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梯限位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750739阅读:625来源:国知局
一种电梯限位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梯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电梯限位装置。



背景技术:

电梯的限位装置主要包括:用于确定减速和极限位置的行程开关、行程开关安装支架、用于触发行程开关的撞弓、以及撞弓安装支架,当撞弓触发行程开关时,即表示电梯已接近极限位置,需减速停止运行。

现有技术中,电梯限位装置中的撞弓为单独的钣金折弯件或角钢件,尺寸较长,安装在轿厢边侧,通过支架及定位套筒与轿架系统中的直梁或者上下梁相连接。这种安装方式占用较大的井道空间,无法满足越来越紧凑的土建安装需求;单独的撞弓耗费一定成本;行程开关安装支架的位置不能任意调节。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电梯限位装置,能够节约成本,节省土建空间,且通用性好。

一种电梯限位装置,包括与轿厢导轨相对固定以指示轿厢运行极限位置的行程开关,还设有固定在轿厢外壁的加强筋,所述加强筋具有沿轿厢运行方向延伸且与行程开关相配合的触发面,在触发面的顶沿和底沿分别连接有朝轿厢方向靠拢的引导板。

现有技术中,为了保证轿厢的强度,轿厢外壁均固定有加强筋,本实用新型对加强筋进行结构改进,使加强筋同时兼做撞弓,不需要再额外设置独立的撞弓部件,能够节约成本。

由于取消了撞弓结构,节约了撞弓以及撞弓安装支架和定位套筒的空间,使结构更紧凑,使轿厢能够在紧凑的土建空间中正常运行。

触发面顶沿和底沿连接的引导板用于引导行程开关与触发面相配合,为触发提供必要的过渡距离与行程距离。

作为优选,所述触发面由轿厢顶部延伸至轿厢底部。所述触发面的宽度为12~20cm。

现有技术中单独设置的撞弓宽度通常较窄,对于行程开关的安装位置精度要求较高,轿厢加强筋的宽度通常较宽,加强筋上的触发面的宽度也可以做得较宽,降低行程开关安装精度要求。

作为优选,所述加强筋的横截面包括:触发面投影的平直段,连接在平直段两端且朝轿厢靠拢的折弯段,以及连接在两折弯段上且与轿厢外壁相贴靠的外翻段。加强筋的横截面形状大致为几字形。

为了便于加工,优选地,所述引导板与加强筋为一体结构,两引导板与平直段连接且朝轿厢方向折弯。

作为优选,所述行程开关通过可调支座固定在轿厢导轨支架上,所述可调支座包括基板和调节板,所述基板与轿厢导轨支架相固定,基板的至少一部分朝向轿厢折弯;

所述调节板的至少一部分与基板折弯部位贴靠且设有条形的第一调节孔,调节板通过贯穿第一调节孔的螺栓安装在基板上;

所述调节板的至少一部分与所述触发面平行且设有条形的第二调节孔,所述行程开关通过贯穿第二调节孔的螺栓安装在调节板上。

所述可调支座能够沿竖直方向和水平方向两个维度进行调节,以保证行程开关与加强筋的触发面相配合。

作为优选,所述第一调节孔沿垂直于所述触发面的方向延伸,所述第二调节孔沿平行于所述触发面的方向延伸。

所述第一调节孔和第二调节孔均为条形孔,条形孔的延伸长度根据需要进行选择,所述第一调节孔和第二调节孔分别为一条或多条。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电梯限位装置,将独立的撞弓部件与轿厢外壁上的加强筋合二为一,能够节约成本,节省土建空间,行程开关的位置调整范围大,通用性强。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电梯限位装置的俯视图;

图2为图1中的A部放大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电梯限位装置中加强筋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电梯限位装置中调节板的示意图。

图中:1、行程开关;2、加强筋;21、外翻段;22、折弯段;23、触发面;3、基板;31、第一直边;32、第二直边;4、调节板;41、第一直边;42、第二直边;43、第一调节孔;44、第二调节孔;5、引导板。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有益技术效果更加清晰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的是,本说明书中描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仅仅是为了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是为了限定本实用新型。

如图1所示,一种电梯限位装置,包括与轿厢导轨相对固定以指示轿厢运行极限位置的行程开关1,以及固定在轿厢外壁的加强筋2,加强筋2上设有与行程开关1相配合的触发面23,触发面23的宽度为15cm。

如图1、图3所示,加强筋2为折弯的钣金件,加强筋2由轿厢顶部延伸至轿厢底部,如图2所示,加强筋2的横截面为几字形,具体包括:触发面23投影的平直段,连接在平直段两端且朝轿厢靠拢的折弯段22,以及连接在两折弯段22上且与轿厢外壁相贴靠的外翻段21。

加强筋2上的触发面23沿轿厢运行方向由轿厢顶部延伸至轿厢底部,如图3所示,在触发面23的顶沿和底沿分别连接有朝轿厢方向靠拢的引导板5。引导板5与加强筋2为一体结构,两引导板5与平直段连接且朝轿厢方向折弯。

如图1所示,行程开关1通过可调支座固定在轿厢导轨支架上,可调支座包括基板3和调节板4,基板3和调节板4均为直角折弯板,即分别包括相互垂直的第一直边和第二直边,基板3的第一直边31竖直布置并与轿厢导轨支架通过螺栓固定连接,基板3的第二直边32与调节板4的第一直边41相互贴靠并通过螺栓固定连接,行程开关1利用螺栓固定在调节板4的第二直边42上。

调节板4的结构如图4所示,调节板4的第一直边41上设有第一调节孔43,第一调节孔43为条形孔,第一调节孔43沿垂直于触发面23的方向延伸,第一调节孔43有两条且相互平行,通过贯穿第一调节孔43的螺栓与基板3的第二直边32固定连接。

调节板4的第二直边42与触发面23相互平行且设有第二调节孔44,第二调节孔44为条形孔,第二调节孔44沿平行于触发面23的方向延伸,行程开关1通过贯穿第二调节孔44的螺栓安装在调节板4上。

本实用新型使用时,通过调节第一调节孔43和第二调节孔44中螺栓的位置,可以在竖直方向和水平方向上调整行程开关1与触发面23的位置关系,保证触发面23能够在合适的位置触发行程开关1。

根据上述说明书的揭示和教导,本实用新型所属领域的技术人员还可以对上述实施方式进行适当的变更和修改。因此,本实用新型并不局限于上面揭示和描述的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的一些修改和变更也应当落入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内。此外,尽管本说明书中使用了一些特定的术语,但这些术语只是为了方便说明,并不对本实用新型构成任何限制。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