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组合阀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578936阅读:331来源:国知局
一种组合阀结构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阀门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组合阀结构。



背景技术:

罐车是车体呈罐形的运输车辆,用来装运各种液体、液化气体和粉末状货物等,这些货物包括汽油、原油、各种粘油、植物油、液氨、酒精、水、各种酸碱类液体、水泥氧化铅粉等。罐车上的罐体上有一个阀门,打开阀门时,罐体内的液体就能顺利排出,目前通常采用球阀结构,然而球阀露出罐体外,罐车在行驶过程中如果球阀被碰撞损坏时,罐体内的液体就会马上喷出,容易造成事故。而且球阀关闭时,球阀的阀芯单侧始终受到较大的压力,阀芯容易损坏。而且组合阀的阀体长度大,阀芯损坏维修不方便。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的罐车罐体的球阀碰撞容易损坏、单侧受压容易导致泄漏的不足,提供了一种密封性能好、阀芯更换方便、碰撞后不会泄漏的组合阀结构,该种组合阀尤其适合罐车的罐体使用。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组合阀结构,包括主阀座和辅阀座,所述主阀座的一端设有第一法兰,所述辅阀座的一端设有与第一法兰连接的第二法兰,辅阀座的外侧还设有连接法兰,主阀座、辅阀座的连接处的内部形成球阀阀腔,所述的球阀阀腔内设有球阀阀芯,所述球阀阀腔的两端设有密封圈,所述主阀座的侧面设有球阀驱动柄,球阀驱动柄通过驱动杆与球阀阀芯连接;所述的辅阀座内设有辅阀芯,辅阀座与辅阀芯构成辅助阀,辅阀座的侧面设有辅助阀驱动机构,所述辅阀座的外侧位于第二法兰与辅阀芯驱动机构之间的部位设有环形弱化槽。

组合阀与罐车的罐体连接时,辅助阀伸入罐体内部,连接法兰与罐体连接,罐车运输时,球阀阀芯关闭,辅助阀通过辅助阀驱动机构关闭,当组合阀发生碰撞时,环形弱化槽处优先断裂,此时辅阀座上的环形弱化槽处直接断裂,辅阀座上的第二法兰与主阀座一起掉落,从而使得辅助阀免受破坏,辅阀芯对罐体保持密封,防止罐体内液体泄漏;长时间使用时,球阀阀芯与球阀阀腔之间的密封性降低,此时直接将主阀座拆卸下来更换球阀阀芯,无需拆卸整个组合阀,球阀阀芯更换非常方便。

作为优选,所述环形弱化槽的横截面呈V形。在碰撞时横截面呈V形的环形弱化槽更加有利于断裂。

作为优选,所述的辅阀芯包括与辅阀座同轴的阀杆、位于主阀座外端的端盖,所述端盖的中心设有滑孔,所述滑孔内设有密封套,所述密封套与阀杆之间滑动连接,所述辅阀座的外端设有密封锥面,所述端盖的内侧边缘设有与密封锥面配合的密封环,密封环的外侧设有密封环定位板,所述的密封环定位板与端盖之间螺栓连接,所述阀杆的外端设有限位板,所述限位板的内侧设有密封垫片,所述阀杆的侧面与滑套之间设有进液间隙;所述辅阀座内设有阀杆定位座,所述阀杆定位座内设有滑套,所述的阀杆与滑套之间滑动连接,所述的阀杆上位于密封环定位板与阀杆定位座之间的部位设有压簧,所述阀杆的内端设有限位环,所述的阀杆上位于限位环与滑套之间的部位设有复位弹簧。辅助阀驱动机构驱动阀杆轴向移动;需要打开组合阀时,通过辅助阀驱动机构驱动推动阀杆向外移动(此时球阀阀芯处于关闭状态),由于端盖外侧受到介质压力作用,端盖不会移动,此时密封垫片与滑孔之间密封解除,进液间隙与罐体内的液体连通,罐体内的液体进入主阀腔内,当液体充满主阀腔时,此时端盖内外两侧压力一致,端盖在压簧的作用下向外移动,密封环与密封锥面解除密封,然后再打开球阀阀芯,此时罐体内的液体就能流出;通过辅助阀先将主阀腔内的空气缓慢的排掉(空气进入罐体内),然后在打开端盖,最后打开球阀阀芯,从而对球阀阀芯起到保护作用,防止打开辅助阀时的瞬间压力冲击主阀腔、冲击球阀阀芯,能最大限度的减小气蚀现象,延长使用寿命;组合阀需要关闭时,先关闭辅助阀,辅助阀的阀杆复位,复位弹簧克服压簧的作用力使得端盖复位,待主阀腔内的残留液体排尽后关闭球阀阀芯。

作为优选,所述的辅助阀驱动机构包括转动杆、与转动杆外端连接的转动柄、与转动杆内端固定的凸轮,所述凸轮的侧面与限位环的端面抵接;当转动柄转动90度时,所述的凸轮推动阀杆向外移动,进液间隙与外界连通。

作为优选,所述转动杆与驱动杆相互垂直。合理布置转动杆与驱动杆的位置,有效的防止转动柄、球阀驱动柄之间干涉,同时能减小主阀座的长度。

因此,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1)当组合阀发生碰撞时,环形弱化槽处断裂,从而防止碰撞力损坏辅助阀,辅助阀保持密封,有效的防止罐体泄漏;(2)使用时先打开辅助阀,辅助阀打开后,罐体内的液体先从进液间隙处进入主阀腔内并充满阀腔,然后盖板会自动打开,最后打开球阀阀芯,从而有效的减小液体对阀芯、主阀腔的冲击,减小气蚀现象;(3)球阀阀芯损坏后更换非常方便。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俯视图。

图3为图1中A处局部放大示意图。

图4为辅阀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主阀座1、辅阀座2、第一法兰3、第二法兰4、连接法兰5、球阀阀腔6、球阀阀芯7、密封圈8、球阀驱动柄9、驱动杆10、辅阀芯11、辅助阀驱动机构12、环形弱化槽13、辅助阀14、端盖15、密封套16、密封环17、密封环定位板18、限位板19、密封垫片20、进液间隙21、阀杆定位座22、滑套23、压簧24、限位环25、复位弹簧26、阀杆110、密封锥面111、转动杆120、转动柄121、凸轮122。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描述:

如图1和图2所示的一种组合阀结构,包括主阀座1和辅阀座2,主阀座的一端设有第一法兰3,辅阀座的一端设有与第一法兰连接的第二法兰4,辅阀座的外侧还设有连接法兰5,主阀座、辅阀座的连接处的内部形成球阀阀腔6,球阀阀腔内设有球阀阀芯7,球阀阀腔的两端设有密封圈8,主阀座的侧面设有球阀驱动柄9,球阀驱动柄通过驱动杆10与球阀阀芯连接;辅阀座2内设有辅阀芯11,辅阀座与辅阀芯构成辅助阀14,辅阀座的侧面设有辅助阀驱动机构12,辅阀座的外侧位于第二法兰与辅助阀驱动机构之间的部位设有环形弱化槽13,如图3所示,环形弱化槽13的横截面呈V形。

如图4所示,辅阀芯11包括与辅阀座同轴的阀杆110、位于主阀座外端的端盖15,端盖的中心设有滑孔,滑孔内设有密封套16,密封套与阀杆之间滑动连接,辅阀座2的外端设有密封锥面111,端盖的内侧边缘设有与密封锥面配合的密封环17,密封环的外侧设有密封环定位板18,密封环定位板与端盖之间螺栓连接,阀杆110的外端设有限位板19,限位板的内侧设有密封垫片20,阀杆的侧面与滑套之间设有进液间隙21;辅阀座2内设有阀杆定位座22,阀杆定位座内设有滑套23,阀杆与滑套之间滑动连接,阀杆上位于密封环定位板与阀杆定位座之间的部位设有压簧24,阀杆的内端设有限位环25,阀杆上位于限位环与滑套之间的部位设有复位弹簧26;

辅助阀驱动机构12包括垂直穿过主阀座的转动杆120、与转动杆外端连接的转动柄121、与转动杆内端固定的凸轮122,凸轮的侧面与限位环的端面抵接;当转动柄转动90度时,凸轮推动阀杆向外移动,进液间隙与外界连通。本实施例中,转动杆与驱动杆相互垂直。

结合附图,本实用新型的使用方法如下:组合阀装在罐体的出液口处,需要打开组合阀排液时,转动柄转动,转动柄通过转动杆带动凸轮转动,凸轮转动推动阀杆向外移动,此时密封垫片与滑孔之间密封解除,由于端盖外侧受到介质压力作用,端盖不会移动;进液间隙与罐体内的液体连通,罐体内的液体从进液间隙处逐渐进入主阀腔内,当液体充满主阀腔时,此时端盖内外两侧压力一致,端盖在压簧的作用下向外移动,密封环与密封锥面解除密封,然后再打开球阀阀芯,此时罐体内的液体就能稳定的流出;通过辅助阀先将主阀腔内的空气缓慢的排掉(空气进入罐体内),然后自动打开端盖,最后打开球阀阀芯,从而对球阀阀芯起到保护作用,防止打开辅助阀时的瞬间压力冲击主阀腔、冲击球阀阀芯,能最大限度的减小气蚀现象,延长使用寿命;组合阀需要关闭时,先关闭辅助阀,辅助阀的阀杆复位,复位弹簧克服压簧的作用力使得端盖复位,待主阀腔内的残留液体排尽后关闭球阀阀芯;罐车运输时,球阀阀芯关闭,辅助阀通过辅助阀驱动机构关闭,当组合阀发生碰撞时,环形弱化槽处优先断裂,此时主阀座分为两部分,一部分为断裂掉落的球阀部分,另一部分为残留在罐体内的辅助阀部分,发生碰撞时,辅助阀不会被损坏,从而对罐体密封,防止罐体内液体泄漏;长期使用,球阀阀芯磨损严重导致泄漏时,可以直接拆卸主阀座后进行更换,无需将整体拆卸。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