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防脱轴式滚轮罐耳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758183阅读:488来源:国知局
一种防脱轴式滚轮罐耳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矿山竖井提升容器的导向装置,特别是一种防脱轴式滚轮罐耳。



背景技术:

由于提升容器运行速度较快,风阻较大,两个提升容器交锋时产生很大的抖动,以致对滚轮罐耳造成较大的冲击力。另外钢罐道间的接口也给滚轮罐耳造成一定的冲击力,所以滚轮脱轴情况时有发生,提升容器在导向装置失效或部分失效的情况下仍高速运行是非常危险的。这是提升运行中的一大安全隐患。另外,脱轴的滚轮装置掉入井筒,会严重威胁各水平井口作业人员的人身安全、会砸坏井筒敷设的高压供电电缆造成井下大范围停电、也可能会砸坏尾绳等主要的提升设施等等。目前使用的滚轮罐耳中滚轮与轴(3)的锁紧普遍都采用轴端螺纹结构,尽管都采用了防松措施,但还是不能完全避免滚轮脱轴事故的发生。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防脱轴式滚轮罐耳,实现避免滚轮脱轴,防止存在安全隐患。

本实用新型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如下: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防脱轴式滚轮罐耳,包括滚轮和滚轮固定装置,所述滚轮通过轴与滚轮固定装置轴连接,所述滚轮与轴之间设置有轴承,所述轴贯穿轴承,所述轴与滚轮连接的一端端部设有防止轴脱落轴承的轴肩,所述轴承一端紧靠轴肩,所述轴上固定设置有圆螺母,所述轴承另一端紧靠圆螺母,所述滚轮内还固定设置有轴承套,所述轴承外圈镶嵌在轴承套内。

采用上述方案的有益效果是结构简单,通过轴肩与圆螺母限定轴承的位置,避免滚轮脱轴。

进一步,所述轴承的数量为两个,两个所述轴承并列设置,所述轴承套上固定设置有孔用挡圈,所述孔用挡圈设置在两个轴承之间。

采用上述方案的有益效果是两个轴承,使结构更为稳定。

进一步,所滚轮上还设置有闷压盖和通压盖,所述闷压盖和通压盖封闭滚轮与轴的连接处,所述通压盖紧靠轴处设置有密封圈,所述密封圈由橡胶材料构成。

采用上述方案的有益效果是防止灰尘进入轴承,产生安全隐患。

进一步,所述轴承与通压盖之间还设置有挡片,所述挡片的两端分别紧靠轴承与通压盖,所述轴承为向心滚子轴承轴承,所述轴承的两端还设置有距离垫,所述两端的距离垫分别紧贴闷压盖和通压盖。

采用上述方案的有益效果是进一步限定轴承的位置,使轴承更为稳定。

附图说明

图1为一种防脱轴式滚轮罐耳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一种防脱轴式滚轮罐耳的侧视图。

图3为一种防脱轴式滚轮罐耳的部分装置结构示意图。

附图中,各标号所代表的部件列表如下:

1.滚轮,2.滚轮固定装置,3.轴,4.轴承,5.轴肩,6.圆螺母,7.轴承套,8.孔用挡圈,9.闷压盖,10.通压盖,11.密封圈,12.挡片,13.距离垫。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特征进行描述,所举实例只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非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的范围。

实施例、参见图1至图3,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防脱轴式滚轮罐耳,包括滚轮1和滚轮固定装置2,所述滚轮1通过轴3与滚轮固定装置2轴连接,所述滚轮1与轴3之间设置有轴承4,所述轴3贯穿轴承4,所述轴3与滚轮1连接的一端端部设有防止轴3脱落轴承4的轴肩5,所述轴承4一端紧靠轴肩5,所述轴3上固定设置有圆螺母6,所述轴承4另一端紧靠圆螺母6,所述滚轮1内还固定设置有轴承套7,所述轴承4外圈镶嵌在轴承套7内。

所述轴承4的数量为两个,两个所述轴承4并列设置,所述轴承套7上固定设置有孔用挡圈8,所述孔用挡圈8设置在两个轴承4之间,两个轴承4使结构更为稳定;所滚轮1上还设置有闷压盖9和通压盖10,所述闷压盖9和通压盖10封闭滚轮1与轴3的连接处,所述通所述通压盖10套在轴3上,且所述通压盖10与轴3之间设置有密封圈11,所述密封圈11由橡胶材料构成,防止灰尘进入轴承4,产生安全隐患;所述轴承4与通压盖10之间还设置有挡片12,所述挡片12的两端分别紧靠轴承4与通压盖10,所述轴承4为向心滚子轴承轴承,所述轴承4的两端还设置有距离垫13,所述两端的距离垫13分别紧贴闷压盖9和通压盖10,进一步限定轴承4的位置,使轴承4更为稳定。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防脱轴式滚轮罐耳新型结构简单,通过轴肩、圆螺母、挡片和距离垫限定轴承位置,使轴承更为稳定,避免滚轮脱轴,避免安全隐患。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