转动设有连接销11,连接销11将连接杆8和支撑座3的分支12连接。

压紧部件2将端板7压紧在支撑座3上,通过连接销11的传动作用,为吊装部件4的钩台9部分提供持续向上的支撑力。

起吊部件1包括吊环5,吊环5底部与吊杆6连接,压紧部件2连接在吊杆6上并能沿吊杆6上下移动。

端板7由连接杆8向支撑座3中心方向延伸,钩台9由连接杆8向相反方向延伸;端板7被夹于压紧部件2和支撑座3之间,钩台9与工件相配合轻松完成工件的吊装。压紧部件2可以是紧固螺帽。

连接杆8上部的截面尺寸大于连接杆8下部的截面尺寸;连接杆8设置成上宽下细,避免发生变形。连接杆8与端板7所呈角度的最佳选择是大于等于90度;使工件吊装时吊装部件向外展开的部分足够支撑吊装工件。连接杆8与钩台9所呈角度的最佳选择是大于等于90度,能够增加钩台9的移动范围,在压紧部件2将端板7压紧在支撑座3上之后,钩台9能够张开,并与工件配合;使钩台在与工件配合吊装时,连接杆与钩台角度不置过小而产生折损。

在钩台9上表面配合设置延展台10;有效减轻了吊钩对吊装物体接触面的磨损、磕伤。

将延展台10与钩台9活动连接,延展台10可沿钩台9向内或向外运动,可以采用磁钢吸附方式,吸附之后进行固定;也可以在钩台9上设置滑槽,将延展台10用紧固件紧固在滑槽的不同位置调整延展台10在钩台9上的位置;也可以在延展台10上设置滑槽,用紧固件将延展台10紧固在钩台9上;根据物体的接触面进行调整,适用于对各种形状环形物体的吊装。

延展台10的截面形状为扇环形;与圆环形工件的吊装配合更为紧密。延展台10的上表面在压紧状态下的最优方案是同吊装物体的接触面平行,若延展台10上表面与工件的接触面是倾斜的或者接触面不平整,也可以实现吊装。该延展台优选为磁钢设计,能够根据物体的内口径的大小,调整延展台的位置,实现对不同内径物体的吊装。同时,能够保证在吊装磁性吸附材料时,移动过程连接的稳固。

如图4所示,支撑座3包括中部支撑板13,中部支撑板周边均匀布设多个分支12,分支12的数量大于等于2,优选为3个。

如图5所示,支撑座3也可以是圆盘形结构的中部支撑板13,在中部支撑板13周边设置多个长条形安装孔14以与吊装部件4连接。

该吊具的吊装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将压紧部件沿起吊部件向上移动,压紧部件脱离吊装部件,吊装部件沿与支撑座连接处转动,吊装部件底部向吊具中心转动;

步骤2:将吊装部件伸入被吊工件的内部;

步骤3:将压紧部件沿起吊部件向下移动,压紧部件和支撑座配合压紧吊装部件,吊装部件伸展开并与被吊工件内侧面接触配合,上提起吊部件,完成对被吊工件的吊装。

实施例2:

一种吊装系统,在该吊装系统的吊具部分采用如图1-图2所示的吊具,该吊装系统的其他部分采用现有吊装成熟技术,将吊装系统的吊钩与吊具的吊环5相配合连接,对工件进行吊装。

上述虽然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了描述,但并非对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的限制,所属领域技术人员应该明白,在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本领域技术人员不需要付出创造性劳动即可做出的各种修改或变形仍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以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