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带自动纠偏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177388阅读:3952来源:国知局
皮带自动纠偏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皮带传输的辅助装置,尤其是涉及一种皮带自动纠偏装置。



背景技术:

皮带式输送机作为连续散状物料运输机械广泛运用于食品行业中,其运行时最常见的故障为输送皮带跑偏故障。皮带式输送机跑偏轻则造成撒料、皮带式输送机磨损,重则由于皮带式输送机与机架剧烈摩擦引起火灾。造成皮带式输送机跑偏的原因有:

(1)运行中振动引起的跑偏。皮带式输送机在运行时的机械振动是不可避免的,在皮带式输送机运行速度越快时,振动越大,造成皮带式输送机跑偏也越大。在皮带式输送机中,托辊的径向跳动引起的振动对皮带式输送机跑偏影响最大。

(2)输送机的张紧装置使胶带的张紧力不够,胶带无载时或少量载荷时不跑偏,当载荷稍大时就会出现跑偏现象。张紧装置是保证胶带始终保持足够的张紧力的有效装置。张紧力不够,胶带的稳定性就很差,受外力干扰的影响就越大,严重时还会产生打滑现象。

(3)对于设计有凹段的皮带式输送机,如果凹段的曲率半径过小,在启动时如果皮带式输送机上没有物料,在凹段区间处皮带式输送机就会弹起,造成跑偏。

现有装置存在的缺陷造成皮带式输送机跑偏故障无法避免,而现有皮带式输送设备上并未有安装能够避免跑偏发生的装置。



技术实现要素:

鉴于上述现有技术的缺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皮带自动纠偏装置,用于解决现有技术中带式输送中皮带跑偏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及其他相关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皮带自动纠偏装置,所述装置对称设置在皮带的两侧,包括壳体,壳体内部设有推杆,所述推杆上固定挡板,所述挡板可带动推杆在所述壳体内左右移动,所述挡板后侧与壳体端面之间设有弹性复位装置,所述挡板前侧的推杆末端固定检测轮,所述检测轮上设有环形卡槽,所述皮带位于卡槽,皮带偏移挤压检测轮、推杆、挡板偏移,弹性复位装置被压缩后复位,挡板逆向作用推杆、检测轮使皮带归位。

作为优选,所述弹性复位装置为复位弹簧。

作为优选,所述复位弹簧包括一级微调弹簧和二级强力复位弹簧,一级微调弹簧和二级强力复位弹簧相连接,所述一级微调弹簧自由端抵在挡板上,所述二级强力复位弹簧的自由端抵在壳体端面上。

作为优选,所述推杆延伸到挡板后侧,所述一级微调弹簧和二级强力复位弹簧套在所述推杆上。

作为优选,所述挡板前侧的推杆末端开设一个内口使得推杆末端形成两个支架,所述检测轮通过安装销固定在支架之间,所述安装销的两端支撑在所述壳体的安装槽内,所述安装销可在所述安装槽内前后移动。

作为优选,所述安装槽水平延伸。

作为优选,所述检测轮为尼龙材料制成。

如上所述,本实用新型的皮带自动纠偏装置,在皮带发生偏移的时候,自动纠正偏移,复位。保证皮带输送设备运行稳定,不会发生皮带跑偏影响生产等情况。保护输送机的皮带不受外力作用而磨损,减少了维修更换的频次,增加了皮带使用的年限。减少了维修人员点检、维修的时间,节省了人力资源上的投入。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皮带自动纠偏装置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左视图。

图3为图1中A-A面的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皮带自动纠偏装置与皮带配合的应用示意图。

零件标号说明

100-壳体,

101-壳体端面,

102-安装槽,

200-推杆,

201-挡板,

202-检测轮,

203-卡槽,

204-内口,

205/206-支架,

207-安装销,

300-弹性复位装置,

301-微调弹簧,

302-强力复位弹簧,

400-皮带。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由特定的具体实施例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熟悉此技术的人士可由本说明书所揭露的内容轻易地了解本实用新型的其他优点及功效。

须知,本说明书所附图式所绘示的结构、比例、大小等,均仅用以配合说明书所揭示的内容,以供熟悉此技术的人士了解与阅读,并非用以限定本实用新型可实施的限定条件,故不具技术上的实质意义,任何结构的修饰、比例关系的改变或大小的调整,在不影响本实用新型所能产生的功效及所能达成的目的下,均应仍落在本实用新型所揭示的技术内容得能涵盖的范围内。同时,本说明书中所引用的如“上”、“下”、“左”、“右”、“中间”及“一”等的用语,亦仅为便于叙述的明了,而非用以限定本实用新型可实施的范围,其相对关系的改变或调整,在无实质变更技术内容下,当亦视为本实用新型可实施的范畴。

为了能够详细地描述本实用新型,通过下述实施例作具体说明:

根据附图1-3所示的皮带自动纠偏装置,对称设置在皮带的两侧,包括壳体100,壳体100内部设有推杆200,推杆200上固定挡板201,挡板201可带动推杆200在壳体100内左右移动,挡板201后侧与壳体端面101之间设有弹性复位装置300,挡板201前侧的推杆200末端固定检测轮202,检测轮202上设有环形卡槽203,皮带位于卡槽203,皮带偏移挤压检测轮202、推杆200、挡板201偏移,弹性复位装置300被压缩后复位,挡板201逆向作用推杆200、检测轮202使皮带归位。

当皮带位于卡槽203内运输,当皮带发生偏移的时候,皮带挤压检测轮202,检测轮202偏移,然后使得与检测轮202固定的推杆200偏移,推杆200带动挡板201挤压弹性装置300,弹性装置300受压后复位,然后作用挡板201-推杆200-检测轮202,再由检测轮202作用皮带,使得皮带复位。

本实施例的弹性复位装置300为复位弹簧。复位弹簧包括一级微调弹簧301和二级强力复位弹簧302,一级微调弹簧301和二级强力复位弹簧302相连接,一级微调弹簧301自由端抵在挡板201上,二级强力复位弹簧302的自由端抵在壳体端面101上。

一级微调弹簧301为一个匝数极少的弱弹簧,起到维持装置稳定的作用。二级强力复位弹簧302为一个高匝数、强弹力的弹簧,在装置受力时提供一个回复力,起到复位、调整的作用。

本实施例的推杆200延伸到挡板201后侧,一级微调弹簧301和二级强力复位弹簧302套在推杆200上,挡板201后侧的推杆末端与壳体端面101之间为可调最大行程。当发生严重偏移,导致挡板后侧的推杆末端与壳体端面接触的时候,通过壳体端面物理抵住推杆,避免偏移严重化,此时应该由检修人员针对性复位。受力传动部分采用弹簧控制,弹簧分为2级,第一级弹簧为微调弹簧301,当皮带输送设备运行状态在可控范围内时,第一级弹簧起到维持稳定、对偏移量进行微调的作用;二级强力复位弹簧302起到复位调节的作用,本装置的主要功能体现在第二级弹簧上,当皮带输送设备偏离正常工作状态后,压迫弹簧使其受力变形,变形引起弹性应变力作用在皮带输送设备上,使其受到回复到原工作位置的力,从而恢复正常的工作状态。

本实施例的挡板201前侧的推杆200末端开设一个内口204使得推杆200末端形成两个支架205、206,检测/202通过安装销207固定在支架205、206之间,安装销207的两端支撑在壳体100的安装槽102内,安装销207可在安装槽102内前后移动(参见图1)。安装槽102水平延伸。安装销207两端通过安装槽102支撑,然后依次穿过支架205、检测轮/202、支架206,检测轮202位于两支架205、206之间,检测轮202可在安装销207上转动。当皮带与检测轮202接触的时候,由于皮带输送机工作时皮带不停运动,皮带运动中与检测轮202的接触面之间将产生很大的摩擦力,接触面有着不断被磨损的风险,因此采用滚轮机构,将接触的面摩擦转化为点摩擦,减小了摩擦力,避免了装置材料的磨损。当皮带运转时,皮带与检测轮202接触时,装置的定位和反馈力的受力都靠推杆200完成。检测轮202将皮带传递的挤压力,通过检测轮202中间位置的安装销207将力传给推杆200。

本实施例的检测轮202为尼龙材料制成。皮带输送设备接触面为PE材质,两者之间将会发生摩擦,为保护原有皮带输送设备不受损伤,装置前端部分采用的材料必须硬度比皮带输送设备低的材料,最终选用柔软的尼龙材料制作滚轮。检测轮202采用尼龙材料,其材料强度比皮带PE材质来的柔软,不会对皮带造成损害。由于加工对象物质特性偏碱性,具有一定的腐蚀性,故装置的主体部分采用不锈钢304材料构筑。

尼龙检测轮202安装在装置头部位置,根据尼龙检测轮202与皮带接触位置确定皮带输送机工作状态。当皮带工作状态略有偏移但在规定范围内时,尼龙检测轮202通过安装销207将力传给推杆200,推杆200带动挡板201发生位移,压迫一级微调弹簧301,靠一级微调弹簧301的弹性恢复力可起简单地维稳作用。当皮带位置偏移量大,设备将要发生故障时,推杆推行力增大作用在二级强力复位弹簧302上,二级弹簧可提供较强的弹性恢复力,推动推杆给予皮带一个恢复力,使其回到原有的工作状态。

本实施例能够安装在现有烟草加工行业中皮带输送设备上的辅助装置,能够起到确保皮带输送设备正常工作的作用,当皮带运动偏离中心位置时,装置可实行自动校正,使其回到正常工作状态。

结合图4,本实用新型的皮带自动纠偏装置,通过在现有皮带输送设备尾部皮带头轮处安装一套可根据皮带400工作位置自动进行调节,从而使得设备运行一直处于正常状态。装置由头部位置的位置检测部分确定皮带输送机工作状态,位置检测部分由检测,202和推杆200构成,当皮带400工作状态略有偏移但在规定范围内时,装置可起简单地维稳作用。当皮带400位置偏移量大,设备将要发生故障时,推杆200推行力增大作用受力反馈在弹性复位装置300上,弹性复位装置300有2级弹簧,第一级弹簧为弱弹性微调弹簧301,第二级弹簧为强弹性强力复位弹簧302,一级弹簧起微调、维稳作用,二级弹簧则可提供较强的弹性恢复力,推动推杆200给予皮带400一个恢复力,使其回到原有的工作状态。

上述实施例仅例示性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及其功效,而非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任何熟悉此技术的人士皆可在不违背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及范畴下,对上述实施例进行修饰或改变。因此,举凡所属技术领域中具有通常知识者在未脱离本实用新型所揭示的精神与技术思想下所完成的一切等效修饰或改变,仍应由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所涵盖。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