拆开即混合的干湿独立包装容器及具该容器的面膜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230578阅读:412来源:国知局
拆开即混合的干湿独立包装容器及具该容器的面膜组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一种拆开即混合的干湿独立包装容器,以及具该容器的面膜组。



背景技术:

包装容器为现代人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东西,从食品到生活物品收纳,甚至是海运物品都需要包装容器保护物品不受损伤,而这正是包装容器最基本与最主要的功能,但除此之外,经过巧思设计的包装容器,在产品的生命周期之中,包括库储、运输及后续使用上还可提供相当程度的便利性,甚至,外观优美的包装,更能刺激人们的购买欲,达到促进消费的销售功能。

举例而言,现今生活中常使用的保养品,例如早期的面膜,业者为保持清洁卫生,会将面膜封装在密封的包装之中;随着技术进步,为维持面膜及精华液的使用品质,许多面膜更和精华液分离,分别密封于各自的包装袋中,包装袋内更设置一层防潮、抗日晒的铝箔层,藉此保持面膜的干燥,同时也防止精华液中的水分子蒸发、确保精华液不易变质。

更进一步,目前还有运用电性基本原理的微电面膜,利用电化学反应方式达到供电的目的,并藉由改变离子精华液局部离子浓度,达到提升离子与皮肤间相互作用的目的,为在使用的当下能得到最佳效果,未开封前必须将离子精华液与面膜上的电极分开,避免产生反应,以维持该微电面膜的功效。

一种现有的干湿分离面膜包装结构,如图1所示,由四周的密封周缘90形成一个较大的容置区间9,并且在其中增设一道分隔部95,将该容置区间9分成左侧置放面膜的面膜容置区91与右侧容置精华液的精华液容置区93。使用时,则如图2所示,使用者用力挤压精华液容置区93,且施力必须大于分隔部95的黏着力,使精华液931突破分隔部95而流入面膜容置区91中,直到完整浸润面膜911后,再撕除围绕面膜容置区91其中一面的密封周缘90,形成开口以取出面膜911使用。

此结构一方面需要先后进行挤压和撕开的二阶段操作步骤,再者,在挤压精华液容置区93,让精华液931突破分隔部95流入面膜容置区91的步骤中,需极为谨慎:施力过小,分隔部95上产生的破孔可能太小,精华液931的流量将会受到局限,难以在短时间内完全浸润面膜911;一旦施力过大,又可能于会在其他非预期位置产生破裂,造成精华液931外漏,面膜911也将因欠缺精华液931而无法正常使用。操作的力道及方向上难以拿捏,使得操作困难度大增,不利于使用。

另有一种不同于上述结构的干湿分离的面膜包装袋,结构如图3所示,于敷膜包装袋8由下至上分别设有第一袋体81、易撕线89、密封隔离部82、第二袋体83、夹链87及撕口85,并于第一袋体81内放置面膜811,第二袋体83内则盛装搭配的精华液831;于操作时,首先,须先由易撕线89将第一袋体81与第二袋体83撕开分离。此时,第一袋体81与密封隔离部82分离,并因此形成一个向上的开口;之后,再撕除第二袋体83的撕口85,并且开启夹链87形成开口,最后,将第二袋体83内盛装的精华液831倒入第一袋体81内与面膜811混合,待完全浸润后,再取出面膜811使用。

然而,此种结构设计会使得操作手续更麻烦,从撕开第一袋体81且同步分离第二袋体83、撕开并打开第二袋体83、倒精华液混合,必须经过更甚于前一结构的三阶段操作步骤始可完成,不仅步骤冗长、繁杂,尤其当第一袋体81与第二袋体83一分为二之后,一方面要两手腾空撕开第二袋体83的撕口85,还要找地方放置第一袋体81,最后一手持一袋,并且精准地操作第二袋体83,让精华液不偏不倚地准确落入第一袋体81的开口,依照一般人的操作习惯,在没有空手可以扶持袋口的情况下,只要不慎让其中一个袋口偏斜歪倒,就会让精华液洒满衣衫。

另外,在日常生活的其它方面,例如常见的薯条或棒状饼干等零食,通常是要沾酱料食用,例如沾薯条的番茄酱、塔塔酱、芥末沙拉酱、千岛沙拉酱等或者是沾饼干的巧克力酱、草莓酱,但是在封装销售时,若将薯条、饼干和沾酱一同封装,受到水性酱料掺混后,薯条和饼干会变得软烂,以致口感不佳,藉由本案的干湿独立包装结构,不仅可以解决前述问题,更可以保持食物的新鲜可口。

因此,如何提供一种可靠的干湿分离包装容器,尤其是要让操作过程简便,单一动作完成所有步骤;并且一拆开即自动混合,防止错误操作而让精华液或酱料等液态材料向外泄漏,提升操作可靠度,就是本新型要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新型的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拆开即混合的干湿独立包装容器,藉由将装乘液态物的防水内装件与物品共同置放于容置空间的结构,并以防水内装件固定于环绕缘的固设部作为支点,使得当液态物泄出至容置空间时,可受重力作用直接与另一物品混合,降低液体外漏风险。

本新型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拆开即混合的干湿独立包装容器,藉由将封口牺牲部结合至密封部的一体化结构,使得容器本体及防水内装件被同步开启,操作步骤得以简化。

本新型的又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具有拆开即混合的干湿独立包装容器的面膜组,仅需单次操作即可使用,且精华液不易外漏,提升操作的便利性和可靠性。

本案所揭示的一种拆开即混合的干湿独立包装容器,供同时且隔离地容装一液态物及另一物品,该独立包装容器包括:一个容器本体,前述本体具有一个围绕部及一个密封部,并由该围绕部形成一个有一上方开口的容置空间,供容纳上述另一物品,且该围绕部具有一个封闭的环绕缘,以及上述密封部是供当上述容置空间已经装入上述另一物品后,密封上述容置空间的上述上方开口;及至少一个防水内装件,前述防水内装件包括一个位于上述容置空间内的防水挠性开口袋、至少一个将该防水挠性开口袋固设于上述围绕部环绕缘的固设部、及至少一个封口牺牲部,其中上述防水挠开口袋形成有至少一个流泄口,且上述封口牺牲部是供当上述液态物被盛装入上述防水挠性开口袋后,将上述封口牺牲部封闭结合至高于上述固设部的上述密封部,使得当上述密封部被撕开时,该封口牺牲部将被同步撕开,且释放上述流泄口至低于上述固设部。

其中,上述围绕部包括有一低熔点防水内层及一包装外层,前述包装外层具有高于上述低熔点防水内层的熔点,以便于在围绕部外侧进行版面印刷,而围绕部内侧的环绕缘及上述密封部与上述封口牺牲部易于被一体热压成型,同时,因上述包装外层上形成有一指示标记,供提醒使用者,使用前请依照标记上述上方开口和/或撕开上述密封部的方向进行开封动作。

又当分别将面膜与精华液置放于该拆开即混合的干湿独立包装容器内时,即成为一种面膜组,包括:至少一个拆开即混合的干湿独立包装容器,包括:一个容器本体,前述本体具有一个围绕部及一个密封部,并由该围绕部形成一个有一上方开口的容置空间,且该围绕部具有一个封闭的环绕缘;及至少一个防水内装件,前述防水内装件包括一个防水挠性开口袋、至少一个将该防水挠性开口袋固设于上述围绕部环绕缘的固设部、及至少一个封口牺牲部,其中上述防水挠性开口袋形成有至少一个流泄口;至少一片被置放于上述容置空间的面膜,且每一前述面膜包括一层膜本体,一层结合至前述膜本体的承载部、一个设置于上述承载部的微型电池,供当上述精华液浸入上述膜本体而和该微型电池形成通路时,加速上述精华液的流动,其中上述承载部包括一对分别设置于上述膜本体相反侧面的正、负电极;及一盛装于上述防水挠性开口袋的精华液,且上述封口牺牲部是供当前述精华液被盛装入上述防水挠性开口袋,以及上述面膜装入上述容置空间后,将上述密封部密封上述容置空间的上述上方开口,以及上述封口牺牲部封闭结合至高于上述固设部的上述密封部,使得当上述密封部被撕开时,该封口牺牲部将被同步撕开,且释放上述流泄口至低于上述固设部,使得上述精华液被泄流至上述容置空间。

本案所提供的一种拆开即混合的干湿独立包装容器,藉由将装乘液态物的防水内装件与另一物品共同置放于容置空间、封口牺牲部结合至密封部的一体化结构及相互连动的包装,及防水内装件固定于环绕缘的固设部作为支点等结构,使得操作步骤得以简化、尤其避免液体不慎外漏,藉此提升操作的便利性和可靠度。

附图说明

图1为一种公知技术的立体透视图,说明干湿分离的面膜包装结构。

图2为图1公知技术的操作过程立体示意图。

图3为另一公知技术的透视图,用于说明面膜包装的结构。

图4为本新型第一较佳实施例的正视透视图,用于说明拆开即混合的独立包装容器结构。

图5为图4包装结构的侧视剖面图。

图6为图4实施例的操作示意图。

图7为微电面膜侧视剖面图,用于说明面膜与微型电池的相对位置。

图8为本新型第二较佳实施例的正视透视图。

图9~图10为第二较佳实施例的操作示意图。

图11为本案第三较佳实施例的立体透视图,用于说明该包装结构更可以是柱状容器。

符号说明

1、1’…干湿独立包装容器 11、11’、11”…容器本体

111、111”…围绕部 112…防水内层

113、113’、113”…密封部 114…包装外层

115、115”…容置空间 116、116’…指示标记

117、117’、117”…环绕缘 119、119”…上方开口

13、13’、13”…防水内装件

131、131’、131”…防水挠性开口袋 133、133’、133”…固设部

135、135’、135”…封口牺牲部 137、137’、137”…流泄口

2…微电面膜 21…膜本体

23…承载部 25…微型电池

27…电极 271…正电极

273…负电极 29…隔离层

3…离子精华液 71”…棒状饼干

72”…巧克力酱 8…敷膜包装袋

81…第一袋体 811…面膜

82…密封隔离部 83…第二袋体

831…精华液 85…撕口

87…夹链 89…易撕线

9…容置区间 90…密封周缘

91…面膜容置区 911…面膜

93…精华液容置区 931…精华液

95…分隔部 99…密封件

具体实施方式

有关本新型的前述及其他技术内容、特点与功效,在以下配合说明书附图的较佳实施例的详细说明中,将可清楚呈现;此外,在各实施例中,相同的元件将以相似的标号表示。

本案第一较佳实施例中的具拆开即混合的干湿独立包装容器的面膜组,如图4和图5所示,本例中所举出的干湿独立包装容器1具有一个容器本体11和一个防水内装件13,防水内装件13是供容装一种液态物,容器本体11则用于容装防水内装件13与另一物品,于本例中,液态物例释为离子精华液3,前述另一物品则例释为一片微电面膜2。

本例的容器本体11是包括例如两片大小相同的热融性塑胶薄膜所密封成型,左右及下方周缘经热压熔固形成三边封闭的环绕缘117,由此界定出一个容置空间115与一个上方开口119。当在容置空间115中放入微电面膜2与防水内装件13之后,就可以将上方开口再度以例如热压的方式密封,为便于说明,在此将上方开口119被热压密封的部分定义为密封部113,除密封部113外的其余部分则定义为围绕部111,使得容器本体11被区分为包括一个围绕部111与一个密封部113。

本例中的热融性塑胶薄膜外部,更分别印刷有一层油墨,因热压过程油墨上的文字和图像必须保持不受影响,为便于说明起见,在此称该热融性塑胶薄膜为一低熔点防水内层112,并界定该层油墨为一层熔点高于上述低熔点防水内层112的包装外层114。包装外层114上形成有例释为一缺口的指示标记116,指示出上方开口119的撕开方向,以导引使用者撕开密封部113,本例中的指示标记116也可是文字或图案的标记,并不影响本案的施行。

置于容器本体11内的防水内装件13在本例中大致形成一个上窄下宽的反向漏斗形状,除顶端的注入口外,其余部分则是共同构成一个水密的空间。下方漏斗两侧较宽的端缘,则分别与上述环绕缘117共同热压结合,藉此将防水内装件13固定在容器本体11的围绕部111,对于上述两处被热压固定的部分,在此定义为两个固设部133。

在本例中,干燥的微电面膜将先被放入围绕部111,随后,在确保注入口向上开启的状况下,将精华液经注入口注入防水内装件13中,最后将防水内装件13对应形成注入口的侧壁,连同上述密封部113一同热压封装而形成一体化的密闭结构,在此将防水内装件13和密封部113一体化封装的部分称为一个封口牺牲部135,除固设部133和封口牺牲部135之外的其余部分则定义为防水挠性开口袋131。在本例中,密封部113和封口牺牲部135将在热压后,额外形成例如虚线状的结构强度降低部分,让使用者更容易撕开。

请一并参考如图6所示,当使用者撕破密封部113时,封口牺牲部135亦同步被撕除,防水挠性开口袋131的流泄口137因而开启,防水挠性开口袋131也因为内含离子精华液3而受重力牵引,沿左右两侧的固设部133为支点旋转,原先位于上方的流泄口137转而掉落至低于固设部133的位置。因此,防水挠性开口袋131内的离子精华液3便沿着流泄口137向下倾流而出,并浸泡放置于围绕部111中的微电面膜2。如图7所示,当微电面膜2中的微型电池25已经形成导通回路时,即可取出敷于脸部肌肤。

本例所使用的微电面膜2包括一层膜本体21与一层承载部23,而承载部23上设置有一个例释为纸电池的微型电池25,该微型电池25包括一对电极27,电极27包括正电极271与负电极273,两极之间夹着一层隔离层29,当上述离子精华液3渗入隔离层29,导通正电极271和负电极273,就会形成回路,微电面膜2内所承载的离子精华液3因为同性相斥的电性作用,与负电极273同电性的离子将被推离负电极273。

当然,如熟悉本技术领域人士所能轻易理解,本案所揭示的包装容器亦可用于其他领域,如图8所示,本案第二较佳实施例中,干湿独立包装容器1’的容器本体11’是被用来封装例如薯条,防水内装件13’内则是盛装酱料,本例中所使用的包装容器结构与第一实施例中的包装容器结构大致相似,主要区别在于容器本体11’是以环保的纸材制造,而防水内装件13’则仅有一个固设部133’,是被黏贴在环绕缘117’处,并且封口牺牲部135’也是黏贴在高于固设部133’的密封部113’处,此处沾黏的强度必须高于防水内装件13’本身的结构强度。

在本例中,为提供消费者更多选择,在纸袋的外侧列印有例如三种指示标记116’,包括酱料指示标记、原味指示标记及停止线指示标记,其中沾酱式吃法如图9所示,要求使用者由靠近封口牺牲部135’的酱料指示标记方向撕开密封部113’,封口牺牲部135’被同步撕扯。此时防水挠性开口袋131’一方面受固设部133’的牵制,另方面封口牺牲部135’又被撕破,防水挠性开口袋131’受重力牵引向下旋转,流泄口137’更会落至低于固设部133’的位置,使得液体酱料经由流泄口137’流出并淋于薯条。

相对的另一种则为原味吃法,如图10所示,使用者是由相反于上述方向的原味指示标记116’处撕开密封部113’,并一路撕至停止线指示标记即可停止,由于防水挠性开口袋131’在这种使用方式下完全没有破损,消费者可以轻松拿取原味薯条而没有任何沾酱在内。

再一方面,本案的包装容器并不限于扁形包装,亦可制作成圆筒状,如图11所示,该包装容器包括由环绕缘117”和底面所构成的围绕部111”,由此形成一容置空间115”及一个上方开口119”,防水内装件13”装有例释为巧克力酱72”的液态酱料,容置空间115”中则是放入例释为棒状饼干71”作为另一物品。防水内装件13”同样包括一个黏贴于环绕缘117”的固设部133”,以及一个随密封部113”被一体热压成型的封口牺牲部135”,使得防水挠性开口袋131”被固定于容器本体11”,并且在使用者撕开密封部113”时反转,将流泄口137”暴露于固设部133”下方。

以上所述仅为本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不能以此限定本新型实施的范围,凡是依本新型权利要求书及说明书内容所作的简单的等效变化与修饰,皆应仍属本新型专利涵盖的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